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二章 道友留步

书名: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29

灵参娃娃很感动,药锄挥舞的更有力。

周易也很感动,随着活得越来越久,总是免不了感情淡漠。

黄牛、灵参娃娃、清风明月,乃至再早些的老白等人,都是周易保持人性的锚点,免得哪天彻底化作“道”一般的存在。

那便与死无异

“还得感谢春风楼、潇湘馆、满月楼、凤鸣楼、怡红院”

周易隔一段时间就庆贺,也是为了沾染红尘,保持凡俗本心。

离开昆仑洞天,回山神庙潜修。

自借助愿力珠凝聚元婴,之后周易再未沾染任何香火,所得愿力珠都融入分光剑等三件至宝,它们灵智增长迅速。

譬如分光剑,原本器灵只凭借本能行事,如今可以施展灵剑宗诸多剑诀、剑阵。

“唯有这山河鼎,祭炼至今未诞生器灵,莫非本质太差”

周易取出山河鼎把玩片刻,此宝威力已经远超顶级法宝,然而没有任何凝聚器灵的征兆。

“山河鼎陪伴我六千年载岁月,每每看见它,就回想起当年天牢、凤阳国,无论日后能否晋升灵器,贫道都不会停止祭炼”

思绪万千,取出一颗菩提丹服用。

磅礴灵气滋润经脉、神魂,周易运转太玄经炼成法力,汇入元婴当中。

元鼎一百一十年。

四月。

山神庙。

周易蓦然间睁开双眼,袖口剑符嗡嗡作响,神识扫过听到古逍声音。

“朱师弟,佛诞日将至,印光罗汉京都讲经,一起去听。”

“近些日修行略有所得,可否不去”

周易回复询问,若是罗汉讲述佛门神通,还有兴趣听一听,既是面对京都底层修士所讲,多是浅显的佛门经文,凭白浪费时间。

况且佛门罗汉相当于返虚人仙,万一有什么神通妙法,譬如他心通、天眼通。

前者得知心中想法,后者看穿真实骨龄,都有可能窥见长生之秘

自踏入修仙界,周易极少与远超自己修为的人碰面,积年老怪性格乖戾,说不准脑子抽抽大打出手,斗法余波就让围观者身死道消。

古逍似是猜到周易心思,传讯道:“自不可能是罗汉亲临,只是一道化身,京中有师伯坐镇,出不了乱子。”

周易眉头微皱,回复道:“贫道对佛法不感兴趣,为何要去听经”

古逍说道:“此番讲经,乃香火封神之序幕,佛门不知施了什么龌龊手段,得了这般机会,教中命我等听法之际向罗汉解惑”

周易疑惑道:“我教与佛教联手,封神之事理应齐力同心,为何故意捣乱生出间隙”

古逍沉默许久,方才回复道。

“大抵是教中老祖面皮”

“原来如此。”

周易微微叹息,上面大佬失了面皮,便会想着从别处找补回来。

修为到了返虚境界,凡间近乎无敌,香火封神与他们也关系不大,所关心的只剩下飞升之事,面皮之争比凡人更甚。

周易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定计,询问道。

“既是老祖有命,弟子自当尽力,如若让罗汉失了面皮,可否有赏赐”

古逍说道:“不过分的要求,应当都能应允。”

“可否求得五行奇珍”

周易修行大五行遁法,需要炼奇珍入体,此等至宝化神天君也少有,十余年四处打听未有寻得一样。

过了许久。

古逍回道:“师伯应允了。”

周易面露喜色,回复道。

“贫道诵读先贤经典无数,正有两个问题,请罗汉解惑”

收起剑符,周易取出签筒,消耗八年寿元占卜。

上签。

“不愧是大德高僧”

四月八日。

京都。

城东广场。

一连数月的宣扬,京都百姓无人不知,今日有罗汉讲经。

对于炼气、筑基修士来说,罗汉与天上仙人并无区别,莫说听经,就是看上一眼也不虚此行。

若能领悟一二法门,不说修为、实力提升,日后也可以自称佛教门徒。

天色蒙蒙亮,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

地下坐的楼上站的天上飞的,数以百万计的眼睛,盯着正中搭建的法坛。

法坛以白玉铸造,并非灵物,而是凡俗白玉,整体如盛开莲花,当中有个稻草蒲团。

“罗汉讲经之处,竟然如此寒酸”

“你懂個甚,佛经有云,罗汉菩萨所过之处,荒山野岭也化灵山福地”

“我觉得这经文不对,当真如此的话,那佛教为何还占据顶级灵脉、福地直接让出来,去荒山野岭修行便是”

“不利于修仙界稳定的话,不要讲”

“”

法坛的前方,空着数十上百个蒲团,无人敢接近。

这是为高阶修士预留的听经位置,基本代表大恒境内明面上元婴道君数量,他们人或许不会来前来听经,却必须有位子。

临近晌午。

似乎是商量好了,空着的蒲团灵光闪耀,突兀出现诸多人影。

周易与四位师兄在第一排右侧,左侧是李氏皇族道君,后面是各宗门长老,亦或者名声赫赫的散修。

蒲团人数过半,五十余位道君。

一个个盘膝而坐,静悄悄不说话,明明没有展露任何法力气息,围观百姓却自行安静下来。

周易传音道:“贫道修行至今,还未见过如此多元婴。”

“毕竟是罗汉讲法,不少小宗门出身的道君,潜修数百年都未见过返虚老祖。”

古逍笑着说道:“待师弟去了补天福地,可去悟道殿听经,时不时有教中人仙讲法,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周易微微颔首,对比没落的九洲修仙界,东胜神洲当真是盛世。

师兄弟五人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传讯叙话,商议如何为教中老祖寻回面皮,将冥思苦想来的“问题”逐个拆解。

裴元洲赞叹道:“还是朱师弟问的刁钻,便以这两题为主”

周易心思电转,说道:“灵冥师兄,第一题由你来问,你担任户部主事,此题正契合当今陛下心思,事后必能升官”

灵冥颇有些过意不去,说道:“此事能得教中老祖赏识,怎能凭白占了师弟便宜”

“灵冥师兄平日里多有照顾,日后升了官,师弟也能多要些剿匪安民的灵物。”

周易说道:“若是得了教中老祖赏赐,还请为师弟求一五行奇珍。”

“多谢师弟。”

灵冥面露喜色,他与周易相似,在教中未有师承,若借此机会拜入天君甚至人仙门下,将来道途必然通畅。

周易又传音道:“请裴师兄问第二题,以答谢师伯提携之恩”

裴元洲诧异半晌,左右思索此事有利无害,点头道:“也为师弟求一奇珍。”

周易笑道:“劳烦裴师兄。”

古逍提醒道:“朱师弟还需考虑清楚,那大五行遁术虽为仙法,却有碍灵根资质,一般教中人仙祖师才开始修行。”

“多谢师兄提醒,我自有计较。”

周易哪敢对人说,自己根本没有灵根,增长一缕五行灵气亲和都属于资质大进。

说话间。

正午已至。

忽然间天上传来阵阵禅音,仿佛有无数僧人诵经。

抬头看到黄袍僧人凌空虚渡,一步一金莲走来,离得近了看清面容,第一眼似乎平平无奇,再看又如庙中神像,威严肃穆。

千百人观,千百种相

“我佛慈悲”

印光罗汉双手合十,绽放漫天佛光,笼罩整个大恒京都。

佛光融入百姓体内,如同服用了仙丹妙药,修为迅速增长,隐隐有佛光呢喃在耳边响起,神魂逐渐变得古井无波。

围观百姓得了好处,纷纷高呼佛号,躬身拜见罗汉。

再看场中诸元婴道君,纷纷法力覆体,将佛光排斥在外,不敢接收分毫。

裴元洲皱眉道:“堂堂佛教罗汉,竟然如此下作”

周易闻言顿时放心,裴师兄敢如此说话,定瞒不过印光罗汉,更证明此番讲法并无危险,否则人仙罗汉斗法厮杀,整个京都都灰飞烟灭。

印光罗汉落在法坛上,宣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

声传四方,原本喧哗的百姓霎时安静,个个面目慈悲,聆听罗汉讲经。

“贫僧修佛法三千五百载,诵经数以万卷,然,一切之根本在心经”

果然如周易所料,印光罗汉讲经目的,并非真个宣扬佛教神通妙法,而是教化京中炼气、筑基修士,所讲亦是人人都知晓的基础经文。

非是此经文不妙,作为佛教根基之一,可谓直指罗汉菩萨的秘典。

奈何易学难精,心经中诸多道理,并非印光罗汉讲解明白,听者就能真个做到。

微言大义,反倒不如讲几门衍生出来的先贤佛经,能直接解决修士当下遇到的困惑。

周易诵读的佛教典籍不少于印光罗汉,参悟时间也更久,对心经自是通透,仍然达不到或者不愿达到色即是空的境界。

这也是大多元婴道君的真实想法,不过都会做表面功夫,一副如痴如醉的模样。

别的不说。

印光罗汉讲经时,天降佛光地涌金莲,整个京都都化作佛国灵山,返虚大佬的排场做的很足。

听众沉浸佛法当中,丝毫不觉得时间流逝。

一个时辰后。

“今日至此结束,明日贫僧再讲”

“阿弥陀佛”

印光罗汉高宣佛号,声如洪钟大吕,将痴迷禅音中的百姓唤醒。

“拜谢罗汉”

“上师慈悲”

听众纷纷躬身施礼,无论于经文中有无所得,只笼罩了一个时辰的佛光,便相当于数月苦修,剩下了不少灵石丹药。

印光罗汉面露慈悲,目光怜悯,正待起身离去。

忽然。

坐在前排的灵冥起身问道:“拜见罗汉,晚辈心有疑惑欲请教一二。”

印光罗汉手指掐动,立刻明悟缘由,佛门既占了便宜,那就得承担此事后果,笑着说道:“补天教的小居士请讲。”

围观百姓听到补天教三个字,再抬头看看佛教罗汉,不自禁发出惊诧声。

许多人眉头微皱,下意识离开广场,免得遭了池鱼之灾。

什么罗汉讲经,再吹的天花乱坠,也比不过小命重要

灵冥不着痕迹看了眼左手边,其中有位道君还是上上代皇帝,也是当下李氏皇族的代表,问道。

“敢问前辈,杀人凶手出家为僧,朝廷能否抓捕归案”

“嗯”

李氏皇族诸人闻言,纷纷看向灵冥,眼神中有惊喜亦有恼怒。

大恒皇朝远远比不过佛教,所以按照以往规矩,犯事者若是佛门僧人,一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极少会抓捕归案。

这规矩不止对佛门,诸如魔教、截天教的凶徒,大恒朝廷也束手无策。

偏偏这是潜规则,无论如何也拿不上台面,印光罗汉贵为正道魁首,东胜神洲赫赫有名的大德高僧,绝不能庇佑凶徒。

更何况大恒还把持香火封神秘术,佛教再以势压人,也会心有顾忌。

印光禅师说道:“既然是凶徒,自当交由朝廷审判,佛门非藏污纳垢之所”

“多谢禅师解惑。”

灵冥躬身施礼,瞥了眼喜笑颜开的李氏皇族,重新落座。

紧随其后,裴元洲起身施礼:“拜见罗汉,晚辈亦有疑惑相询。”

“讲。”jujiáy

印光罗汉面色慈悲,没有任何羞恼愤怒。

或许在他眼中,那些拜入佛教的凶徒尽数死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裴元洲问道:“佛教千般术法,万种神通,晚辈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印光罗汉闻言怔然,广场上寂静无声,许久之后幽幽说道。

“不能”

“纵使天上菩萨、佛祖,亦有寂灭之劫,这天上地下漫天仙佛,又有哪个真能得长生”

长生,竟是虚妄

围观百姓皆是修士,他们踏入道途的终极目的,便是长生不死,然而今天高高在上的佛教罗汉,亲口声称世上无长生之道。

梦想幻灭,道心破碎。

既然无长生之道,那还苦修个甚,索性逍遥自在痛痛快快。反正几百几千几万年后,那些苦修成仙成佛的,也一样会烟消云散

印光罗汉目光看向周易,说道:“这位小居士天生慧根,勤修善业,与我佛有缘,可愿拜入贫僧座下修行”

周易闻言吓得头皮发麻,这句话杀伤力太强,万万承受不住,连忙躬身拒绝道。

“晚辈一心向道,无心修佛,适才玩闹之举,万望罗汉见谅”

此时周易哪还猜不到,印光罗汉必然算到两个问题来历,问这话,要么是真的生出爱才之心,要么是罗汉心眼小。

印光罗汉没有回应,化作漫天佛光飘然消散。

周易顿时长舒了口气:“几位师兄,如今教中老祖任务已经完成,贫道丹炉还燃着火,后两日听经就不参加了。”

古逍说道:“后日讲经结束,我教、大恒、佛教会联合宣扬香火封神秘术,必然震动东胜神洲,如此变革修仙界的大场面,难道不看看”

贫道见多了大场面

周易摇摇头,旋即化作遁光飞向东方,连山神庙都不打算回去,暂去海外避避风头。

刚刚出了京都几百里。

忽然。

一道清朗声音传来,吓得周易遁光飘忽,差点摔落在地。

“道友,请留步”

周易遁光不停,神识向后扫过,见到招呼之人是个白发老道。

身形消瘦,道袍简朴。

胸口绣着一个上古篆字: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2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