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执伞长生

作者:饥鱼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五十九章水官神庙

书名:执伞长生 作者:饥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4

世间一饮一啄,或许皆有缘法。

陈北陌从前以为自己修长生,能看尽凡间世,如今方觉天意如刀。

他叹息一声,拿起银月轮,这轮以某种天地灵物所炼,能腾能隐,却又锋利无比。

他的辟水寒剑自得天雷洗剑后就以势重,以迅雷之势杀伐最重。

如今炼了这宝物,便能更补不足了。

芸州城的积雪在正月初五那一日彻底化尽,初九时有人归乡,入城。

正月十二日开始,不少百姓纷纷回归,打扫屋舍,准备着在家中度过上元佳节。

正月十五日,满城烟火彻底驱散芸州城的寒炁,大地阳火升位,天穹日出渐暖。

正月十八日,官府衙役回归,城内一切逐渐恢复正轨。

唯有玉水苑不负昔日。

正月二十三日,朝廷颁旨,芸州城有士陈北陌,以身庇护一城百姓,定风雪,驱寒降,救护万民,上感天意,下怜民心,大晋之帝闻此动人事迹,特命封诰其为下元水官,荣登神位,允设庙宇,专司水法,庇护万民!

而等到这圣旨一路行来,已经是到了正月末。

官府便在二月初二这日,为下元水官开庙供香,再塑神身。

二月初二这一日,芸州城内的不少百姓纷纷来到玉水苑前,等着知府大人亲自为这水官庙揭牌。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许多看热闹的乡民,还有受过陈北陌恩惠的穷苦之人,亦有乡邻近亲。

总之乌压压数百人都围在了曾经的玉水苑门前,如今的水官神庙正门。

没错,陈北陌自己花钱建的大宅子没了。

如今芸州城低价昂贵,又没有几个富人族亲愿意捐钱建庙,之前是仓促建过一座小庙,可如今是朝廷圣旨封神,那小庙实在简陋,付之流想来想去便想到了玉水苑。

反正这是正主的宅院,神庙建在正主的的宅子上,这也没毛病吧?

如此一来,付之流倒是省了一笔数千两银子开支。

高达气派的神庙屋檐上悬挂了许多风铎,百姓看着知府打开圣旨宣读,早已经跪了一地不敢抬头,只听得付之流的洪亮声音传响在庙前。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今有芸州城人士,大德陈北陌,以渺渺之身…

大雪时行,民事当忧。希神默像,降垂休。

今特遣官,祭以牲户,望君庇护,四时无灾。戴神之惠,曷其有己。道纡宸眷,风行动睿。兹化天下,清净复先!”

圣旨颁毕,立时有庙祝率一众庙侍庙童接过圣旨,庙祝是个四十多岁面相平和的男子,笑着请道:“还望沾知府大人的福气,为水官神庙揭牌!”

“我与水官也曾相识一场,自当如此。”付之流含笑接过大红锦锻,拉下了遮盖牌匾的红锦。

“水官神庙”四个銮金大字立时浮现出来,一众官差衙役和士绅自然捧场的拍手叫好。

“诸位,且随我入庙参拜!”

付之流带路,穿过已经改动过的玉水苑,来到了正院。

只见原先空旷的大院,那一圈流水浅渠环成的大太极鱼眼中心,赫然屹立着一尊六丈高大的白玉石神像,在明媚阳光下高大神异,让众人看得都不由心头一颤。

神像身前还屹立着两尊三丈高的石像,完全是按照先前的小庙里来刻画的,是一青一黑两条神蟒蛇官。

左侧是一条威猛无比的黑色蟒蛇,昂首挺身盘在神像脚下。

右侧是一条人首蛇身的青蟒,那人首是个貌美女子,脸上的笑容很明显只是那双眼睛却没有半分笑意,看着倒让人觉得怪异。

神像高大宏伟,俯瞰着身下的众民,水官面上已经去了面具,按照陈北陌生前的面容雕刻。

水官神像左手持十八鼓金铃,右手持一寒光宝剑,身前黑蟒蛇官身盘一柄未打开的宝伞,右侧青蟒蛇君身前则刻着一颗圆润宝珠。

付之流上前,看到了二蛇君身下的神牌,念道:“北辰耀宇蛇官,元泽感念蛇官。

不错,庙祝倒是办事周全。连水官身前的蛇君都能如此虔诚的造像请名。”

庙祝孙行易见到这两行字心头也有些疑惑,看来这雕砌神像的工匠倒是有两下子,还能起了个如此有考究的名字。

不过他面上自然不会推脱,只笑吟吟道:“水官为救万民而成,我等感激神恩,对上神再用心也不为过。”

一套客气后,众人在付知府的带领下上香跪拜。知府没有跪拜,只是在上香后鞠躬表示,身后的众人百姓们自然是磕头倒地,一些达官显贵也都敷衍了事。

毕竟,这所谓的水官上神也不过是不久前他们认识的一个能人异士罢了。

众人行香完,庙祝又带着众人大致参观了下庙内众院,然后一行达官显贵就各自散了。

他们走了之后,才能轮到一众平民百姓上香。

除去上香的香客,还会有官府寄住的官员,寺庙道观之流,凡是官办,都会接受朝廷命官准许入住其内。

毕竟玉水苑幽静雅致,是不少书生秀才们踏青吟诗的好去处。

水官神庙今日香客也不算多,开庙后就不少人看热闹进来闲逛一二,也没有多少人有敬畏心。

只因为不少芸州城的人对水官上神都有不少了解,知道的越多,敬畏自然越少。所以免不了四处乱转,想着大宅里说不定还有金银财物尚未带走。

庙祝站在神像旁侧,有些不耐烦的看着那些四处闲逛的众人,于是吩咐道:“孙锐器,你去带着庙侍庙童,把那些穷酸乞丐都给我赶出去。

这里是上神仙居,其能容得这些人胡来?”

“是!庙祝!”身侧的年轻男子忙叫了三五个庙侍庙童到处赶人。

这时门外走来了一行衣衫狼狈的香客,看到院中的神像纷纷拜下痛哭流涕。

庙祝正烦心着那些达官显贵来都来了,也不捐点正经的香火钱。就靠这些普通百姓,哪里能收得到可观的香油钱?

如今被这一群人鬼哭狼嚎的声音惊着了,怒道:“你们这群哪里来的叫花子?怎么敢在神像面前如此失礼?

快来人,把他们都给我赶出去!”

当即又有几个庙侍赶来,就要把这群人往外赶。

一群人推推搡搡的,到让一旁许多香客看起戏来了。

其中一个少年怒骂道:“你这劳什子的庙祝?凭什么赶香客?”

“香客?就你们这一群穷酸相,有香火钱吗?”庙祝居高临下的站在台阶上,不屑道。

“你…你怎能如此猖狂?”旁边一个年纪大的男人叫了起来,“这原本就是我们家主人的宅院,我们回家如今反倒成了外人?”

“就是!我们如今的东家,就是水官上神亲收的弟子,你这庙祝怎么敢如此待我等?”

一旁的香客不由得议论纷纷,也有人认出来了这一群人,同情起来。

庙祝眼见无法收场,忙改了脸面,笑道:“哎呦,原来是上神的弟子!是我眼拙,识不得人。”

王承泽抹去脸上的泪水,道:“今日回…上香,是为带走我师傅生前一些旧物的,还望庙祝通融。

“什么?如今水官神庙归朝廷官府管辖,其中一应事物当属朝廷,只怕这不好办啊!”庙祝孙行易为难道。

“庙祝,哪怕在下只是一介白身,可若我到了公衙前,知府大人也要看在师傅面上应我之求。

庙祝先生你也不想我再去跑一趟知府大人的府衙吧?”

王承泽脸上平静的说道。

“这……”庙祝脸上犹豫不定,几息之后还是道:“既然如此,那就随我来吧!”

于是,一行人就跟着庙祝进了宅院,王承泽走在前面看着昔日景象,只觉得触景生情,不由落泪道:“故乡已非家。”

庙祝闻言不由得叹气道:“不知道便好。人死不能复生,上神已是神明,与你等凡尘俗子尽断了缘分。你看哪些是旧物,都拿回去吧,日后世上便没有什么玉水苑,只有水官神庙了。”

老乌垂泪,如数家珍的从冬梅园里收了些东西,“这是少爷曾经最爱用的青瓷茶盏,这是少爷最喜欢用的折扇,还有这躺椅……”

站在听雨阁中,王承泽看着那张柿树下的躺椅,一阵初春的寒风袭来,木椅摇曳,仿若师傅还躺在上面一惯偷懒,用书挡了脸小憩。

大保小保等几人都收拾了东西,拿了些旧物,都看向了如今的东家。

“少爷,咱们接下来是回范县,还是去哪里?”老乌试问道,“这听雨阁是先少爷传给您的,地契想必还在,莫不如就留在这里重操旧业?”

“罢了,还是回范县吧。此地留不得。”王承泽从追忆中回过神,继续道:“留在这里只会睹物思人罢了。况且,师傅怎么死的,祖奶奶怎么没的,你们清楚,我也清楚,这芸州满城的富绅高官更清楚!

我们这些师傅的旧人留在这里,只会让他们记得师傅的死,心中怀有愧或许会对我们多加照顾。

但时日长久,这愧疚就会变成厌恶,不如把这份情留到将来,或一飞冲天,或死中求活!”

“是!少爷!”几人皆不再提留下来的话。

水官神庙前,不时有香客进出,大门正中,王承泽带着老乌,大保小保、大旺小旺,六人在神庙前垂泪再拜,三拜九叩。

礼毕,一行人背着行囊在路人或诧异或不解的目光中转身挥泪而走。

王承泽走了几步,不舍的再次回首,来来往往的门前,忽然那道熟悉至极的面容出现,一身青衫,满目柔和,在阳光下向他笑着挥手作别。

心中一突,王承泽猛然顿住脚步,眼眶被泪水浸湿模糊,他用手去擦,再看去时,水官神庙前已经再无那道身影。

天色渐暗,二月二这一日的晚间,天边暮云晓色如火,芸州城的百姓们抬头看天,都说今日的晚霞格外迷人。

庙侍站在门前,劳累了一天忍不住打个哈欠,伸了下懒腰,长街上僧人拿着木鱼敲了三下,随后吆喝道:“酉时四刻!日落归家!”

“是该关门了。”庙侍自语了一句,缓缓关上朱红色大门,上了门拴,然后准备回了屋去等饭。

路过夏临园时无意间瞥了眼那里的藤廊,惦记着夏天早熟的瓜。

却不料抬头一看发觉幽深的廊子里有一道修长的青衣背影缓缓走向深处。

此时暮色沉沉,天色昏暗,神庙里的庙童庙侍穿的都是灰衣,就连庙祝也只是加了绣金花边的灰衣,哪里来的青衣香客?

莫不是见鬼了?

想到这里,他吓得身子一激灵,忙慌不择路的跑向了幽兰园。如今这园子改成了灶房和一众庙人用餐的地方。

跑进了园子里,见到七八个庙侍在桌椅旁等着餐食才放下心来长舒一口气。

“赵油子,怎么了?慌慌张张的,害怕关个门就吃不上饭了吗?”

几个庙侍取笑道。

“去去去,我给你们说,我刚才遇到不知是人还是鬼的东西了。就在那夏临园的廊子里。”赵油子解释道。

“啥?今早上摸黑起床时,我还从那里走过呢,你可别乱说!”

有人被吓了一跳,毕竟他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混子,多少都有点亏心事,得了这份差事又是在神庙里当差,自然会往神神鬼鬼那边去想。

“混帐东西!”

一声怒骂传来,却是庙祝到了。

众人都起了身,不敢再嬉笑打闹。

孙行易黑着脸道:“我们是为水官上神聚香供奉的人,怕什么鬼怪?神庙里面难不成还有什么恶鬼妖魔吗?

赵油子,若再胡说,少不得扣你月钱!”

“是,庙祝,小的知道了,小的再也不敢乱说话了。”赵油子一听要罚钱,忙求饶告罪。

“今日香火钱,大门前的,加上四盈池和主院神像前的,都收了多少?”孙行易盯着负责清收香火钱的三个族内弟子道。

“正门前的共三两七钱二十四文。”

“四盈池的一两二钱九文。”

“上神跟前的共十二两八钱三十七文。”

三个庙侍纷纷上报。

“嗯,倒也对得上数目。”孙行易从旁边拿出算盘,算了一阵才道:“今个是上神开庙,所以才有这般多的银子。日后无论钱多钱少,但凡你们谁敢贪拿一个子,就算我饶的了你们,上神也饶不得你们!”

“是,庙祝大人!”

众人纷纷应声。

入夜。

一个庙童打着灯笼给孙行易引路,四下无人,这庙童笑道:“大伯,你这一日可是日入斗金啊!果然是好肥差!”

“哈哈哈,这都是上神的名分。”孙行易得意的捋着胡须,笑道:“这庙里的香火钱啊,上神是神明,怎能沾染这等铜臭之物?既然上神用不着,那就只能由我们这些庙侍之人为上神打点一二了。”

“吼~”

二人正从主院神像的外侧台下走过,说笑间却听得一道似兽低吼喘息的声音。

他们四下回望寻觅声源,孙行易抬头一看,便见那六丈高的神像上不知何时竟然盘踞着一条皮光鳞滑透亮的黑色巨蟒,那蛇身正从神像手掌上爬过,一只巨大的蛇首从神像头颅后面绕出,那双不带感情的瞳孔直直盯着自己。

孙行易惊恐大叫一声,吓得瘫痪在地上,四肢因为过度惊恐甚至失了力气没法逃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巨蟒身子仍旧缠在神像,但上半身蛇首却居高临下的探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3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