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五十三章 优势在朕

书名: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29

景隆十五年。

于肃起复升任兵部尚书,代天子检阅京营。

一月之后,京营都统东阳郡王请辞,于尚书风头一时无两。

周易默默在牢里送饭,之后几年未来往,交情就淡了。

世界不会以谁为中心,时间不会因谁而停滞。

大家都很忙。

十年一晃而过。

周易的棋子,各有际遇。

燕乌在三年前身死道消,周易寄予厚望的棋子,执行任务时中了埋伏,连大仇都未报。

究竟是不是埋伏,周易懒得去探究。

只听说燕乌天赋异禀,进境神速,为上司所嫉,安排去查探大雍军情。

叶雄成功复仇,将杀死父母的锦衣卫百户铲除后,惜命再不敢修行魔功,逐渐泯然于众人。

周易没有威逼,免得遇上三十年河西。

前后三十余颗棋子,成就百户者仅仅四人,晋升千户的只有一个。

袁顺,天赋一般,性子圆滑,原本是徐州小帮派的继承人。

周易传授吞天魔功时候,这厮是唯一不要面皮,大庭广众下哐哐哐磕头,同牢房的犯人皆以为他发了癔症。

心琢磨着捞钱,不知怎么认了冯忠为干爹。

两年前升任徐州府千户,上任不久就抓了十数名贪官污吏,当地官员无不闻风丧胆。

另四个百户无需多赘述,都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的当值,受过不少伤,立了不少功,再加上运气不错,派遣到偏远县城任百户。

这些是正常棋子

生生死死,周易其实并不在意,偶尔登门询问一番,也从未强迫做什么事。

然而棋子多了,偏偏有人动歪脑筋。

譬如曾经的副千户祝岳,为了跨过最后关键半步,选择将“轮转王”上报锦衣卫。

幸好周易与所有棋子,从来是单线联系,且无固定时间地点。

锦衣卫内部查的鸡飞狗跳,又将天牢翻了个遍,丝毫没有所谓隐世老怪。

祝岳在天牢中指天发誓,不断向钟同知保证,定抓“轮转王”归案。

周易当时就在场,正拎着木桶送饭。

“人心可比修仙复杂多了”

景隆二十四年,秋。

子夜时分。

周易从春风楼,取回来一卷册子。

徐州奇闻异事。

“十年总算没白忙活,终于有所收获。若是真有修仙界之物,可以将突破先天的法门,传授给小袁子。”

周易沐浴焚香洗手,翻开第一页。

徐州西南,雷击百年桃树,又发新芽。次年结独桃,重三斤七两,有痨病者食之而愈。

“小袁子做的不错,知晓什么是真的奇闻。西北垦荒的那厮,与我说有异兽现世,结果是刷了金漆的猪”

十年来搜集了不少异闻,除去不好验证的险地,寻不到踪迹的奇人,剩下的与仙人全无关系。

或者人为伪造,或自然现象。

周易一度怀疑世上有没有仙人

“徐州东北,武县产烈酒,景隆十四年有奇人沽酒”

周易翻开第二页,旁边还带有图片,巴掌大的酒壶,造型古朴,花纹不似凤阳国样式。

“小袁子依然在用心做事”

继续向后翻,大多数奇闻,听起来像那么回事。

袁顺或许不相信什么修仙长生,只以为“轮转王”老了疯了,这也是大多数棋子的想法,然而却不会因此含糊应付事。

当然,具体真假还需查探。

徐州境内云山东麓,常年为云雾笼罩,遣缇骑探查,天黑莫名而出。

“又是云山”

周易目光微凝,十年间已经有数条奇闻,与云山相关。

诸如当地村民见虹光落入山中,见穿装异服的怪人问路,夜间常有异兽嘶吼等等。

“如果云山有修行者,如此明显的痕迹,崇明帝难道查不出来”

周易率先想到的不是去查探,而是怀疑云山消息,毕竟所有奇闻都是别人传来,真真假假说不清楚。

“这其中必有蹊跷”

凤阳国境内,类似不可进入、带有奇闻的地界,周易已经发现了七处。

全是在群山深林当中,是仙家福地还是天然险地,尚未有确切答案。

继续向后看。

景隆十二年,柏水下游现河妖,传言为五丈青蛟,须以童男童女为祭。后有仙人踏虹而来,剑斩河妖,百姓立祠供奉

“这个可以去看看”

周易将此页折了,仔细琢磨了下,又将其抚平。

“仙人,暂避而远之。”

册子末页。

今年一月,白鹿现徐州西,锦衣卫穷搜群山,于五月献于神京。陛下大喜,擢升卑下为锦衣卫镇抚使,统领西南州府事宜。

“小袁子又升官了”

周易啧啧称奇,十年从白丁升任四品大员,唯有天子亲军能这么快。

上阳宫。

呦呦鹿鸣。

一头白鹿优雅踱步,身后跟十几个内侍,唯恐这位大爷磕了碰了。

景隆帝年老之后,不迷恋修仙炼丹,反而热衷于祥瑞。各地州府投其所好,献上白雀、白燕、白鱼等等,不少人因此升官。

如今最宝贵的就是这头白鹿,前几日有内侍照顾的不好,直接拉出去杖毙了。

景隆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白鹿欢快鸣叫,笑道:“于爱卿,白鹿现世,乃国朝兴盛之兆”

“陛下,臣在说北疆”

于肃刚刚汇报过,从北疆巡边回来,发现已经出现地方军头,再继续拖下去恐有藩镇之祸。

“于爱卿,北疆荒芜,必须仰仗户部才能养得起兵。纵使乱了,也不过纤芥之疾,断了粮草军饷很快就能平定。”

景隆帝沉声道:“如今国朝忧患,就在这皇城内”

“陛下,切勿轻举妄动”

于肃劝说道:“如今只拿到了兵权,朝中吏治尚未肃清,唯有剪了这两对羽翼,方能万无一失。”

于肃当年就料到,景隆帝必会重立太子,打算借此机会整顿武备、革新吏治。

耗费十年辛劳,凤阳国武备焕然一新,尤其是彻底掌控了京营。

京营大军拱卫皇城,景隆帝才会忍这么久,从来没在朝堂透露重立太子的心思。

“于爱卿懂得治军治国,却不懂宫变之事。”

景隆帝拍拍手说道:“都出来吧,让于爱卿见识见识,朕并非无能之君”

一道道苍老身影落入殿中,速度快如鬼魅,个个气息如渊似岳。

“这几位”

于肃见识过顶尖高手,与这些老者差距甚远,不禁惊骇道:“难道是武道宗师”

武道宗师世所罕见,一下子出现八位,属实让人难以置信。

“哈哈”

景隆帝见于肃骇然模样,面露得意之色:“朕让锦衣卫大肆抓捕江湖中人,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可惜那功法太过诡异,少有人能炼至大成。”

“否则莫说八位,八十位都不止了”

“外有十万大军镇压神京,内有八位宗师保驾护航,而张家仅有六位”

“以八对六,优势在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6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