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梦金陵

作者:丨小不丨 | 分类:奇幻 | 字数:0

梦中游仙 第十三章 渔村怪事

书名:大梦金陵 作者:丨小不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9

我从来没恨过这个世道

我只恨那些所谓的神仙

——刑枫

可世间之事,最无意外的便是意外本身。

徐家兄弟二人之间关系不和,虽然原因不得而知,但是从徐良自行加入监天司后,独自一人跑去金陵,一待便是几十年,就可以证明。

但是却没有一个有心之人,敢在这件事上做些文章,原因很简单,打不过,也熬不死。

赵雅作为徐家的长嫂,自然知晓其中的原因,甚至于说她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大宗族内亲情本就淡漠,更何况是修行世家,求天道而泯人性,本就是修行的根本。

徐坤,徐良兄弟二人从小就被家中族老放在一起比较,主要是因为他们兄弟二人的修行资质相近,年少时的徐良与家中的一位女婢互生爱慕,徐良知道若是此事被发现,族老定不会轻饶女婢,所以一直都很小心,但是此事都被徐坤看在眼里。

大哥徐坤成婚不久,徐良迎来了勘破入化境门槛的契机,此时徐良不过刚刚三十,就在徐良闭关时,大哥徐坤设计让刚刚嫁入徐家的赵雅发觉了婢女与徐良的关系,于是为了整肃家中风气,徐坤更是逼赵雅亲手杀了女婢,不料被刚刚破关的徐良撞见爱人惨死的一幕。

怒急攻心之下,徐良跌回了神通境,更是蹉跎十几年岁月,终日浑噩。

谁曾想这位徐家次子,再出现家中时,已经是一位元神真人,一身道法神通杀力惊人,在徐坤的甲子之寿宴这天,更是将两位前来祝贺的道门老元神真人打出徐家后,大笑而去。

今日这天下又多一则与这徐良有关的轶事。

阅江楼楼主徐良执剑而立大江上,一声恭送雅夫人。

一剑斩落大江沿岸十里山崖落入江水成矶,由于形状如燕子展翅欲飞被后世称作燕子矶。

“原来这就是大海吗。”

此刻宁不回正坐在海边沿岸的沙滩上,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蔚蓝,他激动的流下了泪水。

让宁不回留下眼泪的,并不是远处壮阔的蔚蓝,而是屁股下坐着的沙滩。

此时已经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距离宁不回进入铜币小天地大概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具体多久宁不回记不清了,他从来都不善记日子。

在梦中炼化铜币大约用了一个月,宁不回觉得日子过得不知不觉,所以并没有什么痛苦,但是在炼化铜币后,宁不回从小天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就懵了。

本以为会是直接回到金陵,没想到铜币说的出去,真的就是从四周的白雾中直接出去。

小天地周围的白雾是真的白云,没做任何心里准备的宁不回就这么从高空就往大海里坠了下去,若不是铜币在关键时候托住了宁不回,恐怕此刻,重新投胎的宁不回都已经满月了。

宁不回也寻问过铜币,为什么不能从进来的地方出去,铜币说可以,但前提是需要铜币本体在才可以,如果铜币一同被带入小天地,就只能从岛上直接跳下去。

更让宁不回痛苦的是,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宁不回就一个人和一枚铜币,靠着小天地里的树木做成的筏子,就这么在海上漂着,每天就靠着小天地里的果子和溪水充饥,还要定期舔铜币。宁不回甚至在想,前世的自己如果有这样的强大的毅力和精神,是不是早就已经走向人生巅峰了,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最后还不是要来这个世界舔铜币。

只恨自己上学的时候没能多背点古诗词,名人名言什么的,铜币现在审美是逐步被自己舔上去了,宁不回的脑海中仿佛已经有了铜币穿着中式夹克梳着大背头,背着双手的画面了。所以宁不回郑重的对铜钱说,对最尊敬的人应该用最尊敬的称呼,以后我就称呼您钱总了。

当然在宁不回的忽悠下铜币更喜欢老钱这个称呼,显得亲热些,铜币表示非常开心,一开心就又告诉了宁不回不少关于自身的妙用,哎呀,老钱啊老钱,可真仗义。

既然来了海边,总要吃点海鲜。

原本按照宁不回的设想,先在岸上找个安全的地方,入梦后潜入海中,利用铜币的能力,在海里抓点鱼这还不是手到擒来。

没想到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入梦和潜入海中都没问题,以铜币的灵力支持宁不回甚至可以潜入深海,只要不遇见大妖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抓鱼就变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由于入梦的情况下宁不回是没有身体的,只有神识,神识也没法外放,所以宁不回相当于是一个监控。

铜币在本身也没什么攻击能力,宁不回神念操控下的铜币,飞射出去的杀伤在海里只能撞死一些小鱼,宁不回神念操控铜币刚拖动小鱼,就被其他的鱼给吃了,气的宁不回都想骂人,折腾半天搁着喂鱼呢。

宁不回想着能不能在海中鱼群前打开小天地禁制,把鱼群收进去,再通过铜币把鱼取出来,可是铜币告诉宁不回,如果在海里打开小天地禁制,瞬间海水就会冲垮小天地。

所以思考来思考去,宁不回还是没有能如愿吃上海鲜。

金陵城一定要回的,不为了别的,自己这未知的寿数就是风雨飘摇中的孤灯,说灭就灭了。唯一个跟自己有些善缘的大人物,好像就是三郡王刑枫了,还有那个神神秘秘的银发男子,只是不知道还肯不肯见我,总之回去以后再上一趟紫金山就是。

至于其他的,宁不回想着,回到金陵打听一下原本村里人的情况,尤其是鑫子,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对自己释放善意的人。还有,如果顺路的话也去趟茅山,拜访一下道士贾于,至于王家兄弟很有可能留在了金陵,若是没有那便有缘再见吧。

是不是人一旦有了些能力,就想回去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还不知道此时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哪,也不知道这里距离金陵有多遥远的距离,但是好不容易摆脱了那种时时刻刻身不由己的紧迫感,宁不回也想好好放松一下,当务之急,是吃顿好的,还有找身像样的行头。

宁不回此刻身上的,已经不能用衣服来形容了,就像是几条破布缠在身上,就连关键部位都在行动间时隐时现。

想到这里,宁不回不禁皱起了眉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浑身上下就一个铜板,还不能花!

在东海边,一座安静的渔村里。

最近发生了一些怪事,起初是不少渔民发现晒在屋子外的鱼干或是一些晒干的咸菜,都莫名其妙的丢失了,由于数量很少,以为被什么海鸟或者其他的野兽之流叼走了,起初并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渐渐传出一些村民家里的衣服也有丢失,没有规律男女都有。

直到一天夜里几位胆大的渔民约好了,晚上都不睡,偷偷躲在家中观察,看看到底是谁这么缺德,又偷吃的还偷衣服。

渔民老李头就是其中之一,晚上守了两个时辰,正是困意上涌的时候,突然听到“呼啦”一声,老李头心中一喜,成了。

老李头下午的时候把晒在屋外架子上的鱼干做了些手脚,簸箕架在了柱子边上,这样很不稳一碰就翻,所以放鱼干的时候,老李头特意把一条条鱼干互相叠码起来,一旦拿了其中一条鱼干,里面码好的鱼干就会朝一边倒,簸箕立马就翻了,算是个提醒装置。

老李头拿起锄头就推门冲了出去,嘴里喊着“别动啊,我看见你了!”

谁知道冲出门看到的一幕把自己吓的一踉跄。

翻了的簸箕自己飘了起来,落到了架子上,一条条散落在地上的鱼干,一条接着一条的从地上飘起来落到簸箕上,眼前这一幕,着实把五十多岁的老李头给吓的不轻。

第二天就发高烧,下不了床,村里的渔民们听说了老李头的事,两三天晚上都没敢出门,直到很久之后,这个渔村都在流传有野鬼吃鱼的故事。

没错,就是宁不回干的。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一定,但是能力越大肯定越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身无分文,但是对于却略懂些入门神通的宁不回而言是种耻辱。

零元购非宁不回所欲也,饿肚子和衣不蔽体也非宁不回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取其小鱼干和衣服以待来日厚报。

若你要问宁不回为什么还要偷女子的衣服,这个世界的衣服洗完挂在杆子上,他真的分不清,但是他非常有原则,不会只盯着一家薅羊毛,一定要雨露均沾。

从海边的渔村沿着一条依稀看的到车辙的山路走了大半天,才遇到人烟。此时的天色才蒙蒙亮,太阳还未升起,宁不回赶紧找另一处迎着太阳的山坡盘膝坐下。

神识沉浸在铜币之上,入梦。

借助这第一缕晨曦,宁不回可以在梦中淬炼铜钱汲取些许太阳精气,当然大部分太阳精气都是留给铜币作为保护费,宁不回也能通过这个过程,自己少量吸收一些,虽然达不到修行者纳气的功效,但是日积月累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这聊胜于无的事情,宁不回已经很满足,早晚的日精月华,自宁不回从铜板小世界八卦洲中重返这个世界,从未间断过。

每每淬炼完晨曦的宁不回只觉神清气爽,看到眼前的大日初升,总给人以希望的错觉。

之所以说是错觉,因为太阳每天升起是规律,困难不解决只会越变越难也是规律。

二者的区别是,太阳升起不需要我努力,解决困难可能要我的命。

宁不回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临时凑起来的集市,每天早上都有从各个村子里的人,赶了一夜山路带来的各种货物,以食物为主,少量的布匹和盐铁,大家基本都是以物易物,很少人会掏出钱币来购物。

也有一些小摊贩在卖些吃食,鱼羹和一些看上去像面汤的糊糊,也有卖菜饼和黄面饼子的摊子,菜饼子很像宁不回在村子吃过的那种。

这些冒着炊烟的摊子和热闹的赶集氛围,让宁不回很是享受,让他有种久违的温暖。

身上没有钱,只有些淳朴渔民赞助的小鱼干,让宁不回很是沮丧,突然他想到了小天地里的那些不知名果子。

宁不回懊恼的直拍脑袋,为什么在海边的渔村里忘了这一茬!

于是赶集的摊贩里,多了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瘦弱渔民少年,在卖野果子,不同的是,只有他在叫卖。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文钱两个,两文钱五个,不甜不要钱。”

事实证明,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宁不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物价,只是他认为一文钱是最低的单位,可是他还是高估一个偏远的海边村落间的集市,很多人都感兴趣宁不回所卖的果子,可是兜里都没有铜钱。

不一会宁不回的摊子上就空荡荡了,宁不回摸着兜里的十几枚铜钱,还有一小堆在眼前的腊肉,鱼干,虾干,干海菜等等,非常的满足。

宁不回走到了卖鱼羹的摊贩前,点了一碗鱼羹和老板攀谈起来。

此地紧邻东海,稀薄的物产所以人口稀少,也就说不清究竟属于哪个州或者哪个郡,更不知道金陵在哪,因为没听说过。

这里的人民朴实,你卖果子,他们就拿最好的东西去换你的果子,他们不会要喝,也不会还价,只是会顶着一张温和的笑脸夸奖你的果子真甜。

背着满满的收货,宁不回告别了淳朴的乡亲们,站在一条口前思考着人生。他现在有钱了,也有了一定的物资,要不要先回村子里去还了渔民的赞助?

思考再三后,宁不回决定返回渔村,要把爱和温暖传递下去,从根源洗涤自己的不良三观,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社会青年,宁不回认为的自己灵魂是高贵的。

在走出集市没几里地的山坡下,宁不回遇到了一帮人,这里面甚至有刚刚拿货物和自己换果子的乡民。他们堵住了宁不回的路,理由很简单,把钱和货都留下,甚至还在威胁宁不回,告诉他们是从哪里摘的果子。

真是去他的朴实无华,前世的老话说的真没错,穷山恶水只会出刁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