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作者:水下野鱼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57章 成功入股和记集团

书名: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作者:水下野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和记洋行,你们觉得怎么样?”杨文东问道。

这最合适的对象,自然就是原先历史上成功的案例对象;

未来香港的四大洋行,其中怡和、太古、会德丰是传统巨头,早在百年前就在香港经营,经过百年几代人,成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王者;但和记或者说和黄是不一样的,早60年代初和记还只是一个中型企业,就是靠着现任大班祁德尊,通过十几年努力,将企业发展到巨头级别。

也就是说,哪怕不管黄埔集团,光是现在投资和记,也是划算的,祁德尊也是少有的聪明人,他在1967年地产危机的时候,大规模买地、并购,然后成就了未来的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

“和记洋行?他们是做贸易的。”方先觉提醒说道:“让和记去收购黄埔,是不是有点不太匹配?”

杨文东则说道:“黄埔的主业是港口,也就怡和与太古算是同行了,我们不可能对怡和太古打什么主意,所以找其他任何英资公司,都是不匹配的。

再说香港的英资,除了少数,其他大部分都是做贸易为主的生意的,选择哪一家都差不多,而我看重的,反而是这家公司大班的能力。”

对于香港历史上英资巨头,他熟悉不少,但哪些大班比较厉害,就不好说了,因为这些大班本身起点就高,且除了汇丰,其他英资公司也都是在香港这个鱼塘里打滚。

而祁德尊算是半个例外了,至少和记集团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以小变大,虽然最后误判了73年地产危机,从而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能力也是应该有的。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这位必然就是最合适的了。

方先觉说道:“就我所知道的,和记洋行在年中被万国企业完全并购,然后改成和记国际,其中祁德尊本人持有差不多30%的股票,其他也是跟黄埔集团一样,有多名英资股东。

我们想要入股的话,只是在股市上收购,是够不到一定份额的。”

“这一点我也赞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样,先去查一下整个和记国际的资料,然后我准备约祁德尊出来一次,跟他聊聊,看看能不能合作了。”

方先觉听完后答应说道:“好的,杨生。”

“那先这样。”杨文东又道:“老郑,你这边先不用管这件事,就算成功也不可能这么快获得黄埔的。”

“好的。”郑志杰点头说道:“我这边会安心跟着新加坡以及霍生,一起研究码头的事情。”

“对,就算哪一天我们成功收购了黄埔,未来在香港建货柜码头,也需要有我们自己的人,跟黄埔旧势力对抗。”杨文东接着说道:“要不然,我们也没能力接受他们的经营权。”

收购一家技术含量很高的公司,绝对不是成功后就安枕无忧了,原先历史上的李嘉成,收购和黄后,即使多次被和黄高层顶撞,也只能装着不在意、很大方的表示会尊重和黄的独立性.,直到4年后,分化和黄管理层外加多年的学习,才算正式接手和黄。

“明白。”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老方,你这边尽快查清楚和记国际以及祁德尊或者其董事会成员的资料,确定好了,我们才能走下一步。”

原先历史上,祁德尊的能力固然强,但受限于本身资本的原因,所以未来数年,大规模通过发行股票收购各种企业、地产,虽然成功将和记集团经营成了四大洋行之一,但却也负债累累,且自己本身的股权也降到了微不足道。

不过这一点却不是什么大问题,英资乃至欧美本土,很多家族对于自己的企业并不会玩大控股,而是持有少数股份,扩大公司规模.,

这样第一个好处是企业规模大了,本人或者家族影响力更大,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合法的合作,让自己的私人控股企业与该公司合作,从而谋取更大的利润。

正常情况下这种没什么问题,可一旦碰到经济危机或者经营出了大问题,那就有巨大的丢失控制权风险只是这样做的收益太大了,很多人还是会这么干。

贪心,是任何资本家都避免不了的,在香港的英资,本身也对未来有了担忧心理,就更会使用这种方式,套现财富走人了。

而这,也给了未来华资大规模收购英资的可能性埋下伏笔,要不然,即使内地强硬支持华资,但也只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一旦英资公司在结构上没有问题,那华资也奈何不了它们,如同太古,掌握的财富也是非常优质的,可却从来没有被攻击,因为人家家族牢牢掌握了控股权,谁也无可奈何,顶多搞个航空公司与国泰竞争。

“是,我立刻就去调查。”方先觉也答应道。

一周后,方先觉再一次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并递上了一些资料:“杨生,这些就是祁德尊以及和记国际的详细资料。”

“我看看。”杨文东也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接过来看了起来。

方先觉则是在旁边简单描述道:“杨生,祁德尊早年在香港是一名炮兵,后来日本人来了,他成了阶下囚,在监狱里待了一年多也没有投降,42年的时候成功逃狱,去了粤东省成为了一名抗日武装的炮兵指挥员,后来还去了印度、缅甸,都是跟日本打仗的,最高职位上校,还获得了不少英国及盟军勋章。

战争结束后他退役来到香港,加入了当时还属于会德丰旗下的和记公司,再就是十年经营,和记规模越来越大,他又通过上市公司万国企业逐步收购和记股份,最终和记脱离会德丰,与万国企业合并,成为和记国际集团。”

“这经历,真的很让人赞叹。”杨文东也不得不夸赞说道。

如果不是73年太激进导致和记陷入债务危机,那这祁德尊绝对会成为香港历史上最成功的近代英资商人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要是他是一名华人,杨文东倒是可能会帮他一把,可他是白人鬼佬,夸赞归夸赞,但绝对不会长久性的帮忙,顶多利用。

方先觉也说道:‘是的,光是他曾经几年跟日本作战,也让我同样有些佩服了。’

“嗯,我也一样。”杨文东又说道:“这资料里面,和记集团57%股份在英资手中,还有12%不知道被谁控制,余下差不多30%,在股市上流通,我们即使收购,估计也就能拿到10个点左右。”

流通股并不代表这些全部在交易,很多股民收购后,就可能会一直不交易,成为小股东,所以一旦有大财团进场收购,哪怕保持的再低调,收购到了一定份额就会被市场或者该公司发现异常。

方先觉也道:“是的,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这样,替我约祁德尊出来。”杨文东道:“直截了当的跟他说清楚,反而可能更方便。”

对于和记或者未来的和黄,他也是希望能够拿到手的,不过不是现在,因为现在的和记,规模虽然不算小,但也不大,比起原先历史上的和黄差远了。

如果自己现在收购,就算因为和记规模不大而没有受到港府的“暗中阻止”,意义也不大,因为只有“英资”身份,才能让和记变成未来的四大洋行之一的和黄。

“好,我这就去安排。”方先觉裂立刻说道。

“长兴集团的杨文东要见我?”香港中环的一处写字楼内,白人鬼佬祁德尊听到助理的汇报后,很是惊讶的说道。

助理道:“是的,他约您在最近一周内,按您的时间,在四季酒店总统套房会面。”

“有说什么事吗?”祁德尊追问道。

助理回道:“没有,长兴集团的人没说。”

“那行,就说两天后的下午,我去赴约。”祁德尊随后答应下来。

虽然和记国际集团与长兴集团没什么大的干系,可对方也是如今华资第一财团,影响力遍布整个香港,连港督、汇丰大班都得给他三分面子,自己这边怎么着也得去见一面的。

“好的。”助理答应说道。

两天后的下午,四季酒店总统套房内:

“祁德尊先生,你好。”杨文东也是礼貌的伸手笑道。

他与祁德尊,其实也见过,之前港府多次邀请政商界人士聚会,香港著名企业的老板或者大班,杨文东也都算认识了。

但认识归认识,却没有说过一句话,因为没什么业务合作,甚至长兴贸易,还是很多英资洋行的竞争对手。

祁德尊也同样握手道:“杨生,你好,久仰大名了。”

“请坐。”杨文东神识示意,二人坐下后,祁德尊直入主题,问道:“杨生,不知道你约我出来所谓何事?”

“祁德尊先生,我想投资和记国际。”杨文东也同样直接说道。

二人本身也不认识,没啥其他事好说的,直截了当谈事情更好。

“投资和记国际?为何?”祁德尊其实之前也有所猜测,但不敢肯定。

杨文东笑道:“第一是因为我看好祁德尊你的能力,第二就是我想间接投资很多香港的产业,但你也知道我是华人,很多产业我不方便参与。”

“杨生想谋划一些英资产业?”祁德尊倒是没有怀疑,又问道:“不知道哪些产业,杨生感兴趣。”

杨文东则回道:“很多,香港的基础设施我都感兴趣,电力、交通、港口、大型地产、燃气、通信等等,我都感兴趣。”

“这些可都是上市企业,杨生如果有兴趣,直接购买股票不就行了?”祁德尊不解问道。

多年来,香港华人势力甚至一些新派英资资本,都对大型基建被几家英资公司控制很有意见,也曾经组织过多次争斗,最终使得自来水公司被港府收为自控,甚至前些年,连电力也差一点被港府回收。

因此,为了避免进一步矛盾增加,港府下令所有的公共企业必须上市,谁要是独资,谁就失去对应牌照,于是60年代前后,大量垄断企业前后上市,造就了香港金融市场短暂的繁荣。

杨文东则笑说道:“买股票当然简单,可我想要的是一定影响力,要不然,就投资收益来说,他们还未必比的上我的经营。”

“杨生的经营能力的确全港皆知。”祁德尊点点头,随后道:“所以杨生是想通过我,来参与投资这些公司;然后我和你获得这些公司的部分董事权利,而你再成为我公司的董事?”

“聪明,我就喜欢与聪明人合作。”杨文东说道:“祁德尊,这件事,对你也有巨大的好处的,我成为和记股东与董事,那不管是资金,还是与银行的关系,都可以做到让你快速扩张。

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财富,你都获得非常大的提升,甚至和记国际也可以参与与我长兴集团部分业务的合作。”

要想鱼上钩,那自然得多给点饵,饵给的够多,那再聪明的鱼,也可能会忍不住过来吃一口。

“可如果这样,我担心哪一天我会失去和记的控制权。”祁德尊淡笑说道。

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这里面的好处他自然能够知晓,可风险也有,这天底下可没有白吃的午餐。

“我为什么要控制权?”杨文东反问道:“等你哪一天成为了港灯、会德丰生甚至怡和的董事,我如果吞下和记,那岂不是自绝于这些公司?

不过你的担忧我理解,我可以出一份纸质承诺,我这次融资的股份,不会与你争夺和记的控制权。”

在内地没有崛起且与西方交好之前,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英资财团以及港府绝对不容许华资插手他们的本土核心产业,甚至就是杨文东,如果不是长兴集团崛起的根基是制造业,他们不涉及,不然早就被打压了。

至于这份承诺,也是为了让祁德尊安心,这样一来,在自己的支持下,他可以比前世扩张的更厉害,而承诺也只是针对这次的股份,这就是漏洞。

待和记发展到巅峰的时候,自己只需要出售手中股份,承诺自然也就没有了,还能大赚一笔,然后坐等其崩溃就行了,如前世历史上发生的一样,一旦和记濒临倒闭,自己就可以再收购其他股票,从而重新接手。

“那怎么个合作法?”祁德尊听到有了一份纸质承诺,心中顿时安心了。

杨文东这位华人新贵,是想增强自己影响力,而不是自绝于港英政府以及与那么多英资洋行对抗,甚至就算关系与他交好的汇丰,在这种事上也不可能支持他。

自己与他合作,纵然对方会成为和记的董事,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到他的权利。

杨文东道:“我们直接融资,我获得和记20%的股份,和记国际会拿到一大笔现金,价格就按照前几天的平均市值。

等你们拿到资金后,我们再一起通过银行贷款的资金,投资一些我们认为合适的英资洋行股票。

就算我入股之后和记国际仍然是英资,你购入英资公司的股票,不会引起多大的市场反应,等股份足够多了,你再谋求董事席位。如何?”

只要是对权利有欲望的香港人,都会忍不住这个诱惑,能够成为多家大型英资洋行的董事,那就足以成为香港的最顶级人物了,估计就是港督,也得礼貌三分了。

而祁德尊就是这样的人,原先历史上为了扩大和记规模,可是疯狂融资+收购,这才造就了堪比怡和的和记国际集团。

“我需要考虑一下。”祁德尊没有直接回答,这种大事哪怕他在公司独断专权,也得询问一下其他人的意见。

“好。”杨文东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不会一碰面就定下来,于是道:“祁德尊,这件事我希望你尽快做决定,因为和记国际并非我的唯一选择。”

他的目标从始至终就是和记国际以及祁德尊这个人,只有祁德尊才能成功的将一家中等规模公司,经营成未来的“和记黄埔”,所以所谓的间接影响其他英资,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当然,如果和记真的能够拿下很多优质英资公司的股票,那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就需要未来成为和记董事后,跟祁德尊协商投资哪几家公司了。

黄埔集团也会是其中之一,但现在他不会暴露自己的意图。

这一次如果成功,那投资和记,可在未来帮助他完成很多战略性目标。

“行,我会尽快给答复。”祁德尊自然认为杨文东没有说假话。

他如果是杨文东,也自然会尝试与多家英资中型洋行进行沟通,然后选一家合适的,而且这样的条件,必然会有其他洋行答应,虽说可能会让自己企业多一个华人股东,可却也能让自己以及自己的企业,有可能登上香港的巅峰.这种情况,他也是很心动。

数天后,和记集团传来消息,表示愿意就合作的事情谈一谈,于是,长兴金融的方先觉,立刻组成金融投资、法务、商务的综合团队,前往和记国际公司的总部进行协商。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香港的地产市场与股市仍然在不断下跌,和记的股票也是一样,在长兴集团坚持以谈判当日前一周股价为入股条件的要求下,祁德尊等人也很快做出了让步。

作为上市公司,和记国际也得公布这样的大消息,于是12月12日,一道消息传遍了香港股市。

长兴集团,以2360万港元,入股和记国际集团,并获得和记国际6名董事席位中的一位。

PS: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