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作者:半纸情书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05章 人物肖像画

书名: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作者:半纸情书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0

“又有人想买我的字画?”

陈景乐看到李北星发来的消息,一时愣住。

不是,哥们的作品这么受欢迎的吗?

还是说这世上有钱人太多了,钱多得没处,才会几万块,去买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角色的作品?

嘶~

陈景乐深吸口气,笑问:“我这算是口碑慢慢打出去了吗?”

“怎么不算呢?”

李北星眼睛笑成月牙状。

说起来,她可是第一个买陈景乐作品的人。

当时一万块钱买了两幅书法作品,本着千金难买我喜欢的想法,价格是高于市场价的。

前后才多久?这就价格翻了好几倍。

说明他的作品质量确实被大家所认可。

陈景乐诚恳说:“谢谢你李老师!”

李北星有些不高兴:“不是说好喊我名字就行嘛?”

陈景乐:“顺口了,不好意思。”

李北星也没纠结:“能接下是吧?”

陈景乐回复:“当然接,有钱不赚不是傻崽么,麻烦帮忙转告那位客户,保证让他满意,不满意就画到满意为止。”

就那位龙老板的要求,在他看来根本不是事。

手拿把掐!

“客似云来”这种挂在店里的,跟天道酬勤、上善若水一类的差不多,而鸟图则可以考虑走工笔路线,尽量凸显岭南特色。

包满意的!

李北星忍俊不禁:“你这人真的是……”

“是什么?见钱眼开?”陈景乐笑问。

“没有,我不是那个意思。”李北星有些尴尬,连忙解释。

陈景乐却无所谓:“没事,就算说是,我也不介意,因为这就是交易。人家钱购买我的作品,自然要做到让客户满意,总不能让人钱当冤大头吧。”

李北星好奇问他:“你很缺钱?”

陈景乐:“我想没几个人敢说自己不缺钱吧?只能说小钱不缺,大钱没有。”

他现在确实在为钱烦恼。

本来躺平躺得好好的,突然某方面的物欲又开始高涨,有点打乱生活节奏,这不好。

好在他还能控制自己的想法,没让物欲反过来控制本心,也没有过多精神内耗。

想就想呗,想想又没罪。

只是要在想的基础上,尊重客观实际,不要变成白日做梦就好。

李北星闻言,陷入思考。

没等她多想,陈景乐又说:“对了,上次跟你说给你补一张画,你想好要画什么没?”

李北星被打断思路:“还没想好。要不,你给点意见?”

陈景乐惊讶:“我吗?呃,要不给你画张肖像画?”

“啊?可以吗?”李北星眼睛一亮。

对于绘画,她没有太喜欢的,人物画像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陈景乐:“当然可以!你要国画还是素描?我油画学得一般,就不献丑了。”

李北星稍加思考:“国画吧。需要照片吗?”

素描虽然画得真实,但画得再好,给人感觉都不是很上档次,不好装裱挂起来。

还是国画更适合她。

陈景乐说:“有照片当然更好。”

“那我发你。”

她咬咬嘴唇,从手机里几千张照片中,找到一张自己认为最好看的汉服照,发过去:“你看这张可以吗?”

这张照片是她年初时候去神都旅游拍的,也是近年来拍的这么多张照片中,最满意的。

陈景乐回复:“可以的。”

反应这么平淡?

李北星嘴角抽抽,收起手机,故作轻松。

行吧,我也没有很在意你的看法。

……

陈景乐在看对方发过来的照片。

拍这张照片的人水平不错,起码不是拍照免费删照50那种。

将人像三要素的重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照片上的李北星,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明眸皓齿、笑靥嫣然,颜值一点都不输国风展上那些模特,而且辨识度比那些网红脸高得多。

她很清楚自己的特点,笑起来的样子是真好看。

“就这张吧。”

陈景乐心里这会儿已经有了大概方向。

当然,没有急着动笔。

考虑到李北星前后帮忙牵线了好几单生意,他觉得不能画得太随便,起码要有一个很好的状态才会动笔。

要画就画好点。若说到人物画,国画人物的巅峰,自然非唐代莫属。

但是在宋以前的人物画中,是不追求“画得像”的,而是追求神韵。

什么是神韵?

举个例子,神韵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到宋代以后,开始出现写实方面的理论跟初期创作,人物肖像画慢慢有了现代所说的结构透视法。

比如北宋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就是走的写实路线。

但是很遗憾,由于某些原因,这方面的理论画法,在当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跟书法一样,宋代的人物画,依旧是更多执着于“意”的表达。

用今天通俗的说法,就是情绪传递。

再俗点,你看古代那些春g图……

反而是鸟动物的工笔,臻至巅峰。

明代的曾波臣倒是试过将西洋技法融入国画人物肖像中,由此衍生出“波臣派”,风靡一时。

至于某些人由此得出我国古代的人物绘画艺术不行,“所谓写意其实是遮羞布”的结论,要知道西洋画派也不是只有写实。如果只有画得像才是好画,那毕加索画的都是垃圾。

要说写实好,当代超写实风格遭受的抨击,可比赞赏的人还多。

绘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递情绪,这在东西方绘画艺术领域中都是通用的。

我国古代的人物写实艺术不是没有,但表现形式更多是在雕塑上面。

比如兵马俑,比如各种神像。

国画人物画发展至今,虽然没有超越唐代巅峰,但也算得上百齐放。

像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先生,他的工笔人物画,清雅明朗,结合了中西风格,在增强现实感和生活气息的同时,又保留了传统国画中的东方韵味。

称得上创新。

只是他很多画作都不适合18岁以下的小孩子观看。

相较之下,陈景乐个人更喜欢白伯骅先生的仕女图,将写意与写实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更符合他对国画的审美。

如果让陈景乐来画人物,他打算走工笔路线。

打个比方,《鬼吹灯》很经典,但他现在喜欢《神秘复苏》。

不过怎么个工笔法,就是个人水平还有风格问题了。

同样是工笔,有人画出来能让大家拍手叫绝,有人画出来却不讨喜。

总之写字画画这事他记下了,争取接下来几天内逐一完成,早日送到客户手中。

不管做什么都好,让人久等都不合适。

另一边,

消息几经传递,终于传到龙志杰龙老板这里,得知那位陈景乐大师答应后,他很是高兴。

“若是质量不输刘德强收藏的那两幅,过个几年,保守能翻两三倍!”

没有靠这个赚大钱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看到自己买的东西价格不跌反涨,这种感觉就很爽。

不在赚钱的多少,而在投资成功那股成就感!

……

把陈绮云赶回去后,陈景乐准备午睡。

已经习惯每天中午都小憩一会,不然下午上课学习或者做事情,会感觉精神状态不够好。

等睡醒过后,再考虑是要学习书法绘画还是别的。

说起来,很多地方好像中午都不会午睡。

北方省份他就知道一个三晋,而且程度比岭南还夸张,属于全员午睡那种。

岭南的话,大部分人中午都会小睡一会儿,通常上课或者上班群体,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中间这两小时,是用来吃饭休息,有些甚至会到2点半或者3点。

陈景乐睡醒的时候,雨基本停了,就剩一些时不时飘落的毛毛雨。

对着窗外发了会儿呆,望着天上的厚厚云层,忽然对“客似云来”这四个字,有了新的感悟。

好吧,灵感突然出现,挡都挡不住!

当即连忙拿出笔墨纸砚,挥毫写下四个让自己很是满意的字。

“搞定!”

今天的书画任务就算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可以看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比如历史。

之前把国史大纲看完后,算是将自己那点历史知识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一遍,初步建成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

接下来就可以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来做深入研究了。

商周以前的部分存在争议,不过陈景乐不在乎,他现在的想法就是先学,把一切知识都塞进自己脑子里,等知识储备足够了,他才有资格去质疑或者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然以他现在的水平,就去否认或者肯定,有什么意义?不跟民科一样?

所以得先去学!

历史真的是很有趣的东西。

作为一个当代人,作为一个只走过30年春秋的现代人,却可以在浩瀚的岁月长河中,站在更高的维度视角,去观察很多很多人的一生,他们从出生到死亡,他们经历过的大大小小,各种情绪,都被历史所记录下来。

没被记录下来的部分,等着你去探寻发掘。

这种跨时空的对话体验,是其他学科无法给予的。

再一个,读史有助于陈景乐对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哲的研究,他除了读史,还读思政、马哲,这些都离不开历史。

就连书法绘画这些,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相关描述。

陈景乐除了看,还会在看的过程中,写一写随笔。

也许用得上,也许用不上。

不管用不用得上,他觉得自己应该先写下来,到有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会用上了。

先更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5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