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上元花灯

书名: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上元节便是后世的元宵节,也是全民狂欢的花灯节,从隋唐时代起便长盛不衰,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朝,上元节更是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潮,拥有两百万人口的东京汴梁,上元节的热闹喧嚣更是繁华到无以复加。

如果说新年是祭祖以及宗族之间联络感情的日子,很多店铺都关门闭户,大街上冷冷清清,那么到了上元节就截然相反了,上元节的法定节日是十四、十五和十六三日,这三日将不关闭城门,让城内城外民众彻夜狂欢。

到了初十后,各条主要大街上便开始出现了花灯的身影,一种激动的气氛在东京城内迅速发酵,各大商家更是憋足了劲囤货,都准备在上元节大显身手,狠狠大赚一笔。

上元节最吸引人的无疑是花灯,但京城的花灯并非无序摆放,而是有规定的范围,皆摆放在宽大的街道上,其中以御街、潘楼街、长庆街和大相国寺为四大中心,另外还有东宋门外,西梁门外,以及北封丘门外一带也都是花灯的海洋。

沿街沿铺搭满了各种彩棚,各种商品诸如冠梳、珠翠、胭脂、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器等等,可谓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更是摆起了长龙,若玩累了看累了,可以去各个大棚听歌看舞,欣赏各种各样身怀绝技的高人杂耍。

上元节是从正月十四开始,一大早,东京城便被装扮成灯的海洋,大内宣德楼前搭起了山棚彩灯,各家各户都挂起了灯笼,有钱人家则是用五色琉璃甚至白玉做成灯笼挂在家门口,灯上绘制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图案。

从下午开始,大街上便人潮涌动,人们迫不及待地上街先睹为快,无数小摊小贩更是在抢占地盘,各个彩棚开始备货,喜庆的气氛在大街小巷涌动,再穷的人家也会出门看灯,享受着一年一度难得的喜庆。

今日不是上元节的正日,明日的正月十五才是最热闹之时,按照惯例,天子会带皇后出现在宣德楼上与民同乐,并大量抛洒金钱。

虽然不是看灯正日,但汤九娘也心痒难耐,她说服了周博的妻子邹氏,和两月前刚生下一子的马武妻子苏氏,她们三人要带上柳娘和虎子一起去潘楼街和长庆街看灯,张辰则会在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再陪同她们去御街及大相国寺观灯。

当然,她们看灯时会和大多数权贵女眷一样坐在牛车内赏灯,上元灯会的登徒子实在太多,一有机会就会伸出咸猪手,这也是自古以来无法杜绝的顽疾。

很多民间故事中出现的花灯节强抢民女之事也不是没有,但极为罕见,就算有强抢民女之事发生,也绝不会出现在大街上,原因也很简单,若激起了民愤,十几个人在数万人的围攻之下,很容易会像蝼蚁一样被踩死,还找不到凶手,只能是白死。

张辰在下午便被周博约到了房州会馆,今年房州会馆花了几千贯钱在东京城各处租下十几座彩棚,还搭建了一座巨大的嫦娥奔月花灯,一轮圆月上就写着“房州会馆”四个大字,格外地吸引人眼球。

张辰其实来房州会馆也没有什么事情,他祖父张仲方已经把婚事完全交给了周博来操办,所以周博只是找个借口让张辰过来商量一下婚事。

“我和郭太尉谈过了,这次曹家给的嫁妆是二十万贯钱,五千亩上田,还有一座三亩的宅子,这可是比二十年前郭太尉娶亲时多了一倍,据说是曹家嫁女中最高的一次,咱们也不能小气啊!”

勋贵世家虽然有钱,但也经不起婚嫁时的肆意挥霍,一般像嫡孙女之类出嫁也就万贯钱的嫁妆,偏房庶女或者远房女儿出嫁则会更少。

曹嬛出嫁之所以得到二十万贯和六千亩地的嫁妆,主要是看中张辰的前途,再加上他背后有房州会馆这座金山,所以曹家这次才咬咬牙拿出了厚嫁的条件。

“这件事周兄就看着办,不要问我了!”

张辰转身想溜,却被周博一把抓住:“是你娶妻搞没搞错,什么都要我操心怎么行?”

“那咱们打算给多少聘礼?”

周博伸出一个指头:“我建议给一万两黄金的聘礼,不过不用从你的利钱里扣,直接走公账便是,莫忘了你可是我们房州会馆实际上的大东主,你娶妻理应同庆。”

见张辰暗暗咂舌,周博又笑道:“你小子娶妻可别小家子气,一万两黄金也就市值二十万贯左右,跟曹家的嫁妆其实差不多,你在地位上比不上曹家,但在钱财方面却不能数了底气,否则丢的是咱们整个房州会馆的脸!这些钱如今对你对我来说,都是九牛一毛不是?”

“我没有小气,这件事周兄就看着办吧!”

“另外你们房子有点小了,我想最好再另买一座十亩的大宅,面子上好看一点。”

张辰摇摇头:“这就没必要了,曹家是几百亩的大宅,我们就算耗尽家产买五十亩的宅又能怎么样,我现在住的宅子还空了一大半呢!”

周博想想也对,在房子上和曹家争面子是没有任何意义,他叹息一声道:“如果是在杭州钱塘县,咱们可一点都不惧他,自从年初你交代我之后,我已经帮你拿下了不少土地。”

“说说吧,你在杭州到底买了多少宅子?”

“至少有上千亩吧!都是你小子怂恿的,买了这么多田地,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砸手里,开国以来南方的地价一直低迷,你说将来真的会涨价么?”

“怎么可能会砸手里?就算将来涨不了价,官府给的地契在咱们手里,大不了再卖了呗?你到底担心什么?”

周博点点头道:“我准备定下你的婚期后就亲自去一趟杭州,把你老张家族人房宅的事情都办妥了,等回来后就开始忙你的婚事。”

曹家这个月底要祭祖,所以曹家上下格外忙碌,嫁女的婚期最快也要到二月中旬。

这时,有掌柜在外面叫东主,周博便起身道:“这两日我就不管你了,事情太多,我要去忙了,你就自己安排吧!”

说完,周博便快步走了出去,掌柜迎上来道:“货物都备齐了,东主看看怎么分配。”

“就按照去年的方案配货,但御街那边少一点,潘楼街多一点,现在就可以运过去了。”

张辰也走出了客堂,只见院子里堆放上百只大木箱,像座小山一般,箱子上都贴着房州会馆的标识,但箱子上却用墨笔写着“竹山胭脂”四个字,他看了看,几乎所有的箱子都是竹山胭脂。

竹山胭脂是房州会馆的低档产品,虽然利润远不如房州会馆的胭脂盒,但销量却很大,刚开始房州会馆绝不承认竹山胭脂和自己有关系,对此讳莫如深,但后来渐渐曝光后,也并没有影响到房州会馆的美誉,却使竹山胭脂销量大涨,最后房州会馆也只能承认竹山胭脂是自己的亲兄弟。

“怎么都是竹山胭脂?”张辰不解地便问旁边的一名管事。

管事呵呵笑道:“张东主有所不知,起初我们都是两种牌子的胭脂一起卖,后来发现房州会馆的上等胭脂盒在节日时不好卖,反倒是竹山胭脂卖得火爆,所以今年上元节,周东主就决定全部卖竹山胭脂。”

“为什么不好卖?”

“因为是在彩棚里卖,廉价的东西才卖得火,真要买上等的胭脂盒,那些达官贵人一定会去店里买,大家怕买到假货。”

张辰点点头,确实如此,一个胭脂盒要五贯钱,而竹山胭脂却只要区区一两百文,奢侈品当然要在奢侈的店里卖,而且逛花灯的大多是普通百姓,买得起的不多,所以只能靠薄利多销赚钱。

这时,竹山胭脂的大掌柜白平跑了进来,大喊道:“船到了,大家上货吧!”

众人纷纷抬着大箱子向后面的码头走去,张辰也顺手扛起一大箱送了过去。

正月十五时很多河流都已经解冻了,尤其是东京城内的河流已经可以行船,码头上停泊着十几艘小船,一只只大箱子堆上小船,开始向房州会馆设在东京城各处的二十座彩棚送货。

张辰今日没有什么事,几个手下都去护卫汤九娘、邹氏和苏氏她们赏灯去了,他索性也上了一艘船,向城内的大相国寺而去。

......

大相国寺是东京城的商业中心之一,今晚这里也是彩灯中心,官方和各大商家的彩灯以大相国寺为中心,向四面大街延伸而去,有灯楼、灯树、灯棚以及各种大型花灯,光大相国寺前广场上的大型花灯就有数百盏之多,中间是一座高达三丈的灯楼,是矾楼花了几千贯钱搭建的彩灯小矾楼,占地足有一亩,十分壮观。

在西面则搭建了一座鳌山巨灯,由皇宫出资建造,这是东京城的第二大灯,第一大灯也是鳌山灯,不过是放在御街最北面的宣德楼下。

广场四周则是里外两排密集的彩棚,将近三百家东京城有名的店铺都有自己的彩棚,光房州会馆就租下两座,紧靠在一起。

张辰走上前,只见周大春正带着几名手下在安装一面大木牌子,木牌子上由数十盏小五彩琉璃灯拼成了“房州会馆”四个大字,四周还有一圈彩灯。

“大春,你现在就把彩灯固定好,晚上你怎么点灯?”

周大春是房州会馆的护卫首领,手下有二十几名大汉,专门负责做各种体力杂事,也负责维持店铺治安,只见他憨厚一笑道:“官人你这就不知道了,点灯在后面,很方便的。”

张辰走了过去,才发现背后有一架巢车,就是一座木架子,上面安装了两个轱辘,架子下面是一只可容一人的大木箱子,木箱上有两根长绳,长绳另一头穿过轱辘,人站在箱子里,下面两人一拉轱辘,木箱子就升高了,箱子里的人便可以在木牌背后加油点灯,确实非常方便。

张辰笑道:“我倒觉得用梯子更方便一点,一个人就够了,这种木箱子还要人帮忙拉拽......”

周大春嘿嘿一笑,“一般是小娘子上去点灯,她们害怕梯子,用这个升降箱她们就不怕了。”

这时,张辰发现装灯的几名精壮汉子都有点尴尬,三个卖货的美貌小娘也一声不吭,众人都显得很不自在,张辰顿时明白了,自己在这里有点影响气氛了,他呵呵一笑:“你们忙,我去寺院里逛逛!”

他转身向大相国寺走去,走远了回头再看,只见周大春等几个壮汉正围着三个小娘大献殷勤,三个小娘捂着嘴吃吃直笑,张辰不由暗骂一声,快步向寺院内走去。

......

天黑得早,刚过了黄昏,夜色便悄然降临,一盏盏灯笼开始点燃,整个大相国寺四周变成灯火璀璨,俨如火树银花不夜天,东京城内的百姓们早早吃了晚饭,门一锁便扛子携妻出门看灯了,四面八方的人潮向大相国寺涌来,人声鼎沸,这还只是大相国寺,在整个东京城,今晚至少有上百万人将涌上街头看灯。

张辰站在大相国寺门口,曹宁在前天偷偷给了他一张纸条,他心中便有了另一种期盼。

“张大哥!”

张辰忽然听见了曹宁的声音,他一回头,却见曹宁笑得满脸开花,正跑步奔来,在她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文静的少女,可不正是曹嬛,她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和羞涩,宝石一般的美眸闪烁着喜悦的光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