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作者:旸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242章 县丞

书名: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作者:旸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5

按照张仲荀的说法,赵朝勇压根没有一点的背景和关系。

甚至连个进士都没有。

若他是进士的话,或许还能被寒门派系拉拢,成为清流的一员。

现在的大宁王朝,虽然有了科举,但主流的入士道路依然是举荐制度。即便是进士,若没有贵人举荐,基本上也不可能补到什么缺。

更不用说举人了。

举人名义上虽然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实际上,别说县令,就算是补一个主簿都难上加难。

赵朝勇突然间候补到平溪县这个缺,后面一定是有人在运作。

而且运作这个事情的人地位肯定不低。

平溪县以前虽然是穷县,但是有一个好处,距离京城特别近,和大人物们走关系极为方便。

所以,这个县城也是一个肥缺。

这是秦爽的第一个疑惑。

其次就是,平溪县因为一直都是贫困县,税收常年垫底。所以这里的县令每年能够得到一个中的评价就算是不错了。

可他却能够次次得优,一看就知道是要往上提拔呢。

更关键的是,这家伙还是弥勒教的核心教众。

难道说弥勒教在朝廷之中有重臣?

不应该啊。

如果身居高位的话,根本就不可能看得上弥勒教这些乌合之众,怎么可能下水呢?

问题重重啊。

秦爽根本就看不明白其中的情况。

“你和我说说县衙之中的情况吧。”

秦爽问道:“说一下县令和主簿,再说一下那个师爷。”

张仲荀当即对着秦爽说道:“县令和主簿是同一年上任,这两人关系极好。上任没多久,我就被架空了。”

“以前六司都归我管辖,但是趁着一次让我入京的时机,赵县令把我的嫡系人马全都换掉,然后让主簿接手了我的工作。”

“而我就成了光杆司令,所以,我基本不去县衙之中。”

秦爽听到这话之后,对着张仲荀说道:“你被这么坑了,难道就束手就擒?”

“我也曾试着反击过,但是失败了。”

张仲荀说道:“城内豪族和他的关系都不错,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秦爽说道:“你是本土势力,赵朝勇一个外来户,主簿也是刚刚上任,凭什么能比你更有号召力呢?”

听到秦爽这话,张仲荀对秦爽也重视了起来。

刚来的时候,还以为秦爽只是一个身居高墙大院的皇子,但是现在看来,他似乎对于他们基层的这些手段很是熟悉。

在县里面,县令是不被允许本地任职。

所以,县令基本上都外地人。

但是县丞和主簿都是本地人士,也是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

毕竟有些县令是外地来的,本地的话都不一定能听得懂,没两个熟悉本地工作的人还真的是没办法开展工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县衙里面自然也是免不了权力斗争。

县丞的工作是辅助县令,一些县丞也能够借着和本地豪族熟悉的优势把一些县令架空。

自己一手掌握全面工作。

但是现在很明显是赵朝勇和主簿联手把他给架空了。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但是本地的豪族对他极为恭敬。”张仲荀说道:“根据我的观察,赵朝勇来了之后,也只是请那个师爷去各家走了一趟,各家就死心塌地的听他的话,很是奇怪。”

“我曾经想要私下打听打听情况,但各家都讳莫如深,不愿意多聊这个话题。”

张仲荀也是满脸疑惑地说道。

“赵朝勇应该没有那个脑子吧?”

秦爽看着张仲荀说道:“就今天和他打交道的情况看来,他这个人并不是很难对付,倒是他的那个师爷很厉害。”

“对。”

张仲荀也赶忙点头说道:“确实是那个师爷的功劳,那个师爷是京城人士,在赵朝勇来了两个月的时候成为了他的师爷。也是任用上他之后,赵朝勇才一步步把我的权力架空。我怀疑这一切都是那个师爷在主导。”

听到这话,秦爽再次深思了起来。

来这里只是和各个家族谈了谈话,这些家族就全都乖乖地听从赵朝勇的话?

“赵朝勇这些年的税都收得齐?”

秦爽突然加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张仲荀叹了口气,对着他说道:“我就知道您会问这个问题。这也是我纳闷的地方。”

“年年都能够收齐。”

他给了这么一个回答。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秦爽又是疑惑起来。

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其实就像看看这些家族是不是真的在配合他的工作。

平溪县是贫困县,每年税收基本上没办法收齐。

若是能够收齐,那么一定是各个大家族自掏腰包补齐。

这可就是实打实的利益让步。

“您是不是也在奇怪?按照惯例,县令会希望把税收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族的利益必然得受损。所以,各个家族必然会和我合作,然后抵抗县令的政策?”

张仲荀苦笑着说道:“没有,完全没有。这些家族交钱、交粮都非常主动。”

能把税都收齐,还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民变,年年给他评个优倒也算是合理。

只是这些家族一般都抠门的很,跟他们要钱和要他们的命一样,现在怎么会主动去交呢?

“其实这些家族利益并没有受损,无非就是佃户多交一些租子而已。前年、去年的时候,部分佃户的佃租已经达到了五成,时不时都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

张仲荀无奈地叹气说道:“这也导致了弥勒教过去两年在县城里面发展了大量的信众。”

“平溪县里有弥勒教?”

秦爽听到这话之后,眼睛瞪得老大,问道。

“很多。”

张仲荀对着他说道:“人们没活路的时候,弥勒教便来施粥,给大家发粮食,还给人治病。信众急剧增加。”

听到这话之后,秦爽腾地站起身。

弥勒教都在这里明目张胆的发展信众,县令竟然不管不问?

“去年的时候,在平溪县一些贫困的农村,几乎家家都信弥勒教。但是今年以来,收成逐渐变好,弥勒教的信众又大规模的减少了。”

“大家加入弥勒教,也就是混口饭吃。”

张仲荀说道:“百姓就是这么现实,谁给他们饭吃,他们便加入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3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