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作者:花落人不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一章 用徐州人来治徐州

书名: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作者:花落人不知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6

“子玉,你难道想说?”曹操仿佛听懂了李翊想表达的意思。

“没错。”李翊呵呵乐道,“徐州的水太深,刘备根本把握不住。”

“所以我们并不是养虎为患。”

换个思路想,刘备前期可是打不死的小强,以他的跑路能力。

曹操若真要强攻,即便拿下下邳,估计还是会放跑刘备。

既然如此,还不如留着他当挡枪的肉盾。

接下来,李翊又由浅入深,简单地为曹操介绍了一下徐州目前的状况。

“陶谦如今病重,倘若他真的死了,刘备想要谋下下邳,那么作为陶家嫡系的丹阳派只怕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兵权交给他。”

“关羽、张飞纵有手段,恐怕也很难让所有丹阳派的人全都屈服。”

“何况刘备向来亲近庶人派,我听说他与徐州的糜竺、孙乾就走得很近。”

“而庶人派与名士派向来水火不容,两杯毒酒,刘备必须选一杯来饮。”

呼……

曹操也是官场出身,自然知道权力争夺的残酷。

徐州不仅仅是一个大粮仓,更是一个大染缸。

军政分立,三派对立。

刘备纵然得了下邳、广陵,屁股只怕也坐不安稳。

更别说淮南还有一个袁术虎视眈眈了。

“子玉,我现在明白你的意思了,徐州局势过于复杂,你也不希望我卷进去对吗?”

“你认为我跟刘备一样,都控制不好这三大派系。”

“呵呵,曹公明鉴。”

李翊话说得很委婉,现在的徐州就是一滩浑水,谁进去都免不得惹上一身骚。

历史上的曹操是怎么解决徐州派系林立的?

那就是直接屠城。

杀的那个叫“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所过多所残!”

这个方法简单粗暴,对于李翊这样崇尚战术美学的人来说是相当鄙夷的。

何况老曹这招也没起到什么效果。

徐州的生产力被打击破坏不说,三年内还爆发过五次叛乱。

完全起到反作用。

搞得曹操不得不分神去平叛,俨然是一个随时要炸的火药桶。

曹操捋着胡须,问道:

“假如徐州局势真的如此复杂,难道我之后便永远不取徐州了?”

“何况我们已经打下的城池,这里面难道就不存在派系林立?”

李翊笑道:

“曹公不瞒你说,徐州只要妥善治理,平定这里面的派系也容易。”

“哦?那曹某愿闻其详。”

李翊故作神秘,平静地说道:

“归根结底一句话——”

“用徐州人治徐州,以徐州人制徐州!”

“第一个治,乃是治理的治。”

曹操眼前一亮,虽然他没有听说过这种管理办法。

但却隐约能感觉到这里面包含的高深智慧。

李翊接着补充道:

“就如同曹公刚刚所说的那般,丹阳派、庶人派、名士派他们不仅仅只存在于下邳城。”

“徐州的每一个州郡他们都有触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我们与其卷入到这场旋涡之中,不如放开手脚,给予徐州人高度自治权。”

“让他们恶龙互斗。”

“徐州只要能给我们提供粮食、士卒、战马,军械,这些就足够了,又何必在乎是谁统治的徐州呢?”

“行政权、兵权统统都可以放,只要保证徐州仍处于我们的掌控就行。”

“这便是徐州人治徐州。”

曹操略作思考,分析这里面的可行性。

李翊也给足他时间,不着急往下说。

等过了好长一会儿,李翊才接着抛出自己剩下的观点。

“方才我为曹公说明了如何用徐州人来治理徐州,曹公心中肯定在担心给予徐州太大的权力,生起叛乱该怎么办。”

“方法也很简单,三个派系中庶人派是最弱的,这是我们要优先扶持的一派。”

“丹阳派掌握着军权,我们仍然可以让他们保留兵符在手。”

“名士派掌握着行政权,我们依然可以让他们继续治理徐州。”

“至于最后的庶人派,里面有太多想要升迁的人了,我们可以赋予他们监察权。”

“这样一来,名士派可以用手中的权力来限制丹阳派手里的军权。”

“庶人派又可以通过监察权来限制名士派的行政权。”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中的权力都是由曹公赋予的。”

“他们不管怎么相互争斗,都必须忠于曹公,否则就会被另外两派打倒!”

李翊的这套理论,说白了,就是让公检法与行政部门完全分离……

他在公司里也是搞这一套,手下人随便斗,只要忠于自己,那怎么咬都无所谓。

主打一个赛博斗蛐蛐,胜者为王。

相互制约么……

曹操摸着下颌胡须,眉头紧皱,细细地品味着李翊的这套理论。

徐州人治徐州,徐州之人制徐州……

曹操反复琢磨着这句话,真是越琢磨越觉得有滋味。

俄顷,

他的眸光一亮,隐隐觉得,这个方略可行!能行!

“子玉啊子玉,你的洞穿力与判断力,真是令我鞭长莫及呀!”

曹操上前执住李翊的手,发出阵阵感慨。

“此事当速做决断,我军出征已久,兖州那边还是早些回去照看的好。”

曹操点了点头,当即下令曹营众文武大臣在吃过晚饭之后,马上重回帅帐开会。

一刻也不多耽搁!

曹操也贴心地让李翊下去把晚饭吃了。

傍晚时分。

曹仁、曹洪,夏侯渊、戏志才、荀攸等一众重臣纷纷入帐。

他们心里都清楚,曹操肯定要做出最后的决断了。

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将与曹操共进退。

见众人来齐,曹操稍稍地平复了一下心情,一本正经地说道:

“我已经做好决定。”

“从东莞郡、琅琊郡、东海郡、还有彭城当中挑选出有才干的名士作为郡守,由他们负责来治理这些郡县。”

这道命令一出,众人都略感吃惊。

暗想我们好不容易打下这些州郡,难道不应该派自己人去治理吗?

怎么还把权力还给了徐州人?

但这还没完,曹操接着说道:

“此外,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监察机构,从庶人中挑选德可以服众,才足以配位的人,来行监察之事。”

“至于本地的徐州兵,也不必调任,仍旧留在徐州,听后原本将领的调遣即可。”

众人又是一怔,不仅放行政权,连军权都不收?

曹操知道大家的疑惑,哈哈笑道:

“凡遇大事,直接向我曹操禀报。”

“这便是李子玉所提出来的,徐州人治徐州之策!”

讲到最后,曹操还不忘点名表扬一下李翊。

曹仁、夏侯渊等将都是先反应了一下,没能第一时间明白这条战略的好处。

而戏志才、荀攸则是眼珠子一转,立马醒悟。

“明公,此计甚妙啊……”戏志才略作思索之后,当即脱口道。

尽管这条方略在历史上还没有实践过,但听起来却很有道理。

有理有据,完全能够吃透徐州那帮人的心理。

不过戏志才在短暂的吃惊之后,很快也察觉到了似乎还有一些缺陷。

“主公,此计妙虽妙,不过在下以为应当再补充一点。”

唔……

曹操心头窃喜,他就喜欢谋士们多点开花,查缺补漏,相得益彰。

“志才直言无妨!”

“彭城!”

戏志才一针见血地指出遗漏的点。

“彭城与其他城池都有不同,他与下邳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像给其他郡县一样赋予自治权。”

“或者说即便给了,也得再加一条!”

“驻军。”不等戏志才开口,曹操已经顿悟……

“不错,就是驻军。”

“我们在大方略上不必变动,但还是需要派遣一员心腹将领驻于城外。”

“不是为了监视彭城,也不是为了插手彭城的内政。”

“而是为了防范下邳城那边的动向。”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必须随时做好抵御下邳城派兵来犯的准备。”

荀攸接着补充道,“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敲打东莞、琅琊、东海等地,让他们知道大权在明公这儿。”

“哈哈哈……”

曹操听完众人的分析,抚须大笑。

他开心极了,走到戏志才、荀攸跟前,挽着二人胳膊,赞赏道:

“志才、公达,还有子玉,有你们三人在,我何愁大业不成啊!?”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再次在曹营里响起,声震瓦砾。

这次是曹操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遥想在一年年,他还是一个靠老大哥袁绍怜悯,只能苟延残喘。

替他驻守南方,监视袁术。

如今一跃成为横跨两大州郡,中原的一大强势力量。

麾下精甲十万,谋士如云的诸侯了。

回想这一路走来,曹操只觉诚惶诚恐,感慨万千。

心头更是无比欣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