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大明英雄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0章 传播文化

书名: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大明英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沈万三对于朱元璋的回答,那真的让他惊诧不已,这些都是超过他的认知的。

一时之间,他对朱元璋的看法,那真的是惊为天人了。

沈万三真的想不通,一个人竟然可以有这样的才能。

做海外贸易,沈万三自认为自己要是第二,估计没有人是第一,但是现在他不这样认为了。

“大帅,让我怎么说呢?不多说了,请大帅下令吧,下面怎么干,您说了算。”

对于沈万三积极相应的态度,朱元璋还是非常欣慰的。

这很重要的。

毕竟要是他画出来了道,人家根本不响应,那真的是对牛弹琴了。

朱元璋在设想他如何进行海外贸易这条路,是全新的海外贸易。

在他记忆中,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是做生意,而是宣传国威,朱元璋觉得那真的是太傻了。

宣扬国威,当然没错,顺便做做生意也是可以的啊!

他在设想着几个中转点,如果去非洲,他记得非洲有个好望角。

下南洋,他记得新加坡,去美洲,他记得纽约,那个位置好像非常重要。

不过这样的事情,要一步一步来,还有夏岛那个位置,在茫茫大海中间,可以给自己的船只,提供补给,那个岛非常大,物产也丰富。

当然了,也少不了欧洲啊!

还有就是朱元璋也想起了西方的那些传教士,他们以这种方式,进行着文化的传播。

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占领,朱元璋在想,我华夏文明那比他们这个基督文明要大的多。

他要想办法,也以这种文化使者的名义,来传播中华的优秀文明,这个要考虑一下,朱元璋越想,他觉得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做生意,要想别人和你长久做下去,那就要让别人认同你的文化,让他以你的思考方式来思考,那这样的话,生意就源源不断了。

对了,朱元璋又想到另外一个事情,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的。

就是如何和当地人交流,现在他们是语言不通啊!

朱元璋记得,郑和下西洋,在爪哇三宝垄登陆,想进行贸易,当时西爪哇正在和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混战之中,西爪哇杀死郑和士兵170人,西爪哇王畏惧大明威势,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做好这一点,也许就不会有悲剧发生了。

当然朱元璋不会让手下学他们的语言,他要让别人学习自己的语言。

这些事情不可能一下子都做好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这次朱元璋一下子想起了这么多事情,要慢慢的推进,不能着急,这些事情,可以做很多年的。

朱元璋私下里已经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那些能制造大船的能工巧匠。

有钱就是好,做事情就非常顺利。

可以想象,随着朱元璋印制的明王金钞在华夏大地的推进,他手上可以使用的金银数量也是越来越多的。

虽然朱元璋准备的准备金是很多的,但是也可以预计一点,那就是这些金银不可能全部被兑付掉。

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大量剩余的金银,这就是朱元璋可以利用的周转金银。

而是随着朱元璋在华夏势力的推进,这个过程,那就越来越顺利。

“对了,沈大善人,你的海外贸易团队,最远到了哪里?”

“没有多远,最远的地方离华夏五万多里。”

朱元璋记得郑和下西洋,有一次去古里,赐其国王诰命银印,并立碑亭,“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看来一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比一人之力,那真的是不能比的。

不过沈万三能到五万余里,也是相当远了。

“我是这样想的,以我们汇通天下所积累的财力物力,打造大船,选拔合适的人才,我会派兵协助,慢慢的开展海外贸易,这张海图,可以做为方向,和海外之国,互通有无,你觉得呢?”

沈万三听了之后,那是非常赞赏的。

毕竟朱元璋不会亲自做这件事,他只要负责方向就行了。

具体的事情,自有其他人来做,这是肯定的。

“朱大帅想的非常正确,就按照大帅所说的路来走!”

不过朱元璋没有把传播文化的事情告诉沈万三。

毕竟这件事他要自己安排。

沈万三只负责做生意的事情。

各司其职,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条路走下去,前途光明,道路一定会有曲折的。

还是那句话,人才,朱元璋太需要人才了。

沈万三回去安排海外贸易的具体事宜,朱元璋回到金陵。

这个时候,朱元璋又想起来了薛刚。

也不知道薛刚最近选拔了多少人才,其实在朱元璋看来,每个人其实都是可造之材。

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吗?

人人皆可为尧舜。

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这个人要勤奋,吃苦耐劳。

“薛刚啊,最近进展如何呀?”

“禀大帅,进展还是很顺利的,有很多的可造之才,不知道大帅要把他们安排到何处呢?”

现在朱元璋面临的是千头万绪的诸多事情,要问他具体怎么安排,现在他还没有想好。

“薛刚这样子,怎么安排他们,这件事我交给你来做,我会让缺人的那些首领来找你要人,没问题吧!”

“没问题,一定做到!”

治大国如烹小鲜!

他只要管好重要的首领,其他事情,就让他们再接着安排合适的人,这样就行了。

“报!大帅!魏晨回来了!”

朱元璋一听,那真的是太高兴了。

他也看到了简报,说是魏晨向皇觉寺救助,这让朱元璋非常的担心。

对于陈友谅的那些动作,朱元璋的情报系统也是知道一二的。

魏晨是朱元璋亲自发现的人才,忠勇可靠,所以朱元璋想让魏晨做为传播文化的这件事的负责人。

对于朱元璋来说,做这件事的人,必须要可靠。

还要是自己信任的人,而魏晨久经考验,足可以胜任。

不过朱元璋还是要问下魏晨自己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