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1978

作者:坐望敬亭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501章 视荣誉如生命

书名:文豪1978 作者:坐望敬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6

从全国优秀短篇奖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界的评奖数量与日俱增这些评奖里有全国优秀中篇奖丶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丶茅盾文学奖这一类全国性的评奖活动,也有如当代文学奖丶十月文学奖丶花城文学奖等杂志主办的评奖活动。

数量繁多的评奖活动反映出了近年以来国内文学火热的发展势头。

庄重文文学奖由文协主办,从规模上来说,又是一个全国性的评奖活动,但这个奖项从评委名单公布就显出了几分与众不同。

看到这份与其他文学奖评委成分迥异的名单,许多文学界人士和文学爱好者们不由得议论纷纷。

在这个多达25人的评委名单当中,除了评委会主席冯牧之外,其馀的评委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人群,一类是文学从业者,一类是非文学从业者。

双方的人数又刚好是12:12,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的安排。

而且不仅是区分了文学从业者与非文学从业者这麽简单,作家丶编辑丶评论家丶电影家丶戏剧家丶学者丶普通读者———·

评委会对于评委的专业领域看起来还做了更详细的划分,很明显是在追求评委审美口味和评判标准的多样化。

这样的变化令许多人感觉到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当然了,如果单纯只是这样的新鲜感,还造不成多大的反响。

庄重文文学奖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讨论,是随着评委会名单一起公布的评奖条例。

其中有一条「奖项设置」分外惹眼:

1.庄重文文学奖每2年评选1次。

2.庄重文文学奖设置如下奖项:最佳长篇奖(奖金10万元)丶最佳中篇奖(奖金10万元)丶最佳短篇奖(奖金10万元)。每个奖项获奖作品仅1

篇(部)。

纵观近年以来的文学评奖,茅盾文学奖的奖金数额算是比较大的了,奖金5000元,几乎是一个城镇职工七八年的工资。

可庄重文文学奖的奖金竟然高达10万元!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万元户」一词逐渐被老百姓传颂开来。

所谓「万元户」,自然是指那些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率先富起来的人,而这样的人群在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中,只是很小的一小撮人。

赚了万把块钱就已经能站在这个国家经济金字塔的上层了,那10万元是个什麽概念?

是10个万元户!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工作一辈子也无法获取的巨额财富。

一个文学奖的奖金竟然如此丰厚,不仅让国内的众多作家红了眼,也吸引了许许多多老百姓关注的目光。

让大众深刻的认识到了何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写一篇(部),得了奖,今生从此不需要再为赚钱发愁。

不少作家或者乾脆还是业馀作者的人已经畅想起了这样的画面。

因而,在庄重文文学奖评奖条例对大众公布后,这个奖项很快在文学界有了一个别名:

退休奖。

意为得了奖,就可以退休了。

这样的别名,无疑寄托了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的美好幻想。

因着独特的评委构成和巨额的奖金设置,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报纸丶杂志丶电视等媒介均对这个奖项的设立进行了报导。

这些报导让庄重文文学奖自评奖之始便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除了以上这两个因素之外,庄重文文学奖特别的初选机制也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个奖项的初选竟然是吸纳了全国成千上万名大学生作为初选评委,这在国内的评奖活动中又是一项创新。

新奇归新奇,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却认为这个举措并不稳妥。

放着那麽多的知名作家丶评论家不去邀请,让大学生来当这个评委,他们有什麽资格?

可还没等这些人的反对声音汇聚成舆论,带给评委会压力,庄重文文学奖的初选活动已经结束了。

来自全国50所高校的文学社团,超过5万名大学生经过1个月的推选与讨论,

最终向评委会提交了庄重文文学奖的初选名单。

「喷喷!现在这帮大学生,可真不一般啊!」

王蒙看着手中的名单不由得发出感叹。

在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程序中,各大高校的初选名单形式与终选名单形式如出一辙,每份名单上只有短丶中丶长篇作品各一篇(部)。

如此形式,等于是将权力下放给了大学生们,而这些权力本来是应该在评委会手中的。

在最开始,评委会成员当中的一些老同志不太理解林朝阳的这种坚持,这其中就包括了王蒙。

在他们看来,这样做评委会几乎成了半个摆设,又何必搞呢?不如乾脆让大学生们来票选算了。

现在,王蒙有些理解了林朝阳的想法。

大学生社会阅历短浅丶办事也急躁,这都是他们的缺点,但这个群体也有他们的优点。

平均素质高丶审美水平在线丶执行能力强,最重要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以王蒙手上拿着的这份来自于武汉大学的提名名单来举例。

最佳短篇提名了燕京作家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最佳中篇提名了沪上王安仪的《小鲍庄》,最佳长篇提名了山东作家张炜的《古船》。

从质量方面来说,这三篇(部)作品都可以说是过去两年间,国内文坛涌现的最优秀的一批作品。

其中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在之前还已经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奖的肯定。

因此这份提名名单在王蒙看来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这样还不至于让他开口夸奖。

毕竟好作品人人夸,这些作品早就已经获得了读者的认可,那些学生万一是随大流选出来的呢?

王蒙夸奖这份名单真正的原因是在看到了学生们给出的提名理由。

按照规定,每一篇(部)提名作品都必须要由提名单位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提名理由。

王蒙手中的提名名单只有一页,可提名理由却足足写了30多页。

最长的一篇提名理由是写给长篇《古船》的,足有8400馀字,与其说是提名理由,不如说是一篇文学评论,而且水平还相当不俗。

「」.—同样是写家族史,对比谟言的《红高粱》,我们之所以希望提名《古船》,最主要的原因是欣赏作者在内容和人物上做出的突破。

在当代文学中我们已经很少看到写家族史的作品了,写tg更是少之又少,这可能是一部带有争议的作品,但不妨碍它是一部好作品。

古人作文常以古鉴今,《古船》深得其味。

环顾当今文坛,能以如此气魄雄心探究农民阶层灵魂历程且又拥抱现实经济改革的作品,除《闯关东》外,唯有《古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古船》理应提名本届庄重文文学奖最佳长篇。」

王蒙将手中的信纸放下,再次慨叹一声:「大学生里有能人啊!」

「让我看看!」崔道义说了一声,将那份提名名单拿在手中翻起来。

王蒙的眼神朝窗户的方向看去,在那里林朝阳和谢靳搬了两把太师椅各自坐着,口中在聊刚看过的提名名单。

「王尚书,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他正溜号的功夫,身旁响起一个声音,原来是评委会里最年轻的评委鲁旭。

「都说了多少遍了,可别叫职务。咱们在这都是评委,就叫我老王吧!」

鲁旭闻言表情怪异,王蒙也察觉出不对,洒脱的笑了笑。

「叫老王,叫老王就行。小鲁你有什麽想法?咱们互相讨论讨论。」

鲁旭有些受宠若惊,他压下心中的紧张情绪,问王蒙:「我看过了提交上来的提名名单,长篇提名的名单当中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古船》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这两部我都看过,凭心而论,我个人是更喜欢《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这部更接近我自身的经历和当今社会的现实。

可我又觉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情节跟《古船》比起来有些流俗,文字也较为粗糙。

我是第一次当评委,还是这麽大的文学奖,没经验——」

鲁旭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王蒙同样报以微笑,神态随和。

「小鲁,你能把问题想的这麽细,这是很好的。一方面是个人审美,一方面是专业角度,要平衡起来并不容易。

咱们现在的身份都是评委,我没资格指点你,只说一点个人见解-——」

「您说。」鲁旭作出洗耳恭听状。

王蒙说道:「你现在的身份是评委,在这个评委会里大家的身份都是一样的。你的个人审美又何尝不是一种专业角度呢?」

王蒙的话让鲁旭若有所思。

他看了一眼这个幸运的小年轻,他很能理解鲁旭的心理。

一个基本没什麽写作经验,只有阅读量还算丰富的年轻人一下子扎进了文学奖评委会之中,难免有些诚惶诚恐的心理。

在鲁旭沉思之时,王蒙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9点半了。

王蒙现在的主业是文化部尚书,副业写作,顺便还在文协兼职。

本来是没时间来庄重文文学奖评委会担任这个评委的,奈何林朝阳强人所难,而且这事又是他经手的。

4月份奖项的初选工作结束,开始了5月份的终选,评委会成员都集中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办个奖项需要耗费的并不是只有奖金,其他的人力丶财力也不少,为了节省经费,林朝阳将小六部口胡同西院的房子贡献了出来。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这里既是招待所,也是会议室,还是读书班。

平日里评委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了这次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审工作,有些人特地请了假,比如鲁旭丶洪子诚。

有些人没办法请假,只能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业馀时间参与评审,比如他。

王蒙这几天都是下了班就过来小六部口胡同,如果晚上九点之前结束,那就回家,如果时间太晚了,就在这里对付一宿。

为了解决评委会的后顾之忧,文协方面特地安排了三位同志负责临时后勤工作,小六部口胡同的软硬体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庄重文文学奖评委会的气氛跟以往王蒙参加过的评奖有些许不同,也许是因为加入了一些非文学界人士的原因,这里的气氛更轻松丶更多元。

大家除了读书丶审阅提名名单丶讨论作品之外,时不时的也会聊到那些圈外评委们的专业领域和问题。

这样的聊天不仅有开拓思维的作用,也有助于评委会整体气氛的融洽。

「朝阳!」王蒙叫了林朝阳一声。

林朝阳转过头来,「啥事?」

「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咱们也早点休息吧。」

评委会是个纪律很松散的临时组织,大家平时都是想来就来丶想走就走。

评委们最大的工作量就是在阅读提名作品上,可阅读又不是非得在这里才可以。

王蒙的藉口找的很拙劣,林朝阳甚至懒得拆穿他,一旁的谢靳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立马接话道:

「哎呀!一时没注意,时间都这麽晚了!』

他的语气惊讶,好像刚经历了废寝忘食的工作。

谢靳又朝鲁旭看过去,表情自然的问道:「都这个时间了,小鲁饿没饿?」

他这一问,屋子里几个人的眼神都看向了鲁旭,鲁旭脸色有些窘迫,犹豫了一下,「饿—————·了吧?」

谢靳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年轻人身体好,饿的就是快。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干活啊,朝阳——..」」

他说着眼神转向林朝阳。

「我说你们两个,能不能换点新词儿!」

林朝阳的语气带着些许不满,王蒙和谢靳这一唱一和,可不是为了年轻人的身体,而是为了他们自己肚子里的馋虫和酒瘾。

这样的场景在最近一周里已经上演过好几次了。

「新不新不重要,有用就行。」王蒙面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屋子里一共六七个人,此时脸上都挂上了笑容。

吃宵夜丶喝小酒,这恐怕是庄重文文学奖评委会与其他奖项最大的不同了,

也直接拉升了评委们的幸福指数。

鲁旭洗菜丶后勤小赵切墩儿丶林朝阳掌勺,评委会后厨的专业程度堪比五星级酒店,另外还有一帮老家伙在对着几人的操作评头论足。

「小鲁,你这白菜叶没洗乾净啊!」

「小赵,这萝卜丝还得切细点,要不口感不好。」

「朝阳,你这火得小点,花生米快糊了!'

林朝阳一摔锅,「说得那麽好,你们干!」

厨房里安静了。

下酒菜整置起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大葱炒鸡蛋丶盐爆花生米丶凉拌猪头肉丶

糖醋萝卜丝,菜色既不名贵,也不丰盛,胜在量大实惠。

今天留宿西院的除了后勤的小赵之外,一共有14个评委,除了两三个老同志早早睡觉了之外,其他人都聚集到了东厢的餐厅里。

「来来来,小鲁给自己满上,还有艺谋,都倒上。」

谢靳无酒不欢,一上桌就张罗了起来。

一口汾酒下肚,鲁旭只感觉到肚子里热乎乎的,这酒可真不错。

他又夹了口萝卜丝,口感清爽劲脆,

此刻鲁旭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舒坦,在酒精的催化下,他感觉自己好似做了一场梦,这一切都来的太不真实了。

明明半个月之前他还是广州城里一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现在竟然有机会和往日里只能在书里丶新闻里看到的人物坐在一起喝酒。

人生际遇真是太奇妙了!

鲁旭是个文学爱好者,也是个业馀作者,他的业馀创作生涯开始于六年前,

前四年几乎没有任何水花。

别说是发表作品了,就是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投稿作品也没有一两篇。

直到前年开始,他才在《广州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之后作品又陆续上了一次报纸和杂志。

文章不出意料的没什麽水花,不过好在他凭藉着这几次发表经历,于去年加入了广州市文协。

也正是由于这次加入文协的举动,才让他有机会得以成为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委会成员。

庄重文文学奖的大部分评委都是邀请制,唯一不同的是读者这一类评委。

因为评奖的专业性,组委会不可能真的邀请对文学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即便是普通读者来当这个评委,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量。

鲁旭之所以会被选中,是因为文协方面随机在国内市一级文协会员当中抽取了五人,再通过省级文协以考核的形式了解过几人的阅读量,才确定了他这个评委人选。

三位读者评委中的另外两人,则是通过《人民文学》筛选出的热心读者,要求与鲁旭基本类似。

从普通工人到业馀作者,再到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委,鲁旭感觉自己犹如撞了大运,倍加珍惜这次机会。

除了想尽善尽美的完成评审任务,他更想通过这次机会学习到一些东西。

在一群人喝酒闲聊时,他总是在默默聆听,吸收和消化着各种各样的见闻,

鲁旭感觉这些聊天内容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朝阳前段时间在燕大那场演讲,现在好像传的越来越广了。」洪子诚说。

林朝阳在燕大的「寄语」只是无意间为之,最早只是上了燕大的校报,并没有太大的反响。

后来也不知道是为什麽,这份「寄语」在燕大周围几所大学的学生刊物上流传开,引发了许多大学生的热烈讨论。

如果是在后世,林朝阳的言论可以说代表了政治正确,很容易便会赢得许多人的赞同和认可。

主张代表着立场丶态度和阶级,在这短短十年时间里,很多具体主张的争论甚至是在同时发生着的,并且一直持续着。

这种争论具象到社会层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大讨论。

林朝阳的「寄语」是个人见解,但是人就有态度,就会被归类,他的观点清晰而坚定,直接被归为保守一派。

「什麽演讲啊,就是随便说了几句。」林朝阳说。

洪子诚调侃道:「你可别小看自己的影响力,你这一次演讲,别的地方我不知道,至少海淀这一圈的学生都快吵翻天了。

《燕京日报》上周还就着你这件事发表了一篇社论,批判社会上那些寻求全盘西化的声音。」

鲁旭听着洪子诚与林朝阳的对话,心中充满艳羡。

一次讲话就可以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这就是大作家的影响力。

小六部口胡同西院的夜宵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数逐渐稀少,夜深了,大家都顶不住去睡觉了,只有几个精力旺盛的夜猫子还在举杯畅饮,秉烛夜谈。

鲁旭勉力支撑着眼睛,孜孜不倦的吸收着前辈们的知识和经验。

庄重文文学奖的最终评审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持续着。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随着评委们对所有提名作品的阅读和了解逐渐深入,大家对心目中想要选择的作品也变得越发清晰。

从5月的第三周开始,小六部口胡同西院的气氛又逐渐发生了些变化,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仍在,但又多了几分郑重。

距离评委会投票决出最终获奖作品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家对评奖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不仅是评委会,在庄重文文学奖进入终选后的这段时间里,小六部口胡同里的这座四合院也吸引着全国无数文学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目光。

那可是10万元的奖金啊,这麽大一笔天文数字,足够一个作家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文人谈钱肯定是有点俗的,可谁让庄重文文学奖给的太多了呢?

这麽大的奖,最终会花落谁家呢?

不管别人是如何想的,至少在全国的多数作家心中,新生的庄重文文学奖的地位绝不比茅盾文学奖低。

别问,问就是视荣誉如生命!

1988年5月20日,5月的第三个周五。

今天庄重文文学奖评委会的25位评委罕见的齐聚小六部口胡同,这样的场面在过去半个多月里,只有在评委会见面开会的那天才出现过一次。

按照评委会的评奖规则,5月的第三个周五是评委们首次投票表决的日子。

今天的表决并不直接产生获奖作品,而是一轮内部投票。

毕竟庄重文文学奖的初选提交了50份提名名单,也就意味着有57篇(部)作品入围的初选,这是个庞大的数字。

如果只用一轮投票的方式在如此众多的作品当中决出3篇(部)作品,未免有些不够严谨。

在经过了充分的阅读和了解过后,以一轮投票将那些质量相对较差的作品剔除出去,既为评委们理顺了接下来的评选思路,也保证了评奖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投票在上午九点开始,在场的除了25位评委,还有来自燕京市公证处的同志,今天的投票将有他们进行全程监督。

唱票丶计票丶监票的工作由文协的三位后勤同志负责。

投票共分三轮,第一轮是短篇的投票,之后是中篇丶长篇。

本次投票将会决出每项5篇(部)作品,一周之后再次投票决出最终获奖作品按照规则,此次投票采用相对多数票制,每位评委在每一轮投票中拥有5票,

可随意投给心仪的作品。

如有两部作品凑巧票数相同的情况,评委们将会再次就两部作品进行单独投票,这次采用的就变成了多数票制,每位评委只能投出一张票,确保能够一次决出结果。

「刘振云《塔埔》,1票。」

「刘恒《狗日的粮食》,1票。」

「于华《十八岁出门远行》,1票。」

「王安仪《小鲍庄》,1票。」

「谟言《红高梁》,1票。」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1票。」

「张炜《古船》,1票。」

经过长达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投票,评委会决出了15篇/部进入最终评选的。

后勤小赵在投票最后将入围名单誉写在黑板上,评委们看着黑板上写出的这些作品,流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尽管今天还不是最终的结果,但这个名单涵盖的作品几乎已经将近两年多以来中国当代文坛最出类拔萃的作打尽。

大家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评委身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3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