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作者:山俪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数十年后,天下归周

书名: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作者:山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9

周辰手一挥,周围的将士们立刻冲向了官家赵宗全等人。

那些个太监宫女当场就吓尿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跪地求饶,任由将士们将他们给控制住。

可守卫在官家和皇后身边的侍卫们则都是拔出了刀剑,桓王赵策英更是暴怒的大喝:“陛下乃是天下之主,谁敢过来,我杀了他,诛他九族。”

围过去的将士们都是顿住脚步,面露迟疑,拿下其他人他们不怕,可官家毕竟是官家,即便是争斗中落败的一方,也不是他们能够轻易侮辱的。

见将士们都看向自己,周辰也没说话,将目光落在了太后身上,露出了请示的表情。

太后冷哼道:“还愣着干什么,拿下。”

有了太后的命令,这下他们就不再犹豫,一个个凶狠野蛮的冲了过去,在桓王赵策英愤怒的大吼声中,将他给控制住,其余的侍卫也都是杀的杀,拿下的拿下。

最后只剩下了官家和皇后,眼见他们就要过来,官家怒吼一声。

“别动朕,朕乃天子,谁敢动?”

皇帝的威慑力还是非常大的,将士们既不敢违抗太后的命令,但也不敢真的对官家动手,万一不小心伤到了,他们可惹不起。

太后见此,怒斥道:“没用的废物。”

随后她看向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两个内官,吩咐道:“你们去。”

这两个内官都是跟随她和先帝几十年的老仆,对太后忠心耿耿,对官家没有半分忠心可言,所以一听到太后的命令,二话不说,上前就用绳子将官家和皇后捆绑了起来。

“放肆,大胆,你们这群逆贼,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官家被两个太监使出全力捆绑,气得他愤怒的大吼挣扎,可这两个内官也是拼了命的压制他,他们跟那些将士们不同,他们是太后的家奴,现在正是在太后面前表演的时候,自然得是使出全身力气。

最终,堂堂的大宋皇帝被两个太监给捆绑住,就连皇后也没有逃过一劫,不过皇后还是比较识趣的,就只是被捆住了双手。

堂堂的皇帝和皇后,自此,都沦为了阶下囚。

周辰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幕,既然现在太后赢了,那官家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他没有半点不适,他连造反当皇帝的事情都干过,这种宫变又算得了什么。

太后对周辰吩咐道:“外面的也押进来吧。”

“是。”

周辰走出福宁殿,很快就又回来了,不过却带着人押进来两个同样被捆绑住的男女。

“刘贵妃。”

“陛下,皇后。”

被押进来的两个人,是刘贵妃和她的兄长,今夜的宫变就是他们俩一开始策划的,也是刘贵妃的哥哥带人攻到了福宁殿。

可就在他们准备攻入福宁殿,擒下皇帝和皇后等人的时候,突然冲进来一群禁军,然后他们毫无反抗之力的被击溃擒住。

刘贵妃来到福宁殿,看到殿内的状况,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反应极快。

“太后,太后,我是跟您一头的,您让他们放开我。”

太后却面露轻蔑的看着她:“你窜同逆贼,犯上作乱,乃是乱臣贼子,老身乃是太后,岂会跟你一伙?”

“太后。”

刘贵妃难以置信的看着太后,她之所以敢发动宫变,就是因为太后私下里给予了她支持,否则的话,她哪有胆量。

可她却没想到,现在已经功成,太后居然会翻脸,不承认她。

她凄厉的大喊:“太后,是您说的,只要我帮您,您一定会支持我的永儿,您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太后,太后。”

官家在一旁愤怒的大吼:“你这个蠢货,贱人,都是因为你,你怎么如此蠢笨,被人如此戏耍,你个贱人……”

其实刘贵妃伙同太后宫变,一切都在他的计划当中,但现在出现了纰漏,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他只能将怒火发泄在刘贵妃身上,如果不是她那么愚蠢,自己又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太后。”

刘贵妃无视了官家的怒吼,依旧双眼充满期望的看着太后,渴望得到太后的回复。

可太后却没有再看她一眼,她的确是私下里支持刘贵妃造反宫变的,但刘贵妃不过是她的一枚棋子而已,现在已经成功了,这枚棋子就没用了。

她要扶刘贵妃的儿子赵永上位,但绝对不能容忍赵永还有个母妃在,她要做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掌管天下大权,官家,皇后和刘贵妃,都是她的阻碍,所以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全部关进福宁殿,一个都别放过。”

周辰领命道:“是,大娘娘。”

太后点点头,又吩咐道:“汴京城还在动乱,你带人迅速的剿灭叛乱,传出话,刘贵妃伙同其兄犯上作乱,杀害皇帝皇后,桓王奋起反抗,不幸战死……”

得到了太后的吩咐,周辰漠然的点头应下,成王败寇,历史向来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

随后他吩咐了手下的将士留下来配合太后,自己则是出了福宁殿,带人去平定京城内外的动乱。

他虽然跟随太后发动宫变,但是杀帝后这种事情他还是不愿意参与其中的,否则事后传扬出去,对他必定极其不利。

好在太后也没有让他动手的意思,把他支开,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离开了。

…………

数个时辰后,天色蒙蒙亮,混乱了一夜的汴京城,终于恢复了宁静,而且很多地方比平时更加的宁静。

以往的街道天没亮就会有各种摊贩出来摆摊,可是今日,街道上却看不到一个摆摊的小贩,昨夜的动静那么大,达官贵族们都吓个半死,更遑论是那些升斗小民了。

这个时候谁还敢出来摆摊啊,就连很多店铺,一大早都是不敢开门。

刘贵妃兄妹为了能控制朝堂,还专门派人去百官家中,可周辰入城后,很快就平定了这些乱局,所以除了极个别运气不好的勋贵官员之外,其余的官员都是没有出事。

大朝会依然继续,只是今日的大朝会跟以往不一样,出现的并不是官家,而是许久没有在前朝出现的太后。

在大朝会之后不久,轰动天下的事情发生了。

昨夜发生宫变,官家,皇后和皇长子桓王赵策英被叛军杀害,仅剩下幼子赵永存活。

太后扶幼子赵永为太子,择日登基,但因赵永年幼,所以需要太后垂帘听政,自此,太后又长了一辈分。

太皇太后!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昨夜京城发生的大变化,可谁都没想到,变故竟会如此之大,连皇帝皇后和皇长子都死了,最后居然只剩下了一个皇幼子赵永。

而已经撤帘还政的太后,居然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而且比起之前还要更加强势,大朝会上有好几位大臣顶撞她,都被她狠狠的惩罚了一顿,虽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弹,但现在已经没人可以动摇她的地位。

皇子仅剩一个,皇后已经死了,太后不掌控朝政,难不成还能指望一个年幼的孩童?

所以很多官员虽然不满太后的行为,但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可,因为现在除了这种方法之外,别无他法。

在太后和百官斗智斗勇,僵持了一个多月后,最终还是妥协。

皇子赵永在太后的帮助下,顺利成为大宋的第六位皇帝,年仅五岁,也是大宋有史以来最年幼的一位皇帝。

太后则是晋升为太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掌管天下。

在新帝登基后不久,太皇太后就大赦天下,同时大肆提拔效忠于她的人,第一个被封赏的就是周辰。

因为赵家天下不封异姓王,所以周辰的国公爵位就已经是到了最顶级,但职位方面就不一样了,周辰被封为太保,领枢密院副使,上柱国……

这一次保太后宫变,使得周辰不但站在了武官之巅,还获得了枢密院副使一职,位同副相,所以他现在算是文武官职俱达到了顶级。

这样的地位,在大宋还是头一个,最关键的是,周辰现在还只有三十出头的年纪。

不过他荣登高位后,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无数人的妒忌,朝堂上有不少文官对他展开了攻讦。

而原先忠诚于先帝赵宗全的人,也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说国舅沈从兴,耿将军,段将军等等……

武将基本上都在那夜就死的差不多了,就连跟沈从兴联姻的英国府也是受到了影响,沈从兴之妻张桂芬带着孩子回了国公府,英国公身体抱恙,一直都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

靖国公府虽然还是没有变化,但汴京城里的人都知道,现如今的靖国公府就是大宋第一豪门,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人送拜帖想要拜访,但都被周辰吩咐,谢绝来客。

周辰很清楚,自己这一次虽然帮助了太皇太后成功掌权,但也成为了无数人眼中的眼中的,肉中刺,不知道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想要拉他下马,所以这个时期,绝对不能犯错。

有些人周辰可以不见,但有些人上门,周辰则是不得不见。

比如齐衡和盛明兰夫妻,他们的到来,周辰就不得不招待。

只是在这过程中,齐衡一直板着脸,傻子都能看出来他很不高兴,他也的确是个忍不住的人,即便明兰再三拉扯,他还是忍不住爆了起来。

“大姐夫,你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违背了为臣之道,太皇太后如此做法,你竟然还助纣为虐,我……”

明兰使劲的拉齐衡,想要阻止他,可还是没能阻止,让齐衡一口气说了出来。

华兰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很难看,她可不管朝廷怎样怎样,也不管外人怎么评价周辰,周辰是她的官人,而且还带着家族攀登到了最高峰,在她心中,周辰就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男人。

“六妹妹,六妹夫喝大了,你快些将他带回去吧。”

明兰急忙道歉:“好,大姐夫,大姐姐勿怪,我现在就带他回去。”

她心中真的是气急,其实她根本不想带齐衡过来,因为她了解齐衡,知道齐衡的性格。

可公婆非让他们来,因为齐衡本是先帝的人,先帝去了之后,他遭到了太皇太后的厌恶,直接被贬为了六品。

齐衡可是齐国公府的独苗,齐国公和平宁郡主都指望着他成材,所以这段时间非常着急,平宁郡主甚至还想要靠着自己曾在太皇太后身边养大的情面,去拜见太皇太后。

可去了几次,就见到了一次,而且还没说几句,就被打发了出来。

齐国公和平宁郡主没办法,想来想去,只能求到周辰头上。

周辰如今可是太皇太后身边的第一红人,也是大宋武官之首,在文官中也是权力最大的几位之一,若是有他相助,齐衡的问题肯定能得到解决。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周辰跟齐衡是连襟关系,所以他们才会让明兰和齐衡来靖国公府拜访。

只是他们都没想到,齐衡居然会如此沉不住气,求人办事,结果先开口把周辰得罪了,说出的话还这么难听。

“你别拉我,我就是要跟大姐夫好好说道说道,现在朝野上下都在说他是佞臣,我记得大姐夫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一次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齐衡甩开明兰,依旧义愤填膺的冲着周辰大喊道。

“明明当初是你让我……”

“闭嘴。”

周辰猛地大喝一声,指着齐衡喝道:“齐衡,你看看你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怎么整日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但凡事情不顺你心意,你就这副样子,我告诉你,就你这样的性格,如果没改变的话,一辈子都别想有什么成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自己回去好好想想。”

“六妹妹,把他带回去,顺便给你公婆带句话,如果他以后还是这样子,就让他们干脆别让他出来了,等他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让他出去,否则哪天管不住自己的嘴,害了自己没关系,别害了全家人跟你一起倒霉。”

说完,这句,周辰直接拂袖而去,他真的是懒得跟齐衡这种没长大的孩子费口舌了,纯属浪费时间。

见周辰发怒了,明兰不敢多待,连拖带拉的将齐衡带走了。

等回到了马车上,她才十分不满的对齐衡呵斥:“你怎么回事啊,来之前不就跟你说好了嘛,别热大姐夫生气,可你呢,现在回去该怎么跟父亲母亲交代?”

齐衡低哼道:“实话实说呗,我又没有做错,我们为人臣子,本就该效忠官家,可他却背着官家投靠了太皇太后,还闹出了一场改天换地的宫变,这不是大逆不道是什么?”

明兰叹了口气,齐衡的这个性格和单纯,真的是让她无奈。

嫁给齐衡,在感情方面,她觉得很幸福,但生活上,总是有些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她退让,因为她知道齐衡就是这种性格。

“官人,大姐夫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先帝跟太皇太后相斗,若是大姐夫一开始就插手,哪会拖那么久,我想大姐夫一开始肯定是想着两不相帮,可后来先帝明显不信任大姐夫,大姐夫这才不得不走到这一步,这事也不全是大姐夫的责任。”

其实她并不觉得周辰做的有什么问题,看看周辰现在的地位,就证明周辰并没错。

如果换做是先帝成功,现在的靖国公府绝对不会这么荣耀,反而可能会遭到打压,所以不管周辰是为了什么,她觉得这样的结果,就是好的。

“那能一样吗?当初也是他让我去的禹州,结果最后他又变成了这样。”

齐衡十分气愤,他觉得自己当初是得到了周辰的指点,投靠了先帝,并且仕途一帆风顺,结果周辰突然来了这么一下,他过去几年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他觉得自己被周辰给耍了,心里才会这般的气愤。

明兰又劝说了几句,齐衡才渐渐平息了怒气,其实他自己也明白,自己虽然被贬了官,但比起其他很多人已经好多了,这其中未必没有周辰的缘故。

想到这里,他郁闷的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其实他说再多也没用,就是心中不畅,想要发泄发泄。

明兰翻了个白眼,她当然知道齐衡心中所想,可你要看看对谁,就大姐夫那脾气,就算是她公爹和亲爹来,都得陪着笑脸,齐衡今天敢那么大声说话,也真是胆子够大。

随着新帝的登基,太皇太后掌权,文武百官跟太皇太后僵持了一段时间后,仿佛达成了默契,开始各司其职。

就在新帝赵永登基后的第四个月,边关告急,西夏人撕毁协议,再次扣关,战火再起,朝廷震动。

太皇太后急命靖国公周辰率领大军支援边关,周辰主动推荐新任宁远侯顾廷烨为副将,率军出征。

顾廷烨是在几个月之前继承的宁远侯爵位,而就在宫变那日,顾廷烨跟小秦氏的争斗也是画上了句号,小秦氏没有斗过顾廷烨,绝望之下,一把火烧掉了顾家祖祠,自焚而亡。

与西夏人的战争,足足持续了大半年,最后到了冬天,不宜再战,西夏大军才不得不离开。

这一次周辰并没有追击,一来是因为太皇太后的旨意,二来是他有意为之。

做过皇帝和臣子的他,非常明白一件事,功高震主。

他现在已经站在了权力的巅峰,而且还参与了两次宫变,虽然两次都是帮了太皇太后,可人心是会变的。

现如今太皇太后已经掌控了朝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需要他,所以心里难免会出现变化,就算没有,他也不得不防。

所以他现在不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反而是做出一副吃力挡住西夏大军的样子,不再立大功,更会让太皇太后安心。

于是在周辰的故意操作下,西夏连续第二年扣关,而他又是‘奋力’抵挡。

甚至于在宋夏大战的时候,辽国也是撕毁协议,参与了攻宋,在西北边境一片混乱,全靠周辰率领宋军抵挡。

最后因为数年没有回家,周辰主动向太皇太后请示,允许他与家人团圆,他才得以回了一次汴京城。

可随着他回了汴京城,边关战事再起,没有了他的率领,边关战事吃力,连连败退,太皇太后不得不又派他前去。

如此又是两年,在周辰再次请求回京的时候,太皇太后根本不放心其他人镇守边境,她只想着天下太平,好好的守住江山,过着太皇太后的好日子,根本不想扩充疆土,更不想被宋辽攻入大宋境地。

于是她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靖国公府从汴京城迁到了边境,命周辰长久镇守西北边境。

可她却不知,这正是周辰所要的,在汴京城的话,他目标太大,容易被人针对弹劾,可到了边境,那就不一样了,他谋划了边境多年,这里早就已经成了他的天下,在这里,他根本不需要整日防备这个防备那个。

虽然周辰不准备自己造反当皇帝,但未来的事情,他还是要为后代筹划的。

几十年后,金兵入关,直袭汴京城,擒下大宋皇帝和无数文武百官及其家眷。

就在这个是,一直镇守边关的靖国公,周家军强势崛起,跟金人抗衡,打下了燕云十六州,建立新朝,定都大名府,后改名燕京。

自此,天下归周。

…………

这个副本也写了挺久,就这样结束吧,下个副本已经定了,去有风的地方,没看过的可以去看看,还是不错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8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