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作者:山俪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朝会辩论,庆帝说亲,勾栏听曲

书名: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作者:山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9

之前因为立旗来到安远伯府的人,有的人当晚就走了,有的人在安远伯府休息了一夜后才离开。

周辰让童荃传达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回应,只不过大家的选择各有不同。

绝大多数人都答应了加入安远伯府,以后就为安远伯府做事,然后就拿着少许银钱,回去准备了。

但也有少部分人,婉拒了周辰的招揽,理由也有很多。

有的过惯了普通人的生活,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有的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就算来伯爵府,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可能会给府里添麻烦,不愿意做蛀虫;还有的……

对于这些人,周辰自然不会强求,让童荃分别给了他们一笔可观的银子后,就送他们离开了。

南城的一处贫民区,张举躲在屋内,偷偷地看着正在搬家的三个老弟兄,心中无比的羞愧。

三个老兄弟已经商量好了,拖家带口前往安远伯府生活,今日就在搬家。

二三十年的老兄弟了,现在他连见他们一面的胆量都没有,虽然他昨天没去安远伯府,不是他自己的意愿,但他妻儿做的事,就等于是他做的。

而张举的妻儿,倒是没有他心中那么复杂,都是在懊悔,早知道去一趟安远伯府不会有危险,反而能发达,他们说什么都不会阻拦张举前往,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三个老兄弟其实也来找过张举,但张举拒绝见面,他们也能理解张举的复杂心情,搬走之前就没有再去找他。

人往往会因为一个选择,就导致不同的结果,就像他们老兄弟四个,从此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交集。

大刘一家四口作为昨天唯一拖家带口来到安远伯府的,当夜就住在了安远伯府,今天童荃更是开始为大刘夫妻安排活,把他们一家高兴的不得了。

九品剑手"烂赌鬼"何钦也是留下了,本来他是准备在这次过后,就离开京都,走到哪算哪,死在哪算哪。

但周辰的崛起,让他选择了留下,他已经是九品剑手,本以为自己无所再进,可周辰这位大宗师的存在,让他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于是他就成为了周辰的近身侍卫,并引以为荣。

…………

在周辰大闹京都后的第二天,就是庆国朝会的日子。

庆帝喜欢在御书房议事,但今日是大朝会,所以地点自然是在皇宫最为隆重的大殿之上。

今日早朝,能来上朝的官员基本上都到了,包括太子二皇子,以及宰相等重臣,也都是早早就到来。

人都来齐了,庆帝还没来,百官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些敏锐的官员已经发现了今日的大殿内,氛围不太对。

不少人都是偷偷地望向了都察院御史和鉴查院陈萍萍的方向,不出意外的话,今天肯定少不了前天晚上事件的弹劾,就是不知道会引来多大的动静。

经过两夜一天的时间,事情早就已经传遍了京都,在场的官员,或许不知道那晚的具体情况,但都知道一点,周辰是大宗师,而且还是个霸道冷酷,无所顾忌的大宗师,这种人,绝不能得罪。

百官前方,三大重臣,宰相林若甫,军方第一人枢密正使秦业,鉴查院院长陈萍萍,只有他们三人是坐着的。

不过此时林若甫低着头,秦业呼呼大睡,陈萍萍面无表情,都是没有动静。

反而是另一侧站在百官之前的太子和二皇子,正在言辞交锋。

「二哥,听闻前天晚上,你差点跟大宗师周公子动手啊?」

「太子哪听来的风言风语。」

二皇子李承泽当然不可能承认:「我跟周先生那夜只是巧遇,并且一见如故,还约定好了再

聚呢。」

「是吗?哈哈哈。」

太子也不揭穿,只是哈哈大笑。

「我还听说,周公子一掌灭了黄府府邸,二哥当时吓得腿都软了,还是门客架走的,难道这也是风言风语。」

二皇子面色阴沉,但依旧平静的回道:「当然,我那夜吹了风,受了风寒。」

太子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也是,二哥不喜欢穿鞋袜,受了风寒也正常,不过受了风寒更应该在府里修养,怎么还往外跑啊,不怕病情加重吗?」

二皇子笑道:「多谢太子殿下关心,我已经看了太医,吃了药,好多了。」

「那就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两人言辞不断交锋,但面上却一副兄弟和睦,互相关心的姿态。

突然,随着一声钟响,所有人都是停止说话,整理仪容,然后就见庆帝走进了大殿,所有人都是转身行礼。

待庆帝坐下后,宣示着今天的朝会正式开始。

朝会开始,大臣们都开始了上奏说事,国家大事有不少,只不过大多数都是上奏折,朝会上主要议论的是大事难事。

眼见着朝会步入了尾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只见都察院左都御史赖名成,整了整朝服,突然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龙椅之上的庆帝,眼中光芒一闪。

「准!」

「来了!」

百官看到这一幕,都是心中一跳,都察院御史是干嘛的,就是言官,职责就是弹劾参人。

大家都很了解这个赖名成,他一出马,肯定不是小事,而最近发生过什么大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赖名成目视前方,表情严肃庄重。

「陛下,臣要弹劾安远伯独子,周辰。」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都是用"钦佩"的目光看向赖名成。

不愧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厉害啊,周辰大宗师那夜都已经那样立威了,这赖名成居然还敢捋虎须,太牛了。

庆帝倒是不意外,语气平静的问:「安远伯独子周辰?他一无官身,二没有继承爵位,你想参他什么?」

赖名成手持奏折,大声喊道:「臣参他无视律法,对朝廷官员滥用私刑,恃强凌弱,草菅人命,致人死亡多达六十余,此案乃是我庆国少有之大案,请陛下圣裁。」

殿内的无数官员都是眼角直跳,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赖名成居然这么狠,上来就放大招,连那夜死了多少人都统计出来了,这是要往死里参周辰啊?

不少人心里都在默哀,那可是大宗师,你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御史,是想找死吗?周辰敢对黄侍郎三人动手,真以为不敢杀你啊?

殿内一片寂静,庆帝居高临下,看着前方的赖名成。

「可有证据?」

赖名成立即说道:「有,黄府一夜之间变成废墟,门前鲜血染红了地面,黄,马,韦三家俱有人被杀,这些都是物证和人证,而且那天晚上,二皇子殿下也在现场,他也可以做人证。」

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坚决不说话的二皇子,突然听到赖名成提及他,顿时表情大变。

「李承泽,赖御史说你是人证,你是吗?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二皇子顿时跪下,大声反驳:「陛下,儿臣不是赖御史口中的人证,更不知道那晚发生了什么,父皇明鉴。」

赖名成急了:「殿下,那晚你明明就在现场,也看到了黄府门前的惨案,甚至周辰摧毁黄府的时候,还差点伤到殿下……」

「一派胡言。」

二皇子面向赖名成:「我那晚确实是路过黄府,可却并没有看到什么惨案,至于周先生差点伤到我,更是无稽之谈,我跟周先生不过是第一次见面,当时也仅仅只是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根本没见到赖御史所说的那些。」

「殿下,您身为皇子,怎可这般信口雌黄。」

「陛下,儿臣只是说出事情,并没有信口雌黄,请陛下明鉴。」

庆帝不发表意见,再次问道:「赖御史,你还有其他证据吗?」

赖名成被二皇子搞得脸色铁青,他向来刚正不阿,二皇子颠倒是非的行为,让他非常不满,只是二皇子拒不承认,他也没办法,只能忍着怒火。

「陛下,黄,马,韦三家人俱可以作证,周辰命人杀死了黄马韦三家公子,韦御史接受不了儿女被杀,当场撞地而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证据,陛下可以召黄,马,韦三家之人上殿问明。」

赖名成说的有条有理,逻辑通顺,但庆帝却并没有立即下令。

就在这时,官员中忽然走出一人。

「臣有本要奏。」

此人乃是大理寺丞,在大殿之内品级不算高,但大理寺也是一个实权部门。

庆帝言简意赅:「说。」

大理寺丞举着一份奏折,说道:「陛下,吏部郎中马完的家人昨日前来报案,说马郎中昨日于睡梦中被人刺杀,刺杀之人就是他的一位妾室,而他的妾室之所以杀他,是因为马郎中此人虎毒食子,竟然害死了自己和妾室的儿子,所以这位妾室才会怀恨在心,刺杀了马完。」

又有一人出列禀告:「陛下,臣刑部侍郎陶方有本要奏。」

「准。」

「就在今日凌晨,刑部侍郎黄大人,于家内自缢而亡,留下了一份遗书,遗书上说明,他自知罪孽深重,无颜再苟活,只想一死了之,根据遗书所述,黄府所发生的一切,皆是由他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黄府崩塌,也非人力所为,而是因为他罪孽深重,上天降雷惩罚。」

都察院也有一人出列禀告,说在韦御史长子上报,说家中突染疫病,韦御史和多名家人染病而亡。

「你,你,你……」

赖名成被这三人的话惊到了,尤其是最后同为都察院同事的那位御史所说的话,更是让他犹受重创,指着他,浑身颤抖,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殿内的风向突然转换,让绝大多数人都是措手不及,黄,马,韦三家,这是主动揽责,要说没有人背后给压力,谁都不信。

除了赖名成气的发抖,怒视那三人,其余的官员都是低着头,默不作声,一点都不想参与其中。

庆帝发话了。

「赖御史说,黄,马,韦三家的事都是周辰所为,而你们三人却说,这三家的事,是他们自己家的内部问题,你们说,朕该信你们谁的啊?」

赖名成大喊道:「陛下,老臣所言,句句属实。」

「听你的意思,事发之时,你就在现场了,否则的话,又如何知道这些的?」

「这?」

赖名成傻眼了,他当然不在现场,如果他在的话,又怎么可能让这种荒唐的事情发生,可他说的是真的啊。

「陛下,老臣绝无虚言,如有一句假话,必遭天谴啊,陛下。」

「好了,你一没人证,二没物证,仅凭你嘴说,朕如何信你?若你不服,等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再递奏折吧。」

庆帝大手一挥,直接做了定性,随后立即宣布退朝,人也是迅速的离开了。

庆帝一走,百官也都是各怀心思的慢慢散去,唯有赖御史,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怔怔的待在原地,手中还握着奏折。

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他,倒也是有人带有同情的看着他。

其实事情已经非常明了,陛下并不想治周辰的罪,前夜发生的事,加上刚刚朝堂上的事,如果没有陛下的默许,又怎么可能发生的那么顺理成章。

大宗师嘛,有点特权,很正常。

那些皇亲国戚也不是没做过类似的事情,可最后又有谁遭到严惩了?

大宗师的身份,比那些皇亲国戚,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萍萍刚要离开皇宫,侯公公忽然追了上来,说是陛下召见。

庆帝刚见到陈萍萍,就突然说道:「朕昨日让侯公公给周辰带了口谕,让他今日来上早朝,可他却说,之前跟四顾剑交手的旧伤复发,无法上朝,陈萍萍,你那日刚跟他见过,可曾见他受伤?」

「回陛下,小周公子乃是大宗师,老臣就是一残疾人,哪能看出大宗师是否受伤。」

「那你的意思是,他可能是欺君?」

「老臣可没这个意思,陛下,或许小周公子是真受伤了也说不定。」

「受伤了?呵呵。」

庆帝露出了不屑的嗤笑,「好吧,如果是受伤了,不能上朝,倒也不能怪罪于他。」

「周殷战场上的本领不错,其他方面就差了些,没想到他生了个儿子,竟然这般出色,全天下都找不到第二位吧。」

陈萍萍赔笑:「陛下洪福齐天,才会有小周公子这样的天纵奇才诞生。」

「这么说,他能成为大宗师,朕也有功劳咯,哈哈哈……」

庆帝大笑不已,可笑了一会,突然变脸:「朕听闻,他在北齐上京城的时候,跟北齐大公主出双入对,甚是风流,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不过小周公子年纪尚幼,少年慕艾,乃是人之常情。」

「倒也是,他即将加冠继承爵位,可还没有定下亲事,朕听闻他家里已经无甚长辈,这件事朕得要上上心呐,鉴查院监察百官,对各家的事都是如数家珍,你觉得哪家姑娘能配得上咱们的这位小周宗师呢?」

陈萍萍低着头双眸中闪烁光芒,诚惶诚恐的请罪。

「陛下,老臣有罪,请陛下治罪。」

庆帝又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架势:「你这是干什么,朕只是问问你,你有什么罪啊,你没罪。」

嘴上是这么说,只是他盯着陈萍萍的双眼,充满了怒意。

他对陈萍萍不满的是,明明陈萍萍早就已经知道周辰的身份,那日周辰回来,陈萍萍见了周辰后,却一点都没向他禀告。

大宗师回京都,这么重要的是,都不上报,陈萍萍是想要做什么?鉴查院到底是谁的鉴查院?

陈萍萍低着头,一句辩解的话都不说,既然庆帝都觉得你有问题了,那就别废话,默认了就行。

「老臣有罪。」

「行了。」

庆帝冷哼一声,倒也没有再追究。

「那日去往周府的所有人的情报,都给朕送来,一丝一毫都不要错漏。」

「老臣遵旨。」

…………

朝会上发生的事,周辰很快就知道了,不过他只是无所谓的一笑。

赖名成是什么样人,他自然知道,是个认死理的言官,耿直的人不合群,却也让他厌恶不起来。

对于赖名成的参奏,他自然也不会有想要针对和报复的想法,他的气量还不至于这么低。

倒是朝堂之上,都不需要他现身说法,就自动有人为他开脱了一切,这就是大宗师带来的威慑力。

但凡他不是大宗师,发生了前夜那样的事,就算是"爹&qu

ot;多的范闲,估计也要脱一层皮。

庆帝的态度没出乎他的预料,纵然庆帝对大宗师极度厌恶和不满,可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他绝对不会对自己动手。

他跟叶流云不一样,庆帝能用叶家束缚叶流云,可却难以用安远伯府来威胁他。

「童荃。」

「少爷。」

「流晶河畔,哪家的花魁最美?」

「啊?」

童荃被周辰的问题问懵了:「花,花魁?少爷,您要去青楼?」

「怎么,我不能去青楼吗?」

「不是,少爷,您不是"旧伤复发"了吗?这个时候去青楼,传出去,是不是不太好?」

「你都说了是旧伤,现在已经好了,别废话,准备马车,去最大最好的青楼。」

「是,少爷。」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14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