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仙朝

作者:平生未知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两座王朝皆垂暮

书名:仙朝 作者:平生未知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两支军队,共计十万人,南下烟霞城的路途,在大应太后没有刻意调兵阻拦的前提下,算得上是一帆风顺,等到这支军队距离烟霞城就不足五百里的消息传到烟霞城的时候,朝臣们终于再也管不了要不要让大应太后放权了,反而上折子请求太后用兵,这大应南下的战事一帆风顺,大家原本都坐着要一统山河的美梦,但谁能够想到,到了这会儿,居然局势瞬间便逆转了,大应别说能不能一统山河,光是这会儿,只怕是就要被人先把烟霞城给端平了。

这一次的折子,和之前递上去的一样,全部都被堆了起来。

朝臣们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大应太后却在皇宫的湖畔和白玉尘闲谈。

“想好了”

白玉尘淡然开口,平静不已。

大应太后说道:“没什么好想的,到了这会儿,我什么都不在意了,你什么时候走,告诉我一声,我和你一起就是。”

白玉尘挑眉道:“那在这之前,你就在这里待着”

大应太后摇头道:“不,我要去到处走走。”

白玉尘想了想,然后点头道:“那陪我去北海外看看。”

大应太后一怔,虽说毫不犹豫便点了头,但是在点头的同时,她还是问道:“怎么想起这事情了”

“梁拾遗远出西海,我也想去北海外看看,或许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

白玉尘一头白发被微风吹动,更加让他显得那般不凡。

白玉尘转头说道:“不过出海,不是为了杀人,只是走走看看。”

大应太后没有反驳,反正点头了,她对眼前的男人,一向都是没有抵抗力的,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这会儿,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离开湖畔,大应太后来到长廊那边,有个女官早已经在这里候着了。

“那些人还没走”

大应太后随口问道。

那女官低着头,轻声回复道:“从早上到这会儿,大人们都在宫外候着,一个都没走,听说这会儿,都已经有不少大人因为体力不支倒下去了。”

大应太后讥笑道:“平日里光靠一张嘴,一个个都觉着自己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名士,如今怎么了站这么一会儿,就受不了”

女官没接话,只是说道:“兵部的尚书大人,在宫墙上都撞出血了,说是娘娘再不动兵,祖宗基业已经保不住了。”

“我一个外人,与我何干”

大应太后冷笑道:“他们需要我的时候,就一口一个太后娘娘,不需要我的时候,私底下只怕是已经骂了许久的老太婆了。”

大应太后骂道:“我真有这么老”

她是修行者,即便年岁已经不小,实际上修为高深,血气鼎盛,容貌依旧美艳,只是把持朝政很多年,加上又是太后,很多人其实在暗地里,的确骂过她老女人之类的话语。

女官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她注意到,今天太后娘娘不管怎么,都没有自称本宫,这隐约让她觉得,肯定是有特别的事情。

或许之前太后娘娘之前提过的事情,并非只是抱怨。

或许太后娘娘自己,当真是有了些疲倦的心思,想着离开了。

大应太后低声的吩咐道:“一切就按着我早上说的去做。”

听着这话,笃定事情已经不假,那姿色不俗的女官当即跪下,然后泣不成声的哭道:“娘娘要走,咱们可怎么活啊”

大应太后冷笑道:“有福气的,自然什么时候都有福气,没福气的,死了也怨不得谁。”

在大应太后掌权的这些年里,重用了不少女官,她们自然都是绝对忠诚于她的,但其中有多少借着她的名头在宫外作威作福的,大应太后没去查,但自然也知道少不了,换句话说,这些年值得收敛,和宫外的那些个朝臣结了善缘的,大概在之后,也不会有太凄惨的下场,而那些个平日里太把自己当做人物的家伙,大概之后的日子,就要难过了。

大应太后没去看这个跪在地面的女官,只是说道:“取了我的旨意便去宣旨,当年先皇将这大应托付给我,我替他看顾了这么多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算是把那些愧疚都还完了,至于这次,我既然再也不欠谁,那我把这天下送给那丫头的夫君,也是我乐意。”

说完这句话,大应太后已然离开,那女官跪了许久,等抬头的时候,便也看不到太后了。

失神片刻,她站起身,急匆匆的走了。

宫门外,下起了雨。

一众朝臣都站在雨中,身子骨弱的,早就倒下去了,剩下这些,也有不少人,脸色苍白,感觉是撑不了多久了。

毕竟这朝官,都是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能够站立半日,已经是极限,如今更有大雨,更是挺不住了。

不断有朝臣倒下。

直到那女官冒雨冲出来,来到宫门口。

她手里拿着一道旨意。

朝臣们这会儿才来了精神。

看着那道旨意,朝臣们就要准备跪下,即便之前再怎么上折子,再怎么不愿意太后继续把持朝政,但这些规矩是要有的。

何况如今的大应,离不开大应太后。

但眼见朝臣们要跪下来,那女官却高声道:“太后有旨,这道旨意,朝臣不必跪接。”

这一句话,让不少朝臣顿时便觉察出了一种不寻常的东西。

但好歹,是没人再准备跪下了。

女官这才打开那懿旨。

“太后娘娘懿旨,此乃本宫最后一道懿旨,诸大臣之前所议,皇室子弟澈粟堪当大统,本宫无异议。”

第一句话,大应太后便已经将他们之前最想要做成的事情,给同意了。

这让朝臣们措手不及,根本想不清楚太后是怎么想的。

那女官却不停着,继续念道:“此后大应,一应事端,皆由新帝而定。”

其实那道旨意,也就这么两句话。

便宣告了大应太后的时代,在大应突兀结束了。

这让众人都觉得震撼,因为没有人想到过,事情居然会这么快,而且这是众人都最期盼的最好结果。

唯一不好的,便是发生的时间点,居然在今天。

众人皱起眉头。

兵部尚书唐如明第一个走出来,这位当年的功勋老将看着女官,怒目问道:“太后娘娘呢,本官要亲自入宫去向太后娘娘请罪”

他虽然是武夫,但不蠢,如今这局势,是什么个局势那是一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来,但是如同一把尖刀的军队,已经兵压烟霞城。

烟霞城被攻破现在似乎都不是最糟糕的事情了,而是在攻破烟霞城之后,这支军队继续南下,将整个大应搅乱,到时候本该大好的局面,彻底坏掉,他们这拨人,原本有望留名青史,如今可能也还能留于史书之上,不过却是万古骂名。

有唐如明开口,后面的一众朝臣都纷纷附和,他们也想起了前些日子的那些折子,想来太后娘娘只是有些生气,只要他们态度足够诚恳,那么太后娘娘肯定就会原谅他们。

一时间,宫门处嘈杂不堪。

女官站在雨中,看着那位兵部尚书,苦涩道:“唐尚书,太后娘娘说过了,既然两两相厌,那就不必再看了,至于什么不为国所想的话,也不必再说,太后也是女子,女子难得不讲道理一次,那就不讲道理了。”

说完这句话,女官转身就走。

唐如明却大步上前,拦住这女官,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太后她,当真是如此说的”

他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更清楚明白,如今的大应没了太后娘娘,是意味着什么。

其实早在那些个朝臣看局势大好就心急写折子的时候,唐如明便在自家府上骂过不少人了,一个忍字,才是做官的根本。

但是这会儿来看,实际上不管是谁,都没有听过这位的话。

现在闹出大事来了。

谁也收不了场。

女官压低声音说道:“唐尚书,赶紧想想怎么解决事情吧,太后如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已经不在宫里了。”

一位金阙境的强大修行者,想要离开皇城,谁也没有办法阻拦。

唐如明不可置信的说道:“太后当真要舍弃大应了”

女官不说话,如今事实只怕已经摆在众人面前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唐如明颓然的靠在宫墙上,再不说话。

雨水滴落在他身上,让他看起来,极为狼狈。

这才多久。

那之前自己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兵部尚书,可到了这会儿,就成了什么

不过很快他便强打精神,再不理会那些嘈杂纷乱的景象,而是独自朝着兵部那边去。

再怎么艰难,他这个兵部尚书也还是大应的臣子,要做的事情,还要做,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只是一瞬间,他便已经觉得自己苍老了十岁。

白发忽生。

大祁王朝迎来了这些年里的第三位皇帝陛下。

当年大祁先帝的豫皇子,正式即位称帝。

原本的皇帝陛下梁照,如今已经到了南边,他人心尽失,除去还有些军卒之外,其余的,可以说是一个不剩。

豫皇子在咸商城里称帝即位,没有什么反对,也没有人道贺,朝臣们看着那个一样年轻的皇帝,心里只有担忧。

他们如今担忧的,全部都是大祁的国祚如何延长,担心自己会成为丧家犬,因此在豫皇子即位之后,他们第一次上朝,便提出了和谈的想法,豫皇子没有任何犹豫,接受提议之后,只用了三天便将和谈内容和人选都确定下来,使臣很快便前往前线去了。

风雨飘摇的大祁,现在就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一口气没上来,就此再也醒不来。

所以这会儿再也不能用什么温吞法子去救了,就该下猛药,至于最后结果什么,反正不好说,其实也不必说。

入夜之后,咸商城里的皇城便有些冷了。

豫皇子一袭黑色帝袍,走在宫城里。

他这位皇帝,能够当多久,其实他自己都很不清楚。

只是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要站出来,而只有站出来,才行。

一个和尚,在他思虑颇多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而至。

等到豫皇子回过神来,如今在忘尘寺里,地位已经非比从前,甚至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任住持的知禅和尚已经看了他很久。

豫皇子认识对方,在短暂的惊讶后,便镇定下来。

“大师来此为何”

知禅和尚淡然道:“贫僧受人之托,前来取陛下的性命。”

豫皇子一怔,随即问道:“何人”

知禅和尚说道:“真正的大祁皇帝。”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瞬间落在他的心上,让他脸色瞬间苍白不已。

豫皇子虽然修为有长足的提升,但是境界比起来知禅,还要差太多太多。

而如今皇城里,也没什么境界高深的修行者在,和尚要杀他,如同探囊取物。

“你们的交情,什么时候到了如此地步”

豫皇子感觉有些冷,下意识的想去扯扯自己身上的帝袍。

其实这才是他的催命符,他要是好好的在世间随便什么地方待着,只要不来咸商城,都不会有如此下场。

“贫僧那个朋友,脾气有些古怪,但有一点,连贫僧也无法反驳。”

知禅和尚笑问道:“陛下想知道是什么吗”

豫皇子心灰意冷的说道:“是他的东西,即便再破,也不许旁人动吗”

知禅有些意外,真心实意的说道:“两位不愧血脉相连,如此心意相通,实在是让贫僧都觉得意外。”

豫皇子有些不甘的问道:“我能不死吗”

知禅和尚摇了摇头。

他轻声道:“生死这种事情,陛下看不破,为什么要来咸商城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58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