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独治大明

作者:余人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开年第一声雷

书名:独治大明 作者:余人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8

大年初六,春节假期后的第一日。

太液池还处于冰封之中,琼华岛顶着皑皑白雪,放眼望去这片天地有几分旷野的味道,唯有远处的宫殿和宫墙透着皇家气息。

朱祐樘结束这一个愉快的假期,乘坐龙辇返回养心殿,闻着那股熟悉的檀香,便着手处理手头上的政务。

虽然天下的衙门在假期停摆,但亦会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传递过来,同时坐拥几十万人口的京城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在春节期间,东厂和锦衣卫仅仅放一日假,而后便开始搜罗京城的情报。

春节的假期是官员拉拢感情的日子,但亦是他们最容易露出破绽的日子,特别一些贿赂往往都是这个时候进行。

何况今年是外察之年,很多地方官员为了避免被摘掉乌纱帽,那么就需要打通各种关节保住自己的饭碗。

权力,哪怕在后世都让人欲罢不能,而今更是让这些官员为之疯狂,甚至不惜将自己的爱妾送上门陪玩。

正是如此,锦衣卫和东厂都没有错过春节收集罪证的良机,相关的情报纷纷送到朱祐樘的手里,让这位帝王能够看清底下文武百官的真面目。

朱祐樘看着空缺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脸上露出一抹凝重的表情。

他知道再英明的决策,其实还需要人去认真地执行,像湖广的清丈能够拥有如此成效正是得益于湖广总督刘忠。

新年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敲定外察的官员人选,针对年老、残疾、罢软不能任事及贪婪、酷暴、生事科敛害民者,通通进行免职。

吏部尚书李裕自然是要参与其中,只是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选上,最终落到了刚刚完成整理盐政的王越身上。

都察院左都御史是正二品,原本是应该跟六部尚书平起平坐,只是现在他却是将左都御史排斥在最高会议之外。

倒不是他对都察院左都御史有偏见,而是他认为大家各司其职即可,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监察文武百官,并不需要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和制定中来。

王越是一个重名节的官员,现在由他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替自己监察文武百官,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外察便会大范围免掉几百乃至上千名官员,那么自然需要进入填补,故而今年恩科会试变得十分重要,同时亦需要物色主考官。

若按一贯的传统,会试主考官的人选必定是出自词臣。

朱祐樘决定打破这种传统,却是希望由更加务实的官员来担任此次恩科会试的主考官,心里初步的人选是刑部尚书杜铭。

任人做事,这其实是最考验帝王能力的事情。

治理国家其实像行军打仗那般,若选的重臣不慎,便可能会酿造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惨剧。

西苑的天很蓝,这里显得十分的安静,似乎正静悄悄地等待春暖花开来临。

只是京城,像炸了锅一般。

其实从大年初一开始,很多人便已经无心过春节,随着朝廷搁置修建北京外城提案的消息传开,整个北京城显得是如丧考妣。

“完了,完了,我才刚刚入手地皮啊!”

“谁不是刚刚入手,现在是要全砸手里了!”

“哈哈……我以为此次会后悔死,还是陛下英明!”

……

在得知朝廷不会修建外城消息的时候,那帮提前得知消息高价买地皮的人显得痛心疾首,但一些侥幸卖出的人则是十分庆幸。

在这个时代,宅子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保障人身安全。

无论是京城,还是在地方上,大家首选的住宅区都是城池里面。

若是居住在村里,有钱的人家必定修建高墙大院,而村边还会修建堡垒,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京城是寸土寸金之地不假,但北京城外终究是没有什么安全保障,所以地皮的价值则是一直不高。

以当年的北京保守战为例,蒙古铁骑南下围城,致使多少人命丧于蒙古骑兵的刀下,而他们的宅子几乎全被焚毁。反观京城里面的宅子,却是没有受到丝毫的波及。

正是如此,京城一直盛传:宁住城里一破屋,不住城外一大宅。

在得知朝廷要修建北京外城,致使城外的地皮价格直接飙升。只是现在没有城墙的庇护,没有相应的治安条件,谁都不敢保证会不会出现杀人越货的事情,故而价格直接跳水。

北京城外地皮价格大起大落,让众多投机者可谓损失惨重,甚至已经出现有人弃地躲避债主的情况。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北京城中,最忙碌的其实是顺天府衙。

北郊,一座大宅弥漫着一股恶臭味。

此时顺天府衙的官兵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住,哪怕离宅子有着十米远,在这里警戒的衙役不由得捂着口鼻。

身穿三品官服的宋澄骑马过来,即便春节期间整个人都没有闲着,而现在手里仍旧有着处理不完的工作。

由于他已经不再是没有前途的刑部浙江清吏司员外郎,而是高高在上的正三品顺天府尹,今年的春节连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亲戚都前来拜年。

好在他的妻子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倒是没有让他费什么心神,而他则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公务上。

“府尹大人,这一户是姓钱的人家,家主名字叫钱富,是咱们北城有名的富翁!早些年一直在城北的金台坊居住,大概十年前在这里修了这座大宅,据说性情孤僻跟亲人都很少往来。家里除了十三个仆人外,只有他前些年新娶的填房柳氏和一个三岁的儿子!”捕头赵大眼上前牵马,同时汇报这座宅子主人的一些情况。

宋澄整个人显得越发显得沉稳,那双眼睛显得炯炯有神,只是皮肤仍旧黝黑。

他早已经闻到空气中弥漫的一股恶臭味,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今年北京城的春节显得格外诡异。

早前的几起纵火案和凶杀案都还没有告破,结果竟然出现了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如果多的案子令自己亦是暗暗头疼。

宋澄信步走进宅子,率先看到门房倒在血泊中,接着便是几个似乎是迎上来的护院,而后则是两名想要逃窜的丫环,最后是正在饭厅吃年夜饭的钱富及妻儿。

虽然他经手的血案已经不少,但却是第一次遇上这种灭门惨案。

他看着年仅三岁的孩童惨死在刀下,心里亦是生起几分不忍,同时暗暗决定势必将凶徒绳之以法。

从眼前的场面来看,此次的凶徒肯定不是一人,而是多人作案。由于所有人几乎都是一击毙命,这起案件的凶徒必定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帮训练有素或杀人不眨眼的凶徒。

“府尹大人,里面的财物已经是被洗劫一空了!”顺天府推官刚刚先一步到这里,显得苦涩地摇着头走出来。

劫财?

宋澄得知这座宅子的钱财被劫,而这一位又是有名的富翁,不由得生起一个念头。

只是心里隐隐有一个念头,这帮凶徒必定不是为钱家的库银而来,要么就是纯粹的凶杀,要么则是图谋更大的东西。

结合早前北京外城的炒地风波,而今这座宅子近城墙和城门都比较近,却是不得不怀疑有人打这座宅子的主意。

“大人,卑职刚刚查到,这里其实少了一人!”

“谁?”

“钱富还有一个刚成年的女儿,只是并不在这里!”

“她人在何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钱家灭门惨案很快便在整个京城中传开,当即搞得整个京城都是人心惶惶。

“太可恶了,此案必定要查明!”

“京城多少年没有出现这种事情,一定要水落石出!”

“若没能掀出凶徒,国将不国,此次朝廷不可姑息奸人!”

……

若是普通的凶案则罢,只是涉及到灭门定然牵涉一股凶残的恶势力,谁都保不准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故而大家纷纷对这起灭门惨案显得义愤填膺。

“钱家小姐还活着?”

“说不准她侥幸逃生了!”

“快,找到钱小姐没准就能知晓事情的真相!”

……

这场灭门惨案并没有留下太多有用的线索,而最关键无疑是那位神秘失踪的钱家大小姐钱静,她是否目睹了整个案发的过程,而今她又在哪里,当即成为全城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

“钱家小姐是离家出走。”

“那位钱家小姐生得真是水灵灵。”

“那天两个公子还为那位钱家小姐争风吃醋呢!”

“对了,其中一个公子哥扬言钱小姐必须赔礼道歉,否则他要灭她……全家!”

……

由于灭门案的影响很大,而且这是北京城人人都关心的案子,很快便寻得不少有用的线索,更是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嫌疑犯。

城西,会昌侯府。

“这里是会昌侯府,不是你们顺天府能撒野的地方!”

“我乃顺天府尹宋澄,孙杲何在?”

“你这是做甚?”

“少废话!速速将孙杲交出来,不然休怪我们顺天府不客气了!”

顺天府捕快前往会昌侯府抓人,虽然最初遭到会昌侯府管家的白眼,但面对强势的顺天府尹宋澄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虽然会昌侯府曾经是戚勋之最,更是一度掌管京营,但现在终究已经沦为普通的戚勋,而今的会昌侯孙铭仅是挂着一个闲职。

消息一经传出,当即掀起轩然大波。

“会昌侯世子如此丧心病狂?”

“平日看他喜欢戏弄良家女子,果真不是一个好东西!”

“那日我以为只是放狠话,但没有想到竟然真敢做,这种人绝不能姑息!”

……

谁都没有想到,仅仅是因为一时的争风吃醋,这位会昌侯家的公子竟然真的安排人员在钱家年夜饭屠杀了全家,连三岁小孩都没有放过,便纷纷进行谴责。

只是有不少人还心存疑惑,那位钱家小姐现在在哪里,究竟是生还是死?

孙杲被提到三堂审问,面对宋澄便是喊冤道:“当日我确实看上那个小娘子,但那个小娘子踩了我的脚,还泼了我一脸茶水,所以我才说出那一番话。但……但那些都是一时的气话,当不得真啊!”

“本府原本亦是这般觉得,但我们在钱家发现这个!”宋澄说着便拿出一个木牌,上面毅然是一个孙字。

孙杲看到那个牌子,眼睛闪过一抹讶然,旋即便反应过来:“府尹大人,肯定是有人知晓此事,所以才故意栽赃给我,此事当真不是我干的啊!再说了,我是贪恋那个钱小娘子的美色,若杀了钱家满门对我有什么好处啊?”

“带下去!”宋澄轻轻地抬手,显得并不听信孙杲的说辞。

钱家灭门血案得到了重大的进展,先是孙杲威胁要杀光钱小姐全家,而后又发现一个似乎属于孙氏的凭证。

“恭喜大人,须叟便告破灭门大案!”徐推官上前,显得满脸春光地拱手道。

宋澄的脸色不改,却是轻轻地摇头:“不是他做的?”

“大人何出此言?”徐推官正为案子告破而窃喜,闻言不由得一愣。

宋澄望向孙杲消失的方向,显得人间清醒地道:“这帮公子哥可能会放狠话,但其实没有这个胆子。何况他要的是钱家小姐,哪怕他派人强掳钱家小姐,亦比派人去灭人满门更符合利益!”顿了顿,便认真地询问道:“对了,那个杜三是什么来头,因何状告钱宅那块地属于他的?”

“大人,还是您自己看吧!”徐推官暗捏一把汗,当即便将刚刚调查到的背景拿出来。

宋澄看到上面的名字,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正是这时,赵捕头从外面匆匆走来,却是告知钱宅被人纵火烧了。

烧了?

宋澄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即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这个案情变得扑塑迷离。

虽然一切的证据都在指向会昌侯府,但亦有可能是蓄意栽赃嫁祸,何况孙杲从这场灭门惨案中并没有获益。

反倒是那一位,若是钱家被灭门,那么钱富便不会跳出来相争产权,届时很可能便将宅子判给杜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