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八章 形势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有人微微颔首,附和道:“你怎么说也对,只不过,眼下距离孩子们的结业考试已然迫在眉睫,就看她们在接下来的这段有限的时间里,究竟能汲取多少知识,若是不幸未能通过此次考试,其实明年还有机会重来。只不过,只是明年的试题可能不再有明确的范围。”

另一位接着说:“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明年殿下将满十六岁,最早明年就能开始亲政,后年或许就能登基。”

有人面带忧虑:“但考虑到殿下目前的健康状态,今年年底亲政的可能性似乎相当渺茫。”

但是另外一位却不担心,“毕竟那些大人回来了,陛下曾执掌御史台,对诸多事务都有深入的了解。即便存在分歧,也定会虚心接受太师的高见。”

有人点头表示同意:“无论如何,只要他们回来了,陛下现在在许多事务上都倾向于听取他们的意见。”

又有人露出困惑之色,轻声道:“只不过,那些大人们回京之后,竟然直接选择休沐,然后现在就去文昌书院教书了。”

有人点了点头,“毕竟现在是休假的阶段,而且,即便她们想要重回朝堂,那也得等到年底过后,新的一年开启之时了。”

他们边走边谈,谈笑间已至官署门前。他们相互致意,随后便各自分开,

不远处,一位女子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淡淡的思绪。她轻轻摇了摇头,随即环顾四周,转身向户部的方向缓缓走去。

左相沈卿辰端坐在房间内,手中翻阅着那本厚重的册子,房间内四周坐着几位翰林院的学士,他们的脸上也带着严肃的表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沈卿辰放下册子,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

其中一位学士微微颔首,缓缓开口:“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另一位学士也接过话茬,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殿下既已归来,那么我们距离外派的时间也必定不远了。”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一位看似谨慎的学士皱了皱眉,担忧地说道:“但现在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我们不能太过乐观。”

另一位学士也点了点头,补充道:“按照时间推算,她们应该也快回京了。若是今年考评能够顺利通过,那自然是最好的。”

有人突然想到什么,轻笑出声“最近太师大人,每当不在陛下身侧之时,喜欢待在我们翰林院,为此,我们翰林院里,竟有半数以上的同仁,都尽量避开他的目光,生怕被他注意到。”

沈卿辰听闻此言,眉头微挑,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好奇与惊讶,他看向那位说话的同僚,问道:“竟有此事?”

那人点了点头,肯定道:“千真万确。”

这时,又有一人若有所思地开口道:“不过如今,长史已然离开了内府。从近日朝会上的情形来看,外府的账目查办似乎并不顺利。”

有人陷入沉思,缓缓道:“我依稀记得,前一阵子内府派人外出查账,过程似乎并不顺畅,也并不是很配合。”

又有人轻笑一声,道:毕竟外府之内,产业众多,利润不菲,除了上交外府,还需要上交户部的。如今内府与户部联手查账,想必那些原本试图阻挠的人,也会有所收敛,不敢再轻易出手阻挠了吧。”

另一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道:“这么多天的时间,应该足够了,毕竟,他们绝不会希望引来御史台的注意。”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近些年御史台确实有些沉寂,实在令人感到奇怪。”

有人听到这话,也忍不住附和道:“是啊,不奇怪才怪了,御史台那些大人们,就算有心想要弹劾,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靶子。管理权限的划分本就是一团乱麻,到时只怕被他们几句话就推得一干二净。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省省心,不去趟这趟浑水。”

沈卿辰闻言,眉头微皱,似是在思索着什么,突然他开口道:“钦天监那边,最近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坐在靠前位置,一直默默倾听的那人,缓缓抬起头,声音沉稳地回应道:“他们最近应该都在为各地秋收时机做准备,闭门不出已经有些时日了。但看这样子,具体的日子似乎还未能确定。”

沈卿辰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秋收之事,自然马虎不得。虽然各地都有钦天监的官员观察天象,预测时令,但真正到了关键时候,谁又能说得准呢?”

坐在另一侧靠前位置的女子闻言,也轻轻启唇,声音中带着几分清冷与嘲讽:“话虽如此,但钦天监的那位,对如今的那位可向来没有什么好脸色。”

她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讥笑,“这些年,虽然不能说风调雨顺,但各地也时有喜事传来。唯独京城这地方,近些年总是乌烟瘴气,尤其是翰林院后面新进的人,呵呵,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她似是想到了什么,双眸微眯,声音渐转深沉:“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满城人的心思,大概都集中在殿下会出什么题目上了吧。”

沈卿辰静静地听着,转头望向身前不远坐的的一位学士身上,轻声问道:“崔学士,您夫人夏巡史这些年巡查各地文昌书院,想必对各地的情况颇为了解。不知她可有提及,各地的文昌书院情况是否都还算不错?”

崔华皓坐在对面,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他微微颔首,回答道:“她并未与我详述此事,但据我所知,这些年来,不少女子在文昌书院结业后,都选择了从军了。”

一旁的人闻言,不禁流露出惊讶之色:“从军了?这也难怪,还有各地的开荒事宜也需要人手。不过,好歹她们每五年都有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只是,不知今年会有多少人选择退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崔华皓听后,心中忧虑,微微摇了摇头,叹息道:“但愿如此吧。”

沈卿辰淡淡一笑,仿佛在述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眼下,恐怕还有大半的朝臣尚未回过神来。然而,即便是他们恍然大悟,有些事,也早已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涉足的了。”

有人不禁好奇地追问:“究竟是何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