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大明英雄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6章 乘风破浪

书名: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大明英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朱元璋特别喜欢忠厚老实之人。

对于刘伯温这样的能人,其实朱元璋的感觉不是太好。

像刘伯温这样的人物,一般都是恃才傲物,有些怪脾气,这是难免的。

刘备之所以要三顾茅庐,那不就是因为诸葛亮有些怪脾气吗?

如果刘备不是所图甚大之人,如果他真的是没有办法,手下没有足智多谋之人,估计去找了一次诸葛亮,一看诸葛亮不在家,他肯定就会拂袖而去,不会再去光临了。

其实呢,诸葛亮当时也是在冒险。

久居隆中,诸葛亮虽有三分天下之能,但如果没有刘备,他这个想法,也只能胎死腹中,根本得不到实施的机会。

其实呢,朱元璋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个诸葛亮,他计谋是完美的。

但是为啥想出三分天下之策呢?

而且占了四川那个偏远的位置,对于中原,他竟然不敢去图谋,这其实就犯了一个大错误。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许没有人说诸葛亮的坏话,因为诸葛亮的表现太完美了,辅佐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朱元璋看来,诸葛亮是死早了,所以英名得以保留。

如果再晚死几年,如果蜀国亡国之后,诸葛亮还没死的话,那他得到的就不是一世英名了,那就是千古骂名了,有的时候,人死,也得分时候。

诸葛亮几次北伐,浪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刘备留下来的五虎上将,还有最精炼的人马,都被熬死了,他的北伐都没有成功。

也许诸葛亮认为,再有几十年,他定然可以北伐成功,但是他的这些武将,已经没有时间等他了,他自己的生命也是不争气,没有等他实施完他的计谋,就挂了,只能是让后人扼腕叹息了。

朱元璋在想,他坚决不做这样的事情,他也不会把希望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任何时候,他都要做好几个计划安排。

现在朱元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安排打算。

一个嘛,就是他现在所拥有的,天下英雄能看到的。他的势力,在朱元璋手下,有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大将,还有刘伯温,李善长等文臣智囊。

还有就是朱元璋现在不但在华夏做生意,现在还要做海外贸易,这也是他一个重要的实力来源。

毕竟不管你做啥事情,有钱就能做很多事情,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真的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最后一条就是遍布华夏的皇觉寺分院,这是他的一张隐秘的王牌。

想想看,这次魏晨在陈友谅核心统治的地域,为什么可以全身而退,你可见他那个皇觉寺分院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了。

朱元璋每日的作息还是非常有规律的。

他会早早睡下,早上闻鸡起舞,一方面观看兵书战策,一方面他也会练习武艺。

他也知道艺不压身,而且经常的锻炼身体,可以让他身体强壮,能做更多的事情,一个病秧子,是不可能成就大业的。

话又说回来了,在朱元璋看来,一个人如果连自己身体都搞不好的话,那你做其他事情能搞好吗?

那也是会让人怀疑的。

这一日,朱元璋收到了沈万三给他来的信件,说海外贸易的第一阶段安排,已经准备完毕,可以近日启程,

让朱元璋安排一些得力人手,跟他一起,进军海外。

看到沈万三的信,朱元璋非常高兴。

他又把魏晨找了过来,他突然又想起了薛刚,然后又把薛刚也找了过来。

因为他觉得薛刚的记忆力比较好,如果让薛刚跟随沈万山学东西,应该是不错的。

薛刚,魏晨两个人见到了朱元璋。

说实话,两个人真的是非常感激朱元璋,如果没有朱元璋,他们两个哪有出头之日呢?

朱元璋向他们二位交代任务。

朱元璋就跟薛刚说,让薛刚再去挑选一些人手,跟他一起,去和沈万三接洽,先走一次海外贸易的事情。

而且朱元璋这次呢,实际他跟魏晨交了另外一个任务。

就是让魏晨准备很多的飞舟,在他们海外贸易的这些航线上,可以通过飞舟,来紧急的传递一些消息。

因为朱元璋当时绘制这个海图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一点。

因为小岛在大海之中,还是有不少的,只要充分利用这些小岛,做为飞舟停靠之地的话,也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啊,朱元璋也知道,这些飞舟虽然在陆地上的用处是很大的。

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风,但在海里,也许面临很大的考验。

在海上,无风还三尺浪,所以这些飞舟的安全性,也是面临考验的。

不过呢,朱元璋觉得有些事情,就得大胆的去尝试一下,这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飞舟进行改进。

魏晨也非常赞同朱元璋的说法。

因为上次飞舟的那个行动,真的是非常的完美。

要是没有飞舟的话,想完成上次那个绝密任务,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把这件事安排好之后,魏晨和徐刚就各自行动,然后他们就一同前去,和沈万三一起,进行这第一次的新海外贸易之行。

这一次他们真的是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朱元璋的安排还是非常的合理的,他派的不但有这些可造之材,也有他暗自选拔的二百名的义军兄弟,这些人都是武艺高强,水性很好,适应力强。

这个世界上事情就是这样的,你财力雄厚,你可以打造很多的大商船。

然后这些大商船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外国特产,可以让你发大财,然后就让你可以有更多的实力,越做越大,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现在的对外贸易,朱元璋很清楚的,他对外国销售本国产的茶叶,丝绸,瓷器,把外国的象牙,香料等带回到国内。

其实呢,朱元璋还在想另外一个事情,这个事情,那是无本万利的。

宋朝的时候,对外贸易非常兴盛,因此在南海,还有其他海域,有很多的沉船。

这次魏晨也接受了朱元璋的这一个秘密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1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