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执伞长生

作者:饥鱼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院中雾

书名:执伞长生 作者:饥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4

陈北陌带着承泽去祠堂里拜了拜,上过香,然后去官府的户部衙门改了籍贯,去了身契,从此以后王承泽才是一个真正的平民百姓。

王承泽跟着他走在大街上,看着车水马龙的市井,第一次抬起了头,直起了腰,不再低头佝背,明亮的阳光照入了他的眼帘。

陈北陌带着他走到一处甜点铺子旁,道:“可有想吃什么?往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买就是了。”

“啊,少爷,我用不着。”王承泽忙摆手表示拒绝。

“记得,以后要叫师傅。”陈北陌笑着道:“往后每个月府里会给你五两月例银子,不用再像过去那般节俭了。”

“五…五两?”王承泽伸出五个手指,震惊道:“这么多?”

“等到你十五岁后,每月便是十两。一直到十八岁后,每个月是二十两。

等到你弱冠后,便不能再领了。”陈北陌缓缓说道:“从前你小心翼翼,往后便不再需要注意这些细枝末节。如今要的是大方大方的周正。

等到你弱冠后,我会把听雨阁传给你,好好传承下去。

然后再给你物色個俊俏的小娘子,怎么样?”

“啊,我…”王承泽一听到小娘子就羞红了脸,结结巴巴道:“都…都听师傅的。”

陈北陌见他这般害羞不由得笑了起来,走过街边,买了串糖葫芦给他吃。

然后自己也拿了串,甜入口齿的山楂糖汁让他不由得皱了眉。

王承泽见状也跟着吃了起来,大街上两个人一高一矮,都拿着串糖葫芦边吃边走,背影渐行渐远。

……

霹雳堂驻地,山上僻静处,李云淮在月下耍着剑招,剑剑凌厉带风,已隐隐能听到内力在风中的响声。

“不行,还是太差,这些招数你都不够完整。”

旁边的大树上,坐着个老道,正一边喝着酒,一边对他点评道:“清风明月剑法讲究的就是精细无缝,剑剑如风,细密流畅,伱还是差了些。”

“老道士,我才学了不到几日功夫,哪里有这般快?”李云淮收了剑,手一抹额拭去头上的汗水,不满道:“你可是一流高手,我如今也不过刚刚踏入二流行列,哪里比得过您呦!”

“也是。是我太急了。”青华老道想了想,继续说:“你可切记,不要让这门剑法失传了。这可是老道我一生所悟的大成剑法。放眼江湖,能比过这套剑法的只有那些仙人仙法和几门至高的武林绝学。”

李云淮坐在石凳上,嘴欠道:“那看来也不是天下无敌的。”

“你这混小子!”青华老道一听这话就怒道:“天下武学奇才数之不尽,哪里有什么天下无敌?少听画本中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好好好,晓得了。”李云淮翘了翘嘴道:“你都在霹雳堂内待了好几日,那些人还没抓到你吗?”

“哼,我可是一流顶尖高手。”青华老道没好气说:“就这些小喽啰哪里能寻得到我?

只要你按我说的练下去,以你如今初入二流的内力,配上这剑招,在寻常一流高手里也能逃得走。”

“这么说,我如今横行江湖也不是没可能了?”李云淮闻言兴奋道。

“哪里是如此简单的?”青华老道叹了口气,“天下奇人异士无数,武力高低并没有绝对的品级。看似一流高手已是江湖中顶尖人物了,但有可能路边的一个江湖术士趁其不备都能杀了一流高手。

还有那玄之又玄的仙人传说,我们这些武者,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蝼蚁罢了。”

“也是。”李云淮想想又冷静下来,道:“那便再练上个三年五载,以我如今的内功行法速度再配上各种药材大有希望到二流上品。”

听到这里青华老道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道:“那药效,果真如此神奇?”

“自然,这有什么好欺骗你的?”李云淮笑道:“你不是都说了,原本我体内有些暗伤,如今都全好了。甚至根骨都又好上了三分,行气速度远胜从前。”

“你当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青华老道还是谨慎的问了问。

“自然没有。”李云淮摆手答道。

“如此便好。”青华老道点点头,笑道:“明日我便启程回芸州了。”

“这么快?不多待几日?”李云淮惊讶道:“我这个半吊子的徒弟可还没学完你的本领呢。”

“唉,只要能传下去便是了。也不至于我青华一代武林人物从此销声匿迹于江湖。”青华叹道:“你那师弟是有仙缘在身的,他走的路和我们这些武者完全不同。

你日后事事小心谨慎一些,江湖人心险恶,无人可信,世上唯一的道理便是只能相信自己。”

李云淮点点头,收了笑意,起身恭敬一拜。

……

九月二十五日,芸州下起了秋雨。

夏末的余热被这一场秋雨扫去,没有往年的秋高气爽,只有阴雨绵绵。

玉水苑里花草逐渐凋零,丫鬟小厮们每日都需要打扫道路,清理着园子里的道路。

早起时,看房门的大保迷糊的睁开眼,就听见门外有人敲动了门上的圆环铜圈,他只能揉了揉惺忪睡眼,打开了门。

见是个官差衣服的,忙一个激灵,堆出笑脸道:“这位官爷,您是……”

“我是来替知府大人传手书一封,交于陈少爷的。”那官差从衣襟里取出了一封火漆封住的信,递给了他。

“劳烦交给陈少爷。”

大保忙接过信来,点头道:“官爷您放心,小的一定转交给少爷。”

官差客气的说了声有劳了,然后便转身走了。

大保拿着信,心里面却在想官差也能对我如此客气,果然宰相门前七品官不是假的。自己这也算是狗仗人势了!

不过,不用被别人给脸色,不用任人欺负的感觉是真爽啊!

大保关上门,转身走向大院子里,路上看到了丁香和丁桂俩丫鬟躲在小道的偏僻处窃窃私语,有说有笑的。

于是他重重的咳了一声,两个丫鬟忙拿起了手中的扫把扫着落叶,然后拿眼偷看来人,见是他来了不由得气道:“大保,你这人走路怎么没声?大白天的吓着人!”

大保嘿嘿一笑,“让你们俩在这里偷着懒,还敢冲我,你看我告不告诉乌管家!”

“哎,大保!别啊!”丁香忙劝和着说不敢了。

丁桂也细声细语的说着,忙说下次不敢了,给他缝衣裳。

大保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穿过已经见黄了的兰花长廊,从幽兰园旁走过一池碧水的水榭,来到了云水院前。

院门是紧闭着的,他轻轻拉动了院前的摇铃,叮当的响声在院子里传递,连摇晃了三声,大保才小心的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这是少爷亲自立下的规矩,无论是谁要进主院,都需先摇上三声门前挂着的金铎,待三声过后院子里没声响就是可以进来。

若是有了声响,那自然是要听少爷说的是什么话了。

家中众人虽然奇怪这个规矩,却没人敢说什么。而且主院的门是不上锁的,只需用力一推就开了。

但进院前的三声铃响,没人敢不去摇。

大保进了院中,便见流水潺潺的小广场上,穿着一身靛青色云锦长衫的少爷正站在流水穿过的那个太极眼上,有种说不出的仙气。

他小心的上前,双手捧上那封信,道:“少爷,这是知府大人一大早就派人送过来的信,说是要您亲启。”

陈北陌听了这话,拿起信来,修长的十指拆开火漆,打开了宣纸信,读过片刻后眉头皱了皱,把信背在身后,道:“你去告诉老乌,以后最东边老院子那里那面墙,不许人去靠近,更不能想着听人家墙角。

若有犯了的,都要重重罚了。”

大保闻言,心头一颤,忙道:“是,少爷!”

然后就走出了主院,走前把门给轻轻的关上,门缝合上的最后一丝缝隙时大保抬起头才敢去看,空旷的主院里,三层高的大阁楼立着,少爷站在水渠围成的太极上闭目静立,身子挺拔卓而不群,碧水色的发冠束着垂顺不苟的长发,院中的天光都好像有些朦胧,让他产生了一种不似人间的错觉。

关上门,大保不由得在心里想:“少爷真的好像仙人。”

待院门紧闭后,陈北陌手中的信化作一片草木色,落入了身下的条条水渠中消失不见。

付知府告诉他,那九尊祭坛是某位仙门道统立下的法坛,用于收集某种灵炁,让他不用去管,六神司已经查验过了。

六神司如何查验的他不知道,但陈北陌晓得这样血腥的祭坛多半不是正经的道统。

看来只要有了道统的名分,哪怕是邪修在六神司眼里也是修士。

道统这个名分,可真是不容小觑。

从那位上司口中得知,他的道统全称应唤作通玄上罗天合玉陵道统。本也算得上显世道统,但三十余年前北方的天山派封山不出,玉陵道统也就从此稀少。

按他的说法,若是天山派未封山,陈北陌修成这道统时,天山上就会有人下山把他带回去。

可现如今嘛,只能自己一步步走下去了。

陈北陌心中算着,三十余年前,或许和师父的家族变迁有什么牵连也不一定。因为王家就是玉陵道统,还在北方,那么必然和天山派有牵连。

天下玉陵道统皆出自天山,就如天下乾陵道统皆出自六神司一般。这其中的因因果果,都不是如今的他能解决的。

自入秋后,天气转凉,坎水真经修行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修炼了这大半年的仙法,陈北陌也算是摸到了一些门路。多雨多雾之天,即便白日里也能修行,而且修炼效果一日抵得上两三日的功效。

按皇甫延臣的说法,通灵境可分为九品,从九品到一品,难度逐渐提高。每一品都是一道门槛。

可能从九品修到三品只需要十几年,但从三品修到一品上百年都不一定能成。

前六品都是注重法炁的积累,只要积累到了自然可以突破。但前两品是功法、资质、悟性,甚至连机缘都要算上,才能修成的。

二品需要和通灵之物合为一体,不但需要通灵之物生灵,还需要自身筋脉、气运机缘等各种巧合才能修成。

一品则需要通灵之物内化丹田,成为一道小神通。

第二大境的通神,也就是将小神通化作大神通,成为天地间来去自如的修道真人!

六神司的六位司主,皆是这样的真人存在。

而六司的上司,多是由通灵境的一品、二品人物担任的。

陈北陌虽然修炼方式上与当今修行主流不同,但境界划分上还是大差不差的,毕竟这是古时传承下来的。

每一品,都是体内丹田法炁贯穿九大穴窍为判定标准的。

这其中每一品都有对应的穴窍,从九品到一品对应的分别是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阴窍、阳窍、中窍。

每一关窍对应的道境皆有不同,只有将法炁贯穿九窍大穴,三关九窍皆开,方能得大神通,以纵横天地之间。

而如今的陈北陌已经将法炁贯穿了上中下三丹田,若按今法该是七品。

但坎水真经中只说“三丹未满,不入神真之境。”

这就是没有师者的弊端,每行一步都需要自己谨慎万分的去揣摩,查阅古书,苦苦寻觅的东西,可能只是别人道统师门中问一句就能得详解的答案。

只是如今陈北陌可不会把道统传给任何人看,事关身家性命的道统,秘不可言。

陈北陌站在太极八卦水渠中,以法炁感应天地,以自身穴窍之间的感应而动,缓缓行功,大院之内渐渐有白色雾气从地面上升起,缓缓漂浮在空中,凝而不散,动而不乱。

雾气缭绕中陈北陌心念一引,雾气茫茫涌动不止,只见白气中有龙似蛟之形在缓缓形成,地上更有雾化鱼虾爬行,有蟒环水,有龙驭天,有蛟闹水。

(九月二十五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5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