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暗棋 第39章 晏大夫评韩子征,李郡守议裴启桓

书名: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冯睿走后,晏楚荣端着药碗进了厢房。

薛沛林也不再打扰,拉着赵德勋准备出去:“那我们也先回去休息了。”

“慢走。”顾七走到门前,眼看他们各自回了房。

又探头向左右两边望了望,空空的走廊上什么都没有,这才放下心,将门合上。

“赵德勋怎么会跟你们一起?”

顾七一口气喝干碗里的药,又拿茶水漱了漱口,吃了块蜜饯。

直到口中的苦味散了,才缓缓开口:“是陛下派来的。”

晏楚荣坐在桌前看着顾七:“既然赵德勋在,你又怎会受伤?”

“唉,别提了,以后我慢慢跟你说。”顾七摆了摆手,现在哪里还有扯闲话的精力。

“我总觉得这个冯睿,不太正常。”

“此话怎讲?”

“他对我们,太过热情。”

晏楚荣眨了眨眼:“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其实我也不清楚,”顾七挠了挠下巴,又将今天的事情回想一番,开口道:“乍一看好像挺正常,但直觉告诉我,他好像藏着事情。”

“那便谨慎些,提防着他点。若与咱们的计划无碍,便不用管他。”

顾七点了点头,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治水的问题。

“你可将消息送出去了?”

“不办妥,怎敢贸然过来寻你。”

顾七急问道:“那可有消息了?”

“哪有这么快,”晏楚荣倒了盏茶:“放心,我让他想办法来荼州找你。”

“什么?”顾七“腾”地站了起来,声音也高了几度。

“嘘——”

“你让他过来,若是被元哲发现...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顾七急得在屋里踱步,脑袋嗡嗡响。

晏楚荣却一点也不急,自顾自喝起茶来:“你冷静点。”

“我没法冷静,他的目标太大了,又和元哲交过手...”

“那好,我问你,”晏楚荣起身,径直走到顾七面前:“你可懂治水?”

顾七支支吾吾道:“懂...吧。”

“你那叫懂?”

顾七的脸红了起来,却依然不肯认输:“我看过裴启桓的治水论,只要按照他说的...”

话还没说完,便被晏楚荣硬生打断:“裴启桓没出过泽州,他的治水论,也仅仅能在泽州用。这个你应该知道。”

顾七吃了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对韩子征了解得还不够多。”

顾七抬头看着晏楚荣:“你这话是什么...什么意思?”

晏楚荣将顾七拉到床边坐下,细细说道:“别看韩子征一介武夫,他若是做文官,要比澜国许多文人都强上许多。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懂治水。”

顾七一脸惊诧,云国与澜国不同,云国多处是蛮荒之地,水源也少得可怜,这是云国需要大肆开疆拓土的主要原因。而澜国则多河流,除了荼州、青州两处有山脉,其余皆是平原和大海,也正是因为澜国富庶,才成为了云国的掠夺目标。

还未等顾七开口,晏楚荣便说道:“你一定在想,韩子征怎么会懂治水。”

顾七点了点头:“咱们那里,虽说水源少,却也并未发生过旱灾和水患啊。”

“其实,我了解的也不多。他好像是看了几本札记之后,突然开了窍。”

“札记?”

“嗯,”晏楚荣点头道:“也是自那以后,他对澜国有了向往,不论是衣着品味还是言谈举止,都在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着澜国文臣的模样。同时也是他向皇帝提议,开疆拓土,吞并澜国,才有了这无休止的战争。”

顾七踮起脚,双手轻拽住晏楚荣的衣领:“晏楚荣,你好像在说他坏话哦,留神我告状。”

晏楚荣垂眼看向顾七,柔声道:“不早了,睡吧。”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顾七伸了个懒腰,坐起来揉了揉眼,望着纱帐发呆。

听到一阵叩门声,回过神来,起身披了件外衫,打开门。

冯睿站在门口,见顾七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笑道:“哟,看来裴大人休息得不错。”

“这一路颠簸,没休息好。让冯大人见笑了。”顾七穿好外衫,朝他浅鞠一躬。

“不碍事,裴大人就当这是自己家,吃好住好才是。”冯睿脸上挂着笑,一副和善模样:“因本官府邸就设在了郢江郡,今日便先去跟郢江郡郡守李大人去见个面,让李大人带诸位去郢江附近看一看。”

顾七点了点头道:“好,我去看看薛大人。”

“不必了,”冯睿指着前院道:“跟你一同来的两位大人在前厅,想着你身上有伤,才晚些来喊你。”

“哦,既如此,容下官收拾一番,晚些去前厅与诸位大人会合。”

“好。”

待冯睿走后,顾七草草洗漱,换了身轻便衣衫。

在丫鬟的带领下,行至前厅。

薛沛林和赵德勋坐在厅前跟冯睿笑谈,晏楚荣则在旁边低头饮茶。

“裴大人来了。”冯睿见顾七踏步而入,起身笑迎。

顾七浅鞠一躬:“想不到大人们起的如此早,倒是下官耽误时间了。”

薛沛林摆了摆手:“不妨事。”

赵德勋起身凑过来,上下打量一番,笑道:“看你气色不错,想来是大好了。”

冯睿若有所思,过后恢复笑意:“既然人已到齐,咱们便即刻出发吧。”

“好。”

冯睿做出个“请”的姿势,待薛沛林和冯睿先行一步,顾七与赵德勋一起在后面跟随。

府门前停着两辆大马车,薛沛林和冯睿上了前面一辆,顾七、赵德勋和晏楚荣则坐在了后面一辆。

“咱们要先去哪?”

赵德勋打了个哈欠,开口道:“说是去郢江上游看一看,这郢江郡的郡守在那候着。”

“嗯,”顾七转头看了看晏楚荣:“你怎么也在?”

晏楚荣看向赵德勋。

赵德勋抬起胳膊架在晏楚荣肩膀上:“裴兄弟,你伤还没好利索,我们又不懂医理,晏大夫跟着也是图个放心。”

顾七皱了皱眉,问道:“这是谁安排的?”

还未等赵德勋回话,晏楚荣沉声道:“冯大人。”

顾七看向晏楚荣,只见他低着头,不知在思索什么,车中一阵沉默。

约莫车行驶了半个多时辰,才停了下来。

众人下了车,耳边尽是哗啦啦的水声,向前一望,便是郢江。

湍急的水流撞上岩边石头,溅起大片水花。

“诸位大人!下官是李景浩,郢江郡郡守!”一白净书生相的男子,身穿朝服,毕恭毕敬地站在薛沛林与冯睿面前,大声说道。

水流声太大,顾七有些听不清,只好凑了过去。

冯睿在薛沛林旁边高声重复道:“这就是郢江郡郡守!李景浩!”

薛沛林大声回了句:“哦!”

“诸位大人,咱们现在就在这郢江郡边界,沿着郢江边走边说吧!”李景浩憋红了脸,用力提高音量。

冯睿点了点头。

在李景浩的带领下,众人沿着郢江,朝下游方向走,出了几里地,便发现这水流不似之前汹涌,再往下走,整个郢江已趋于平静。

放眼望去,广阔的江面上,有几艘渔船,一渔民戴着斗笠,站在船尾将手中网用力一甩,那网沉入江中,激起层层涟漪。

晏楚荣望着辽阔江面,感叹道:“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是呀,”顾七笑了笑:“总要活下去吧。”

听了顾七的话,晏楚荣眉毛拧了拧:“你好像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想说,这种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幸福。你说的可也是这个意思?”

顾七笑不出来,仰头叹了口气:“或许是吧。”

不知为何,心情有些低落。

李景浩在前面跟薛沛林、冯睿说着什么,看到顾七与晏楚荣不再前行,小跑过来道:“两位,可是发现了什么?”

顾七勉强扯起微笑:“没什么,被这景色迷住了。”

薛沛林和冯睿在不远处站定聊着什么,顾七等人迈着步子往前赶。

李景浩在旁问道:“下官李景浩,不知二位怎么称呼?”

“裴启桓。”说完顾七指着身后的晏楚荣道:“这是我朋友,晏楚荣,晏大夫。”

“您就是泽州裴启桓?”

顾七转头看向李景浩,笑道:“怎么?”

李景浩上前欲握手,顾七本能后退一步,他自知唐突,尴尬地笑了笑:“抱歉,吓到您了。看您年岁比我还稍小些,竟有如此大才!我在这郢江郡为官四五载,到现在都想不到万全的办法能治水患。真是惭愧!”

顾七尴尬地笑了笑:“李大人不必如此,你我所为,皆是为国为民,不论身居何位,都是同等重要的。”

自入澜国以来,听到最多的话,便是裴启桓有才。

可惜,自己没见过裴启桓,他们,也不会见到裴启桓。

顶着这个名头来治水的,是顾七,是云国暗棋。

沿着郢江走了半个多时辰,薛沛林有些吃不消了。

“老了,实在走不动了。”薛沛林双手拄着膝盖,说话间喘着粗气。

冯睿在旁搀了一把道:“不然就先到这里吧,等明日再来。”

薛沛林看了看天,晴空万里,摆了摆手道:“难得这么好的天气,还是多走走吧。”

“这...”

“薛大人,”顾七叫住了他:“您还是先回去休息吧,身体要紧。”

薛沛林犹豫一番,叹了口气:“时间不等人呐,勘查、规划、施工,都得尽量赶在雨季前。”

冯睿思索一番,指着顾七身边的李景浩道:“不然这样吧,让李大人先带着裴大人走一趟,看看具体情况。我先送您回去休息,这样两相便宜,也不耽误事情。”

顾七承应道:“待下官了解情况,回去再跟您汇报便是。”

“最好是绘一张地形图,咱们也好抓紧时间商量计划。”

顾七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应答。

拓图与绘图,天壤之别!

众目睽睽之下,顾七搔了搔头,犹犹豫豫开了口:“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