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好圣孙!

作者:林家龙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章 鹿血战神

书名:大唐好圣孙! 作者:林家龙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4

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蒸汽船队早在九月份就抵达了殷地安。

航线明确,再加上路上并没有遭遇什么大的风浪——最主要的是有蒸汽加风帆的混合动力,船速肯定是要比普通的船只快上许多。

在看到这些蒸汽大只佬后,李愔的眼珠子都绿了。

“这就是蒸汽船吗?”李愔啧啧称奇,在港口打量着这些船只:“果然威武不凡啊!”

“回殷王陛下,这可是咱太子殿下牵头设计的。”长孙诠不卑不亢地说道。

现在李愔可是行市见长,早就不是那年十八,校场秋猎,站着如喽啰的蜀王了。

现在的他,可是诸侯王!

可是要称陛下的!

“我说怎地如此不凡。”李愔开始彩虹屁乱拍:“原来是兄长设计,那就不奇怪了。”

又寒暄了一阵儿,在得知长孙诠带了不少土特产过来之后,李愔的眼睛都亮了。

他在殷地安待着开心倒是开心,但时间久了,总是会想念家乡的味道。

“殿下还让我转告你,下次回长安的时候,高薪聘一个带着。”长孙诠笑呵呵地说,“他的意思本来是想给你指派一个来着,但思索过后,认为指派厨子不合适,还是大王您自己挑选比较好。”

“这有什么?”李愔还没觉得过来咋回事:“要说他也真是见外,许是我在外许多年,和我生疏了,不爱我了。”

“殿下自然是心系大王,只是这庖厨之事,最好还是不要假手于人。”长孙诠说。

这么说,李愔就反应过来了。

原来兄长是怕自己多想。

唉,我兄长可真是义薄云天,果然还是那个长安公子!

“兄长他忒也见外,这种事情还需要忌讳。”李愔笑呵呵地说:“真是把我当外人了……不说这个,寡人已经给你们备好了这一次带回去的东西,你们看一看。”

“大王,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长孙诠正色说道:“殿下出发之前可是嘱托过我们,咱们运送到殷地安的货物,价值怎么也要和运回去的相当才是,这样买卖才能长久。”

“你放心,寡人亏不了你。”李愔无奈地指指长孙诠:“你啊,就是平时太严肃了,稍微灵活一点不好吗?非要绷着个脸,多没意思。”

长孙诠只是挑挑眉,没有顺着李愔的话往下接。

在清点货物的时候,长孙诠拿着一支炭笔,还有一个小本子,站在那里认真地记录着,一点马虎都没有。

看得李愔直跳脚,这王八蛋嘿……

一直到把货物清点完毕,长孙诠才对李愔露出笑脸。

“我说你这王八蛋,到了现在,你才对寡人露出笑脸?”李愔气急败坏地说道:“忘了当年咱哥儿几个在江湖酒楼一起饮酒作乐的日子了?”

“臣公务在身,希望大王能够体谅臣的难处。”长孙诠笑呵呵地说,笑得一团和气。

“你就跟你爹一样,不笑不像,一笑就是活脱脱的你爹。”李愔指着长孙诠说。

“臣是赵国公的儿子,不像他,难道还能像别人吗?”长孙诠笑眯眯地问。

李愔翻翻白眼,摆摆手:“你就是一条小狐狸,我算是看出来了——走之前带点给养,淡水和酒,海上淡水容易坏,你们还是存一些酒,酒不容易坏。”

“没事,我们在船上能烧水。”长孙诠悠闲地说道。

“烧水?”李愔狐疑地看看长孙诠:“船上烧水喝?不是,鸽们,你们带的木柴够烧的吗?”

“呵呵。”长孙诠回给了李愔一个微妙的眼神:“反正应对烧水是绰绰有余。”

反正任凭李愔如何去问,长孙诠就是不开口。

等到长孙诠打算离开的时候,按捺不住的李愔也跳上了船。

“寡人跟你们一起回去!”李愔气呼呼地说,又拍拍身旁几个小萝卜头:“这都是在殷国生的,怎么也得让他们回去认认祖宗才是。”

“哈哈哈……”长孙诠笑着说:“就算你不回来,臣也要邀请大王,这是陛下给臣下的死命令。”

“为什么?”李愔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他不记得自己和李承乾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陛下的意思是,就在明年禅位给太子殿下。”长孙诠笑呵呵地说:“这在朝野上下都不是什么秘密了,钦天监还在选良辰吉日,陛下的意思是,你和太子殿下关系这么好,太子殿下受禅登基你不在的话总觉得缺点什么。”

“果然是大兄,想事情就是周到。”李愔一拍长孙诠的肩膀:“行,那就赶早不如赶巧,寡人就跟你回去。”

于是,李愔便将柳祖德等人留下,他自己则带着几个孩子踏上回家的路。

眼看着到了腊月十五,长安也收到蒸汽船队返航的消息,随船还带上了殷王陛下。

老李其实也没想到李愔突然回来,他还挺高兴的。

在听说李愔还带了几个孩子回来之后,李世民更高兴了。

没有什么比看到家族人丁兴旺更能让老人开心的了,李世民也不能免俗,即便他是一位经天纬地的大帝。

不过这一次倒是没像上次,掐着手指算李愔回来的时间。

毕竟上一次李愔可是阔别四五年,这次李愔也才离开一年出头,倒也没有那么思念。

最重要的是,李愔这货嘴上也没什么把门的,李世民是真怕他回来又秃噜出来什么。

现在可不比以前了,老李可是多少有点收拾不动杨妃了。

正所谓三十……四十……

对吧?

杨妃现在都五十了,那可是……

除非老李能重回十六七岁,那可是最精力旺盛的高中生年龄段儿。

别说是杨妃,就连快三十的徐惠妃,他都有点招架不住。

好在他老李还是比较节制的男人,不是那种鹿血战神。

他家里也没有一个手执钢鞭打活王八的儿子。

永徽五年腊月十八日,来自前线的捷报终于送入了京城。

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在都护裴行俭的带领之下,在理塘击败吐蕃主力,斩首一万三千级,擒获主帅德日松真。

李象接到奏报的时候,总觉得勒通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仔细一想,这不是特么世界最高城——理塘吗?

太美丽了理塘。李承乾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勒通取得胜利,并且击败吐蕃主力,这代表着他的武功已经半数收入了囊中。

现在就看薛仁贵和李钦陵那边给不给力了。

李承乾甚至在想,要是特么这俩货能建功,必须好好封赏一波,就算是郡王也不是不能考虑。

如果不考虑武德朝象征性封谁谁出事的吴王杜伏威和燕王罗艺,唐朝正式封异姓王是从中宗时期开始,中宗李显在复国封了五位郡王,是唐代神龙政变中的五位功臣,分别是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他们是这次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且中宗李显也是在他们的裹挟下才发动的政变。

因而在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不久,五人被封为郡王。

但是问题来了,封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先后被贬为各州的刺史、司马,张柬之、崔玄暐在被贬途中病死,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则在被贬途中被杀。

睿宗李旦即位后五人被平反,追复官爵和获得了配享中宗庙庭的资格。

说实在的,李显这瘪犊子也实在是不当人,猜忌这五王也就算了,在朝廷里面搞平衡,竟然是通过扶植武三思……

多么脑淤血的操作啊,他真是忘了当初武周的梁王是怎么觊觎他储君位置的。

要是说,这大菜叶就不该是武三思,应该是唐中宗李显才对。

而李显也因为他躺赢了一波神龙政变恢复李唐正朔,所以捞了一个中宗的庙号……

倒是有人评论说完全可以等着武则天老死顺利即位,且不说会不会有其他人先下手为强,那他当时都叫武显了,从武则天手里正常交接皇位,继承的武周还是李唐呢?

这个国家是文皇帝栉风沐雨开创的,可不是以母废子从儿子手里抢过来的。

这个想法他也和李世民说了,然后就被李世民给痛骂了一顿。

“我看你真是想武功想疯了!”李世民嘴唇哆嗦着:“异姓王?亏你想得出来!”

“是啊,大兄真是颠倒。”李泰在边上看热闹不嫌事大。

“这攻打吐蕃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儿……”李承乾还在辩解。

李世民呵呵一笑:“那按你的意思,灭薛延陀、西突厥的李世绩要不要封?当初灭吐谷浑的李靖是不是要封?”

李承乾一下就灭火了,他也咂摸出来了其中的政治意味。

“就是,要不要封?”李泰还在拱火。

“颠倒!”李世民伸出脚,一脚踢在了李泰的屁股上。

李泰嗷地就是一声:“哎哟,阿耶,你踢我干什么?不是应该踢大兄吗?”

“你大兄再如何,他也是皇帝,朕怎么能踢他?”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朕踢不了你大兄,你这做弟弟的,自然要代替你大兄受这一脚。”

李泰现在就是后悔,无比无比后悔。

你说刚才往这凑合什么呢?

这下好了吧?挨了一脚。

“哟,这么齐?”

李象从外面走进来,摘下满是霜汽的围巾递给侍女,一屁股坐在了桌子边上,双手伸在火炉上烤火。

火炉的上面,还放着几个红薯,还有几块橘子皮。

“这橘子皮怎么事?”李象问。

“陈皮泡水。”李泰翻翻白眼:“别问,问就是你阿翁的个人爱好。”

“养生是吧。”李象笑了:“其实应该喝点枸杞,正所谓人到中年不得已,玻璃杯里泡枸杞,就是这么个道理。”

“干啥用的?”李治问。

“养肾。”李象言简意赅:“你们不是知道吗?”

“当然知道,但没啥用。”李治摊摊手,“讲道理的话,还不如喝碗鹿血上劲儿上得快呢。”

李象用一种重新审视的目光打量起李治,好家伙,幺叔你也是鹿血战神?

“鹿血这东西还是少喝,伤身体。”李世民下起定义:“再说你这小年轻你补什么补?还用得着鹿血?”

“阿耶你有所不知,稚奴这小子最近又纳了两个侧妃。”李泰笑嘻嘻地开始告状:“我看稚奴是觉得家里一个孩子不太够,所以就多下几个。”

“下?”李世民怒视李泰。

这青雀,你把你老弟当成什么了?

实际上也没错,稚奴意思就是小野鸡,那鸡生孩子不是下蛋是什么?

“没办法啊,王妃她又不能生。”李治摊着手,无奈地说道:“忠儿他娘在生他的时候,眼看着就丢下他撒手人寰,所以我就想着给他过继到王妃的膝下,也算是将来有个依靠。”

“那再说我这么大的家业,也不可能都丢给忠儿,总要多生几个才是。”他又开始发表渣男言论,“毕竟我家里真的有王位要继承,万一忠儿身体也不好呢?总该是有点保障。”

“你说得对。”李世民认同地点头。

李象倒是有些意外,怎么幺叔如此当人?

当然,他也想明白了,或许这和李治没当皇帝有关。

不当皇帝,所以就不用操心那些烂眼子事儿,不用以废后为饵,勾引长孙无忌一派贞观旧臣上钩清洗。

李治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动物,也没什么男女的情分在其中,和女人勾搭上也单纯是觉得人家长得好看,而不是真喜欢人家。

“你不是纳了那个叫武顺的小寡妇吗?”李泰挤眉弄眼地说道:“真是想不到啊,稚奴你竟然喜欢那个类型。”

“嗯?”众人一起露出八卦的神情,这李治口味竟然如此独特吗?

“很润。”李治挑挑眉,坏笑着说。

他又看向李象说:“对了象儿,顺娘她有个女儿,年方二七,是个美人坯子,幺叔觉得正好适合你……”

女儿?

李象想了一下,不会是那个……

那个被武则天毒杀的亲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吧?

此事在《旧唐书》、《新唐书》中亦有记载。

不得不承认,这李治玩儿的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