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作者:水下野鱼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64章 1959年的财富统计

书名: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作者:水下野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1月10日,杨文东再一次约见了郑志杰,讨论了一番后续地产置业公司的事宜,虽然只是对地产市场的一个小试水投资,但杨文东还是比较重视的。

同时,也将自己目前几个产业的主要负责人,相互介绍了下。

如今,他旗下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之间还是可以互相帮助的,特别是传媒这一块,还可以给地产公司做广告。

中午,所有人去附近的酒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随后各回各家。

待回到长兴实业的办公室之后,不就就有人在外面敲门:“咚咚咚~”

“王姐,请进。”杨文东看到来人后,笑着说道,来人正是长兴实业财务部的负责人王凤芝。

王凤芝进来后,笑说道:“杨生好。”

“来,坐。”杨文东指着对面的椅子说道。

“多谢。”王凤芝坐下来后,说道:“杨生,这段时间,我已经根据您的要求,对您旗下所有的资产、账务都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整理了;

这就是详细的表格数据,您请看。”

“好,谢了。”杨文东笑了笑,接过王凤芝手中的文件。

如果说1958年,是杨文东的创业元年,那1959年,就是腾飞元年了;

这一年,长兴实业的便利贴工厂顺利投产,已经开始能够逐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同时粘钩、旋转拖把等也开始推出市场。

工业的兴盛也给他带来了足够的资金,让他有能力在香港筹办报纸、电台甚至直接在中环建了一栋小型物业。

而随着业务的扩张,加上这些业务之中也有着很多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那整个集团的账务,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认真梳理一遍。

王凤芝接着说道:“目前杨生您最大的资产还是长兴实业,整个长兴实业一个月的净利润,估计会在这个月突破80万港元;

这其中主要依赖的是便利贴,而粘钩在日本及东南亚的销量,也开始带来了很高的利润,旋转拖把目前要少很多,粘鼠板因为现在北半球是冬季,也要差一点。”

杨文东看了一眼资料上的数字,问道:“也就是说,到了明年,净利润一个月能突破百万港元?”

“对,肯定没有问题。”王凤芝接着说道:“甚至可能还不只,因为魏生已经在筹划第二期工厂的建设了,等年中建成后,便利贴的产能就能翻倍,还能供应欧洲的市场,那就是这一款,利润就能翻倍了。

还有粘钩,我们自己不投资,但跟我们合作的供应商也都开始增加设备甚至建新工厂,这一块的速度会比我们的二期工厂还要快的多,粘钩的利润,未来也不仅仅是翻倍了。”

“嗯,好。”杨文东笑了笑,随后看向了手中资料的花费项目,问道:“长兴实业是挺赚钱的,就是其他方面花钱也比较快啊。”

王凤芝接着说道:“杨生,港华日报那边,目前还没有完全盈利,但销量也在逐步上涨,我想后期也是能盈利的;

电台这一块,我倒是不清楚,目前还没有开起来,我也不好做判断;

剩下的支付大头,就是银行的负债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看了数据,说道:“我们现在一共还欠820万港元的外债?包括美国3M的?”

“对,这是目前的。”王凤芝回答说道:“3M的债务是一年期债务,并非银行那种需要按月返还的,所以到今年4月份就需要支付,或者3M从采购款中抵扣,这一块,一共是53万美元,差不多是340万港元。

再就是我们欠廖创兴银行的280万港元,恒生银行的200万港元,不过这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还,目前还剩下390万港元;

另外就是港华日报大楼那边,地皮加上大楼建设、装修一共借了95万港元,这一块也还了一点,不多,目前还剩90万港元。”

“倒也不少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820万港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王凤芝又说道:“不过我们的账上的资金也有400万港元,一大部分是长兴实业这段时间的盈利,另外一部分是当初的贷款,也没有完全用完。”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所以即使不考虑业务进一步扩张,我们差不多半年时间就能还清所有贷款了?”

“对。”王凤芝确定说道:“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负债比率并不高;

并且我这也只是统计的公司的实际资产,那些无形的,比如便利贴、粘沟、粘鼠板的专利,按目前趋势来看,价值上亿港元也不会有问题。”

“这些就不用统计了,暂时我也不会考虑用他们这个价值。”杨文东摇摇头。

随后又说道:“接下来老魏那边也是准备再借钱发展第二期,我这边也准备进军地产了,后面对银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你有什么想法?”

王凤芝想了想,说道:“借助银行的钱乃发展,也是常态,只是不管几个业务与银行合作,账务方面都得分开来。

长兴实业归长兴实业,您的新地产公司归单独一个公司,单独注入一笔资金进去,然后它自己单独发展,财务独立开来。”

“嗯,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了,港华日报的账务基本上还是你们派人去整理的,现在他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是应该自己独立了。

地产公司未来的规模更大,而且跟工厂还不一样,肯定也要分开来。”

“是的,所有子公司,财务都得独立,这也是香港很多集团的正常运营方式。”王凤芝点点头说道:“听说一些地产公司,每一个地产业务,都是独立运营的,或者一些船运公司,每一艘船也是独立账务。”

“这我也听说过。”杨文东顿了顿,又说道:“王姐,各个公司财务独立没问题,但我这边也想做一个总的财务部门,来管控、监督所有的子公司,你觉得怎么样?”

王凤芝听完后,说道:“也没问题,各个公司的管理,可以又分公司的人负责,但财务这边的审核权,是要归母公司的。”

杨文东笑说道:“对,所以我想请王姐来负责这个部门,如何?”

随着企业做大,总公司肯定是要对下面有控制手段的,比如最重要的财务、人事,这方面只会给分公司一定的小权利,大一点的还是会由总公司这边决定。

甚至以后还会有安全层面、防腐层面的监控手段,以保证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控制,避免下面的人权利做大后,山高皇帝远。

不过目前还早,几个分公司也才刚刚开始成立,先控制好财务。

人事这一块,短期内杨文东也先放权,因为他目前也不懂相关专业,在初期还是安心让职业经理人去自己发展。

等有了一定规模,做到类似与今天长兴实业这般能够自我造血的时候,再来处理这个事情。

王凤芝听完心中一喜,她可是知道未来公司的未来潜力的,不过还是说道:“多谢杨生提拔,我很愿意,不过,长兴实业这边,还是需要一点时间交接的。”

“嗯,这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以长兴实业的工厂为主,短时间之内,伱还是可以待在这边的;

等其他几个业务规模大了,我会成立集团公司,总公司的所有部门,会单独出去的。

不过这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你这段时间,要重点培养长兴实业这边财务的接班负责人,还有就是挑选未来集团的财务。”

“好的,明白。”王凤芝欣喜说道。

杨文东看了看手中资料,又问道:“长兴实业你单独估值1亿港元?”

王凤芝笑说道:“对的,如果二期建完,我们一个月的盈利能够高达150万港元,就算扣上很多其他消耗,一年的净利润至少也有1500万港元;

按照一般股市的净利润与市值估算,值一亿不算少,这还没算上几个专利的价值呢。”

“嗯,便利贴倒是也的确远超这个价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记住,未来公司的收入算是绝密,除了财务部经手的几人,还有老魏这样的负责人,其他人,是绝对不能透露的。”

前世3M这样巨头公司的核心产业,价值几亿美元都不夸张,只是毕竟时代不一样,且自己也没有3M那样的渠道掌控力,背后也没有老美这样的大帝国支持。

不过,便利贴的市场也没有开发殆尽,因为哪怕是已经开发市场完毕的加州、香港,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人不用便利贴的,这就需要未来进一步营销来扩大市场了。

王凤芝答应说道:“杨生放心,作为财务,保密条例我是知道的;就是我们财务部门内部,几个核心人员也都只是知道自己的业务;

他们或许会知道公司的利润很高,但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

公司内部的一些人,有些事情的确也是不可能瞒得住的,只能说,不让他们知道核心的数据。

PS: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1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