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九十五章 大乾皇族

书名: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29

承露二十三年。

临近年关。

朝中无事,有事推明年。

百官或百无聊赖,或忙着孝敬上峰,登闻鼓一响,惊动了大半个乾京。

宫里没有新鲜事,消息很快流传出来。

当年救了圣皇性命、传授功法的周先生,其后人拿着信物,来投奔李氏皇族了。

圣皇发家史,历史久些的家族都清楚,尤其是圣皇死后,更是让朝中许多史学家研究了个通透。

其中就有一宗疑案,直至圣皇临终才揭开隐秘。那就是当年李族阖家流放,是怎么从山匪围杀中活命,又怎么化名周鸿在荒城立足。

史学家调查荒城官吏,似乎是有个周姓青年,救了圣皇并传授功法。

李鸿临终前,方才彻底将谜底揭开。

时隔百年,周家后人登门,百官揣着手看热闹。

此事纯属皇家内务,谁也不好插手,无论是当成骗子赶出去、还是给个清闲尊贵的爵位,对朝廷影响并不大。

此时。

乾阳宫。

承露帝请来宗人府族老,一起商议此事。

“朕暂且将人请入长和殿沐浴更衣,急着将诸位叔伯请来,是因为此事不能拖着。朝野内外都看着呢,一个处理不好,就成了圣皇污点”

宗人府族老分列左右,闻言赞同点头,低声商议。

一位老王叔问道:“陛下,可确定来人真假”

承露帝摇头道:“尚未确定,已经吩咐御膳房摆宴,为表皇族诚意,朕会亲自询问此事。”

“如此大恩,许以王爵也可以,可彰皇族德行”

“可请仙俸司的仙师暗中查探,真假自明”

族老议论纷纷,大体上支持报恩。

此事惠而不费,时隔三代仍偿还恩情,宣扬出去能为李氏皇族增光不少。至于不认账或将人赶出去,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乾京高门大户哪個没有穷亲戚,上门了就得好好招待。

另一位王叔眉头微皱,叹息道:“恐怕人家看不上荣华富贵。”

承露帝问道:“忠王叔可是知道什么”

“禀陛下,老朽管理宗室典籍,对那位周先生颇为了解。据卷宗记载,周先生暗中执掌锦衣卫,不为权势荣华,一心寻仙问道。”

忠王叔说道:“以那位周先生的武道、仙法传承,后人不会缺少富贵,皇族唯一能入眼的,大概就是东边那块地界了。”

承露帝点头道:“忠王叔说的有理。”

忠王叔神色颇为黯然,如今大乾皇族皆知修仙之法,灵根却又让人绝望以此。

“陛下,予以灵地、灵石也无妨。以周家的恩情与渊源,将来修行有成,可比那些散修靠谱的多,只是他有灵根吗”

“大可能是没有。”

承露帝说道:“当年圣皇能拜入仙宗,还是得了周先生指点,如果有灵根,直接就去了小丹山。”

其他宗老听君臣叔侄对话,很快明白其中关窍。

有传承,无灵根,大乾皇族能给予的助力就是灵地、灵石,堆资源晋升武道先天,强行踏上修行之道。

顿时有人疑问:“这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灵根,万中无一,不过老天爷也没有彻底断绝道途。只是武道先天之难,比灵根还要稀少,譬如正阳渊中凡人,偶尔才有人能成为修士。

大乾皇族能维持修士不绝,方式与江南世家相似,就是多娶多生。

即使有一两代人没有灵根,还有吞天魔功维持,不缺炼气初期修士坐镇。

“这些年仙俸司招募的修士,多是极落寞不得志的,凡是有一技之长的散修,宁愿在小丹山生活清苦。”

承露帝沉吟许久,说道:“其中缘由,并非传承之类,而是一个信字”

“确是如此。”

仙俸司能让大乾传承延绵,是族老后人富贵不绝的根本,所以对其发展颇为上心。

“大乾想要成为大楚那般,至少要维持三四百年信誉,那些颇有手段的散修才会投奔,安稳享受世俗荣华。”

承露帝说道:“眼前之事便是机会,不吝资源培养周家后人,可谓之立信”

“陛下英明”

“周先生乃圣皇遗憾,如此可圆满。”

“陛下深思熟虑,日后招募散修就方便多了。隔着百年的恩公后人,皇族都能善待,更何况其他。”

族老连声称赞,承露帝显然已有定计,唤宗人府来商议是给脸面,得识趣儿。

承天殿。

各种珍馐美味,不必多言。

周易随着内侍在门外立了许久,终于等到陛下宣见。

承露帝看起来三四十岁模样,身形健硕,见周易进门,笑着示意免礼。

“周、李两族可为世交,朕长你些年岁,以后便以子侄相称。”

“多谢陛下。”

周易變化成面容憨厚青年,即使換了衣服,也难掩土里土气。

承露帝开门见山道:“贤侄自称为周先生后人,出了木牌之外,可还有其他证据”

“其他”

周易正要说话,感应到隐晦法力波动,当即装作双目迷离,说話声似梦呓:“我太爷爷生前,常骂狗皇帝,这算不算”

“狗皇帝”

承露帝脸上闪过尴尬,旋即想起圣皇实录中记载,又问道:“若是李家不承认你,打算怎么办”

周易说道:“回家种地。”

承露帝瞥了眼身后,藏在屏风后面的散修,传音已经施展了迷魂术。

“贤侄,可还有其他技艺”

周易老实回答:“我只会种田,酿酒。”

承露帝继续询问:“今年多大了”

“十八岁。”

周易岁数正好四甲子,说出来委实有些丢人,金丹真君都寿元半数了,自己还没有筑基。

承露帝又问了几个问题,诸如有无灵根、武道资质之类,示意撤去迷魂术。

周易恍惚清醒过来,憨厚道:“是不是我说错了话,皇家还认不认太爷爷”

“圣皇一生最大憾事,便是未能回报周先生恩情,如今贤侄到来,也让朕圆了祖先遗愿。但有所求,尽管说出来,朕無所不应”

承露帝仍称呼贤侄,仍保持温和笑容,说话声听起来却官方、疏远了许多。

无灵根,武道资质低下,即使皇族大力培养,将来也难成先天。原本承露帝想着招驸马,投入的资源也就不外流,现在已经绝了这个心思。

“陛下,太爷爷一生最大憾事,便是寻仙问道。”

周易说道:“传闻皇家有灵地,希望能借地修行,若是再有些灵石资助,就再好不过了。”

“朕允了。”

承露帝失望归失望,既然立木为信,就不会吝啬灵石。

“过些时日,贤侄随行去皇族灵地修行,每年有一百灵石用于购置丹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