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仙朝

作者:平生未知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百三十七章 一直在身后

书名:仙朝 作者:平生未知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天亮的时候,商队离开咸商城,顾泯照旧骑着那匹驽马,跟在蒋虎后面。

他拿着之前从蒋虎那里要来的酒葫芦,靠在马背上,时不时喝上几口,像极了那些高门大户里跑出来的公子哥,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出神,神游万里,倒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蒋虎期间有好几次感激的看向顾泯,他之前得了顾泯的指点,如今算是走上正道了,修行起来果不其然是比之前更快了,而且运功之时,也没有经脉的刺痛感了,光是这一点,他就知道,自己得好好谢谢顾泯,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不过看起来,顾泯也没这个心思,蒋虎这些日子不断的琢磨,这个生得好看,又肯定不止是个云游境,甚至飞光境都可能说低了的年轻人,到底是出自哪座宗门

或许是郢都城里那些个高门大户里的子弟

前些年大楚没有一统天下的时候,高门大户也没修行的说法,都是各大宗门才传下修行之法,其余的,也就是两座王朝的皇室了。

只是这些年天下太平,许多修行之法,随着两座王朝被灭,便流传了出来,许多高门大户花了大价钱捡漏,又请了不少修行强者在各自家中传授家族子弟修行之法,如今的大楚,在修行,却也不曾拜入那些宗门的,不在少数了。

但毕竟这才是大楚立国的第三十五年,其实那些高门大户,还真没弄出所谓的底蕴来。

不过有那么一两个天资不错的年轻人,倒是有可能。

而且蒋虎看顾泯身上这气度,觉着不是一般的修行者。

这气度,怎么也得是有几代人才能熏陶出来的东西,往细了说,那就叫底蕴。

蒋虎说不清楚,但能感觉到,顾泯的身份,不寻常。

不过对方这丝毫不在意自己那破旧葫芦和葫芦里的酒水这桩事,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每次想到这里,他怎么都想不明白。

不过每次想到这里,看向那边的顾泯,蒋虎就从心头生起一股暖意,其实大楚如今,那些高门大户里,若是年轻人都和他一样,那他们这个天下,可不会出什么事情呢

蒋虎本来就是南楚人,年幼时候就看过国破家亡,自己的老爹死在了守卫南楚的战场上,他是全靠自己爷爷带大的,那些年里,自己那个如今已经故去的爷爷,常说起那些故事,说是那位仁宗皇帝有多么仁慈,那些听来的故事里,甚至还有什么因为即便是口渴也没在外人面前提,等到没人处,才找宫女要水喝,大概是因为这要是在外面说了,那宫女就要受到责罚,他会不忍心。

这故事,蒋虎不怎么相信,心想那位仁宗皇帝再怎么仁慈,也不见得会这般为人着想吧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晃眼,商队便来到了之前的旧南楚边疆,路过一座小镇,又暂歇片刻。

那座叫做凉水镇的小镇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当初那位皇帝陛下登基复国之后,下了一道旨意,将其改的名字,至于深意,没人知晓。

凉水镇的规模不大,看着也就几十户人家,算是真正的小镇了。

商队领队一行人要在这边再次采购一番,他们几个修行者,便得留下来看管货物,实际上踏入旧南楚境内之后,悬着的心就应该能放下了,毕竟从现在开始,便一直都是南楚的旧土了,没有那么多大祁遗老和什么大应遗民在。

蒋虎找了一处树荫,坐下之后便要准备运功调息,只是一抬头,便看到顾泯自顾自的朝着一条巷子走去,蒋虎想了想,也没有深思,也算是习惯了,这些日子里,每次停下,这个年轻人,都要到处走走看看。

好似是从来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一般。

顾泯独自穿过一条小巷,走了好远,四周的院落逐渐稀疏,然后才在镇子口那边,看到一座小院,多年过去,小院依旧,还是不大,院里一角,用竹子扎着篱笆。

里面有些鸡鸭。

一口水缸,还是在门前。

顾泯站在低矮的院墙外,看着那个在门口坐着补衣衫的老妇人,眼睛有些红。

一晃眼,便是三十五年了。

当初那个温柔的妇人,如今已经垂垂老矣,老态龙钟。

不知道是心有所感还是什么,那个老妇人忽然抬头,看向门外,看到那张这么多年都没变的容貌,先是一惊,然后慌忙就要跪下。

不过还没等她跪下,那个原本在院子外的年轻人,已经到了她身前,一把扶住了她。

“又不是在宫里,跪什么”

顾泯将老妇人搀扶着坐下,自己坐在她对面,看着她脸上的每一条皱纹。

老妇人心中有些慌乱,她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情,那一日她也是在这院子里补衣裳,然后有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说是要喝一碗水,喝了之后,拿出些钱给她让她给他补衣裳,她还记得,自己给那年轻人的衣摆处绣了两尾鱼。

后来有一天,就有人接她和她丈夫去了郢都,说是要看皇帝陛下大婚。

到了那天她才知道,原来那个年轻人,就是大楚的皇帝陛下。

而后很多年,她都常常想起那桩事情。

老妇人看着顾泯,眼神慌张,不知道说些什么。

如今的她,再也不可能想得起前世的事情了,不会想起自己曾经做过一任南楚的皇后,做过一个孩子的娘亲母后。

“父老伯呢”

顾泯微笑开口,询问起他那位注定也记不起他的父皇。

“走了前年的事情,他身体不好”

老妇人叹了口气。

人老了,自然是想着要有个伴的。

“没人来看过”

顾泯之前可是嘱咐过那些人的,只怕他们送来的灵药也不算少,有这么些东西在,只怕是活到一百岁是没什么问题的。

“得了恶疾”

老妇人感激道:“陛下,我们知道您惦念着我们,可我们这一对普通百姓,不值当吃那些东西啊”

最开始的确有郢都的人送来不少灵药,他们也吃了一些,但是到了后来,就是说什么都不肯吃了,总觉得那是在浪费东西。

“不爱吃便不吃,想怎么活便怎么活。”

顾泯笑着看向老妇人,说道:“想怎么活,是你们的自由,不必担忧什么。”

老妇人叹了口气,真是到了如今她也不知道顾泯为什么要这么对他们,明明这个年轻人可是一座王朝的皇帝陛下,这个天下的共主啊

怎么能为了他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对费心思。

“这次也是路过,衣裳破了,麻烦您给补一补。”

顾泯拿出来那件一直穿到现在的白袍,这些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战,那件衣衫上不知道有多少缺口和破损的地方。

只是很多地方已经被顾泯修复,但还是有很多地方,能够看得出来经历了什么。

老妇人接过白袍,也没多说,便开始认真缝补起来,年纪大了,她的眼神并不好,因此头埋得很深,顾泯看着那一头的白发,怔怔出神。

记忆里的母后,永远是一头青丝,永远是那么安静温柔。

如今,物是人非了。

“我有个闺女。”

顾泯自顾自说道;“今年应该也得二十七八了”

顾泯自己都快忘了是什么时候大婚的了。

老妇人笑道:“陛下是说的公主殿下差不多也是这个岁数了,不过这么大的年纪了,陛下怎么不给公主找个驸马”

老妇人常年都在这小镇子里,其实消息也算是闭塞,之前听人说过一句皇帝陛下远行了,她只当是他出远门了,没想别的。

顾泯摇头道:“哪里舍得”

老妇人笑眯眯道:“再怎么精贵,也是要嫁人的,陛下可别要求太高。”

顾泯点了点头,原本想问一句,之后能不能带着闺女来见见她,但想了想,也是作罢,看着老妇人递过来衣衫,顾泯接过之后,笑道:“这次就不给钱了。”

老妇人摆手,“这辈子能给陛下缝补衣衫的能有几个人之前拿过一次就是大不敬了,现在怎么还敢再要”

顾泯笑着,没说话。

然后他起身要走,不过才走出几步,就被那老妇人开口喊住。

顾泯转头,看向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

“陛下有件事情,想给您说说”

老妇人一脸局促,也是在犹豫要不要说。

顾泯就这么笑着看着她。

走出院子,独自走在小巷里的顾泯红了眼眶,他一步步朝着前面走去,很快就忍不住了。

又是几步,他泪流满面。

源自那个老妇人,在最后他走出小院前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前些日子,我常常做梦,在梦里有个很漂亮很漂亮的姑娘,我看着看亲切,她就这么看着我啊,一直看着我,我问她要说些什么,她却只是一直在笑,后来梦做得多了,她终于说话了,她说,帮我告诉阿泯,母后一直都在你身后。”

顾泯满是眼泪的向前走去,不敢回头。

他知道母后真在身后。

他知道一回头,母后怕他伤心,就会藏起来的。

母后肯定也知道,他很想再见她一面。

但,就是这样也可以了。

至少母后还在。

一直都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6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