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人生模拟器

作者:头顶三本书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74章 关于未来的规划

书名:学霸的人生模拟器 作者:头顶三本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35

“之前那位去科大参观的时候,你们不是见过面吗?当时你们单独见面谈的时候,你和他说了一些关于你对华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想法。

后来那位回到首都之后没多久,他就召集我们这些人开了一场小会议,其中主要就是聊关于你当时和他说的事情的。

他当时在那场会议中问我们,国内想要完成人工合成粮食的研究大概还需要多久,当时我们都认为还有些年头才能完成,谁想到你这么快就完成了。

除此之外,他还向我们询问了你和他说的,我们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还有在月球建造基地以及登录火星要多久,并说了你的想法。

我们当时也都是说这不可能,不过后来你那么快就完成了人工合成淀粉、葡萄糖这一系列的实验后,我们也觉得可能你这么认为应该是有什么依据,但我们不知道你具体的想法。

所以,我现在想问你的就是你究竟为什么会觉得我们能够在2020年之前达到碳达峰,而且在达到碳达峰之后的五年时间内,在2025年之前就能实现碳中和?

还有,你还认为我们在2030年之前会在月球上建造第一个基地,2050年能够在火星上生活。

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来看,就算十几年或者是几十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那也是许久之后的事情了,但怎么着也不可能2050在火星上生活吧。

你能说说你这些想法的依据吗?”

周春礼先是向周明解释了一下他知道周明之前单独和那位谈话的时候所谈的内容,之后便向周明询问起了他心中的疑惑。

“不好意思周院长,这涉及到我们公司的发展规划,不能向你透露太多的信息。

我只能说在关于我所说的我们华国未来能在202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这与我们公司的未来发展有关。

我们公司正在计划进行关于沙漠绿化、植物太阳能发电等方面的研究,你们若是对此感兴趣,可以时刻专注未来生物科技公司的最新发布的通知。

至于2030年之前在月球上建造第一个基地,这个你们以后就会知道了。”

周明向周春礼以及现场其他关注着这个问题的人回答道,碳达峰与碳中和周明还能够用公司来解释,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事情,他总不可能说以后自己会加入该计划中,并且担当该计划的总工程师吧?

所以,关于太空的事情,周明索性便没有回答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对了,刚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倒是想到了你们之前问我的关于太空合成生物研究的计划。”回答完周春礼的问题后,周明便又道。

他这一句话,一下子便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又放在了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计划上来了。

“我认为首先要研究的是资源利用,不管是在空间站中,还是未来在月球建立了基地,想要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长久的生存下去,第一个便是尽可能的做到资源循环。

然而,太空合成生物学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

在重力为0的时候我们如何运转生物反应器?太空辐射对于微生物有什么影响?有什么伤害?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需要确保生物在极端环境中仍然拥有相应的功能,这是研究的前提。

而关于资源利用的研究,在太空中和非地球的星球上,我们需要能够给他们至少提供处理三种资源的能力,那就是废物、气体和矿产。

比如利用尿液中固体成分来生产各类物质,将脂肪族化合物转化成二甲胺用于清洁,将糖类转化成葡萄糖酸、半乳糖等等用于食用。

另外,还可以回收空气和一些固体废物等。

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利用生物所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灵活生产食物、材料和特殊化合物的能力,通过基因技术来实现。”

周明开始大致说明了一下自己刚刚想到的一些想法,并让其他人也都提一提意见。

“那么我们先研究什么?是空气?还是水?或者是一些固体废物?”有人询问道。

“我们可以同时研究。”周明看了看他们,开口道,“这些研究有的在国际上和我们国内都已经有了一点成果,有的则还是一片空白的。

如果这一方面我们还一项一项来,那就实在是太慢了……”

这场会议聊得时间并不长,反正时间肯定是比刚才的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座谈会要短很多。

因为这里不用各位领导们发言,不用说些官话,也没有什么“科学家工作室”的授牌仪式,大部分时间都是周明在说。

中午跟着他们一起吃了一顿中饭后,周明也没再在这里久留,沈清秋还在宾馆那边等他呢。

吃过饭回到之前订的宾馆后,周明便和沈清秋踏上了回金陵的高铁,至于关于这两场会议的事情,一些能说的事情周明自然也说了一些。

“这个暑假你准备怎么过?还是回云滇照顾奶奶吗?”周明对此时正坐在高铁上靠窗边的座位,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的沈清秋询问道。

而周明口中所说的奶奶,自然不是他老家的奶奶,而是沈清秋的奶奶。

“嗯,奶奶现在年纪大了,我在外求学也就寒暑假能回去了。要是假期比较长的暑假都不会去,奶奶会伤心的。”

听到周明的询问后,沈清秋扭头看了看他,随后又将目光转向了窗外的风景,并对周明说道。

“清秋,你想好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准备做什么了吗?

是继续往上念,读博士,还是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在一起也有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你以后最想做什么呢。”

周明又对沈清秋询问道。

听到周明提出的这个问题,沈清秋这次没有那么快回答,她还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沈清秋从小好好读书,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找份好工作,赚到钱之后改变她和奶奶的生活。

上大学之后,她将奖学金那些钱大部分都寄回去给奶奶,本以为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奶奶的生活,可奶奶却将这些钱一直都留着不动。

还是周明开了公司赚了钱之后,给她云滇老家那边修路,给奶奶修房子,并添置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家具,这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奶奶的生活。

“以后准备做什么……我不知道,我从小到大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好好好读书,以后改变奶奶和我的生活。

如果再有能力的话,就改变一下老家那边孩子们读书的情况。”沈清秋沉默片刻之后,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至于硕士之后要不要继续往上读博士,你以为每个人都和你一样,读硕士、博士就跟喝水一样啊?名校导师教授的头衔更是像是地上的大白菜一样,随便就能得的?”

说到这里,沈清秋俏皮地对周明翻了翻白眼,随后继续说道,“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好吧,硕士毕业之后我不想再读博士了。

我想……”

将想字拖得老长之后,沈清秋却是话锋一转,对周明问道:“你还说我,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不过,好像不用以后了,你现在都已经在做了。

那我换个问法,你现在在做的这个是你以前想做的吗?”

“其实我之前和你一样,对于未来也是不知道做什么,挺迷茫的。

不过,现在我可以说,我现在在做的这件事,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简单说完了自己,周明便又将话题转到了沈清秋的身上。

而对于周明所说的话,若是一般人,肯定会反应过来,原来周明近一年的变化真的是他这一年时间里的学习所得,而不是厚积薄发。

毕竟,要是厚积薄发的话,也就不会说出以前对未来挺迷茫这样的话来。

不过作为周明的女朋友,沈清秋早就知道这些,她也一直没想着探明清楚周明究竟是如何在一年时间里变化这么大的。

“清秋,既然你不知道以后做什么,那不要然等你研究生毕业之后来我这边帮我把。”

周明的这一句话把沈清秋给说的有些愣住了,她看着周明,对他问道:“我毕业也就是一个硕士毕业生,你现在都是二级教授了,而且还是担任科大数学科学院和生命科学院两个学院的教授。

更何况,你刚刚又被选为了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又有科学家工作室。

你身边那些人不都比我优秀吗?我能帮你什么?我不想过去反倒还拖了你的后腿。”

“不是研究上的事情,是其他事情。

等到今年年末或者是明年年初的时候,我准备弄一个贫困地区发展计划和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并在网站上将基金会收到的钱的去向都写明白。

既然你没想好毕业之后想做什么,那在你想好之前,你毕业之后,去帮我处理这方面的事情,行吗?”

提到这件事的时候,周明同样看向了沈清秋的眼睛。

“贫困地区发展计划?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了?”沈清秋又问道。

“也不算是突然想到吧,你知道我也是出生农村的,我老家所在的县也是华国诸多贫困县之一,我一直都想着为家乡,为国家做点什么。

现在公司赚钱了,盈利中去掉其中重新投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为国家发展做点事情,这也是我们这些人应该做的。”

周明说到这里的时候,沈清秋的眼神从一开始的疑惑,逐渐变为了崇拜。

要说对周明的感情,周明成为科大教授之前,她对周明还只有爱慕之情。

但是在周明先是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之后又成为科大教授后,沈清秋对周明的感情又多了崇拜。

不过,那种崇拜是对周明才华方面的崇拜。

而现在沈清秋所表现出来的崇拜,是一种对周明品行方面的崇拜。

“既然你之前就有想法了,那你有一个大概的发展计划吗?”沈清秋迫不及待地对周明询问道。

“想法倒是有,不过到时候具体情况也得具体分析,这种事情我也只能规划一个大体的计划。

我是这么想的,一个地区之所以贫困,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因为所处的地方不好,有的是因为当地没有什么可发展的方向,既没有什么能源,也没有什么风景,还有的是因为没有受到上面的重视,没有资金投入等等。

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因为当地太过贫穷,以至于人口大量流逝,教育也不行。

教育不行,能通过教育走出来的人就少。

就算少数一些或因为天赋异禀,或因为发愤图强的人走出来了,但是由于家乡太过贫困,没有什么可发展的前途,他们绝大多数也不会回来。

他们只会去那些更富的,他们觉得更有发展前景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穷的地方因为人才流失,又没有人才和资金的流入变得越来越穷。

但是富的地方因为不仅吸收了当地接受良好教育成才的人,还吸收了其他地方走出来的人才,使得富的地方越来越富。

我要准备的这个贫困地区发展计划也不可能直接给他们发钱,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是想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我想要在这些地方同时投入教育和发展,未来生物科技公司和未来人工智能公司每年出的成果会有很多,想要形成产业链就需要建造大量生产相关材料的工厂,雇佣许多人。

而且那些贫困地区的人工比其他发达一些的城市要便宜,我准备先在那些地方修路,然后建厂房或者是发展其他的,并同时建造学校。

这样不仅可以留住当地的人,还可以增加那里的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不过,这种计划前期肯定是投入远远大于产出的收益,不过我这个计划本来就不是为了收益,所以就有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

什么时候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都清零了,这个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就什么时候解散。

当然,我现在说的这些都不过是我的大体想法,具体如何实施以后都会就交给专业人士来。”

周明对沈清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就像那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有个大概的方向和指标,然后投入人力物力去发展,并不会说制定计划的时候事无巨细地什么都要写上去。

听周明说完这些之后,沈清秋倒是有些不自信了。

“可是,我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对这些也是一窍不懂,怎么帮你?”沈清秋对周明询问道。

“帮我的方式有很多啊,到时候你看看哪方面你感兴趣就做哪一方面,都行。”周明道。

至于说让沈清秋什么都不干,天天玩,周明倒是无所谓,不过和沈清秋相处这一年多下来,他知道沈清秋不可能接受这种想法的。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倒是没有人生模拟器之前的周明,你要是说让他不用工作,每天吃吃喝喝玩玩的,他肯定求之不得。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6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