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1978

作者:坐望敬亭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85章 舆论汹汹

书名:文豪1978 作者:坐望敬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6

看着书架上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大时代》,陶玉书心想这些天光顾着工作,没想到丈夫的新作已经在内地上市了。她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到柜台结账,又问:“这本书上架几天了?”

“刚上两天。” “卖得怎么样?”

营业员笑了笑说道:“在机场书店,哪有卖得好的书啊!”陶玉书一想也是。

这时候营业员又说,“不过许灵均的书卖的还不错,虽然没有外面卖的多,但在我们这地方卖的也不算少了。”陶玉书听到这话,心情愉快的结完帐走出了书店。

落地香江后,她打计程车回家,一路街灯霓虹,车流如织,两地经济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啊!

到家之后,她先跟两个小家伙亲昵了一会儿,又跟林朝阳聊起了这回去参加中国电影展的收获。“他们这要求..”

林朝阳听到滕进贤提出的要求,哑然失笑,“要是得了这些奖项,谁还稀罕国内的那点票房?”陶玉书说道:“有总比没有好,国内的电影领域短期内又放不开。”

“行吧,就当是锦上添花了。”

“对了,凯戈的新剧本我看了,写的不太行,我把你的想法跟老陈说了。”林朝阳轻叹了口气,要不是为了布局内地市场,谁愿意给自己找麻烦呢。

国内的电影市场现在还处于封闭状态,林氏影业在内地的投资算是提前卡位了。

现阶段国内能打的导演真没几个,林朝阳其实很想捧一捧张华勋、李少红他们这群中国第一批商业片导演但问题是林氏影业即便投资他们的商业片也没办法在内地分账,而他们的水平又只够在内地市场上驰骋。投资商业片和商业片导演这条路在目前根本走不通,文艺片和文艺片导演是唯一的选择。

不管章艺谋和陈凯戈两人各自有怎样的槽点,但在现阶段,他们俩确实是林朝阳能从矬子堆里拔出的为数不多的“大个儿”。

两人聊了一会儿,陶玉书将在机场书店买的那本《大时代》掏出来。“你新书都上市了。”

“香江这边也刚上。”

陶玉书把香江和内地的两版放在一起,嘴角含笑,对林朝阳说:“以后应该留心一点,把你每部的各个版本都收集起来。”

“这个工作量可不小。”“没事,交给玉墨就行。”

正在哄晏晏睡觉的陶玉墨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后背一凉,她四处看了看,起身去将窗户关上了。翌日一早,陶玉书精神抖擞的去上班,公司的事务攒了那么多天,得赶紧处理一下。

结果她刚到公司,就看到了周润发等在那里,身边还跟着他的新婚妻子陈慧莲,他们夫妻俩刚刚于6月完婚。“林太!”

见到陶玉书来,周润发和妻子站起身来。

“阿发!阿莲!今天怎么有空到公司来了?”

陶玉书笑着问了一句,然后将夫妻二人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进到办公室,寒暄了两句,周润发欲言又止,最后是陈慧莲开口说道:

“林太,阿发可能不能接林氏的戏了。”

陶玉书眉头微蹙,不动声色的问:“自由总会那边找阿发的麻烦了?”

“是啊,之前冯淬帆来找过阿发。当时阿发合同都签了,就没太理会。前两天冯淬帆又来了,这次态度很强硬。说阿发如果再跟林氏合作的话,就要上黑名单。”

陶玉书有些头疼,这帮人还真是步步紧逼啊!

而且还专挑《寄生虫》要开机之前搞这么一出,时间掐的还真准。

她暗自思忖,周润发现在正当红,票房号召力极强,而且跟林氏影业合作的几部片子都比较成功。如果可能的话,她是不想放走周润发的。

但现在自由总会逼迫太甚,她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周润发的死活,以合约硬逼着周润发演戏。如果那样的话,说不定戏拍不成,人也跑了。

“阿发,你现在跟我们还有两部合约..”

陈慧莲急道:“林太,我们也不想毁约的,可您也得理解,我们也是没办法...陶玉书摆了摆手,“阿莲,你先别着急。”

她的语气和缓,没有丝毫烟火气,陈慧莲见此安静了下来。

“我当然明白你们是被逼无奈。好吧,《寄生虫》阿发就先别演了,那两部片约我想办法给你转到别的公司去。”听着陶玉书的话,陈慧莲松弛了下来,拉着周润发向她表达了一番感谢。

陶玉书面色从容大气,“阿发跟我们合作这么多部作品,也算是自己人,我当然不会让他为难。”周润发听到这话面露愧色,“真对不住,林太,这件事...”

陶玉书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没关系。最近自由总会逼迫太甚,暂停一下合作也没什么,等过段时间风声过去再合作也不迟。”

周润发点了点头,陈慧莲拉着他又跟陶玉书道了两声谢,才离开了皇子大厦。“没想到林太这么好说话。”

夫妻俩上车后,陈慧莲拉上车门口,感慨了一句。

“是啊。我跟林氏合作了几部电影,就没见剧组有人说过林太的坏话。像林太这么大方的老板,在香江太少见了!”陈慧莲心中认可丈夫的话,她从婚前开始她就已经在负责周润发的经纪工作了,她知道周润发主演了林氏的三部电影。这三部电影部部大卖,片酬一直比给别的公司拍戏高了不少。

而且每一部电影都是没等电影下映,林太的红包就已经送过来了。如果没有自由总会的逼迫,她也不想丈夫放弃跟林氏的合作。

想到这里,她心中充满了对自由总会的厌恶。

“没关系。只要林氏不倒,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合作的。”周润发夫妻走后,陶玉书倚在大班椅上闭目思考。

像周润发这个级别的明星,身上可不止林氏一家的片约,冯淬帆敢代表自由总会发出那样的通牒,是要冒着得罪WD一些片商的风险的。

虽然现在这样的情况对林氏很不利,但也证明了他们现在确实拿林氏没什么办法了。只能通过这种不惜得罪人的办法来给林氏使绊子。

刚才她对周润发说的话半真半假,把周润发的合约转给别的公司是真,但这家公司叫大都会。

大都会影业是林氏和邵氏成立的合资公司,不过林氏是间接持有股份,从表面上看这家公司跟林氏没什么关系。周润发现在是票房福星,她怎么可能放他这么轻易的离开。

这种事要保密,所以陶玉书肯定不会直接告诉周润发。

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也无所谓了。

但《寄生虫》周润发肯定是拍不了了,得换个人选才行。

当初考虑找周润发来演董事长一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现在票房号召力强。

毕竟《寄生虫》计划投资2000万港元,投资风险还是很大的,如果冲奖不顺利的话,起码还能靠明星回本。现在既然周润发辞演,投资能降下来不少。

至于人选,陶玉书思考片刻,想到了梁家辉,他的形象和演技跟董事长这个角色也很契合,就是有点年轻。这都是小问题,化妆就能解决问题。

想好了人选之后,陶玉书打电话联系梁家辉。

梁家辉前几年因为出演李翰祥的电影早被WD方面封杀过了,这两年虽然封杀令解除了,但接到的戏资源并不算太好。

之前陶玉书给了他《秋天的童话》中Vincent一角,也就是原版陈百强饰演的角色,男二号,电影上映之后收获了不少好评。

听间能出演《寄生虫》的男二号,梁家辉二话没说便答应了下来。陶玉书却说道:“阿辉,你先别急着答应..”

她将周润发辞演的细节讲了出来,然后说道:“我们现在的戏被自由总会盯上了,阵容宣布之后,他们估计会点名封杀,到时候不一定有片商敢用你了,公司这边会给你每年两部电影合约,都是男一号或者男二号的戏,作为对你的补偿。“

这个条件是当初林氏为了应对自由总会的封杀制定的,但从封杀以来还从来没有真正动用过,陶玉书心知这次恐怕要来真格的了。

有了她的承诺,梁家辉更加有底气的答应了下来。而陶玉书刚联系完梁家辉,电话却接连响了起来。

原来是参演《寄生虫》的几个主要演员都接到了自由总会的最后通牒,说如果他们胆敢出演《寄生虫》,将会被自由总会点名封杀。

对于坚决要退出的,陶玉书并没有阻拦,对那些犹豫不决的,她尽量安抚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算是厘清了情况。

晚上九点多,她才回到家中,疲惫的坐在沙发上对林朝阳说了现在的情况林朝阳思忖片刻,不解道:“他们突然之间这么卖力干什么?”

“我也没弄明白。”陶玉书揉了揉太阳穴。

WD方面JY,原本对文化产业的威权手段很多都不能用了,自然而然的也让他们对于香江电影行业的掌控逐渐变弱。自由总会现在突然这么搞这么一出,就算是打击了林氏,自己又有多大的好处呢?

难道他们不怕大规模的封杀引起香江影视界、文化界和民众的厌恶和抵触情绪吗?

夫妻俩想来想去,只能把这种行为归结为WD方面可能意识到这种掌控正在松动,所以想借林氏来立个威林朝阳脸色轻松的说道:“他们这次要是真把《寄生虫》剧组的演员们都给封杀了,我得谢谢他们。”

“为什么这么说?”

林朝阳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等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又过了两天,《寄生虫》正式开机,在银都机构的清水湾片场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到场的记者们发现《寄生虫》的演员阵容,跟之前传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许观文这个男主角之外,周润发、钟楚红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梁家辉和鲍起静。这些记者早就听到了风声,说自由总会盯上了《寄生虫》。

看到这种情况,情况不言自明,闻到大新闻的味道,这些记者如同间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围着剧组主创们问个不停。结果就在《寄生虫》在清水湾片场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香江时报》发出报道。

点名许观文、梁家辉、鲍起静等参与《寄生虫》的演员,已经被列入了WD**局的封杀名单。《香江时报》是由WD控制的媒体,立场一贯旗帜鲜明地FG。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因为报道内容陈旧、印刷质量较差,销量已经日渐低迷。按照历史轨迹,用不了几年就会停刊。

不过这次点名封杀演员,倒是让他们久违的在公众面前出了一次大风头。

连续两三天时间,香江各大媒体的头条都被自由总会这次的大手笔封杀占据了。

在此之前自由总会除了针对银都机构(长凤新)之外,还尚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封杀场面。一时之间,在香江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七十年代以来,因为经济发展和ZF的推动,香江人本tu意识这些年来逐渐强大。

自由总会封杀梁家辉和鲍起静这群年轻演员还没什么,许观文可是香江开埠以来第一位国际影帝。为香江争光的人物,你们自由总会说封杀就封杀了?

《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Z派报纸开始连篇累牍的发表批判自由总会的文章。

《大公报》的文章这样写道:自由总会挟WD市场以令香江,已然成为香江电影市场的最大毒瘤。《文汇报》的报道认为:自由总会名为工会,实则是WD控制香江电影行业的打手。

除了Z派媒体毫不留情的批判,连许多中立媒体都看不下去自由总会这种霸道的行径。

《明报》《晶报》《商报》《星岛日报》等报纸在沉默了两天之后,敏感的察觉到香江民间的反WD情绪,也开始陆续发表文章批评自由总会这种霸道的行径。

这些中立媒体的批评声较《大公报》和《文汇报》等Z派报纸要柔和了一些。但在舆论汹汹之下,即便是柔和的批评也会成为锋利的武器。

自由总会原本想借着对参演《寄生虫》这群演员的封杀立个威,没想到会引起香江新闻界以及民众们如此强烈的反应。他们想了好几天也没想明白,以前封杀了那么多Z派电影人都没事,怎么这次却好像踢到了铁板上?

短短几天时间之内,这股由Z派媒体带动的舆论风向将让自由总会一下子变得狼狈起来。自由总会方面本想暂时装个死狗,避避舆论的风头。

不成想就在这个时候,许观文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对媒体和民众发声表示:他参与林氏影业的影片,并无违反香江法律法规的地方,也无意参与ZZ。

他以自由总会会员的身份,希望自由总会方面能够放下ZZ分歧,不要影响他身为电影人的创作自由。

而更应该想办法保护影人权益和帮助香江电影向WD输出,大家一起携手为香江电影走向亚洲而共同努力。

自五十年代开始,自由总会便要求进入WD市场的香江电影人必须在自由总会登记,并核发资格证书,成为会员。发展至今,香江绝大多数电影人几乎都是自由总会的会员,许观文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自由总会一直强调的“封杀”,实际上也就是“停止会员资格”和“联合抵制”两种手段。他们前几天点名封杀许观文,是以“停止会员资格”的方式进行的,这也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停止”不是“取消”,有“停止”就有“恢复”,只要愿意写“悔过书”,跟自由总会敌视的政权或者个人划清界限,那就可以“恢复”资格嘛。

许观文在记者会上侃侃而谈,发言沉稳而有力,神态自信与坚定,似乎丝毫没有受到自由总会的封杀影响。经过媒体的报道,他的光辉影响立刻出现在香江各大媒体的头条。

许观文突然的举动让自由总会方面措手不及,却赢得了香江民众们的强烈支持。大家这几天本来就看不惯自由总会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结果香江电影行业因为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迟迟没有人站出来说话,这就更让老百姓们不爽了。

现在许观文敢公开站出来向自由总会讨一个公道,民众们自然是一边倒的支持,为许观文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叫好。

许观文这一招可以说是打在了自由总会的七寸上,一下子把向来在香江电影界强势无比的自由总会将在了那里,进退维谷。虽然许观文在发布会上的发言很克制、很理性,但言语间将自身摆在与自由总会同一层面上的态度,还是让一向在香江电影市场作威作福惯了的自由总会感到了极度不爽。

以往他们封杀那些导演、演员,哪个人不是托关系、找朋友,请客、吃饭、说尽了好话才得以解除封杀?你许观文可倒好,竟然敢公开跟我们叫板?

若是放在两年前,许观文敢跟自由总会这么摆明车马的对垒,他要面临的不光是被封杀,连人身安全恐怕都要受到威胁。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许观文成了香江第一位国际影帝,在民众心中威望很高。

而且他这次的举动也得到了市民们的充分支持,这个时候他出任何一点事,就算不是自由总会干的,愤怒的市民们也会把屎盆子扣到他们头上。

让自由总会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许观文为什么要这么做?封杀怕什么,你写个悔过书不就好了嘛!

再说了,你许观文难道就真不怕被WD彻底封杀吗?

现在舆论火爆,自由总会拿你没办法,等这波舆论过去了你怎么办?

自由总会想不通许观文这番操作的用意,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许观文所掀起的汹汹民意。短短几天时间,自由总会在WD市民阶层的名声可以说是骤然暴跌,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再这么任由事态发展,让舆论发酵下去,光是WD政府的问责,他们就遭不住。

内地讲TZ,WD其实也讲TZ,而香江这几十年来既是双方斗法的舞台,也是双方争取的对象。为了区区几个演员的封杀,得罪香江几百万民众,WDZF不会做这么亏本的买卖。

在许观文等人被点名封杀的第七天,有记者拍到许观文被自由总会现任ZX罗斌请到了他位于浅水湾别墅的家中。次日,清水湾高尔夫球场。

罗斌奋力挥击,随着清脆的声音,高尔夫球在半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在远处开阔的草坪上。他看着高尔夫球的落点,满意的点了点头,转回头来问林朝阳。

“林生,真不打两杆吗?”

林朝阳笑容淡然,摆了摆手,“打不惯,我更喜欢打乒乓球。”

罗斌眼神意味深长的看了林朝阳一眼,他如何能听不出林朝阳话里的机锋。两人见面二十多分钟了,一直都是这种状态。

见林朝阳始终一副淡然处之的状态,罗斌心中无奈,这人看着年纪轻轻,说话做事却是滴水不漏。“林生来香江也有两年了吧?”

“今年是第二年。”

“第二年,林氏影业就能有如此大的发展,实在是令人叹服。”

“林氏能有现在的发展都是拙荆的功劳,不过林氏这点成绩跟罗生的产业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罗斌早在四十年代便在沪上开了环球出版社,五十年代移居香江的后办过《大华报》《武侠世界》《新报》等诸多刊物,是香江知名的报业老板。

除了办报、开出版社,他还开电影公司,他的仙鹤港联电影公司出品过《仙鹤神针》《六指琴魔》《碧血金钗》等影片。今年2月份,自由总会原ZX童月娟回WD参政,他接任了自由总会ZX一职。

罗斌顺手将高尔夫球杆递给球童,看样子今天的见面总算是进入了正题。“我想,林生也应该清楚我今天约你见面的目的。”

“既然见面了,自然是抱着好好谈的目的的。”

罗斌眼睛微眯,问道:“我着实没想到,林生的朋友遍布香江新闻界?”

林朝阳摇了摇头,“罗生这话不客观。我一个作家,能有几个朋友呢?我相信很多媒体也是路见不平罢了。”

被他噎了一句,罗斌并未动怒,问道:“林生以为这样就能动摇我们自由总会的影响力了?我很好奇,你到底许给了米高什么好处,让他这么为你卖命?”

林朝阳轻叹一声,作出苦恼状,“罗生颠倒了因果,不是我去动摇自由总会,而是自由总会对我们林氏苦苦相逼啊!”“至于米高嘛,他不是为我卖命,而是为自己卖命。”

罗斌眼神怪异的看着林朝阳,心中猜想林朝阳口中“卖命”这两个字的含义,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十年之期,以为许观文是通过林朝阳与内地达成了什么交易。

想到这里,他的表情中藏着不自然。

他是个坚定的Y派分子不假,但同时也是个家大业大的资ben家,对于对岸的庞然大物有着天然的恐惧。距离十年之期越近,他的这种恐惧就越强烈。

罗斌迟疑了两秒,语气变软,“林生其实也应该明白,大家各为其主。”见罗斌对林氏的背景有误会,林朝阳再次摇了摇头,但也没解释什么。

自由总会方面一开始就认准了的事,他就算再怎么解释,估计罗斌也不会相信。“罗生,有一句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

罗斌伸手示意,“但讲无妨。”“罗生是生意人吗?”

罗斌眉头微动,“自然是生意人。”

“既然是生意人,和气生财这四个字,我想罗生应该比我更明白。”罗斌没有急着说话,表情若有所思。

“说来遗憾,我们林氏出品的影片至今还没有一部在WD上映过呢。罗生作为自由总会主席,功不可没啊!”罗斌做了大半辈子生意,自然明白林朝阳这番话背后的潜台词:

林氏出品的片子至今没在WD上映过,你的工作成绩足够向背后的人交差了。

林朝阳又说道:“罗生也应该明白,最近的舆论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由总会太强势,才会引起香江民众的反感。我认为在这个时候,谁都不宜火上浇油。

香江电影的繁荣,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维护。”

林朝阳刚才的话是让罗斌见好就收,后面这些话则是给了他一个台阶。双方谈谈条件,做个样子就鸣金收兵吧,别耽误大家赚钱。

罗斌今天之所以会约见林朝阳,原因就在于他背后的童月娟感受到了来自香江舆论上的压力,让他尽快平息事态。既然林朝阳现在表明了态度,他也不再矜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9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