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前朝后宫

作者:刺猬崔123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章 初得云开见月明

书名:前朝后宫 作者:刺猬崔123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2

八月的木兰围场,骄阳似火,却也别有一番壮美景色。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围场之中,绿草如茵,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一直铺向远方。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天空,留下清脆的鸣叫声,为这片宁静的天地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扬起阵阵尘土。康熙带着皇子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英姿飒爽,他们的身影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走了几天的路,于傍晚时分,皇家大部队赶到木兰围场,此时的木兰围场被一层金色的光晕笼罩。余晖洒在草原上,绿草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闪耀着柔和的光芒。围场中的溪流反射着晚霞的光芒,波光粼粼,如同流动的彩色丝带。溪边的树木静静地伫立着,黑色的剪影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马儿们也仿佛累了,轻轻地打着响鼻,甩着尾巴。

猎场上,皇子们带着几天的疲惫,随着康熙的一声:“停!”皇家部队开始安营扎寨。卸去了身上的铠甲,皇子们在各自的营帐房开始休息。

胤褆刚刚入帐,只见他面色阴沉,从口袋中掏出那扎着针的小人,上面赫然写着皇太子的名字。他一边扎着,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骂着,眼中闪烁着嫉妒与愤恨的光芒。那小人在他手中仿佛成了发泄怒火的对象,每一针下去都带着深深的恶意,“快去死吧!你怎么还不死!你死了太子之位就是我的了……”在这木兰围场的傍晚,他的行为却如同一团阴云,给原本宁静的氛围带来了一丝诡异与不安。他似乎忘却了自己身为皇子的身份和责任,被心中的私欲与野心所蒙蔽,陷入了疯狂的嫉妒之中。

正巧这时,胤祉走了过来,刚想入帐,却听到胤褆这咒骂声,轻拉开纬帐,不曾想看到这一幕。“怪不得今日二哥总是疯疯癫癫,不曾想是被大哥下了魔咒!”胤祉小声嘟囔着,他并没有即刻进去阻止胤褆这一行为,瞥了一眼,转身回到了自己营房内。夜已深,胤祉躺在榻上,久久不能睡去。“我还不能将此事禀告给皇阿玛,若是咒术对二哥管用,那他日他必定闯祸,那时我不就尽享渔翁之利了……过两日就是逐猎之时,现在还不是时候!”胤祉翻来覆去想了又想。

很快,来木兰围场也有几日,这天风和日丽,天空中偶有几只大雁飞来飞去,远处丛林中也会时不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猎物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和皇子们展开血搏了。

康熙骑在高大的骏马上,身后更是有皇家侍卫陪守。康熙走在最前面,轻拽了下马绳,扭过头神色威严地看着皇子们,大声说道:“吾儿们,来到这木兰围场,乃是让你们一展身手之时。打猎,非仅为娱乐,更是锤炼你们的勇气、智慧与骑射之术。这围场之中,野兽奔腾,尔等当以果敢之心、敏锐之目、娴熟之技,追逐猎物。要知道,我大清以骑射得天下,尔等身为皇子,不可忘本。在这猎场上,尽显男儿本色,让朕看看你们的本事。谁若英勇无畏、技艺超群,朕必有重赏。”

众皇子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骏马嘶鸣,蹄声如雷,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大阿哥一马当先,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前方逃窜的猎物。他双腿夹紧马腹,手中缰绳一抖,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只见他弯弓搭箭,瞄准一只奔跑的鹿,“嗖”的一声,利箭离弦,准确无误地射中目标,鹿应声倒地。大阿哥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四阿哥面色冷峻,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远处的一群狼身上。他深知狼的凶猛,但毫不畏惧。他带领着自己的随从,悄悄靠近狼群。在合适的时机,他一声令下,众人万箭齐发,狼群四处逃窜。八阿哥不紧不慢地骑着马,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他迅速拉弓,箭如流星般射出,野兔瞬间毙命。八阿哥微微一笑。其他皇子也不甘示弱,纷纷展示出自己的骑射本领。围场上尘土飞扬,呼喊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激烈而壮观的狩猎场景。

不一会儿,众皇子射猎完毕,纷纷骑着骏马,英姿飒爽地来到康熙帝面前。他们手中拿着各自的战利品,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兴奋。

八阿哥率先上前,他的马背上驮着几只肥美的鹿和几只野兔。他恭敬地向康熙行礼,大声说道:“皇阿玛,儿臣今日猎得这些猎物,愿皇阿玛龙体安康,大清江山永固。”康熙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三阿哥随后而至,他的猎物虽不如八阿哥多,但每一只都十分精致。他手捧着一只漂亮的锦鸡和几只山雀,轻声说道:“皇阿玛,儿臣的猎物虽少,但都是用心所猎,愿皇阿玛喜欢。”康熙看着他,眼中满是慈爱。四阿哥不紧不慢地走来,他的身后跟着几个随从,抬着几只野狼和一头野猪。他神色冷峻地向康熙行礼,说道:“皇阿玛,儿臣猎得这些凶猛之兽,以显我大清勇士之威。”康熙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对四阿哥的果敢和勇气表示赞赏。其他皇子也依次上前,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一时间,康熙帝面前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猎物,有鹿、兔、野鸡、野猪、野狼等等。

康熙帝端坐在骏马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皇子和他们的战利品。当他的视线落在那堆积如山的猎物上时,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他未曾想到,众皇子在此次射猎中竟有如此收获。接着,那惊讶渐渐转化为欣慰与自豪。突然,康熙像是发觉了什么,疑惑的问道:“胤礽呢?他是还没回来?”梁九功向前几步:“回禀皇上,今日皇太子并无来涉猎。”“什么?!其他人都来了!怎么唯独他没来!”康熙帝有些愤怒,“去把他叫来!”“回禀皇阿玛,狩猎前儿臣去叫过二哥,可他说……他说……”胤禩眼睛一撇。“你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他说什么!如实说来!”“他说这样的活动,他不参加也罢!”“什么!逆子!梁九功!随朕前去看看这个逆子到底在干什么!”“嗻!”

康熙说完,率马来到胤礽的营房,刚踏入围栏,便听见营房中传来阵阵喧闹之声。那声音中夹杂着女子的哭喊与惊恐的求饶,以及器物摔打之声。康熙心中一紧,加快了脚步。待走近营房,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不已。只见皇太子满脸怒容,正疯狂地打骂着宫女。宫女们衣衫不整,满脸惊恐,四处逃窜却又无处可躲。皇太子如同发疯一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端庄与稳重。康熙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他想起自己一生兢兢业业,恪守祖德,为大清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而眼前的皇太子,本应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却如此不成体统,肆意妄为。

康熙怒喝道:“住手!”皇太子听到康熙的声音,瞬间愣住,惊恐地看着康熙。康熙痛心疾首地说道:“你身为皇太子,不思进取,不遵祖德,如此行径,如何能担当得起大清的江山?”于是,康熙愤怒的对梁九功说:“传朕旨意,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力淫乱。废除胤礽皇太子之位!即刻送回京,幽禁咸安宫!”这一决定,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皇室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康熙深知,为了大清的未来,他必须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四哥!”晚上,胤祥找到四阿哥胤禛。“这可如何是好!”“谁知太子竟如此不成气候!这次皇阿玛可真生气了!”胤祥痛心疾首,“皇阿玛废了太子,那我们有何立足之地啊!”胤禛安抚道:“别急!太子的过错不是什么大问题,待到咱们回京后,向皇阿玛再求求情,没准还能复太子,更何况太子突然如此,定有情况!”“也只能如此了!”胤祥叹了口气。

胤禩得知皇太子被废的消息,心中一阵狂喜,那压抑许久的欲望瞬间如火焰般升腾起来。他连忙叫来九阿哥和十阿哥,三人相聚一处,脸上皆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胤禩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说道:“太子被废,此乃天赐良机。吾等当抓住这个机会,谋取更大的利益。”九阿哥连连点头,应道:“八哥所言极是。如今太子之位空缺,正是我们大展身手之时。”十阿哥则摩拳擦掌,大声道:“吾等定要齐心协力,为八哥登上太子之位而努力。”“回京后,我们定要联合众位大臣,议太子之位。才好让八哥尽快手握大权!”九阿哥暗暗高兴。

木兰围场的日子匆匆结束,康熙率领大部队回京。次日上朝,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众大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局势的担忧与揣测。随着康熙的一声轻咳,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站定,等待着康熙发话。然而,康熙却沉默不语,只是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众人。这时,一位大臣率先站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太子之位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储君。臣等以为八阿哥贤德聪慧,礼贤下士,深得人心,可立为太子。”此言一出,立刻有不少大臣纷纷附和。陛下,八阿哥为人宽厚,素有仁德之名,实乃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八阿哥才学出众,办事得力,若立为太子,定能辅佐陛下,成就大清盛世。”一时间,朝堂之上,众人推举八阿哥的声音此起彼伏,胤禩心中暗暗窃喜,他轻轻抬眼看了下康熙,康熙沉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议论,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心中却在暗暗思索着这复杂的局势:“想不到现如今老八的势力如此之大,朕才刚刚废了太子,他们就开始觊觎太子之位了!”“好了!朕心中自然有数!此事先且作罢!”众人正为立太子之事争论不休,忽闻西藏一带叛乱的消息,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康熙帝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果断命九阿哥为督统,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前往平定西藏之乱。此时,四阿哥灵机一动,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可让年羹尧协助九阿哥与十四阿哥平定西藏。年羹尧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且对皇阿玛忠心耿耿。有他相助,定能事半功倍,早日平息叛乱,保我大清江山安稳。”康熙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老四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命年羹尧为四川巡抚,协助九阿哥与十四阿哥,务必全力以赴,平定西藏之乱。”众大臣闻言,心中各有所思。这一场西藏平叛之战,不仅关乎大清的边疆稳定,也将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局势中,掀起新的波澜。

下朝后,胤禛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回到府上。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倦意,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走进府门,那熟悉的环境却未能立刻驱散他心中的疲惫。他微微叹了口气,想着朝堂上的种种纷争,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烦闷。阳光洒在庭院中,却无法温暖他疲惫的心灵。他在回廊上慢慢踱步,思绪依旧沉浸在那些棘手的政事之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福祉,这沉重的压力如影随形,让他难以喘息,还好他将年羹尧安插在了老九和老十四中间,还能监视着对方的动向,不然现如今得局势更加难以控制了。

正想着,下人便满脸喜色地飞奔而来。“王爷,大喜啊!二格格生了个男孩儿,小公子白白胖胖,哭声响亮呢。”胤禛闻言,疲惫之色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喜与欣慰。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如同春日的暖阳,瞬间驱散了他下朝后的疲惫与烦闷。他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新生的孩子,来到耿氏这里,看着那小小的婴儿,胤禛心中满是柔情。那稚嫩的小脸,仿佛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他轻轻抚摸着孩子的额头,眼神中充满了慈爱。“恭喜王爷,恭喜妹妹,看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多有福气啊!”李芸汐说道。

“是啊!近几个月,咱们府上不仅芸汐妹妹生了个女儿,现如今瑾宣妹妹有为王爷添了个小世子!”晚乔微笑着说道。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站在一旁的年氏突然一阵作呕。她连忙捂住嘴,脸色微微发白。胤禛见状,心中一紧,立刻丢下手里抱着的婴儿,双手轻轻扶着年玥怡,关心地问道:“玥怡,你怎么了?身体不适吗?”年玥怡轻轻摇头,却又止不住那股恶心之感。胤禛急忙命人去请郎中,躺在床上的耿瑾宣和站在一旁的沐心对视了一眼,又将目光投放在了胤禛和年玥怡的背影上。片刻,郎中匆匆赶来,一番诊断之后,面露喜色地向胤禛道喜:“王爷,恭喜王爷,年侧福晋这是有喜了。”众人一听,大惊,胤禛也瞪大了眼睛,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他看着年氏,眼中满是温柔与喜悦:“太好了,真是天佑我雍王府。”年氏的脸上也泛起红晕,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这个意外的惊喜,让整个雍王府更加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此刻的雍王府,沉浸在一片喜悦与希望之中。

这新生命的诞生和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让胤禛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也让他在这复杂的朝堂争斗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慰藉。

“哼!我的孩子刚一出生,她就有喜了!这分明不是抢我和我孩儿的恩宠吗!好让四爷多去她那里!矫情这么久还不够吗!”耿瑾宣此时脸色发红,生气的说道。沐心看了她一眼,说道:“姐姐别慌,您看我,和她同日入王府,恩宠还不及他的一半!我都不气,您气什么!”“是啊!你倒是想得开!王爷这一年到头净去她那里了!”沐心笑了一下,不紧不慢的说:“皇亲国戚中的女子,自古以来有喜都不叫喜,能真正平安的生下那才叫喜呢!”耿瑾宣抬头看了一眼沐心:“难不成你有什么好办法?”沐心挑了下眉毛,阴险的说道:“我可以命人从外带几盒胭脂,送给年氏一盒。”“妹妹的意思是……”耿瑾宣瞬间明白了钮祜禄沐心的意思,两人相视一笑。

耿瑾宣找到胤禛,“四爷,生下弘历,妾身总感觉身上寒津津的,妾身听说当初您得了时疫,是一位太医将您治好的,可见那位太医医术高明,妾身想让他帮我调理调理身子,我好尽快恢复,再为您添丁啊!”胤禛犹豫了一下,“好吧!正好,让他也为玥怡把把脉,明日叫他进府。”耿瑾宣高兴地笑了:“谢四爷!”

第二日,胡养龙如约进了雍王府,“拜见格格!”瑾宣端庄的站在平安居前殿,身旁站着沐心,“许久不见,胡大人别来无恙!”胡养龙抬眼看了看沐心,“不知您此次叫我来,有何吩咐?”沐心回复道:“胡大人好聪明,咱们后殿说话!”说罢,沐心和瑾宣带着胡养龙穿过游廊,来到后殿,后殿清净淡雅,很少人来往。“胡大人,你我交情有过十年了吧!”“是!十五年半载!”胡养龙回答道。旁边的瑾宣一直不说话,沐心听到胡养龙的回答,又接着说:“凭我们的交情,您最多可为我办什么事呢?”胡养龙抬头看了眼沐心,又看了眼旁边的瑾宣,回答道:“任何事!”“好!胡大人,我知道您对我的情义,他日我必定报答您!”沐心得到了自己想听到的回答,又接着说:“我现在需要一些伤胎的东西,还请大人帮我搞到!”“这……”胡养龙有些犹豫。“怎么?有困难?”瑾宣紧张的问道。胡养龙反驳道:“不……没困难。”“我知道您那里有几盒花露胭脂,听说不错。”沐心淡然的说。“是!那是极品,正是家父当年当值时,太后所赏之物。”沐心再一次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答案,说:“可否送我?”“当然!曾我本就想给您,可您对我……”胡养龙又抬头看了眼瑾宣,没有继续说下去。沐心不予理睬,继续说:“我要三盒,其中一盒,我想请您在里面动些手脚,只要不被人发觉,不易查到,伤胎即可!”胡养龙没有犹豫,说:“只要在里面掺入红花粉即可,适量的红花粉不仅能调节胭脂本身的颜色,若要伤胎,并不是一时之快,需得常用,有孕也不保!”“好!”瑾宣激动地说道,“好啊!我请示了四爷,需要你每过段时日就来王府把脉,你下次来时,将胭脂带来!”胡养龙看了一眼沐心,“是!”

这日,胡养龙刚刚给年玥怡把过脉象,耿瑾宣就手捧着两个花瓷圆盒找到了年玥怡:“妹妹!”“姐姐来了!”年玥怡笑着迎接道,“这是家父在海南给我带回的花露胭脂,可为极品,里面是纯玫瑰花瓣捯成的,花子铺共有五盒,其中三盒被家父所买,我送了沐心一盒,剩下两盒你我一人一个。想来这府上,也就咱们要好,你现在又怀孕了,那种不干不净的胭脂水粉断断不敢多用,以后就用这个吧!”耿瑾宣打开瓷盖,迎来一股玫瑰的清香,“好香啊!这可真是难得,谢谢姐姐了!”“对了,咱们不过客气,也得请胡大人仔细查验这里有什么怀孕不宜接触的东西!”说完,耿瑾宣就扭过头向站在一旁的胡养龙询问:“年妹妹脉象可还安稳?”胡养龙作了揖回答道:“是!侧福晋脉象安和!”“那就劳烦胡大人仔细看过这胭脂有无问题。”说完,耿瑾宣将手里拿着的两瓶胭脂递到了胡养龙手里,胡养龙双手接过,细细闻了下,又轻轻挑了一点碎渣,捻在手里:“回格格,无问题,适合侧福晋和格格使用!”“好!那妹妹大可放心使用!”耿瑾宣有扭过头来对着年氏温婉一笑,年玥怡见此,别无他想,说道:“我还不放心姐姐啊!多谢姐姐!佩环,好好收起来!”“是!”佩环双手捧过,拿了下去。“那妹妹,姐姐就不打扰了!你多注意休息啊,我看你今日都有些消瘦了!”“嗯!”说完,耿瑾宣就走了。回到殿寝,钮祜禄沐心正在此:“姐姐,送过去了?”“当然!”“没起疑心?”“没有!放心!”两人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令人愉悦的盛世。

这一日,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黎明的曙光正悄然唤醒沉睡的大地。皇宫的轮廓在微弱的光线下逐渐清晰起来,朱红色的宫墙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威严。

宫门之外,宽阔的广场上,汉白玉的栏杆泛着清冷的光。整齐的石板路延伸向远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盛大场面。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静谧,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增添了几分清幽。

宫灯在晨风中微微摇曳,残留的灯火仿佛还在回味着昨夜的神秘。远处,官员们身着朝服,或步行,或乘轿,陆续而来。他们的身影在朦胧的晨光中若隐若现,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仪仗队也已整装待发,旌旗飘扬,金戈闪耀,透出一股肃穆之气。随着天色渐亮,阳光开始洒落在皇宫的屋顶上,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上朝的时刻即将来临,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凝重。大臣们围绕太子一事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有的人主张复立太子,认为太子虽有过错但仍可堪大任;有的人则持反对意见,提出其他皇子更具才能和品德,应另立太子。众人言辞激烈,情绪激昂,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高高在上的康熙帝却沉默不语,然其神色间已有复立太子之意。老三与老四皆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胤禛见机,为太子说起好话:“启禀皇上,儿臣以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太子的过错众人皆知,但若他能勇于改正,必能再次赢得众人敬仰。太子乃国之根本,培养不易,当给予其改过的机会,以保国家稳定,社稷安宁。”胤禛深知此时顺应康熙的心意,既能为太子争取机会,也能在康熙心中留下识大体、顾大局的印象。康熙抬头,看了一眼胤禛,“嗯……”胤禛这些话,说到了康熙的心坎上,康熙早有意复太子,但其要把握时机才能顺水推舟。见此情形,老三也不甘落后,抓住时机,顺着皇上的心意,义正言辞地告发老大咒魇太子,致使太子疯疯癫癫。他的话语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皇阿玛,臣有要事启奏。太子如今疯癫之状,实乃大阿哥所为。大阿哥竟行咒魇之术,加害太子,此等恶行,天理难容。”老三言辞恳切,目光坚定,毫不畏惧地直视着康熙。老三的告发,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大阿哥的行为表示震惊和愤慨。康熙听了老三的告发,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失望。他深知咒魇之事的严重性,若此事属实,大阿哥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果真?”康熙问道。“是!在木兰围场时,有一日我路过大哥营帐,见他在里面手捧白布人,上面刺着许多银针!”康熙见胤祉回答果断,又转头看向胤褆,只见胤褆双拳紧握,头上的汗珠正顺着脸颊流下,一见康熙的目光扫向自己这里,胤褆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皇阿玛,儿臣没有!“康熙不予理会,又接着问胤祉:“那你怎么不早说!”“皇阿玛,臣此前虽有疑虑,却不敢轻易妄言。此事重大,若无确凿证据,臣不敢贸然上奏,恐生事端,扰乱朝纲。近日,臣多方查证,方敢确定此事乃大阿哥所为,故今日斗胆启奏,为太子鸣冤,为陛下分忧。”老三恭敬地回答道,神色间满是诚恳与惶恐。康熙一怒,手重重拍在龙案上:“岂有此理!你竟做事如此下作!”康熙指着面前已经瘫软的胤褆,胤褆此时支支吾吾,却也解释不出,只能一直跪求道:“皇阿玛儿臣错了!儿臣知错了!”“你身为皇子,不思为国效力,为兄分忧,竟行此等卑劣之事。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却如此让朕失望。”康熙的声音如洪钟般在朝堂回荡。大阿哥吓得面如土色,跪地求饶,然而一切都已太迟。康熙此时愤怒的说道:“传朕旨意,大阿哥胤褆,身为长子,不分国忧,不予称职,不法祖德,背弃兄长,剥夺大阿哥的爵位,将其幽禁宗人府!还有!恢复胤礽太子之位!”。此话一出,朝堂上下一片肃然。众大臣皆感叹康熙之圣明,对大阿哥的行为不齿。而太子在得知真相后,也逐渐从疯癫中清醒过来。

太子从困境中走出,胤禛与胤祥早早地等在宫门外。当太子的身影出现,两人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他们快步上前,恭敬地向太子行礼。“二哥!您受苦了。”胤禛的声音沉稳而真诚。胤祥也紧接着说道:“太子殿下平安归来,实乃我朝之幸。”太子看着两位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慨。

为了庆祝太子重归,胤禛和胤祥精心筹备了一场酒宴。宴会上,装饰华丽,美酒佳肴琳琅满目。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融洽。

胤禛举起酒杯,郑重地说道:“二哥,历经磨难,如今雨过天晴。愿您今后顺遂如意,带领我朝走向繁荣昌盛。”胤祥也跟着举杯:“二哥,我们兄弟一心,共同为国家效力。”太子感动不已,他端起酒杯,与两位兄弟一饮而尽。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们仿佛忘却了曾经的纷争与困扰,心中只有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期望。这场酒宴,不仅是对太子的欢迎,更是兄弟之间情谊的见证。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他们的团结与支持,将成为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

然而恭王府中,胤禩与胤䄉相对而坐,脸上皆流露出愤愤之色。“哼,这太子竟然又复立了。”胤䄉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语气中满是不满。

胤禩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此次太子复立,定是老四他们在背后推波助澜。”胤䄉恼怒道:“他们这般行径,实在可恶。太子本就昏庸无能,这朝廷怎能再交予他手。”胤禩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此事不可急躁。我们需从长计议,寻找时机,再作打算。”

两人在恭王府中,满心愤懑,却也深知此时不宜轻举妄动。他们只能暗暗谋划,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3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