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吹出来的天下

作者:乌蒙书痴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9章 夜宴长歌

书名:吹出来的天下 作者:乌蒙书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32

怀英、谭千秋陪同着马谡登上长城,一路游玩。身后跟着刘羽、谢鹰和马谡的随从亲卫。

怀英善谈,天南地北样样胡扯;马谡有意结交也不故作矜持,随之附和;谭千秋对情况相对熟悉,且两人都是自己上司,也是一路趣言趣语不断。

于是乎,三人边聊边走,一不小心就到了十多里外的烽火台。只见烽火台上置狼烟,下住军士,值守之人共分两班,各五人。

怀英坚持挨个见了面,又听十户长介绍了狼烟的工作机制等情况,还细致地问了问几人平日里吃饭、营房、被褥等问题。

马谡在一旁看得真切,心想这人要么是大伪似忠之人,要么是真正的仁将;谭千秋倒没细想,毕竟自己早就见过怀英接近变态的亲民作秀行为。

待众人看完士卒营房后,纷纷登上烽火台上,极目远眺。

只见原本不高的山丘上近十丈的城墙和六丈高的烽火台,竟有着睥睨天下的气势。

山下不远处就是墨江,虽然长城沿江而建,但除了几个城门是直接临江的,大部分还是依照墨江北岸山势而建,寻常妖兽绝无攀登之可能。

待游览兴尽时,三人便往回走。远远的,怀英看到谢鹰矗立城墙边上愁眉不展,神色萎靡。

便趁谭千秋和马谡吹牛的空档,走到谢鹰身后,自顾自道:

“知耻而后勇者何善师、苦学尔”

谢鹰不曾想怀英会走到自己身边。原以为自己那夜挑衅,又败北,会被怀英耻笑。这这是在开导我吗随即兴奋道:

“多谢大人点拨只是不知善师是否愿教我呢”

怀英也不正面回答,只乐呵呵道:

“有志者,事竟成不试试你怎么知道呢”

言罢背着手大笑而去。

几人回程之际,见有十多匹军马在长城上疾驰而过。怀英远远看到,内心喜悦,老远就招呼众人闪开让路。

可这一幕可却把马谡吓了一跳。

“怀大人,这传令兵为何如此着急看这紧急程度都快赶上大规模妖兽袭击的阵势了”

谭千秋也在一旁疑惑道:

“奇怪,若是妖兽袭击,怎么不用烽火台而且也用不了十多个传令兵同时传令啊”

怀英则看着二人哈哈大笑:

“二位,难道没留心这群传令兵马背上有何物啊”

谭千秋回想了一番道:

“似乎各有两个酒坛”

马谡也跟着补充:

“还有一个包裹怀司马,您就别卖关子了,告诉我等吧”

怀英哈哈大笑不止。

“不逗你们了,这不今夜咱们设宴款待马将军,又为弟兄们叙功吗。我让老郑和张三给每个哨卡和烽火台送些酒肉呢”

马谡听到原来是为这,便有些不悦,自己也是传令兵出身,现在这些传令兵却为了送酒肉而狂奔。

但怀英又是土垣大营的当前红人,这由头中还有自己的名头,便也不好多说什么。

怀英见状,联想到刚刚几人谈起出身问题,心想,糟糕马谡这是同情这些传令兵呢好在我早有准备,便假装不知,故意对谭千秋道:

“怎么样老谭,这回大家都能和我们一起宴饮相贺了吧”

谭千秋哪想这么多,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大人高明”

怀英得意道:

“不止如此,我让张三从我队财务中,取了些许银两做赏钱。并让传令的弟兄们送达后就近吃喝,明日再返营。怎么样老谭,我没亏待每一个弟兄吧”

谭千秋一听也是钦佩不已。

“怀大人对我等兄弟真是考虑周到,无微不至啊”

“哪里哪里弟兄们镇守长城,辛苦不已,我只不过借着马谡将军名头聊表心意而已”

原本还有些不悦的马谡,在怀英解释后,顿时就缓和了许多。当怀英说这是借着自己名头时,脸上又有了笑容,连连致谢:

“怀司马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

怀英嘴上说着应该的,心里却想着,借你名头不过是附近两个点。真正的名头是哎呀自己想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呢

众人又相互吹捧着返回了城门楼。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金马门城关和周边灯火延绵,热闹不已。

长城上,数十张长桌一字排开,每桌炖牛肉、烧鸡、腊肉、馒头、山货菜疏,还有一坛好酒。

驻守城关的军士两侧站立,聊着今夜晚宴和怀英的系列奇闻,只等一声令下就开饭。

城门楼大厅里,也摆放了三十多张矮几,菜品与城墙上无二,只是采用了分餐制。

正北台阶上,怀英坐在正中,左边是马谡和马谡的四名随从;右边是金才宝、李珏、元陀陀三名临近军屯所校尉及随从百户。

台阶下左手第一排分别是:郑南关、谭千秋、张三、张干和陈文。

台阶下右手第一排分别是:谢鹰、朱奇、李茂、程虎四名百户;陈武、高丙、李四,刘羽四名佐校尉。

台下左右两旁第二排则是:朱同、樊杰、袁飞、吴德才、牛大胆、狗蛋等城关驻军十户长。

南面廊柱之下则是十三名要返乡的民夫和城关里各类杂役的头目十多人。

又有十多名杂役兵丁负责斟酒。

怀英刚入大殿,第一眼就看到了金才宝等人,双方相互客套一番才入席。心中对郑南关的能力不由得钦佩起来,也更加舍不得张三离开。

待众人落座,郑南关谨身出列,立于堂中高唱:

“启禀司马大人,宴席酒水已备,宾客诸将已至,是否开宴”

如此万众瞩目之时,怀英岂会放过这大好装叉机会,颇为认真询问:

“城墙上诸位弟兄的酒肉是否已经备齐各哨卡、烽火台弟兄的酒肉是否已经送达”

郑南关早有准备,朗声回禀:

“禀大人,城关军士共四十八桌,已全部齐备;所辖二十六个哨卡、烽火台酒肉均已快马送达,我估计最近几个哨卡的弟兄酒都喝上了”

听到如此回答,怀英甚是高兴,又问道:

“那所有弟兄都喝酒了,万一出现军情,又该如何呢”

郑南关万万没想到,怀英会如此问。但自己也是久经官场的人,立马就有了答案。

“启禀大人,各哨卡、烽火台的弟兄都是两班交替巡逻,今日送去酒肉,必然也是两班交替食用。城关值守待会儿也按班次值守,已下令各营适适量饮酒。”

怀英本意是问两个刁钻的问题,测试一下这郑南关的反应能力,顺道给自己一个长脸的机会。不曾想这郑南关回答的滴水不漏。

“唉上位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永远可以站在更高处装叉。”怀英心中自得一叹,随即道:

“告诉弟兄们,吃好、喝好,今夜后半夜的城关值守由我替大家守了”

郑南关略一思考,马上应声道:

“我也陪大人一起值守后半夜”

张三心想,这次我竟没抢到第一赶紧出列道:

“我等也愿陪大人一同值守”

于是乎,大殿里的众人纷纷表态要陪同怀英一起值守。弄得金才宝等来做客的也不敢再坐着不动,也起身表态。

“我等也愿陪怀大人一同当值”

怀英赶紧起身劝阻道:

“唉,金校尉,你们是远来的贵客,怎能一同值守呢只用我们所内百户以上诸将即可”

随即又看着纷纷起身的众人道:

“诸位,今日马将军亲至传达征南大将军将令,为我等四十起举杯,共饮之”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祝贺:

“恭贺怀大人就任别部司马”

“祝贺各位弟兄赏功序职”

“同喜同喜”

“多谢多谢”

一阵热闹氛围之后,众人均一饮而尽。城墙上四百多人听到楼内动静,那还管什么礼数。

相互倒酒、夹肉,吹着牛、聊着天,感叹着怀大人的厚德,听着怀大人斩杀四阶妖兽的传奇故事,狼吞虎咽,大吃大喝起来。

一时间灯火通明、嚷声震天,好不热闹。惊得长城边上森林中的鸟兽四散奔逃。

而远在各个哨卡、烽火台的军士,人少些,反而喝的肃静些。纷纷感叹,这新来的怀大人爱兵如子,用传令兵送酒肉,真是关怀备至。

再加上每个传令兵收了张三好处,也都纷纷夸怀英仁义厚道,最是体恤下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怀英又举杯提议:

“诸位弟兄,咱们举杯感谢马将军为咱传来喜讯”

“诸位弟兄,咱们举杯为驻守长城的弟兄们干杯”

“诸位弟兄,咱们举杯为三百年来抵御妖兽阵亡的先辈干杯”

在众人的吹捧和恭贺声中,一群人喝着喝着愈发兴奋起来。喝到兴起之时,金才宝带着李珏、元陀陀等上前道:

“怀大人,我等久居边境,未曾得章也是天下一绝,今日高兴,大人何不吟诗一首,让我等也熏陶熏陶”

马谡也是在土垣大营听闻忠吹嘘,这怀英文采难得,又是十二岁的举人神童,便也举杯相邀:

“金校尉所言,真是我等所想,怀大人可千万不要吝啬才情哦”

这两人一带头,殿中诸将纷纷附和:

“大人,你就赋诗一首嘛”

“对对对,我等早就听闻大人乃神童,文曲星下凡,大人就让我们涨涨见识嘛。”

怀英看着众人情绪颇高,心里得意,又看着谭千秋打趣道:

“老谭啊你乱给我戴高帽子,这下可好若是作不出诗来,你可得喝酒哦”

谭千秋满脸堆笑一饮而尽道:

“大人您的文采那可是没得说的,所以我先干了,别待会儿没得酒喝哈哈哈”

“哈哈哈哈,你小子”

怀英见氛围烘托的差不多了,自己也是兴致大起,端起酒杯高兴道:

“诸位想听我作诗,跟我来”

随即出了城门楼大殿,来到城墙之上。

与各桌敬酒,每喝一桌,吟诗一句。一连四十曲:

天地苍苍,日月光芒。

山河纵横,星宿列张。

圣人传道,教化万邦。

神王执政,万民安康。

忽有妖兽,生于南方。

屠戮生灵,血流墨江。

少以捕之,岁月已长。

犯我疆界,万民惶惶。

有志之士,共赴南疆。

浴血奋战,方阻张狂。

后有高人,或是良章。

迁发百姓,依山筑墙。

耗资万巨,国民日伤。

又举大军,驻守攻防。

三百余载,血染神苍。

百万之士,万里游荡。

父母妻子,倚门而望。

我夫我子,何日归往。

以年以岁,相见茫茫。

同袍同泽,鬓发如霜。

某者怀英,忧心彷徨,

毕生之愿,定国安邦。

诸君与我,以传四方。

斩杀妖兽,凯旋回乡。

起初怀英到一桌,喝酒一杯,吟诗一句。众人无不兴高采烈,举杯相祝,但随着诗句渐入人心,哪怕戍边兵卒不懂诗文,但戍边之苦、思乡之情、同袍之义,死生之念纷至沓来,情感便渐渐地低沉起来。

一时间,金马关长城上,或哭或闹、或喜或悲、或倚墙而怒、或拔剑而四顾。

怀英之才,从此享誉南疆,怀英之志,惊诧四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67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