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晚清之乱臣贼子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两手准备

书名:晚清之乱臣贼子 作者:吴老狼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3

虎神营的惨败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一下子就震惊了北京的内外九城,就连事先从没看好过虎神营的慈安、慈禧和鬼子六等明眼人,都根本不敢相信这么一个残酷的事实……

二十几个吴军士兵就能冲进拥有着五万之众的虎神营营地杀人放火,所向披靡!两个营一千人的吴军就能拥有一百个营编制的虎神营按着打吊着揍,踩在地面上摩擦!

“吴逆贼军是天兵天将下凡吗?二十几个吴逆贼兵就能杀败五万多人的虎神营,吴逆贼兵如果都这么能打,这京城还怎么可能保得住?”这是慈安在听到军情奏报后发出的惊恐叫喊。

贵为东太后的慈安尚且如此恐惧震惊,自然就更别说京城里八旗满人和普通百姓了,永定门外的战事尚未完全结束,京城民间就已经是谣言满天飞,有说吴军是天兵天将下凡孙悟空关二哥附体的,也有说吴军士兵是妖魔鬼怪变化而成的,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吴军将士得外国的洋神仙保佑,个个刀枪不入力打无穷,枪子打在身上连个白印子都不会留下!民心惶惶,人人自危,预言大清气数已尽者相当不在少数,争先恐后收拾行李准备逃回关外的满蒙旗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满清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和公卿权贵们也好不到那里,消息才刚在内城传开,京城六部及各大衙门就几乎全部停止了运转,大小官员提心吊胆,生怕吴军迅速破城杀进正阳门,耽误了自己返回家中收拾金银细软逃命的大事,借故请假回家准备跑路事宜的相当不在少数,拿定主意京城一破马上就向吴军跪地投降的更是数不胜数。而京城里的各大王府里更是乱成一团,贝勒福晋们大呼小叫,争着抢着指挥家奴把财产打包装车,随时准备出城逃命,惊慌得有如世界末日已经降临。

还好,满清朝廷里仍然还有一两个明白人,至少新入值军机处的大臣沈兆霖就表现得十分冷静,随着军机处众臣入宫禀报噩耗时,面对着慈安哭得死去活来、慈禧和鬼子六一起束手无策的危急局势,以主战著称的沈兆霖挺身而出,指出道:“二位太后休慌,虎神营虽败,但大清的京师守军却完好无损,仍然还有与吴逆贼军的一战之力,朝廷只需继续坚守不战,等待官文与骆秉章的援军,那么不消数日,京城便可转危为安,吴逆贼军也必将狼狈逃窜而去。”

沈兆霖的看法虽然乐观,然而慈禧和鬼子六等人却依然还是愁容满面,慈安也抹着眼泪说道:“沈爱卿的话虽然言之有理,可是吴逆贼军那么厉害,京城守军能够撑得到援军到来吗?”

“这点毫无问题!”沈兆霖大声答道:“今日之败,不是吴逆贼军太厉害,而是僧王爷亲手组建的虎神营太无能导致!试问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岂能有昨日成军,今日便可上阵杀敌的军队?虎神营惨败,并不足奇,吴贼大胜,也不过是侥幸走运,也不足惧!”

“沈大人,你这话说得太过了吧?”曹毓英小心翼翼的说道:“当年图海图大将军……。”

“那是图将军天纵英才,治军有方,僧王爷轻敌且好大言,又喜欢揽权和歧视汉将,那能及得上图大将军的一星半点?”

沈兆霖毫不客气的贬斥了僧王爷一通,又说道:“况且当年图将军以八旗家奴为军,也是在兵出张家口后方才与察哈尔叛军交战,途中图将军没少精练士卒,严格军纪,方才有大破布尔尼之捷。僧王爷一味照本宣科,只把图将军学了一个皮毛就仓促上阵,岂能有不败之理?”

就象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虽然不懂沈兆霖分析的道理,慈安却还是下意识的愿意相信沈兆霖所言非虚。所以点了点头后,慈安赶紧又问道:“沈爱卿,那以你之见,现今我们应当如之奈何?”

“坚守待援!”沈兆霖回答得斩钉截铁,又更加直接的说道:“先守外城,城墙守不住就让外城守军退入城内打巷战,外城失守后就守内城,内城城墙再失守,就退入内城打巷战,同时全力坚守紫禁城!”

“如此一来,不管吴逆贼军的兵锋再是锐利,也绝无可能在三五日内攻破紫禁城,危及宫城!而三五日之后,官文与骆秉章的援军必然能够先后赶到,与京城守军里应外合,必可大败曾国荃逆贼于北京城下!”

如果曾国荃能在这里,绝对能把沈兆霖活生生掐死——因为这招正好掐准了吴军的命门。但是很可惜的是,沈兆霖的提议虽然正确得无法再正确,可慈安和慈禧却全都没有这个信心,对沈兆霖的提议不置可否,神态还甚是失望。倒是鬼子六有点动摇,开口附和道:“二位太后,沈大人的提议未尝不可考虑,望二位太后三思。”

低声议论了几句,慈禧才十分勉强的说道:“京城守是要守的,但我们最好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能守住京城当然最好,如果实在守不住,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让吴逆贼军挟持了圣驾。”

听话听音,听到慈禧这话,沈兆霖马上就知道慈安和慈禧已经在打开溜准备,也赶紧跪下说道:“二位太后,京城不可轻弃啊,英夷法夷夺占京城之后又议和退走,是因为他们对大清的江山社稷没有兴趣,无意久占京城!”

“可吴超越逆贼不同啊!这个逆贼一旦夺占了京城,不但绝无可能再把京城交还给大清朝廷,还肯定会乘机悖逆称帝,谋朝篡位,窃取我大清江山啊!”

沈兆霖这番话终于收到了一定效果,考虑到京城一旦被吴军攻占,早就对皇位垂涎三尺的吴超越肯定会乘机称帝自立,绝不会象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签几道条约就把京城又还回来,慈安和慈禧这才稍微坚定了一些决心,由慈安开口说道:“沈爱卿所言有理,京城是不能轻弃,传懿旨与城中守军,全力守卫京城,又擅自出逃者,立斩不赦!”

鬼子六等人应诺,沈兆霖却不肯罢休,又建议道:“二位太后,老臣认为,应当再颁布一道懿旨,有言弃城而走者立斩,如此方可稳定人心,鼓励士气,使京城军民百姓尽知大清朝廷与京城共存亡的决心。”

慈安有些犹豫,擅长开溜的慈禧更是直接摇头,说道:“没这个必要,不能阻塞了言路,沈爱卿放心,如果有人提议弃城,我们不听就是了。”

沈兆霖悄悄叹了口气,知道慈安和慈禧还是不敢自断退路,形势危急的时候,还是有可能选择开溜保命。

是夜二更,当确认了吴军退回化月寺立营休息,没有发起连夜攻城之后,慈安和慈禧让人在夜间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进宫议事。结果咱们的僧王爷也第二次叫人用黄绫把自己给绑了,流着眼泪走上金銮殿向慈安和慈禧请罪。慈安和慈禧则是心中窝火,恨不得把只会吹牛说大话僧王爷直接推出午门斩首,城府稍浅的慈安还直接问道:“僧爱卿,你不是说以八旗家奴为军,担保可以把曾国荃逆贼杀得片甲不留吗?怎么现在虎神营现在已经土崩瓦解,吴逆贼军反倒贼势更加猖獗?”

“奴才无能!奴才有罪!奴才罪该万死!奴才万万没有想到虎神营中竟然会出内奸,散播谣言动摇军心,违令开枪引发混乱,给了吴逆贼军乘机破营的机会!奴才罪该万死!请二位太后放心,奴才一定会尽快揪出内奸,把他们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跪倒在金銮殿上,僧王爷哭得是梨花带雨,杜鹃啼血,一边拼命磕头请罪,一边拼命把罪过推给虎神营中子虚乌有的叛徒内奸。与僧王爷交情过命的惠老王爷绵愉则苦苦求情,恳求慈安和慈禧再给僧王爷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考虑到目前在军事上实在无人可用,慈安和慈禧一忍再忍,只好暂时摘去了僧王爷的顶戴花翎,让僧王爷继续给惠老王爷当副手戴罪立功,大事化小抹过了虎神营的事。

再接着当然是讨论如何御敌的问题了,结果让以沈兆霖为首的主战派松了口气的事,虽然也有一些官员也建议慈安和慈禧三十六计走为上,效仿她们的死鬼老公咸丰大帝提前开溜,只留重臣继续守卫京城等待援军。然而在吴军还没有打进外城的情况下,已经被沈兆霖打过预防针的慈安和慈禧却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虽没有放出有言弃城者立斩的狠话,却也表态要坚守京城到底。

敲定了继续守城的决议,再接下来当然是明确守城责任人,结果这一次慈安和慈禧也没再客气,直接就把守卫外城缓冲地的重任全部委托给了僧王爷,让僧王爷总司外城防务,让醇王爷负责守卫内城和紫禁城,惠老王爷继续担任全军总指挥。同时慈安还直接对僧王爷说道:“僧爱卿,这可是哀家和西太后给你的最后一个机会,外城在,你的脑袋就在,外城亡,你也不必回来了,自己解决吧。”

“奴才领旨,谢太后隆恩。”僧王爷愁眉苦脸的答应,心里更是连珠叫苦,暗道:“完了,吴逆贼军除非脑袋进水,否则就肯定是先打外城,这外城如果真有什么闪失,本王这颗脑袋可真的就保不住了啊?”

这时,礼部尚书李棠阶站了出来,别出心裁的提出了一个新建议,说道:“二位太后,微臣认为,不妨考虑招抚曾国荃等逆贼为朝廷所用,若能成功,不但京城之危立解,朝廷也可多一员虎将可用啊?”

满朝哗然,大部分文武官员都对李棠阶的异想天开大加嘲讽,都问李棠阶是不是忘了曾国荃和吴超越的亲戚关系?但也有几个官员认为值得一试,同为清流的李鸿藻(和李鸿章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其中之一,出列奏道:“二位太后,微臣觉得李尚书的提议不妨一试。”

“吴超越逆贼是曾国荃的侄女婿不假,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曾国荃的侄女竟然是嫁给吴超越逆贼做侧室,曾国荃身为宗圣曾子的直系后裔,即便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必然觉得万分屈辱。而且曾国荃身为叔辈,却反倒要听晚辈吴超越逆贼的号令指挥,向吴超越屈膝行礼,人伦颠倒,心中也必然存有怨念。”

“有此契机,二位太后倘若颁布懿旨,封赠曾国荃以高官显爵,赏赐以金银珠宝,再感之以圣人教化,未必没有可能招抚曾国荃逆贼成功,使之为朝廷所用。”

李鸿藻的话再次遭到了众人嘲笑,不少文武官员都冷笑着向李鸿藻问,说曾国荃马上就有希望攻破京城升官受赏了,怎么可能还接受满清朝廷的官职册封?然而慈禧和慈安却一直没有开口拒绝,还在珠帘后面低声议论了起来。

“姐姐,李棠阶和李鸿藻的议论虽然异想天开,绝无可能一举成功,但我们稍加变通,未必不能变成一招缓兵之计,为我们等待援军争取时间。”慈禧低声说道。

“如何变通?”慈安低声问道。

“以招抚为名,秘密要求展开和谈。”慈禧低声说道:“曾国荃之兄曾国藩命丧鄱阳湖,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江西巡抚文俊拒绝发兵救援,曾国荃必然深恨文俊,现今文俊又正好就在京城之中,我们不妨以交出文俊给曾国荃报仇为谈判条件,要求与曾国荃展开和谈,乘机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曾国荃逆贼怕是不会上当吧?”慈安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个逆贼那能不明白时间对他来说同样重要,岂能为了一个早晚可杀的文俊放缓攻城,浪费时间?”

“曾国荃逆贼是肯定不会上当,但是我们再诱之以利,甚至还可以答应只要条件合适就主动开城迎贼,那么曾国荃逆贼不会不动心考虑,只要他开出条件和我们讨价还价,我们就可以乘机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达。”

慈禧低声说出了自己的真正打算,又补充道:“而且建立了联系之后,我们如果再能在守城中小挫吴贼,让曾国荃逆贼觉得破城无望,那么李棠阶和李鸿藻所说的招抚之事,就未必没有可能成功。”

仔细盘算了一下,觉得此事即便失败也几乎是毫无损失,可一旦成功却收获巨大,所以慈安很快点了点头,同意试上一试。当下慈安和慈禧又低声商议了几句,先是随便找个借口抹过这个问题,然后就宣布散朝。

最后,待百官离去之后,慈安和慈禧才暗中交代安德海,让安德海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密宣李棠阶和李鸿藻进宫觐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