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执伞长生

作者:饥鱼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八章琵琶行

书名:执伞长生 作者:饥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4

待他回到家中,承泽几人已经回到了家中正把竹材浸泡在药缸里。

这一步是油纸伞防蛀虫防潮的处理,药缸里用的是王家独门秘方,比寻常制伞人做出来的伞更耐潮耐腐。

这秘方自然是只传给了承泽,其他人都不知道。

陈北陌在一旁看着他们的手艺,点头道:“不错,大保小保学的也快。

等过几日再学学做伞骨的擦竹、刮青、劈竹、穿骨、劈青这些手法吧。”

“是!少爷!”大保笑问道:“少爷这是要传小的一门看家手艺吗?”

陈北陌轻笑了一声,“只要你们忠心用事,自然会有路子的。”

大保一听心思活络起来,忙点头称是。

小保如今不过方才十六岁,好奇问道:“少爷,您手里怎么还抓着几根毛发?”

陈北陌把手背到了身后,藏在袖子里,故作神秘道:“这是顺路抓来的几根猫须,我一松手它可就跑了去。”

承泽瞪大了眼睛,好奇心十足,“师傅,哪里来的猫须?给我一根瞅瞅。”

别人不知少爷的深浅,他可是知道自家少爷是有大本领的。

“等着吧,哪天得闲了再给你。”陈北陌煞有其事的说道,“你们继续忙,我先回府歇着了。”

他慢悠悠的走回府,关上主院的门,然后松开手,几十根狸猫胡须纷纷飞了起来四处乱窜。

陈北陌念道:“金水通源,寅中生戊土,败地克风,金水之气休囚。”

手中淡黄色的水光浮动,摄住了这些胡须。

狸猫妖修的是戊土一道,这胡须对她们而言颇为重要,但如今被收了去,只怕许久都不能走稳路了。

四足不能稳地,自然无土可依,大半的害人法术都没了。

陈北陌以壬水炼之,梳理其中的妖腥人血,然后再以秋水闰之,可囚其炁。

他取了个陶罐,把这胡须放了进去,然后以水炁封上,放在了水渠中静置上三天三夜,便能有那么一些戊土的法门。

天色渐晚,有丫鬟来叫他到水榭中用膳。

陈北陌皱着眉头,用膳这个事总要解决的。

天色已有些暗,丫鬟在前提着灯笼为他引路,院子里知了不知疲倦的叫个不听,在秋日里鸣着最后的力气。

残叶落在道路上,半青半黄的芭蕉树在路边一动不动地立着,走在路上的陈北陌叹道:“是要入秋了。”

为他引路的丫鬟罗香笑道:“少爷,这都要近十月了,天都凉了些。”

“府上你们几个丫鬟可还住的习惯?”陈北陌闲来无事问了句。

“自然是住的惯了。”罗香微微侧过头来,鬓间带了個海棠珠花,看得出是精心打扮过的。

“府上给我们下人住的园子又大又宽敞,就是从前在大官府里都没如今来得轻快。”

“那便好,你们住着习惯,也能安心用事。”陈北陌淡淡的说了句。

“是,少爷。”罗香脸颊微红,这何尝不是在点自己。

府上只有少爷和沈主子,连个主母管家的都没有。而且少爷容貌生的如仙人一般俊俏,又待人随和,府上除去娄婆子和徐婆子外,哪个女使不暗自心动呢?

这年岁,为奴为婢的即便是做妾,都是飞上枝头做凤凰了。

这说话间,便到了水榭里。

家中新招的八个丫鬟女使里有两个厨子,一个叫娄婆子,一个是徐婆子,正好会南北两种菜式。

陈北陌见了沈宝娘,先是请了安,才落座。古人极重规矩孝道,晨昏定省的,每日请安,越是达官显贵富贵人家就越别想着每日睡什么大懒觉。

水亭子上,柱旁点了四盏灯,还燃了个香炉,专供驱逐蚊虫的。

桌子上摆了八道大菜,炒蒸煮炖皆有,肉色生香。

沈宝娘手中拿着把圆蒲扇轻轻扇着,笑道:“怎么一天里都不见你用膳?练武练功总要食补,只练不吃是会损伤气血的。”

陈北陌摆摆手,亭子里站着的三个丫鬟有眼色的退了下去,故意趁她们走了大半但还能听到声音的时候说道:“姨娘,我要修道,学那些道士辟谷不食。”

“修道?”沈宝娘听得一愣,“你是要做哪家的道士?正一、全真、茅山、还是什么崂山、华山、武当?”

她这话一问,反而把陈北陌问住了,“姨娘你怎知道这般多的教派?”

“呵呵,接待四海宾客,自然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不求精通,只要那么随便能聊上一两句。”沈宝娘笑着道:“修道可不是个好修的,世间道士虽多,可大都是些骗钱贪财的江湖术士,若寻不得真修,只会被坑尽家财。”

陈北陌摇头道:“我修的这道,不是这些正教,而是不久前柳仙托梦,让我修这辟谷。故而需每日少食乃至不食。”

“柳仙?”沈宝娘惊道:“可是有无堂口的?

莫要被什么不干不净的邪物沾染了!”

“姨娘放心,我分得清什么是邪正。如今在南方,自然是立不起堂口的。不过这柳仙法力高深,若有所求托梦即显。”陈北陌解释道。

“那就好,伱是个懂得是非的。”沈宝娘松了口气,缓声道:“姨娘能有今日以自由身坐在这里,全是陌儿你的本事。

若有什么可缺的,不方便的,尽管同我说。不用担心姨娘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是,多谢姨娘体谅。”

这个时候承泽也赶来了,请安坐下后才开始用膳。

沈宝娘笑着说:“我看陌儿你多穿青蓝深色的衣裳,平日里也多穿些明色的衣裳。

青黑色啊,人少时可穿,中年可穿,老了也可穿。

但那些明艳的衣裳,少时不穿,老了也就没机会穿了。”

“这个嘛,是我平日里喜欢低调些,出门过街不想引人太瞩目。”陈北陌忍不住笑道。

“那倒也是。”沈宝娘点头道,“若陌儿真穿衣打扮了那岂不是要西坊十二街的姑娘们尽怀君春了。

我今日去衣坊里挑了一套衣服,特意给你挑的。等会让人给你送去,十月初八,茶楼就要开业,到时候可得用你一用。”

“哦?姨娘可是要排什么曲目?戏舞?这些我可都不会。”陈北陌问道。

“你读书多,可知道哪些有趣的古词古篇?”沈宝娘笑问着,“茶楼里多是平民百姓,识字的不多,挑些通俗易懂的诗词,你来念了。我再让几个姑娘们各自排编个曲目,也好招人来。”

“有趣?通俗?”陈北陌凝神一想,笑道:“巧了,我还真知道这么一篇。”

“哦?是哪位大家的文章?”沈宝娘忙问道。

“古周时的一位大家,年岁太早已经鲜为人知了。我也是从古书中寻来的,正好再为这位大家扬一扬名。”陈北陌笑道:“这篇叫做《琵琶行》!”

……

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般的过去,自陈北陌找了个借口说辞后,便不必每日用膳了。

不过他还是会让大保偷偷买些甜点,云糕之类的吃食偷偷送到大院里。

哪怕再偷偷的,也总是会被人看到的。

再加上他故意说是修玄辟谷,所以不用膳食,这么一演也就没了漏洞。

丫鬟们中就在悄悄议论着,说什么少爷修玄说好的辟谷,不饮不食,没想到还偷偷让人买甜点充饥。

罗云就是这般偷偷和罗香吐糟的,她俩是姐妹,才能私下说这种话来。

罗香笑道:“毕竟咱们少爷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都说了不饮不食,哪还能明面上再破戒?咱们只当不知道就是了。”

众人都以为少爷只是做做样子,世间哪有什么神仙真修?即便有也应该是在名山道观深山老林里,哪里能在这俗世红尘里呢?

十月初八,陈北陌打开了沈宝娘给他买的衣裳,打开一看,入目处一片白粉。

绣着云朵七彩,吊着四短一长齐腰红缨的重工云肩,长宽轻纱做成的云袖,下摆底部更配上了蓝金二色晕染,如青冥雾起,下身是齐腰裙摆,外侧有三种袖片环绕,辅以刺绣,内里是晕染印花自带内衬。

云肩上还配了珍珠流苏与小铃铛点缀,配上衣衫云袖上的仙鸟白鹤,只看着便觉仙气盈盈,若穿在身上更是足以令人荡神。

这一套衣衫是芸州城有名的异志阁所作,唤为云鹤仙阙。

陈北陌换了这衣衫,又配上付知府之前送来的碧玉束冠将一头秀发束成了马尾,摆平衣衫袖边,拿起一把沉香木扇,对镜端详,连自己都被迷了下神。

果然人靠衣装不是虚言,古时古人的衣衫之美,远胜后人。

今日是茶坊开业的初日,茶楼的名字唤做“花好月圆”,取这圆满之意。只几个姑娘们往茶楼外一站,便引得数十男子驻足不前。

毕竟这些女子可都是醉月楼曾经的女子,每一个都是被调教过的,无论仪态还是身材样貌俱是上佳。

她们轻声笑道:“今日花好月圆开业!店内茶水价钱皆折半,恭请入内!

晚间戌时初,更有古曲名篇大家白居易所创的《琵琶行》戏曲,无需点茶也可前来观看!”

街头巷尾更有许多孩童叫嚷着:“来花好月圆,品百态人生。饮了花月茶,便得富贵运。”

这些都是沈宝娘提前准备好的,古时的商战丝毫不比后世宽和,甚至更加激烈,一间新开的茶楼要想打出名声,只顾着茶香远是不够的。

许多文人雅士听到这如此意境颇深的孩童之言,大都会记住花好月圆这个词,知道这个茶楼。

不管来不来喝茶,必须要先把名声打出去,要让尽可能多的人记住这个茶楼,时日常久终究会有来一探究竟的欲望。

把人给引来了,接下来就是茶香。

楼间有三层,第一层是大厅,正面有个台子,可用来演戏剧,说相声,上口技,然后大厅里有近百个座位。

二楼三楼是雅间,走廊里也摆放了许多桌椅,可以清楚的看到楼下的台子。

茶有十二种,前六种是普通大众的茶,中间三种是贵茶,后三种是名茶。

中间三种是给富贵人家用的,讲究的是茶香扑鼻,入口即美。

后三种是给真正的品茶大家,懂茶高手用的。

茶楼里请了有名的说书先生,此刻正在台上讲着一段狐女人妖相恋的故事。

台下客人都听的津津有味,毕竟只救了只狐狸,便能得它报恩,声名富贵不劳而获,这样的爽快故事大家都爱听。

白日里茶楼大厅只坐了几十人,毕竟真正喝茶的人不多,姑娘们美色虽多,但只能远观不可亵玩。

直到夜间,月明星稀,许多看热闹的都来了。

毕竟不点茶就能看的戏曲,还是如此美貌的姑娘,再加上如今秋收已完,闲人极多,故而茶楼内外人满为患。

就连二三楼的走廊上都站满了看客,其中有些贵人是知道沈宝娘与陈北陌的亲缘关系,自然会来捧场。

待到了时分,俏皮的青玉姑娘上前,拿着锣铛的一声敲响,场面瞬间安静下来了,她用清晰且穿透力极强的声音道:“欢迎各位看官茶客来到花好月圆。

今日茶楼开业,特作了场戏曲共请大家一赏。

此曲名为《琵琶行》,是几千年前古周时一个名为大唐的诗词大家白居易所作。

讲的是一位即将走马上任司马与一位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故事。

诸位,好戏开场!”

说罢,她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又敲了一声铜锣,铛的一声,便转身下台。

楼中站着的十几个小厮同时熄灭了灯烛,顿时楼中一暗,众人惊呼。

却见台上有灯笼亮起,一盏天灯缓缓升出,从阴暗处走来一个怀抱琵琶的女子,这女子正是沈宝娘。

此刻的她胭脂染面,红霞妆秀,本就美貌动人的她像极了一位美貌的妇人,虽然没有年轻女子的俏皮可爱,但有一种风韵成熟的别致美,这种成熟风韵的美,往往比少女灵动更吸引男子。

另一盏天灯升起,台上另一侧走出两个身穿官衣模样的男子,像是官员。

这个时候,二楼走廊某处忽然又有灯烛亮起,陈北陌一身云肩仙裳走出,柔和的灯光照在他那身仙阙衣上仿若真如仙人一般。

他缓缓开口唱音,楼下台上的沈宝娘同时拨动手中琵琶,清脆之音瞬间响起。

同时,台后几位姑娘也弹奏而起,辅以古琴、乐鼓、竹箫等乐器齐齐作响。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诸乐齐鸣,陈北陌那温润如玉又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朗感和一丝磁音交错,再加上精湛无比的琵琶乐让众人都不由得凝神静听。

当唱到初为霓裳后六么时,陈北陌转身背过,云肩轻挥,灯烛灭。

三层楼廊上灯烛又明,一个戏装男子走出,用独有的戏腔接着唱道:“大弦嘈嘈如急雨……”

歌声转变和琵琶声的变化,顿时让众人心神荡漾,顿起涟漪,不由得沉浸在声乐之中,仿佛真的看到数千年前月下的琵琶女在诉说着惆怅。

(十月初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