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晚清之乱臣贼子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四章 合理赖帐

书名:晚清之乱臣贼子 作者:吴老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还是占了距离比较近的便宜,僧格林沁给翁心存的书信很快就送回到了六安——在书信上,僧王爷准确答复翁心存,说是自己接受翁心存的建议,决定南下追缴捻军韩奇峰部,要翁心存所部团练西进叶家寨,沿史河一线严密布防,协助僧王军封堵韩奇峰的东窜道路,并接受僧王爷的号令指挥。

除此之外,僧王爷还让信使给翁心存带了一个口信,说是自己在戎马倥偬之中,抽空写了一些诗词,想请当代大诗人翁太师傅斧正。

听到了僧王爷让信使带来的这句话,翁心存和翁同龢父子当然心领神会,笑容满面,也赶紧找来了实际统兵的翁心存长子翁同书和次子翁同爵,与他们商议出兵帮助僧王剿捻的军事行动。

因为不知道翁心存和僧王爷的背后交易,得知了僧王爷这道命令后,真正统兵的翁同书和翁同爵都被吓了一大跳,翁同书还直接惊叫出声,“僧王爷开什么玩笑?沿史河布防封堵捻匪东窜道路?叶家集南面的史河上游倒是好守,山高路窄,守住险要就可以堵住捻匪。史河下游的北面可是一马平川,我们的骑兵马队只有三百多人,怎么可能轻保守得住?”

翁心存笑而不语,翁同龢则奸笑着凑到了两个兄长的耳边,低声把父亲和僧王爷的暗中联手坑害吴超越的打算说了,又说僧王爷已经答应联手。翁同书和翁同爵这才恍然大悟,曾经被吴超越用英文书信问候过祖先的翁同书更是大喜过望,一拍大腿说道:“好!只要能把捻匪给赶紧湖北,怎么都够吴超越那个小汉奸喝一壶的!”

“必须得请僧王爷先派一支骑兵越过史河,屯兵大山铺以为机动,然后我们才有把握守住史河。”翁同爵很冷静的说道:“不然的话,就凭我们手里的马队,不但守不住史河防线,相反还有可能被捻匪趁虚而入,杀进我们的防区。”

“那你们快把计划议定,老夫这就给僧王爷写信求援。”翁心存轻描淡写的吩咐,又冲掌管钱粮的翁同龢吩咐道:“叔平,准备好一批粮草,先送到大山铺去囤积,以便僧王爷的马队使用。”

“父亲,我们的粮草也不多了。”翁同龢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多也得分。”翁心存很有威仪的说道:“大山铺是我们的防区,僧王爷的马队到我们的防区给我们帮忙,不尽量尽点地主之谊,如何能行?”

翁同龢无可奈何的答应,又在心里咬牙说道:“分点粮草就分点粮草,只要能报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

安徽团练在翁家父子的率领下,迅速西进至史河一线严密布防的时候,率领着骑兵预备队驻扎在随州总司鄂北防线的聂士成,也收到了吴超越命令他率领骑兵出省作战,协助僧王爷追缴捻军韩奇峰部的命令。

结果和翁同书一样,大舅子聂士成也被妹夫这道命令吓了一跳,冲亲自来送信的邵彦烺惊叫问道:“吴抚台开什么玩笑?叫我把骑兵全部带出省去助剿,没了机动兵力补缺堵漏,捻匪乘机杀进黄州怎么办?”

还是和翁同龢一样,知道内情的邵彦烺也附到了聂士成耳边,低声说了吴超越的真正罪恶目的。结果和翁同书兄弟不同,聂士成听了妹夫的无耻目的却是大皱眉头,表情为难的说道:“这……,是不是太卑鄙了?”

“没办法,谁叫翁心存父子前几天阴了我们抚台大人?”邵彦烺耸肩答道:“再有,让大股捻匪在光州长期盘踞也不是办法,我们的大别山防线如果出现什么纰漏,让捻子乘机又流窜进湖北,那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虽然很是不乐意帮妹夫阴人,但妹夫毕竟是妹夫,妹夫还是用公文形式下的命令,天生就是军人的聂士成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老老实实的带着手里的一千二百余骑兵向东开拔,赶往适合向北出击的木陵关驻扎,等待时机出省参战。邵彦烺则依照吴超越的命令随军行动,给聂士成出谋划策,以免僧王爷突然反水阴了过于憨厚老实的聂士成。

…………

吴军机动兵力的这一调动让翁家三兄弟几乎把嘴巴笑歪,因为对于湖北军队来说,木陵关以东相对比较容易防守,只要守住大别山脉的几个重要隘口,就足以把捻军大队阻挡在大别山以北。而与之相反的是,木陵关以西的大别山山脉却要低矮得多,大小道路和隘口多如牛毛,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捻军钻了空子。聂士成带着鄂北机动兵力移驻到了木陵关,捻军再想钻空子流窜进湖北自然就可以容易许多。

狠狠嘲笑了一通吴超越的任人唯亲,栽培了聂士成这么一个不懂军事的大舅子,颇有点军事头脑的翁同书还马上提议和僧王爷再度联络,口头报知吴军机动队动向,用书信建议僧王爷走新蔡、固城、洪河口这条路进兵,把盘踞于长陵的捻军从东往西赶。翁心存不懂军事,却十分欣赏宝贝大儿子的口头报告和书信建议的谨慎细致,立即依计而行。

与此同时,在吴超越和翁家父子的翘首以盼中,僧王爷的骑兵主力也终于有了动作,在僧王爷的亲自率领下,一万多清军骑兵先是西进到了许州,然后进西平经上蔡,取道汝阳南下,一路马不停蹄。

结果到了汝阳阜,决定僧王爷是走新蔡路把捻军往西赶,还是走息县路把捻军往东赶这个关键路口时,翁家父子派出的信使也正好拦住了僧王爷的军队,呈上了翁同书的进兵道路建议书信。然而很可惜,翁同书的妙计不但没有得到僧王爷的采纳,相反还换来了僧王爷的咆哮怒斥…………

“你们想坑死本王?走新蔡路把捻匪往西赶,捻匪乘机又跑进汝宁怎么办?你们嫌汝宁的捻匪之前把本王折腾得还不够?回去告诉翁心存,就说本王怎么进兵怎么打,不用他操心!他只管守好史河防线就行!给他帮忙的机动兵力,本王会尽快派给他,也用不着他操心!”

信使灰头土脸的跑回叶家集给翁心存父子带回口信的时候,僧王爷的骑兵主力也已经顺利抵达了息县,然后僧王爷马上着手布置清水河与寨河防线,先堵住韩奇峰的西窜道路,又在阜子口重地布置了一支精锐应变,最后才向活动于长陵镇一带的捻军发起进攻。再接着,目前正面还杠不赢的捻军蓝旗主力马上脚底抹油,撒腿就跑。

结果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统帅捻军蓝旗主力的韩奇峰才发现,他再想向正西和西南跑已经十分困难,向西跑倒是一片坦途,可那个三不管地带是早就被捻军轮流玩烂了的,除了严阵以待的阜阳清军就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流窜过去很难获得补给。所以即便有些冒险,韩奇峰还是咬牙选择了逃向正南,僧王亲自督师追杀,一边咬着捻军的屁股不放,一边让阜子口的自军偏师桂龄部与捻军主力平行向南,随时准备封堵捻军西窜。

再接着,让翁心存父子欣喜若狂的事发生了,吴超越的大舅子聂士成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在捻军尚未逼近湖北边境的情况下,聂士成竟然就已经带着吴超越在鄂北的唯一一支机动骑兵越过省境,大踏步到了白雀园驻扎,主动放弃了机动救援木陵关以西的有利位置。

“僧王爷,天赐良机啊!你的偏师只要故意放点水,捻子马上就能西窜到大胜关那边,找到机会进湖北啊!”

翁家兄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傻眼的事发生了,僧王爷的偏师竟然同样吃错了药,紧密保持着捻军主力平行南下的态势,死死守住了潢河一线,死活没给捻军西窜的机会。捻军一度冒险向西,也遭到了桂龄的迎头痛击,脑袋碰了一个大包被迫东撤。

翁家兄弟傻眼,韩奇峰更傻眼,因为韩奇峰早就听说过他的两个大对头僧王爷和吴超越不和,彼此之间从不联手还专门往对方背后捅刀子,冒着被僧王爷主力追上的危险西进,也是想利用僧王爷和吴超越的矛盾找到机会突围,然而僧王爷和吴超越的军队这次却偏偏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堵西一个堵南,主力也在北面严密封锁,让韩奇峰除了正东方向以外就找不到任何逃跑突围的机会。

硬着头皮逃到了彭家店一带,不肯死心的韩奇峰又冒险向西南方向冲了一把,妄图从僧王军桂龄部和吴军聂士成部的防区空隙处突围,结果让韩奇峰欲哭无泪的是,本应该互相看笑话的桂龄和聂士成竟然双双出兵夹击,桂龄所部的蒙古骑兵刀砍箭射,聂士成的吴军骑兵长枪短枪乒乒乓乓,联起手来把韩奇峰抽了一个满脸开花。

“撞鬼了!清妖这次咋这么团结齐心?!向东,马上向东!往六安去!那里虽然穷点,没多少银子和粮食抢,也总比被清妖包围强!”

被迫无奈之下,捻军只能是做出了一个让翁家父子欲哭无泪的决定——掉头杀向正东面的六安方向。翁家兄弟惨叫哀号的同时,也只能是赶紧派人向僧王爷求援,同时质问僧王爷为何言而无信,没有故意放纵捻军逃向西南,去冲击没有了机动兵力救援布漏的湖北汉阳北部?

“本王什么时候答应过要把捻匪放进湖北了?!回去告诉翁心存,叫他给本王老实守住史河,史河那里出了纰漏让捻匪突围成功,小心本王上表弹劾他!”

理直气壮反问的同时,僧王爷也的确尽了力追击捻军,全力争取在光州干掉韩奇峰的机会。然而越是这样,韩奇峰部就越是象兔子一样的逃得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彭家店东窜到了史河西岸,翁心存父子惨叫连连的同时,也只好硬着头皮督师封堵,全力守卫史河防线。

怎么堵也没用,翁家团练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如吴军和僧王军,即便是主力战兵也未必有把握能干得过韩奇峰所部的主力,再加上史河以北的开阔地形,以及春季水浅,捻军经过一番激战之后,终于还是在叶家集北部的黎集一带突破了翁家团练的防线,成功杀入贫穷但清军兵力薄弱的六安颖州交界处,还直接横穿这个时代荒无人烟的颖州正南角,流窜进了六安州北部。

再接着,翁家父子当然是更加的欲哭无泪了,僧王爷暴跳如雷的质问他们为什么封堵不力,吴超越派来的代表邵彦烺脸色铁青的表示,要请吴超越上表追究翁家父子纵敌逃窜的责任。六安州的地方官员更是个个恨不得把翁家父子的生吞活嚼!——你妹!本来就穷,还把捻子放进来流窜抢劫,你们老翁家坑爹啊!

最精彩的当然还是在私底下,虽说没能成功把捻军蓝旗主力歼灭在光州境内有些可惜,但早就被捻军流窜特长折磨得没脾气的僧王爷也没过于遗憾,还派人找来了吴超越派来的代表邵彦烺,哼哼着说自己这次为了到光州剿捻,耗费了多少军粮,又浪费了多少军饷,还有消耗了多少子弹。

“请王爷放心,这些我们都明白。”邵彦烺很会说话的回答道:“关于这些事,学生一定会向吴抚台如实禀报,请吴抚台决定如何定夺。”

还算要点脸的僧王爷满意点头,心里也开始迫不及待的盘算向吴超越如何伸手,讨要多少粮草军饷和洋枪洋炮,还更加迫不及待的写了一道书信给吴超越,发出种种暗示。

还别说,僧王爷的暗示书信还真给湖北巡抚衙门出了一个大难题,至少吴超越的两大帮凶赵烈文和阎敬铭在看到书信后就大皱眉头,不知道如何应对——刚欠了僧王爷一个大人情,不还的话可就太不要脸了。

很是出乎赵烈文和阎敬铭的预料,当他们向吴超越问起如何应对僧王爷的狮子大张口时,吴超越竟然轻描淡写的回答道:“替我给僧王爷回一道书信,就说湖北钱粮都是朝廷所有,没有旨意我不敢擅专,但他如果真的粮饷困难,可以上表朝廷请户部裁夺,看让我们湖北多承担多少。”

“抚台大人,谨慎。”阎敬铭赶紧警告道:“直接给僧王爷一批钱粮武器,事过了就过了,可如果松口留下墨吃纸,答应让户部重新裁夺我们承担的剿捻军饷和粮草,列为制度,那我们以后可就每个月都跑不掉了。”

“慰亭,别乱开玩笑。”赵烈文也警告道:“户部汉尚书朱凤标可是柏葰柏中堂的人,他如果在重新裁夺僧王爷粮饷方面阴我们,我们可就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户部汉尚书朱凤标是柏中堂的人,可满尚书马上就要是我们的人了。”

吴超越微笑说道:“肃中堂那边的消息,因为户部积弊过深,肃中堂请旨亲自到户部去反贪查腐,皇上已经答应,还下旨让肃中堂接管户部担任满尚书,只不过朝廷邸报还没来不及公布这件事。你们说有肃中堂坐镇户部,我们还用担心吃什么亏?”

赵烈文和阎敬铭恍然大悟,一起放声大笑,都夸奖吴超越够狠够黑,不想出钱粮还故意让僧王爷空欢喜一场。吴超越则又微笑说道:“还有个好消息,僧王爷可能在中原呆不长了,要被调回直隶去了。”

“为什么?”阎敬铭赶紧问道。

“洋人那边的消息。”吴超越沉声答道:“因为两江总督何桂清拒绝答应让洋人公使驻京的条件,还有其他条件也谈不拢,洋人那边已经决定把舰队开往大沽口。朝廷为了预防万一,很有可能会把僧王爷这支军队调回去守卫直隶,僧王爷的麾下全是满蒙骑兵,对朝廷来说最放心也最可靠,所以我估计,僧王爷快要离开中原了。”

虽然的确是个可以赖帐的好消息,阎敬铭和赵烈文却一起默然,然后阎敬铭才说道:“如果僧王爷真被调回直隶,对我们来说虽然也是一件好事,可是没了僧王爷的军队坐镇中原,中原肯定会更乱,我们周边的形势也肯定更恶劣了。”

“我有什么办法?”吴超越苦笑,说道:“除非朝廷准许我再扩军,给我更多的兵权和财权,否则我唯一能做到的,就只有看好湖北这一亩三分地。”

无耻叹息着推卸责任的同时,吴超越仍然没有忘了叫赵烈文代笔,弹劾翁心存父子的失职之罪,更加无耻的诬告翁家父子畏战惧敌,纵敌逃窜坐视军机,导致豫皖鄂三省官军合力围剿捻军的战事功败垂成,要求满清朝廷从重处治,报之前翁心存在关键时刻捅自己刀子的一箭之仇!

再掉过头来看看僧王爷这边的情况,卖了个大人情给吴超越,原意不过是想乞讨点钱粮武器救急,结果万万没想到吴超越竟然会松口答应请户部重新裁定湖北所承担的剿捻粮饷,已经快被军饷钱粮拖欠严重这个问题烦死的僧王爷喜出望外之余,第一反应当然就是亲自提笔写折子,奏请满清朝廷重新裁夺中原诸省的钱粮承担份额,让钱粮相对比较充足的湖北承担更多剿捻的钱粮军饷,给又穷又乱的河南减轻负担,也补上安徽那边已经快要全部赖掉的军饷钱粮。

末了,僧王爷还难得夸奖了吴超越几句,“真没想到,真没想到慰亭会是这样的人,本王以前真是看错了他,看错了他啊!”

僧王爷当然是白高兴了一场,当他的折子送到京城后,军机处倒是把折子转到了户部,可是已经接手户部的肃顺肃中堂却是把脸一黑,怒吼道:“想得美!当初老子举荐吴超越接任湖北巡抚的时候,那一个不是上窜下跳的反对?现在吴超越把战火冲天的湖北治理好了,为了朝廷攒出钱粮军饷了,个个都拼命的想向湖北伸手了,天下有那么好的事?”

“不行!湖北的钱粮负担本来就重,就算有点节余也得先给朝廷留着应急!想要钱粮军饷,自己去把河南的捻匪剿光,让河南的地方官府收得上赋税钱粮再给他!”

咆哮完了,肃中堂又拿起户部汉尚书朱凤标已经批注过的一份公文,大概看了几眼后觉得不满意,二话不说就提笔涂掉朱凤标的批注,重新写上自己的决定发布实施。当事人朱凤标和其他的户部官员都在旁边看着,可谁都不敢吭一声,喘一口大气。(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2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