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梦金陵

作者:丨小不丨 | 分类:奇幻 | 字数:0

梦中游仙 第六章 雾中鬼影

书名:大梦金陵 作者:丨小不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9

乱世就是人死大家眼前

太平是人死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

——郭子鑫

第一次入梦跟随鑫子回家,接触到有些特别的黄铜甲胄,宁不回当天便觉得神清气爽,就连白日里赶路回村子的饥饿感都消失无踪,但是事后发现黄铜甲胄腐朽掉了。看来现在的特殊情况和宗老祭祀时取出来的黄稠画卷脱不了关系,自己难不成在祭祀的时候通过入梦接触到了画卷,才引起这一切的?

想到这里宁不回摇了摇头,与其费心猜测,不如等情况合适的时候自己再好实验一下。同时心里默念着,鑫子还有那些施舍过自己,有着一饭之恩的村民希望他们都可以活下去。

随着冥冥中的指引,向着山林深处奔走了快两个时辰,几乎已经看不见什么逃窜的动物。山林里寂静的可怕,宁不回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山林里开始弥漫起一片白雾,有趣的是这些白雾在宁不回靠近的时候便会主动消散,在宁不回远离后又会重新凝聚。

大秦以武立国,自始皇帝一统六国后,划天下为三十六郡。两千年间不间断对外征伐,秦汉帝时期征伐漠北,为大秦增添七郡之地。秦唐帝横扫西南诸国,大秦天下达到了五十六郡之多。秦元帝一统草原,更是亲率秦骑踏足极北之地,自此奠定大秦七十二郡。

所以在大秦每一位实权总兵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

在金陵更是有着一位手握,琅琊、江东、丹阳三郡兵权,治下范围比起曾经的一国王上犹有胜之的总兵刑枫,在大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郡王。

白马镇是距离紫金山最近的小镇。

“白马镇镇守,车骑校尉孙骁,参见三郡王。”一位身着官袍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面似憨厚,一双小眼却透着精明,正以一种极为标准的军中跪姿,单膝跪在一位拄刀而立的将领面前。

眼前之人浑身包裹在黑色铠甲之中,头盔面覆下只有一只眼睛,透着幽幽的寒芒,就像是一只择人而噬的凶兽,正在盯着猎物。

“驻军伤亡。”黑甲之下传来的声音里不带一丝情感。

“报,驻军伤亡在一手之内,都是大营倒塌时不巧被砸的。”官袍中年人低着头沉声回答道。

“倒是有几分带兵的样子”听到官袍中年人的回答,刑枫那黑甲面覆缝隙的眼睛微微眯了眯,声音缓和了些,接着开口道:“传令,点齐人马,着甲。”

“诺。”官袍中年人叩首后迅速转身离去。

黑甲男子握紧了手中的长刀,望着远方被黑夜包裹的紫金山,声音低沉,却有着难以掩饰的疯狂:“哼,这些个神仙,上山求道,下山找死!”

紫金山上的白雾越发浓郁,却丝毫没有影响宁不回的前进步伐,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在山中的远不止他一人。

“小心些,这白雾好生诡异。”一名头戴灰白混元巾道士装扮的年轻修士,施法荡起阵阵清风,发现竟然无法吹散眼前的白雾,立刻开口提醒起身边的同伴。

道人左侧站着一对兄弟,相貌古怪,二人都是一对大小眼,哥哥左眼大右眼小,弟弟与哥哥相反右眼大,左眼小。

“假道士,你这驭风诀怕不是哪处地摊上淘换来的漏野吧。”漏野是兄弟二人家乡方言里假货的意思。

眯起左大右小眼睛的男子,嘴上在调侃头戴混元巾的年轻道人,可丝毫不敢大意,和弟弟交换了眼神后也在仔细打量四周的白雾。

头戴混元巾的年轻道士名叫贾于,乃是道门茅山一脉,只不过不是坐拥第八洞天享誉天下的三茅山,而是传承没落许久的茅山一脉。

道门茅山一脉崛起于秦唐帝时期,门内一代出现三位元神真人被道门奉为三茅真君,很快三位真人联袂下山在鄣郡开辟了道门第八洞天,此地也被尊称为三茅山。于是失去三位真人坐镇的茅山祖庭很快没落,事到如今就连道法传承也残缺不全。

道士贾于本是生活在长江沿岸的渔村里的渔民,撑鱼排捕鱼时无意打捞到一枚玉符,带回家中后愈发觉得是件值钱宝贝,本想着什么时候捕到大鱼进城卖鱼时顺便去把它卖了换钱。没成想第二天便有人找上了门,发现贾于竟是天生道种,于是连人带玉符一并被带上了茅山。

本是渔家少年的他,没曾想修行天赋卓绝,仅十二年便修成神通。

与道士贾于同行的兄弟,哥哥叫王虎,弟弟叫王豹,二人都是身具灵窍,习武入道。

武道兴盛于始皇帝斩天下龙脉,牵天下龙气入昆仑后。

监天司曾举国祭祀,制定秦历,以始皇帝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为元年,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自此后,不断有身具灵窍的婴孩降生。

为了与天生蕴灵的道种所区分,被称之为后天灵窍。

身具灵窍者也可修行,但绝大多数资质不佳,修出神通者便寥寥无几,往上攀登更是难如登天。但是天无绝人之路,秦汉帝便是身具灵窍之人,由他开创的武道,以武学入道,不纳天地玄灵之气入体,纳自身精气于灵窍。

秦汉帝也被后世武道中人尊称武帝。

这也是为什么武道强者几乎都在大秦军中,极少有江湖中人开创武道传承。

王虎王豹两兄弟,便是魏郡王氏后人,祖上乃是赫赫有名的人杰,秦莽帝。

至于三人为什么会一起结伴而行出现在紫金山上,要从距离此处东北一百五十里外的阳山说起。茅山道士贾于自修成神通起,便独自下山游历,路过阳山时,发现竟有妖兽白猿的踪迹,一连追踪数日,才摸清情况,仅有几只还在吞服血食阶段的白猿,贾于便放下心来。

虽然只有吞服血食阶段的白猿,但通常妖兽盘踞之地不免伴生有灵草灵药或其他特殊天材地宝,一番布置后便出手降妖。果不其然在妖猿所居的山洞内发现几株天心草,其中一株已有百年药龄。只可惜一时不慎,上了妖兽的当,白猿诈死趁机吞了那株灵草,又仗着熟悉地形,逃出山洞,正巧装上了王虎王豹两兄弟。

这两兄弟本是为了另一桩机缘,武道向上,锐意进取,兄弟二人都困在瓶颈多年,听说秦明帝曾在此处取石立碑,怀着对明帝的崇敬之心,来此瞻仰明帝当年亲手刻录的巨石碑“杀尽江南三百万,宝剑腰间血犹猩!”

正为之钦佩明帝当年的气魄,隐隐有一丝明悟的契机。被这只呜哇呜哇叫的白猿打断,兄弟二人气不打一处来,当场打死了这大煞风景的白猿,便撞上了贾于。

大小眼和小大眼一对(0.o)(o.0),好家伙,正主原来是这位。

于是三人,二话没说,大打出手。王虎、王豹兄弟二人越打越是心惊,虽说未下死手,但通境之中,以武入道还是在近身情况下,更何况兄弟二人心有灵犀互相配合,一时间居然没有拿下这年轻道人。

贾于倒是苦不堪言,幸好所纳的天地灵气是一滴蕴灵真水,其所修神通可化作无形水灵护住自身,加之自幼在鱼排上讨生活身手异常灵敏,这才在短暂交锋中与二人斗的不相上下。

所以不打不相识,三人便结伴而行,同游金陵,偶遇这紫金山灵宝出世,三人一拍即合,自知斤两如何,入山不为求宝,全当增长见识。

“王豹,你有这说风凉话的力气,不如去砍两棵树,情况很不对,继续上山的危险很大。”

“我才是王豹。”左眼小右眼大的汉子没好气的开口道。

很快三人没再继续顶着四周茫茫的白雾上山,在一处地势较为平缓处,各个王虎生起篝火。三人围坐下来,没一会,左眼大右眼小的王虎面色难看的指向一个方向。

见道士贾于和弟弟王豹二人面露不解,王豹开口道:“生火的树枝,是在那里捡的,刚刚那里还能看见一颗树。”

此时众人才意识到这白雾还在变得更加浓郁。

“你说这是阵法?还是某位真人神通手段?”王豹忍不住看着贾于开口问道。

贾于摇了摇头表示不知,但是又随即开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阵法还是神通,都不会只是让我等视线受阻,恐怕还有不可预料的危险。”

宁不回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山上奔跑了多少个小时了,他也发现了周围白雾的变化,原本只是薄薄一层,现在则浓郁的几乎能滴出水来。眼前的视线仍旧丝毫没有影响,可是远方的山林已经隐在白雾之中了。

明明已经跑了那么久了,那冥冥中指引的感觉,并没有变得更强烈。强烈的未知,打散不少宁不回因为一时上头鼓起的勇气。

他开始有些退缩了,因为他开始感到恐惧。仿佛四周山林里正有一双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影从前方一闪即逝,不是那种鬼魅的闪过,就只是跑的很快所以显得一闪即逝。

山上还有别人,不,果然有人。

宁不回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太少,村子里的消息闭塞让他无可奈何,但是就自身的经历而言,这恐怕已经不是一个和前世一样安全的世界。宁不回只能站在自己认知的范围内考虑问题,这个世界存在超越自然的事物,就一定存在超越自然能力的人,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去面对这类人?宁不回心里不断的在告诉自己,他们可能很危险,不能这样贸然接近,可是此时的身体是无比诚实的,宁不回跟了上去,朝着那个人影消失的方向。

大概跑了十几分钟,宁不回再次看到了人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宁不回又靠近了些,已经可以确认,的的确确是两个人。宁不回此时已经可以看清两个人的衣服,是两个穿着道袍的人,一个拿着一把剑,另一个举着一个铃铛,他们背对彼此,似乎在警戒着什么。

他们到底在恐惧什么,下一刻,宁不回目瞪口呆。

前眼二个人中,举着铃铛的道士,似乎被什么东西拉扯走了,然后就这么消失在空气里了,宁不回非常确定他没有看到任何东西接近那两个人。

一瞬间宁不回,后背汗毛乍起,他停下了靠近的脚步。他死死盯着那个仅剩的拿着剑的道士,此时那个道士也是慌了神,举着剑对着刚刚同伴消失的方向就是一阵乱挥。下一刻他好像被扯住了脖子,缓缓被拽离地面,猛的一拉,那人也消失不见了。

宁不回转身就跑,刚刚的一幕,好似在山上存在着一只无影无形的恶鬼,游荡在密林之间,遇到了人便戏耍一番,玩累了,便抓起来一口吞掉。

在宁不回头也不回的跑开后,刚刚两位道人所在的地方,渐渐显化出一个人影,他穿着一席青灰道袍,一头银白的长发披散着,眉间隐约闪着荧光,他的歪了歪头,显得有些疑惑不解。

下山!下山!赶紧下山!

此时的宁不回脑海里只有这一个想法,顾不得方向,看见有向下的山道就撒开腿飞奔。

远远的宁不回看到一处散发着火光,围绕着火堆居然坐着三个人。

宁不回好似看到了救星一般,一边跑一边朝着那三个人挥手,可是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宁不回,依旧是保持原来的坐姿,围绕着火堆。

“这里!这里!山里有鬼,吃人的鬼!”

求生欲望占据大脑的宁不回,已经顾不得会不会吸引到恶鬼的注意,边朝着三人跑去,边跑边开始叫唤道。

三人依旧无动于衷。

眼看距离他们已经不足百米,宁不回停了下来,难道他们听不见我的声音?

这么近的距离怎么可能听不到我的声音。

另一个可怕的想法涌上宁不回的脑海,他立刻止住了奔跑的步伐。

这三个是人还是鬼?

宁不回缓缓后退,同时盯着不远处的三个人,一个戴头巾的道士和两个身形很魁梧的人。

三个人依旧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宁不回鼓起最后的勇气,捡起了地上的一个小石头,朝着三人所在的方向丢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