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

作者:十字王诏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章 诛杀萧何?

书名: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 作者:十字王诏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27 22:08

“太祖皇帝时期。”

听到这六个字,刘邦心头微顿,陆煊所说的是自己,因为一起案件大肆诛杀功臣?

杀了一万三千多人?

不可能。

他并非是嗜杀之辈,也绝对不可能诛杀屠戮开国功臣,甚至韩信利用如此狠厉的手段清理功臣,他都产生了各种想法。

在他看来,只有暗自招兵买马的异姓诸侯王,让他动了杀心,至于其他人,他绝对不会杀死。

但陆煊从未说过任何假话,太祖皇帝很明显就是他刘邦,‘太祖’作为帝王庙号,最早出现于商朝,《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这里的“大祖”即“太祖”。

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汤。

自己开场大汉江山,未来理应是太祖,所以陆煊说的就是自己。

“圣上,岂是如此心狠之人?”

“他不可能大肆诛杀功臣。”

刘邦摇了摇头反驳。

闻言,陆煊乐了,朱元璋难道还不心狠么?

不过对于季叔的反应他还是理解的,在封建王朝中皇帝通常都会被神化,是王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再加上朱元璋之前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肆诛杀功臣的事迹,以及明朝刚刚建国,朱元璋前期也没有对臣子动用任何手段,季叔这样认为也可以。

可,历史上朱元璋确确实实杀了不少功臣,以至于后世让人诟病。

“这个问题倒是不重要,你们不是询问我,如果大肆诛杀功臣,会导致什么后果么?”

“其实,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你要知道群众的基数是庞大的,正常来说哪怕圣上杀死如此多的功臣,会让人下意识的认为是暴君,哪怕其是开国帝王。”

“可后世人眼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自然无法对那些功臣感同身受,因此从后世评价来看,这件事情虽然引人诟病,可并没有太多人说什么。”

“而在当时,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自陛下废除相权后,做到了真正的集权,就算大肆诛杀功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没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陆煊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而历史上朱元璋清理了诸多功臣,也确实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当然,这是抛开未来的奉天靖难和朱棣的出现而言。

朱元璋清理诸多功臣,唯二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朱棣奉天靖难时,朝廷缺少了能征善战的将领,以及面对异族攻势,也没有拿的出的将领。

前者,导致朱棣造反成功,可随着朱棣做出了许多功绩,也自然没有人指出朱元璋大肆清理功臣的后果了。

后者,又因为朱棣远征漠北确实征服了异族,也使得第二点严重后果消失了。

所以陆煊才说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当然若是换做其他王朝中,可能会出现不少麻烦吧,可现在他身处的是明朝啊,担心其他王朝干什么?

“不会造成后果...”刘邦喃喃自语,心中放心了许多,可他同时也有着疑惑和不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大肆诛杀功臣。

还有,废除相权又是怎么回事?

他身旁的张良目光闪烁,听着‘诛杀功臣’这四个字,顿时心中惶恐,他张良就是功臣,陛下未来会杀死他么?

肯定是因为一些事情,才导致陛下起了杀性。

到底是何事?

“陆君,能否给我们讲讲这起案件,还有废除相权又是怎么回事。”

刘邦询问,陆煊想了想也就说了出来,“你们不要传出去就好。”

之前他也说出了很多信息,甚至某些事情若是传出去,会引来一定麻烦的信息,可始终没有麻烦找过来,这就证明无论是房叔还是季叔,他之前嘱托的不要泄露的相关事情,两人照做了。

因此陆煊放心了许多。

“首先,诛杀功臣的案件,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陛下为了废除相权!”

废除相权!

刘邦和张良面面相觑,这里的相权,指的是国相之权么?

还是丞相之权?

丞相和国相并不相同,目前汉朝的体制中,唯独总管中枢大小权力的才是丞相,而各个诸侯国也设有国相。

丞相也就是相当于帮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的重臣,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权力可涉及到中枢与地方各个范围和领域,甚至能够任免官员、监察百官。

至于国相,仅仅只是各个诸侯国内的管理自己诸侯国内事务的官吏,论权力远远不如中枢朝廷内的丞相。

现如今,汉朝的丞相为酂侯萧何。

对于萧何,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人不满意,萧何一直是一个老好人,温润如玉、和善可亲的角色,并且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处理各种事情,刘邦对于萧何担任丞相也很是放心。

他怎么可能废除相权?

刘邦心中疑惑之际,陆煊已经猜测到了季叔会问个清楚,于是就讲述了起来。

“圣上废除丞相制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本目的是强化皇权,巩固统治,前一代王朝就是因丞相权力过大,才导致政治混乱的啊,圣上认为丞相权力膨胀会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为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决定废除丞相制度,从制度层面消除这一隐患。”

陆煊缓缓道,元朝覆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丞相之权是很重要的一点。

元朝丞相权力极大,拥有较大的决策权与人事任免权,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顺帝时期,丞相伯颜权倾朝野,擅自决定官员任免,对皇帝诏令也时有违抗,还试图废除元顺帝另立他人,严重威胁皇权。

这种丞相与皇帝及朝廷各方势力的权力斗争,导致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消耗大量行政资源,使得政策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国家治理陷入混乱。

元朝时期,部分丞相为巩固自身权势,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使得腐败之风盛行,严重干扰国家政策的正常执行。

还是元顺帝时期,另外一位丞相哈麻,为谋取私利,向皇帝进献房中术,导致宫廷风气败坏,同时他排斥异己,打压朝中正直官员,使元朝政治生态恶化,行政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应对社会危机。

朱元璋是亲眼目睹元朝覆灭的,往往新的王朝总是会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因此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是元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邦这里听了陆煊的话,深有其感的颔首点头。

陆煊说的确实没错,丞相制度有很大的问题,秦朝就是因为李斯这个丞相,导致扶苏未能继位。

虽然彼时大秦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各地起义和六国贵族复辟是迟早的事情,可若是当初李斯并没有和赵高联合,册立胡亥呢?

和善贤德的扶苏继位,或许能解决很多秦始皇留下的弊政和各种问题,秦朝有着一定的几率是不会覆灭的如此之快的。

“同时,圣上出身平庸,历经艰难建立大一统王朝,对权力有强烈掌控欲,丞相作为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拥有较大决策权与行政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废除丞相后,圣上可直接管理文武臣子,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政务裁决皆出自皇帝之手。”

这句话让刘邦目光微闪,这句话说到他的心坎里了,他是一个十分向往权力、想掌握大权的人。

昔日他在咸阳服徭役时,目睹始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不禁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那时的他就对秦始皇所拥有的至高无上权力充满向往,内心渴望有朝一日能达到同样高度,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权力的憧憬。

若非向往权力,昔日他被分封为汉王时,就不会选择再次与项羽为敌,而是像其他诸侯王般偏安一隅,面对强大的项羽,为了获得最终的胜利,他与项羽展开长达四年的激烈角逐。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权力?

“因这种种原因,圣上最终策划了一场大案,准备废掉相权,我估计这件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当今丞相拥有不俗的处理政务能力,可他最终却被圣上以‘结党营私、独断专行,逾越职权,私自处理官员升迁、处决等重大事务’等罪,设立名“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罪名,诛杀丞相及其党羽,并顺势废除丞相制度,下令后世不得再设丞相职位。”

“就是这起案件,圣上大肆屠杀功臣,杀了三万多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