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暗棋 第35章 夜半轻潜入山寨,俘获村匪浩然归

书名: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夜里的风吹得人骨头发凉,顾七和赵德勋借着月光,朝着山脚那个寨子走去。

东边的棚子里,三个值夜的正在喝酒划拳,说着些颠三倒四的话。

二人悄声向马车方向走去,黑夜中,马儿见到人有些惊吓,哼了一声。

“什么人?”

顾七和赵德勋迅速躲在马车后面,大气不敢出。

其中一个瘦小的男人,举着火把走了过来,赵德勋双手握拳,做好了袭击的准备。

那人却忽然站着不动了,将手上的火把往前一探。

远处的人问道:“怎么了?”

这男子用手抚了抚马头道:“没事。”

顾七和赵德勋纷纷松了口气。

待那人离开,顾七爬进车内,见大多行李都在,囤的几大包干粮被人拿走。

转身冲赵德勋道:“吃的被拿走了,其余的东西还在。”

赵德勋藏在马车后面向前望,轻声说道:“看他们的样子,也喝得差不多了,你先走,我断后,看看能不能把另外一辆车也偷出来。”

顾七点了点头:“保护好自己。”

赵德勋自信地挑了挑眉,猫着身子朝里走去。

顾七悄声移步至马前,轻抚两下,小心解开绳子,拽着马一点点向外走。

才刚到寨子口,这马突然哼叫一声,再度吵醒了值夜的人。

那人揉了揉眼,顿时清醒道:“什么人?来人啊!他们来偷东西!”

这一喊,另外两人也惊醒,随后整个寨子热闹起来。

“裴兄弟!快走!”赵德勋快步过来堵在寨子口,剑已出鞘,紧紧握在手中。

眼下来不及多想,顾七跳上车,狠狠抽了马儿两下,这马带着车向官道狂奔。

上了官道,薛沛林一干人等已经站在道边等候。

“薛大人!快上车!”

“裴大人,你和赵德勋怎么办?”薛沛林坐上马车,掀起帘子满脸焦急。

顾七握了握袖中匕首:“薛大人且放心,赵兄弟武艺高强,定能化险为夷。你们先走,我们自会前去会合!”

车夫喊了声“驾”,小厮随着薛沛林坐上马车,向前驶去。

直到马车完全在视线中消失,赵德勋还是没有出来。

顾七喘了口气,又朝着寨子跑了过去。

“就你们这点本事,还学人做劫匪呢?”

“大爷饶命啊,小的们再也不敢了!”

刚到寨子口,便听到几个爷们哭唧唧的声音。

“抢我的东西,还敢绑我?再抢啊!再绑啊!”

这好像是,赵德勋的声音。

顾七往前迈了几步,躲在一堆干树枝后面,向里望去。

“大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大量,就饶了我们吧!”

白日见到的那个瘦小的男子,此时正跪在地上求饶,眼泪鼻涕横飞。

顾七不禁笑出声,将匕首收入袖中:“可以啊少将军,真没想到,赵兄弟如此威猛!”

几个糙汉被绑在一起,见顾七过来,身体本能地往后一缩,腿肚子开始哆嗦。

赵德勋甩了甩头发,得意道:“我早就说过,我能对付这几个。”

“是是是,你厉害。”顾七竖起大拇指,拍了拍赵德勋的马屁。

“那这几个,怎么处置啊?”赵德勋指着他们问道。

顾七朝里走了几步,还以为这寨子有多讲究,细看不过是几个木头桩子搭起来的茅草屋。

双手环抱,走到这个为首的男子面前问道:“我们的干粮呢?”

那男子面露难色,说话吞吞吐吐:“被,被我们分着吃了。”

“吃了?”

顾七几乎要被气到吐血!那可是接下来几天的口粮!

“山匪作乱,还是早早收拾为妙,省得他们再做些伤天害理之事!”

听到顾七这话,那为首的糙汉忙磕头:“两位大爷饶命啊!我们除了抢劫一些干粮和衣物,别的可什么都没做过啊!”

“这话说出来,你们自己信么?”顾七朝着他踹了一脚。

那男子倒地之后立即跪好,抬起胳膊擦了擦脸上血:“我们几个,本是祁水郡几个村的村民,连年大旱,村口的井都要枯了!这实在,实在没辙,只好出来闯闯,哪里知道这荼州如此之大,出了荼州,竟不知何处可去。只好在这里窝着,打劫过往车辆,抢一些粮食衣物,也好养家糊口。”

话音刚落,便听到了呜呜的哭泣声。

余下的人也跟着抽泣,这悲戚之景,一时间竟让顾七手足无措。

“裴兄弟,这...”赵德勋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顾七深吸一口气,拉起赵德勋的胳膊:“赵兄弟,借一步说话。”

“怎么了?”

“你与他们交手时,可有会武功的?”

赵德勋回忆一番,摇头道:“好像没有会武功的。”

“你确定?”

赵德勋沉默一会,随后肯定地点了点头:“本来以为会有一场恶战,没想到他们拿着刀只会乱砍,没有一点武功路数,这才轻松把他们拿下的。”

“那看来,他们说的可能是真的,也许他们只是逃难出来的百姓。”

赵德勋转头看了看那群人,“嗯”了一声:“那眼下怎么办?拿着咱们自己的东西离开?”

“自然不行,若是咱们走了,他们还会继续做这种劫人钱粮的事。”顾七思考一番,附到赵德勋耳边说:“不如这样...”

赵德勋听完,朝着顾七竖起大拇指。

随后他大步走了回去,一把将为首的男子拎了起来,那男子吓得浑身瘫软,魂都要吓飞了,口中不停喊着:“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现下有两条路,要么跟小爷去荼州,要么留在这继续做匪,你们自己选。”赵德勋说完,松开手,那男子“噗通”一声瘫在地上。

顾七缓缓上前道:“我们奉陛下之命,前去荼州治水。你们若想重建家乡,不如团结起来,助我们一臂之力。你们若不想,我们也不强求,拿了我们自己的东西便走。”

语毕,顾七走到棚子里去牵马。

跪在地上的人交头接耳细细商量着,赵德勋则在暗中握紧了佩剑。

顾七冲赵德勋使了个眼色,牵着马匹缓缓向寨子口走去。

马身已走到身侧,为首的男子喊道:“大人且慢!我们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若日子能过得下去,谁愿意抛妻弃子来这山沟沟过活!我们愿意追随大人,回去重建家乡!”

“大人,我们愿意回去!”

“我们愿追随大人!”

一时间呼声四起,顾七仰起头,长舒一口气。

赵德勋咧开嘴笑了起来,径直上前解开绳子:“既如此,带上你们的东西,一起走吧。”

十几个莽汉兴高采烈地进了茅草屋收拾东西,不一会儿背着破破烂烂的行囊,站在了寨子口。

去往荼州的队伍壮大了一些。

顾七坐在车中,打量着为首的糙汉子。

黢黑的脸,浓密的胡茬,眼睛不算小,眉毛又粗又黑。

先前以为是悍匪,想不到此时像个受委屈的小媳妇儿,窝在车的一角,缩着脖子不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

“啊?”他抬起头来,惊慌失措地看着顾七,小声道:“我,我叫杨义。”

“哪个义?”

“义气的气,啊不是不是,是义气的义。”

他脸涨得黑红,透着一股窘态。

顾七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旁边那瘦小的男子笑嘻嘻凑过来道:“小人叫杨盛,茂盛的盛。”

杨义抬手作势要打杨盛,杨盛一哆嗦,往后一退不再接话。

杨义尴尬地笑了笑:“裴大人见笑了,这是我弟弟。”

“不妨事。”顾七开口问道:“杨义,你们都是一个村出来的么?”

杨义搓了搓手道:“不是,我们都在祁水郡永安县,却不在一个村。”

“那你们是怎么结识的?”

“我们整个郡,在荼州最北面,常见干旱,全靠老天爷下的那点雨,才能勉强吃上一口粮食。后来就连村里的井水也干了,县里打了一口深井,几个村子的都去那里打水,一来二去,因为抢水没少打架,也就这么认识了。”

“对,”杨盛附和道:“就外头骑马那老三,当时一拳头就打掉俺一颗门牙,到现在吃饭都费劲。”

顾七笑了两声,不由得叹了口气:“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地方。”

“大人此次前来治水,我等定全力支持,只盼这郢江水能流过来,也好叫家中亲人活得下去。”

杨义抹了一把眼泪,止不住地抽泣。

顾七不知该如何宽慰,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会尽最大努力,一定解决你们的吃水问题。”

“吁——”

马车停了下来,赵德勋在外面道:“裴兄弟,下来吧。”

顾七闻声下了车,外面漆黑一片,好在夜空明朗,能勉强辨识前路。她眯了眯眼,见薛沛林的马车就在眼前。紧走两步笑道:“薛大人!”

薛沛林见顾七和赵德勋无恙,便不再焦虑。

眼神一扫,见队伍浩荡,往前走了两步,认清后又忙往后退,险些摔倒。指着骑马的几个莽汉道:“他们,他们怎么跟来了!”

“薛大人不必担心...”顾七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薛沛林震惊之余,脸上映着无奈和担忧:“没想到事态已经如此严重,需要尽快想办法,让百姓吃上水才好。”

“是呀,他们几个也是可怜人,留在那山沟里,难免不继续打家劫舍。干脆就都带着了,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等到了荼州,他们或许能派的上用场。”

听了顾七的话,薛沛林点了点头:“你说的颇有道理,既如此,便一同前往吧。”

赵德勋手持马鞭,叉腰喊道:“你们几个!过来拜见薛大人!”

杨义和杨盛也下了车,走到跟前喊道:“拜见薛大人!”

薛沛林抬起双手道:“不必如此多礼。你们既已改邪归正,便跟我们一起去治水患,让荼州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大人威武!”

“大人威武!”

“大人威武!”

顾七仰头看了看,挥了挥手:“好了,眼下差不多寅时,天快要亮了,且在此休息一会,天亮了再走。”

薛沛林、赵德勋和顾七在一辆马车上休息,小厮和车夫在另一辆马车。

几个莽汉将自己的行囊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卷破布,铺在地上,将被子盖在身上,不一会鼾声四起。

车内空间虽大,却也无法让三个人待得舒服,只好坐着聊天。

也不知是谁先打起呼噜,顾七觉得眼皮发沉,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直到天亮,众人才继续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