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作者:花落人不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章 我在采取一种很新的战术

书名: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作者:花落人不知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6

夏侯惇这厮虽然虎了些,却也是个守信之人。

别看李翊是商场出身,无奸不商。

但他们这类人其实最喜欢的就是守信之人。

“曹公前日领兵去攻打境内黄巾贼众,算算日子,今晚该回来了。”

孙羽背着手,忽然开口说道。

众人一怔,应和道:

“是,主公今晚差不多该回来了。”

“……唉。”李翊叹口气,“依照李某的推断,只怕曹公难以全胜而还啊。”

轰!

此言一出,众人如遭雷击。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座寂静,仿佛周遭的空气都在这一瞬凝固了!

什么叫难以全胜而还?

那不就是打了败阵了吗?

“子玉慎言!”

荀彧赶忙上前捂住李翊的嘴。

打败仗这种话可是相当不吉利的,尤其在军中那更是大忌。

夏侯惇也有些不解。

“虽然黄巾贼势大,然终究是乌合之众,比不得董卓西凉残暴之师。”

“八年前某随兄长追随皇甫将军,张角、张宝、张梁等辈尽行诛戮。”

“如今兖州境内的黄巾贼众,不过是其余党罢了。”

“八年前我兄长便能胜之,难道如今反而会败?”

若不是他已知晓李翊的本事,就单是这句话,都可能直接让他拔剑砍人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夏侯将军不妨先听听子玉的分析吧。”

荀彧在一旁劝解道。

其实曹操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轻敌。

黄巾贼确实是乌合之众,但就算再废物人家也有三十万人呐!

就哪怕是人均吐口唾沫,也有不小的涛势。

你曹操手下这帮人也不是什么精兵,之前的精锐不都被董卓给打光了么?

当然,这样低情商的话李翊是不会说的。

“咳咳……”

李翊轻咳一声,酝酿了下情绪,款款解释道:

“曹公所率之兵,皆乃新募之士,前后训练不过数月,人数不及蛾贼之十一。”

“纵然曹公精通兵法,面对声势浩大,人数众多的蛾贼也难以招架。”

“以正面击之,必然溃败。”

魏武大帝之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早年的曹操败阵是真没少吃,他那出色的统率才能也是在一场场战役中磨炼出来的。

“不可能,我等都和黄巾贼交过手,其战力实在不足为道。”

“就算是新兵,也不可能会输给这群乌合之众。”

夏侯惇及身后的副将纷纷出言反驳。

他们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人数问题。

真当人海战术堆起来,你就知道为什么质量干不过数量了。

“报——”

大帐外“哒哒”的马蹄声响彻,战马上的骑士高声呼喊:

“急报,急报!”

众人赶忙出营接着,询问是何事。

那骑士浑身是血,沙哑着嗓子嚎道:

“……主公、主公与蛾贼战于寿张之东,大大大败。”

“兖州兵折损大半,济北相鲍信将军为救主公,殁殁殁于阵中!”

此言一出,众皆哑然。

所有人的表情都凝住了。

“主公何在!主公何在!”

夏侯惇等人焦急问道。

“主公已经回来了,就在帐外。”

众人赶忙出营。

曹操伏在马背上,身后跟着一群衣甲不全的败兵。

“主公!主公啊!”

夏侯惇上前接住曹操,眼眸中几乎要垂下泪了。

望着众人焦急模样,曹操竟然笑了:

“我轻视贼人,故有此一败。”

他也来不及整顿,径直朝主帅大营中走去。

“所有文臣武将都进来!”

众人应声而去。

曹操又望一眼李翊,沉声说道:

“子玉,你也进来。”

“喏。”

李玉也起身跟随大众进了主帅大帐。

曹操一进帅帐便一头栽在椅子上,整个身躯仿佛都已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众人分立左右,俱不敢开言劝阻。

须臾,曹操脸庞上竟流下泪来。

渐渐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众将无不愕然,他们对曹操这人很了解。

曹操的性格其实是很坚强,很少哭的。

之前被董卓打得全军覆没,险些丧命,曹操也不曾哭泣。

缘何这次却哭了?

因为此次大战,曹操损失了一位好兄弟,好战友,更是好知己——济北相鲍信!

“我与蛾贼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曹操捶胸顿足,一想到鲍信为救自己而死去的画面,他便怒火满腔。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只有鲍信支持他去追击董卓。

曹操入主兖州时,是鲍信去游说各大门阀世家,使他站稳脚跟。

曹操手下缺兵,鲍信更是直接将自己麾下的兖州兵马尽数交给了曹操统领。

这样的好兄弟,好战友,死在自己面前。

叫曹操如何不心痛如绞?

所以自寿张之东归来,曹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报仇!报仇!还是报仇!

“主公,蛾贼欺人太甚,末将请命领军前去攻灭蛾贼!”

族将曹仁看着曹操这个样子委实心疼,主动请缨出战。

而曹操心头虽然愤怒,但此刻还是保持了理智。

挥了挥手,拒绝了曹仁请战的提议。

“蛾贼势大,我军兵少,不可轻敌!”

实际上,曹操也是经过这次大败才发现自己小看了蛾贼。

这些贼人虽然大多是老百姓组成,但他们从青州杀至兖州。

一路上浩浩汤汤,与官兵大小战无数次,早已磨炼出了能媲美官军的战力。

低估蛾贼单兵战力,这才是曹操落败的根本原因。

“文若,我军现在还有多少人?”曹操问。

“算上夏侯渊将军驰援过来的三千人,我军尚能出战七千余人。”

嘶……

蛾贼势大,足足有三十万之众。

七千对三十万?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当真正把具体数字摆出来以后,众人才意识到两边差距如此之大。

“我军新败,兵无战意,蛾贼数量庞大,此战恐不能短时间取胜啊。”

荀彧忧心忡忡地为曹操分析当前的局势。

而曹操此时却将目光看向了李翊。

他出征的这段时间,特意将李翊安排到了荀彧帐下,就是为了锻炼他的行军主事的能力。

虽然时日不长,但曹操还是想考校一下这少年郎。

“子玉,吾观你跃跃欲试,你便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李翊闻言,赶忙出列。

他早就有了破敌之策,就等曹操主动点名了。

只不过自己作为晚辈,绝不能在曹营众谋士都在的情况下出列。

这样就等于是打他们的脸。

须得是众人都束手无策之时,方可出手。

“禀曹公,依属下看来,境内蛾贼皆乌合之众耳。”

面对领导的万能说辞,先吹捧一番。

曹操揉了揉太阳穴,沉声道:

“蛾贼战力却是比不得我军,但其人数众多,我军数次与之正面交锋,皆不能取胜。”

李翊浅浅一笑:

“曹公勿忧,蛾贼虽号称有三十万之众,但其中成年男子有几何?战力剽悍之精壮男子又有几何?”

“这其中多少人是拖家带口,携老扶幼?”

此言一出,立马引得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李翊。

仿佛发现了华点。

曹营中,包括荀彧在内的众多谋士,他们全都是顶级门阀出身。

尽管才智出众,但思考问题也会有局限性。

那就是不能站在底层视角去思考问题。

三十万贼人听起来可怕,但说白了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揭竿起义罢了。

这些人造反,肯定是要带着家人一起走的。

那么三十万人就存在大量的水分。

“不错,汝果然能见旁人不能见之处。”

曹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着说。”

“属下以为,蛾贼所倚仗者,无非就是人数众多。”

“而我军优势在于战力强悍,但人数稀少。”

“何不扬长避短,以我军之优势攻敌军之弱势?”

李翊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慢慢为曹操分析眼前的局势。

荀彧轻捋颔下长髯,问道:

“子玉,莫非是想以彭越扰楚之法以击蛾贼?”

彭越是西汉开国名将,他也是早期游击战的创始人。

李翊微微一笑,“然也,不过须得更精细些,我更愿称其为游击战。”

游击战?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什么战役没经历过。

可这游击战却是闻所未闻。

“哦?这何谓游击战?”

曹操眼眸微眯,看向李翊的目光充满了希冀……

“这游击战总结下来,无非就十六个字——”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曹操眉梢一挑,仔细回味着这十六个字。

自幼熟读兵书的他,很快便理解了其中的精妙。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在悟出这战法奥妙之处的一瞬,曹操爽快地笑出了声。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好一个游击战术!”

像是自言自语一般,曹操竟在原地来回踱步,不时地拍拍自己的脑袋。

仿佛在埋怨此前的自己不该犯那种低级错误。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刚刚入驻兖州时,太急功近利了。

想要快速覆灭蛾贼,以此来笼络兖州世族百姓的人心。

不想反倒自上枷锁,束手束脚,酿成大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