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梦金陵

作者:丨小不丨 | 分类:奇幻 | 字数:0

梦中游仙 第十八章 先生老师

书名:大梦金陵 作者:丨小不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9

狗屁的大道无情

我宏峰至少还知道什么是尊师重道

——宏峰

“拦其路,抢其钱,痛打一顿,再放逐山野。”

看着眼前的三位半大孩子,只有开口的孩子稍微年长,穿的算是规整,衣服裤子都有,另外两位孩子都只穿了上衣,还光着屁股。

见这三个孩子眼中目光颇有些灵秀,长的还算讨喜,宁不回也就玩心大起,跟着胡诌道。

“不对,不对,是不亦悅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悅乎。”旁边一个光着屁股的孩子,见宁不回答的不对,立刻跳了出来,纠正道。

“你也不对,是不亦乐乎,乐!乐乎。”另一个光着屁股的孩子,也跳了出来。

于是两个小屁孩,乐乎、悦乎争论个不休。

那稍大的孩子只是看着宁不回,上下打量了一番,似乎是确认了什么,一叹气,摇了摇头,但是犹不死心似的开口问道:“你认识陈先生吗?”

这着实是把宁不回问的一愣,陈先生?是哪位?

“你不是个读书人吗?”那男孩见着宁不回发蒙的样子,也有些着急,开口追问。

这小东西,骂人还挺脏。

“去去去,一边玩去。”宁不回长袖一挥,赶走了三位小屁孩。

他此刻的内心其实远没有表现出来这么平静,这个世界的大秦帝国,并不是宁不回前世历史中的儒家治国的天下。

现在大秦崇尚道家,当然有很大原因是道门在修行界的绝对统治地位。

当今天下空悬皇位百年,依旧没有大的动乱,窥一斑可知全豹,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在道门修行者的震慑之下贯彻的有多么彻底。

儒家书院依旧存在,也有很多朝廷官员和地方治理要员出自儒家书院,但是在这荒僻的乡野之地,怎么会有几个稚童在诵读孔圣留下的儒家典籍,这是让宁不回感到费解的。

稚童口中的陈先生又是何许人也?

山脚的小村落,大约二三十户,山坳下的十几亩薄田也只能供养的起这么多人家。

宁不回借宿的,恰巧是那位村口拦路稚童的家。

晚上的餐桌上,难得的摆上了几碟子油水十足的荤菜,那小名唤作阿吉的稚童,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桌子上的肉菜,直咽口水,也并未有任何逾越规矩的行为,倒是宁不回大口扒着碗里的饭,显得丝毫没有吃相。

见阿吉的父母也是颇为紧张,宁不回并没有客套寒暄,只是夹起一大块碟子里的腊肉,放入阿吉的碗里。这并不是宁不回的慷他人之慨,虽说是借宿,宁不回也是实实在在掏出了二十枚铜板,这一幕也是把阿吉一家三口都吓了一跳,只是在自己的杂物房借宿一晚,哪里能收这么多钱,但是听到宁不回说,一路奔波,早已饥肠辘辘。并且还说自己快一个月没吃顿像样的饭菜,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

这才肯收下二十枚铜板,晚上给宁不回切了腊肉,使劲挖了两勺猪油炒了一碟子鸡蛋。

阿吉的父母,也是在晚饭后,连忙把家里杂物房收拾了出来,还给宁不回铺好了被褥,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家里也打扫的颇为干净。

在这一片温馨中,夜幕悄然覆盖天空,山谷内响起轻快的虫鸣,时不时有一声清脆悠扬的啼鸣。

宁不回坐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欣赏着月色,不知什么时候起,身边多了一位稚童。

“白天的文章,是谁教的你,你知道那是谁写的吗?”宁不回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的开口。

“当然知道,孔圣人的论语呗,这些可都是老师教我的。”阿吉很是骄傲,一副别小瞧我的样子。

“你的老师?是那位陈先生吗。”

这是宁不回第二次听到老师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汇了。

听到宁不回的话,阿吉似乎有些难为情,支支吾吾的开口道:“陈先生是老师的先生,老师说他的学问都是跟陈先生学的,老师还说陈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穿儒衫的那种。”

“怎么,你的老师不是读书人吗?”宁不回颇感兴趣问道。

“老师没说,但是老师很厉害,一拳就能把很粗很粗的大树打倒。”阿吉眼里闪着光。

莫不是位修行者?宁不回这样想着。脑海中也勾勒着一位书生意气的年轻人模样,至于那位陈先生应该是位气度不凡、文质彬彬很有气质的中年长者,应该很有威严。

“那你今天问我认不认识陈先生,怎么嫌弃你的老师学问不深,想去找学问更深的陈先生?”宁不回的语气很平淡,但是肚子里的坏水可是一直在晃荡,存心逗弄眼前的孩子。

“我,我没有!哇~啊~”阿吉明显是被宁不回这个问题给吓到,先是一愣,急忙开口解释,然后好似无比的伤心,哇哇大哭起来。

阿吉的母亲抱着哭泣的阿吉回了屋子,临走前还瞪了一眼这个看着斯斯文文的年轻书生,宁不回略显不好意思的摸着鼻子,一脸尴尬。

清晨,在阿吉家用过早餐,昨夜剩的米饭熬的白粥,现烙的大饼很香,宁不回吃了一大张,还被热情的男主人又塞了两张,说是带着路上吃。

于是迎着山间薄薄的云雾,宁不回踏上了前往奉化城的路。

出门时阿吉躲在母亲的身后,似乎有些畏惧这个年轻的书生,但是眼见这个年轻就要走了,还是走上前,拉了拉宁不回的儒衫,示意宁不回蹲下。阿吉在宁不回的耳边小声说了半天,宁不回郑重点了点头,伸出了小拇指勾了勾阿吉的小手指,临走前还摸了摸阿吉的脑袋。

阿吉口中的老师,并不是某个书院的教书先生,甚至都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儒家门人弟子,只是一位路过村子的旅人。

在村外的林子边,见到阿吉在野狗的嘶叫下,明明就怕的双腿打颤,却没有退缩半步,死死护着身后两个光屁股孩童。

于是出手救下了三位孩子,那人问阿吉,明明害怕为何不跑。

阿吉颤颤巍巍的说,腿脚不听使唤了。

那人伸手在孩子的额头上轻轻一探,居然身怀灵窍!

章吉祥哈哈哈大笑,嘴里不断喊着,天性澄澈,这就是天性澄澈,与我大道甚合!

“陈先生,您曾传我两道:一为仁,二为义。我章吉祥这辈子也只收了两位徒弟,一个海上的巴瑶,一个山野稚童,这是不是孔圣人他老人家说的,有教无类。”

自那日之后,章吉祥便在村里面住了下来。

日夜为阿吉打熬筋骨,为他打下武道根基,同时在教导阿吉,识字念书,耐心为他讲解孔圣人留下的著作论语,也会说起他的传道之人,陈先生。

“为什么阿吉不能称呼您为先生,只能叫您老师?”阿吉看着章吉祥好奇的问。

“因为我的学问还远远不够深,只有学问深厚之人才能被称作先生。”章吉祥似乎是想到了那位陈先生,一脸崇敬说道。

“那阿吉什么时候能去见一见,那位陈先生。”阿吉的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章吉祥哈哈哈大笑,伸出那粗糙的大手,使劲在阿吉的脑袋上摸了摸,对着阿吉说,又似乎是在对着自己说:“会有机会的,会有的。”

时常阿吉会问出,章吉祥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不亦悅乎,是高兴,不亦乐乎,也是高兴,有啥不同?”阿吉一脸好奇的望着章吉祥。

“这,额,为师也不知道,是呀都是高兴,咋不用一个字,以后有机会见到陈先生,可得问问他,所以说为师的学问还差得远呐~”章吉祥双手枕在脑袋下,怅然若失道。

下一刻章吉祥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过脸,对着阿吉道:“去去去,把为师教你的拳法,再打十遍,以后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去打十遍拳。”

看着阿吉,一脸苦兮兮的样子,翻下草垛子,打起了拳,章吉祥那一张与英俊毫不相干的脸上,笑的皱成了一团。

每天看着阿吉,打拳、读书,章吉祥觉得他原本的人生本该就是这样,他心里默默想着,如果等他找到了那个笑容如同花朵般灿烂的女子,也要生个像阿吉一样的孩子。

可是就在一个月前,章吉祥收到一枚传讯令符,于是便叮嘱阿吉,每日好好习字读书,也不能落下武道修行,他要去处理一点自己的事情,不希望回来的时候,发现阿吉已经懈怠了武道和功课。

于是自打章吉祥离开村子后,阿吉便日日待在村口外,习武,背书,拿着树枝在田间练字,直到在村口遇见了宁不回,才有了开头拦路的那一幕。

谁能想到这一番不期而遇,短短数十年以后整个大秦便被这二人搅得天翻地覆。

一整天马不停蹄的赶路,宁不回总算在关闭城门之前进入了奉化城。

奉化地区以其物资丰沛物产丰饶而闻名,乃是会稽郡的粮仓之地,奉化城更是坐拥五十万人口,在会稽郡仅次于宁波府的六十万人口。

宁不回一进入城内,便被奉化城的繁华给震撼了。

之前在东极城宁不回只觉得城高楼深,兵甲夜巡一片肃静森冷之意。而眼前的奉化城,长街之上灯火绚烂,游人若织,商贩林立,宁不回只觉得想象中的古代盛世之繁华,也不过就是眼前所看到的景象。

行走在热闹喧嚣的街道上,宁不回只觉得一身疲惫都早已不翼而飞。

落云酒楼,宁不回站在一座门脸格外气派的酒楼前,心里想着就它了,奔波了这么久,有机会怎么能不享受享受。

正所谓兜里有钱心底不慌,宁不回在小二的带领下径直走向了落云酒楼的柜台。

“小老儿,覃福,大家都唤我一声福伯,敢问公子可是需要住店?”一位个子不高,却长得极为和善的老者,从柜台内站起身,拱了拱身子对着宁不回开口道。

落云酒楼在奉化城,虽不敢说是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也算是小有名气,这位福伯见惯了所谓的达官贵人,见到宁不回这么客气,倒不是纯粹的客套和礼貌,而是看到了些不一样的地方,虽说宁不回他这一身衣服只是最寻常的粗布,头别的簪子也只是普通的石材。

酒楼内部装饰的并不算豪奢,更多的是韵味和雅致,之所以门脸做的格外气派,就是提醒这进门的客人,可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袋子。

可是眼前的宁不回,神态从容淡定,衣服上的尘土说明他是赶路至此,但是气息平稳,面色红润,不见半点颓废之感。

福伯发自内心的高看了眼前的年轻人一眼,所以开口便着实透着些恭敬。

“好的,福伯,给我开一间好点的房间。”宁不回可不知道眼前这个看着笑眯眯的和善老者,一会的时间里脑子转了这么多弯,只是礼貌的回应道。

“公子,咱们落云楼,有风、月、云三处独立的小院,三十两一晚,四间上房十两一晚,您看呢?”福伯还是一副招牌的笑脸,声音温和。

“独立的小院,哪间空着,月院空着的话,就它了。”宁不回淡淡的答道。

“月院是空着的,公子与它着实有缘,只有月院是空着的。”福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是很快便被喜悦给掩下,笑眯眯的答道。

“对了,给我准备一桌酒菜,丰盛一些,送到房里。”宁不回从怀中拿出一颗小拇指大小的珍珠,放在了柜台上,接着开口道:“给我烧些热水,我要沐浴。”

直到被小二领进了院子里,宁不回才露出心疼的表情。

要是知道在大秦,三十两足够一个家庭一周吃两顿肉,生活一年的开销了。

“公子,这壶是本店招牌的落云酒,是小店送给您的,门上有个铃铛,有需要您只需要晃一晃这根木杆就可以,不打扰公子的雅兴,小的就先下去了。”

宁不回看了看桌上的酒菜,又看了看刚刚小二指向的某处,一根连接了铃铛的木杆子,算是个简易门铃吧,不禁感叹道。

有钱,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