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作者:半纸情书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22章 见猎心喜

书名: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作者:半纸情书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0

下午,外面太阳猛烈。

屋里。

陈景乐躺在摇椅上,吹着风扇,吃着葡萄,手捧平板,在看中政法教授的法学课视频。

虽然系统帮他快速记住很多专业知识内容,但一时半会儿比不了人家钻研几十年的知识水平。

再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而陈绮云在房间里写作业,等写完再找陈景乐帮她批改。

本着今天是休息日的想法,改完作业后,陈景乐又陪她看了一集外国人旅游vlog,放松的同时,顺便提升一下英语语感。

这期的主角,是一对欧美高知夫妇,舍得钱,各种体验,并且词汇量丰富,口音标准。

陈绮云突然好奇问:“大城市都这么繁华的吗?”

她没去过其他城市,从小到大都在江北生活,对外界的认知,都只能以江北为参照。

而江北,在南东省都只能算一个小城市,更别说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

整个南东省,也就省城跟鹏城称得上大城市。

可惜这俩她都没去过,只能从视频上感受大城市的繁华。

陈景乐一愣,笑说:“大城市是很繁华,但并不全是繁华,也有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只是没出现在镜头上。”

比如省城的城中村伸手楼,以及郊区农村地区。

陈绮云惊讶:“比我们村还落后吗?”

陈景乐想了想:“落后是相对的,他们只是比同是该城市的其他居民收入水平低,居住环境稍差。然而,即便是大城市的落后人群,也能享受到大城市基建教育医疗等方面带来的好处,这点远胜同等收入条件下的农村地区。这就是课本上说的城乡发展差距。”

陈绮云似懂非懂:“看样子还是大城市好。”

“可以这么说。”

陈景乐看着她:“以后想到大城市读书,留在大城市生活吗?”

陈绮云想了想:“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

“唔,想去大城市读书,但是不知道要不要留在大城市生活。”

哦?

陈景乐闻言一笑:“那读书是为了什么?”

陈绮云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考上好大学?”

“考上大学了呢?再长远一点呢?”

“唔……不知道。”

好吧!

陈景乐不指望一个初中生能懂多少:“没事,想不到就慢慢想,不着急,但是要想清楚,想明白,并且坚定这个想法,争取十年、二十年都不变。”

陈绮云惊愕,随即皱起小脸。

这个时间跨度对她来说,实在太过漫长,无法想象十年后二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对她来说,显然每天上学放学、作业吃饭这些更重要。

……

接下来是周末,但是调休。

大家都上班上课。

陈景乐不用上班,但是要上课,而且比其他人更苦逼的是,他连调休都没得,要一直上课上课!

中午抽空出门去附近银行取了500块现金。

其中300是用作国庆节去吃酒席封礼,剩下200留作备用。

他已经很久没有摸过现金了,除了酒席封红包,平时去哪都是只带手机。

现在就连街边卖菜的阿婆,都用上了二维码,现金基本被淘汰。

“怀念以前路上能捡到钱的日子!”陈景乐感慨。

不像现在,路上只有天地通。

伴随着假前漫长的两天结束,终于迎来国庆放假。

学生们欢呼,上班的牛马们也松了口气。

各大高校门口停满了小车大巴,都是要回家的学生。

钟晴是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李玉婷她们下午就走了。

晚上9点半,她拖着行李从宿舍出来,根据同乡群里的消息,在校门口找到大巴位置。

先跟负责人签到,放好行李,然后背着小背包上车找座位坐下。

上车前,她给姐姐钟静发消息:“准备出发咯!”

也给陈景乐说了。

当时正准备睡觉的陈景乐,给她回了个“一路平安”。

一想到睡醒后就能回到江北,钟晴心底满是期待。

然而!

国庆假期路上堵车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从高速入口就开始堵,一直开开停停,难受得根本睡不着。后半夜车辆少了些,速度慢慢起来,但是临近天亮要下高速时候,又开始堵长龙。

整车人都叫苦连天。

钟晴下车时,是又困又饿,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差点一头栽倒在人行道上。

早没了原来的满心期待,整得跟劫后余生似的。

缓了好一会儿,她才拿出手机打电话:“喂?爸,你到了吗?哦哦,看到你了。”

马路对面,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站在一辆灰色小车旁边,朝这边挥手。

钟晴连忙拖着行李箱走过去。

“这么晚才回到,路上很堵吗?”钟爸问。

“嗯啊,堵了一路,根本没法睡。”

钟爸看着女儿的脸色,很是心疼:“辛苦啦,先回家吧,回家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

把行李放进后备箱的钟晴,连忙钻进副驾驶。

这时,某个从师院跑完步回来的靓仔,骑着小电驴,刚好从旁边路过。

看到停在路边的旅游大巴车,以及一个个稚嫩的大学生,眼中闪过缅怀神色。

只是缅怀,绝不是怀念。

他对这种又旧又臭的大巴车深恶痛绝,宁愿坐10小时的火车硬座,也不要坐旅游大巴。

“不知道钟晴回到没?”

早上醒来,没看到有新消息,这会儿怕是还堵在高速路上。希望她不要喝太多水才好,或者大巴车上有厕所。

节假日出行就是这样,麻烦!

……

中午要去吃酒席。

不过开席时间是12点,不影响上午的日程安排。

陈景乐像平时一样,上完两节课,又简单给陈绮云弄了点吃的,忙到11点半过后,才开着小电动,前往城南的龙城国际小区。

目标龙城饭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江北这边酒席,基本都是中午入场,唯有嫁女酒,是婚礼前一天的晚上。

陈景乐停好车,往大门方向走,在门口就看到两个熟悉的面孔,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舅公!星叔!”

“景乐?”

头发已经白的大舅公握住陈景乐的手,惊讶看他:“一段时间没见,怎么变化这么大?差点没认出来。”

陈景乐笑答:“应该是最近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气色变好了吧。”

旁边的阿星表叔看着陈景乐,有些好奇,笑笑没说话,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你爸妈没回来吗?”大舅公问。

“没呢,他们只放三天假,就不来回跑了。”

“也是,平时做工已经够辛苦的,放假了就好好休息。”

陈景乐扫视周围:“小舅公呢?”

大舅公说:“还没到呢,估计得等会儿。你先自己进去找位置坐下,你大姑前脚刚进去。”

“好的,那您先忙,我先进去了。”陈景乐连忙点头。

两个舅公都是从南边丛林战场回来的,都有军功在身。

陈景乐对他们向来很敬重佩服。

今天来的宾客里头,就有不少是他们的老战友。

本来在门口陪着聊天的几个老头里头,其中一个干瘦老头,看着陈景乐的背影,好奇问:“贵哥,这是你家哪个亲戚?”

陈景乐他大舅公也就是李贵回答说:“是牛角岭我大姐的大孙子。”

干瘦老头说:“这身板,不送去当兵可惜了啊。”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兵员并不是越高大越好,岭南兵基本都是一米七左右,动作迅敏,体能强大,耐力十足。

老班长们最喜欢这种。

各军特战基本都是从170-175之间选,那种大个子反而很少被选上。

江北虽然是属于南东省,可它位置是省内西部地区,历来将军出得不多,兵源是一点都不少。

近百年来都流传着“客家将粤西兵”的说法。

在场的老兵们,一看陈景乐的精气神,还有走路姿势,就知道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见猎心喜。

李贵摇摇头:“家里指望他读书呢,不给去。而且我记得他读书时候很瘦的,现在毕业出来工作几年,反而高壮不少,也是稀奇。”

“嗨,读书辛苦嘛,脑力精神消耗大,胖得起来才怪。今年几岁了?”

“好像三十了吧。”

“看不出来啊,相貌瞧着挺年轻。”

“是吧,不用做苦力活就显年轻。”

“结婚没?”

“没呢,连个对象都没,我大姐跟姐夫愁的呀……”

“……”

一群老头在背后嘀嘀咕咕,要是早十年见到陈景乐,估计他们真会想方设法把他送过去。

……

且说陈景乐刚进酒店里头,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是他大姑陈文娟,站在礼宾签到处,跟人聊天呢。

“大姑!”

大姑回过头,笑问:“诶,你到啦,自己开小电动来的?”

“不然呢?”

陈景乐左顾右盼:“小姑没来吗?”

大姑说:“她同学那边也有一场,正好在她家旁边,没空过来。”

“好吧。”

陈景乐拿起桌上的笔,在红包上写下他爸的名字,交给今天的“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伯,感觉也是舅公那一辈的,大姑应该认识。

刚才就是看他们在有说有笑。

对方接过陈景乐的红包,看一眼署名,惊讶道:“诶,你这字写得真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5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