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章 准备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文昌书院一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众多弟子纷纷踏出房门,准备前往上早课。他们一出门,便见到一群侍女抱着各式各样的物品,在书院内轻盈地穿梭着。

这些侍女似乎都朝着书院东边的方向行进,她们的步履匆匆,却又显得有条不紊。途中遇到前来上课的夫子,夫子们也不禁停下脚步,好奇地驻足观望。他们注意到,这些侍女的衣裙中,腰带统一为黑红色,显得既庄重又神秘。

有些人见状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什么,而有些人则皱着眉头,带着一丝疑惑走进去。

书房内,众人议论之声此起彼伏,许多人站在门口,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外面忙碌的侍女们。

站在门边的人,脸上露出疑惑之色,他低声问道:“真的是奇怪了,外面那些女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旁边一位依靠在门边的人,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解释道:“那些都是璇玑宫的侍女,原本是女帝陛下最为亲近的侍女,如今则成了太女殿下的侍女了。”

听闻此言,身后之人不由得露出惊讶之色,他深吸了一口气,惊叹道:“你提及璇玑宫,我倒是想起来了。如今在太女殿下身边辅佐的两位大人,不正是出璇玑宫。”

倚靠在门边的人闻言,也不由得发出一声悠长的感叹,“璇玑宫,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地方。她们很多人都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她们从璇玑阁的严苛考验中脱颖而出,经历五关斩六将,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啊,璇玑宫的人,大多数都是孤儿出身,她们有些人从小培养,无论是服侍殿下还是分担政务,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我记得,殿下身边的那位青莲侍女也是其中之一。”

站在门边的另一个人闻言,眉头微皱,似乎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那两家私立书院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服侍殿下不成问题,但真正要说到优势,恐怕并不大。”

有人附和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如今看来,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不过,这次总院的口气,还真是大得惊人。”

另一人轻轻叹息,接过了话茬:“怎么不大,他们想知道旧例的考试范围,这个如此合理的理由,怎能不让那些大大小小的私立书院心甘情愿地交出银子?更何况,各地的书院多半也会这么做。说起来,那些私立书院书局的钱,可是从来没有流进过总院的手中啊。”

有人沉思片刻,随即反问道:“不过话说回来,那些题目就算给了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毕竟,那些题目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是吗?”

有人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你说得对。不过,这次钱掏的最多的还是那两家私立书院?”

又有一人思索片刻,缓缓开口:“他们确实需要补的东西更多一些,但话说回来,毕竟还是请了那些的大人来授课,”

这时,后方有人带着几分疑惑远眺,“不过今天有人来书院收拾院落,莫非殿下这几日就要亲临此地?”

一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猜测,“你说的确有可能。殿下自回京以来,鲜少踏出城外,学业之事自然是重中之重。届时,那些大人们或许会将殿下与众人一同教导。”

又有人犹豫着开口,“只是,殿下如今的情况,真的会在书院长久居住吗?”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沉默,过了片刻,有人轻叹一声,缓缓道:“殿下若真的来书院,或许还是会选择易容或是戴上面纱,以避人耳目。”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附和与担忧。有人忧虑地说道:“但是,殿下戴面纱的模样,岂不是更加引人注目?书院中人来人往,若是被人认出,岂不是麻烦?”

众人议论纷纷,气氛显得有些凝重。正在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悠扬的钟声,清脆悦耳,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听到钟声,他们纷纷从门口离开,脚步轻盈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京城文昌书院总院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一张张整齐的案桌上,映照着那些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沉思、或疾书,忙于处理面前的公文和来自各地的繁杂事务。

突然,有人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似乎在想些什么。她轻轻皱了皱眉,然后转向身旁的同僚,轻声问道:“殿下的人应该已经去书院准备了吧?”

听到她的话,另一位官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点了点头,回答道:“应该是的,”

还有一位官员,头也未抬,只是继续埋头于案牍之中,却用略带感慨的语气说道:“真是没有想到啊,朝堂上为了这件事情争论了那么久,谁曾想,到头来还是要倚仗太师大人的一锤定音。”

另一位官员闻言,缓缓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他轻声道:“太师的地位,岂是寻常人能及?如今的朝堂,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分庭抗礼。”

他微微一顿,仿佛陷入了沉思,然后才缓缓开口,“至于那位,当众人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事情尚未有定论之前,他始终保持着沉默。”

“他的表情,宛如一块静止的湖面,不曾泛起一丝涟漪,无论朝堂上的局势如何波谲云诡、变幻莫测,他的脸上都未曾显露出任何情绪的波动,让人无法窥见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有人在一旁深深叹息,声音中带着几分敬佩与羡慕,“这个,应该是他多年在御史台掌事,历经风雨所磨炼出来的吧!”

又有人停下手中的笔,眉头微皱,露出疑惑之色,“我记得那天是曲大人前去参加会议的,听说还差点与人起了争执?”

旁边一人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曲大人乃是我们文昌书院总院的门面,又是宛南侯的堂妹,身份尊贵。即便她言辞犀利了些,看在侯爷的面子上,谁又能真的与她计较呢?”

另一人点了点头,补充道:“正因如此,书院才会派她去向那些私立书院要钱,毕竟,曲大人在这方面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