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人生模拟器

作者:头顶三本书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28章 两朵乌云(8/9)

书名:学霸的人生模拟器 作者:头顶三本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35

将自己邮箱里的邮件都清空之后,周明又给陈文和陈云那边打了个电话,询问他们【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的项目进行的怎么样了。

“喂,周教授,你的研究结束了?”说话的这位是陈云,他在接电话的时候看到了来电显示是周明之后,便已经大概猜到周明给他打电话是为了什么了,肯定是为了询问他们现在正在做的这项研究的进展如何。

“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束了,种子都已经在试验田里种下去了,现在就等着明年二月份收获了。”周明解释道。

“种下去了?”听周明这么一说,陈云教授一脸懵逼,随后一脸惊讶地对周明问道,“可现在都到十一二月份了,小雪都过了,下个星期就是大雪了吧?”

陈云所说的小雪和大雪并不是指庐州这边真的下雪了,而是指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2个节气。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你没听错,确实种下了,我研究出来的这个大豆一年四季不管你是那一个季节,也不管是你是温度是二三十多度,还是零下一二十多度,都能种,而且种下去都能正常生长。”周明又继续解释道。

“啊?”周明这一番解释,不仅没有打破陈云心中的疑惑,反倒更让他不相信周明说的话了。

陈云虽然不是研究生物的,但对于大豆的生长周期这种基本常识他也是知道的。

一般来说,国内大豆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的六月份左右,不过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种植时间也会有所区别,北方地区种植时间则略早一些,一般是在四五月份就开始种植了,而南方则是五六月份才开始种植。

而且大豆从种植下去到最后收获一般都要一百八十天左右。

可周明怎么说的,周明不仅说他的大豆现在种下去了,而且还说什么明年二月份就能长出来,还说冬天也可以种植,这谁能相信?

“哎,等豆子种出来了你就信了,不说这个了。我这次给你打电话是想问问你,你那边的项目进度怎么样了?”见陈云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周明便没有再和他多说什么,毕竟这种事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现在再怎么解释陈云也不会相信的,周明也不可能在这里和他慢慢解释他的研究过程和其中原理。

听周明果然是问这个,陈云便也不再纠结大豆的事情了,反正到明年二月份时候如果他还没忘记这件事,而且还感兴趣话,直接找周明,让周明带他去试验田看看就行。

“周教授,你提供的资料非常的详细,我们按照你那资料上面的一步一步来,项目进展的非常快,我估计差不多再过一个多月,到明年一月份的时候应该就能出成果了。”陈云向周明说明了这个项目现在的进展。

“明年一月份?那快了啊。那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等你们的项目结束,我们再好好聊聊,那就先挂了吧。”周明道。

“行,等结果出来我们到时候边吃边聊,关于这个项目我和陈文教授可是有好多问题要问你呢。那就先挂了吧,我这边也挺忙的。”陈云对说明说道,他说完后便挂断了电话。

对于【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这个项目的进展,完全在周明的意料之内,所以在听陈云说他们的项目还有一个多月就能结束的时候,周明也没多大的感觉,他这次打电话就是想看看这个项目的进展是不是在自己的预期之内。

了解了【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项目进展情况之后,周明又详细了解了一下金陵那边的生物公司和庐州这边的生物公司,那五十多个短期项目的完成情况。

根据生物公司给周明的回复,这五十多个短期项目现在已经完成将近二十个项目了,其发展速度也完全是按照周明之前所预期的来的。

所有项目的发展状况都非常良好,这让周明非常满意,接下来周明准备做,就是先写下下一波的短期项目,大概有一百多个。

这要准备的一百多个短期项目是未来2016年一整年的短期项目,不仅涉及到生物,也有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项目。

短期项目之后,周明还准备写一篇关于蛋白质结构预测的论文,并确定下公司未来将要长期研究的项目。

著名的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他在1900年4月27日的时候,在瑛国皇家学会发表了题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的乌云”的演讲。

“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

“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

经过不断地使用人生模拟器,不断地获取未来科技知识的周明,认为在生命科学的大厦上同样盘踞着两多乌云。

这两朵乌云,一朵是神经生物学,一朵是衰老。

神经生物学方面,直到上一次模拟中周明离开人世之前,虽然这条路依旧还很长很长,但人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确实有了一些很了不起的成果。

不说别的,就说在上次模拟中,周明八十岁的时候,以脑机接口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这就是那时候人们在神经生物學上的有了一些研究成果的表現。

但是人们在衰老上的研究,其進展却是远没有他们在神经生物学上的研究快,许多研究依旧还只停留在理论上,无法对其进行验证。

尽管周明在上一次模拟中,活了一百五十多岁,但是他能活这么长的原因并不是那个时候人们已经破解了寿命之谜,而是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医疗的不断发展。

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有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细胞的分裂是有次数限制的,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50次左右就不会再分裂了。

当然,这也要看是什么细胞,有些細胞是可以无限制地分裂下去的,有些的细胞则不能无限制地分裂下去。

当细胞不再继续分裂的时候,人体内的老化死亡细胞也就无法得到更新,器官也就会不断衰老直至死亡。

他们根据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导致了人体的寿命极限这一观点,判断人类的理论寿命极限大约为120岁。

这些科学家们的观点没问题,但对于人类的理论寿命极限的判断却因为收到科学发展的限制出了问题。

据周明所获得的未来生物知识,人类的理论寿命极限大约为200岁。

不过活到两百岁这种情况,就算是在被周明加速过后的一百多年后的未来,也没有可信的记录。

因此,周明对于他生物公司未来的长期研究项目,其重点也会放在神经生物学和衰老这两朵盘踞在生命科学大厦上的乌云上。

不过,周明现在最先还是要写短期项目的内容。

------题外话------

感谢书友“一点也不想知道”打赏的500起点币。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5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