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作者:不言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32 【第49章】掌教首席

书名: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作者:不言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0

幽州,大夏,北荒山边境。

“咕嘟咕嘟”冒泡的锅子里翻腾着水雾与白米,一小把麦田里薅来的黄花菜与婆婆丁,仅加了少许盐作为调味。这么一锅清汤寡水的野菜粥,蹲在篝火旁的青年却仿佛看见了什么人间珍馐,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不停翻搅避免浓稠的米粥糊住锅底。

“老饕,你怎么都到这时候了还没忘记吃啊。”忙碌的弟子经过青年的身边,看见他垂涎三尺的神态不由说道。

“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老饕恹恹地说着,这荒郊野岭外也没什么好吃的。而为了让他能认真对待这次外门大比,梁修师兄特意跑来外门收缴了他装满食材的储物袋,如今他袋子里只剩下一小兜私藏起来的稻米,“你们辟谷的不吃饭也没什么,我可还没修成辟谷呢。单吃辟谷丹那叫什么事,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可你这清汤寡水难道不淡吗?米粥有什么好吃的?要不要去林子里抓点猎物?”那弟子好心道。

“你不懂,稻米可是细粮,矜贵得很。多少凡人想吃都吃不起呢。”老饕慢悠悠地翻搅着米粥,嗅着黄花菜的香气在空气中氤氲,想到很快便能喝上热乎乎的米汤,老饕忍不住舔了舔嘴唇,“这黄花菜啊又叫‘萱草’,‘萱草忘忧’的那个萱草,鲜脆爽嫩,食之昏然如醉,故名‘忘忧’。还有这婆婆丁啊,虽然吃起来微苦,但焯过水再下入温补的米汤里,那滋味就变得柔和了起来……”

老饕说起吃的来总是这般头头是道,清粥小菜也能被他说得妙趣横生。少时便遁入仙门的弟子不懂这些,在他为数不多的童年记忆里,肉贵菜贱,平民一年到头来的餐桌上都难见荤腥。孩童偶尔吃到一口肉都开心得跟过年似的,怎会有人不喜欢吃肉而喜欢吃菜呢?

在离人村内部情报被调查清楚之前,这些外门大比的弟子们的任务临时变更为净化被魔气侵蚀的土壤。和老饕闲谈了几句后,那名弟子便步履匆匆地离去,继续忙碌自己手头的事情。只剩下老饕一人蹲在篝火边,熬着一锅野菜白米粥。

看着那自入仙门后便再没尝过人生百味的同门远去,老饕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没有说,萱草与婆婆丁都是平民百姓在青黄不接时期最常见的救济粮,它们多生于春夏。那时的平民刚熬过寒冷刺骨的冬季,存粮所剩无几却仍要赶着下地春耕。不少农人没死在冬天,反而死在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然而萱草多吃腹泻,婆婆丁味苦干涩,有些平民百姓家里甚至买不起盐。

熬粥要用砂锅,这样才会受热均匀,水多米少,这样不容易糊底。一锅粥要用小火慢慢地熬,急不得,快不得。要耐着性子,熬得白米开花,熬得水米交融,这样热乎乎的一碗米浆,滋味才算醇美。

“熬”的不仅是粥,也是人的一生。

“咸苦,寡淡,无味。”

老饕从储物袋中翻出一个漆黑的搪瓷碗,从锅里盛了满满一大碗放在一旁,肃穆地点燃了三支香。

老饕乃食修,此道以天地为心,体悟人生百味,主修之法便为“感佩”。

三香一谢天地,二敬鬼神,三拜苍生。感佩天地赐粮,诚敬鬼神佑难,虔拜百姓血汗。

进行完简陋的仪式之后,老饕这才另外取了一个陶碗,给自己盛了满满一大碗。老饕这些天来东奔西跑,忙得脚不沾地,烹饪时又已垂涎久矣,是以他的吃相绝对算不上优雅。天生一脸苦相的青年一边呼噜呼噜地埋头苦吃一边喊烫,忍不住龇牙咧嘴地甩手捏自己耳垂时,身旁竟突然传来一道相同的呼喊。

“烫死了,烫死了!呼呼,哈,烫烫烫……!”

老饕动作微微一顿,他僵硬地扭头望去,却见自己身旁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道雾蒙蒙的白影。

一位鹤骨霜髯、湛然若神的中年男子正不顾仪态地箕坐在地——说是“坐”其实也不太对劲,因为男人膝盖以下几乎是透明的白雾。他形影虚无,像天光下海市蜃楼的倒影。哪怕他眉飞色舞的神态鲜活无比,手里还捧着那插了三炷香的陶碗。

夜路走得多总要撞见鬼的。老饕浑身僵硬地捧着碗,脖颈像没上油的机拓般卡住了。

他看着中年男子三下五除二地喝完了米粥,白茫茫的眼睛瞪着锅子、似乎有意再来一碗时,老饕也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吞咽的速度。

算了不管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其实挺怕鬼的老饕哆嗦着将男子的陶碗重新添满,而后眼一闭心一横地给自己也舀了满满一碗。反正横竖也要当个饱死鬼,其余的等吃饱后再说吧。

……

苦刹之地,天之高塔。

飞溅而起的鲜血混杂着黄□□物,伴随着戛然而止的惨叫与滚落于地的残碎肢体,将通往天际的台阶染出斑驳的污痕。

“桀桀……”披着黑色斗篷宛如无腿幽灵般的男人扛着足有两人高的长镰,挥动刃上的白雾拧作绳索,一把套住了尸骸中溢散逃离的魂魄,“哪里走?将你的命价交出来,既然敢于登梯,总该备够命价了吧?!”

被雾链锁住的魂魄拼命挣扎,发出刺耳的尖啸。然而随着雾链越锁越紧,那灰蒙蒙的灵魂在极度的扭曲膨胀后砰然炸开,化作星星点点黑红的萤火。披着漆黑斗篷的男子猛挥镰刀,那些萤火便像田地里被割落的麦穗般纳入他的斗篷底下。

“呸,就这么点命价,居然也敢来登梯。”斗篷男子狠唾了一口,满脸横肉都因为讥嘲与不屑而虬结于一起,衬得脸上一条蜈蚣似的伤疤丑陋而又狰狞,“毫无自知之明的蠢货真是越来越多了。”

“鬼蜮,耐心一点吧。”另一位同样身披斗篷的女魔修开口规劝,她皮肤是泛着太阳光泽的蜜棕色,斗篷遮盖了一身颇具西域风格的金丝舞裙,系着银铃的赤足看似落在地上,实则悬于空中,行止间摇曳生姿,步态袅娜,“我们的魔佛如舍可都还没说什么呢。”

走在后头的修士闻言,微微抬起头来,仿若漫不经心似的瞥了两人一眼。他同样披着一件玄色的斗篷,长摆的边缘绣着奇异的菱形纹路,乍一眼看过去会让人觉得有些眩晕不适。仔细看时才会发现,那斗篷上的图样竟是一只只血红的眼眸。

于此地穿着舞裙的女修已经足够怪异,而这位被称为“魔佛”的修士竟是一身金丝编就的雪色袈裟,一张空白无面目的面具挡住了他的面孔。

与前方暴力开道的同伙们不同,这位一路悠然行来的修士步履从容,仪态端庄。一条遍布鲜血与杀戮的长路硬是被他走出了登顶朝圣之感,让出身低微的鬼蜮看了便反胃想吐。他在心中大骂这厮装模作样,面上却还要强行挤出一丝狰狞的笑容。

“既然有如舍尊上坐镇,想来咱们此次行动定然是手到擒来、马到成功。”鬼蜮言语恭维,实则阴阳怪气地推卸责任,计划成功固然是好,但万一失败了可就完全是“坐镇之人”的责任,“只是不知道如舍尊上为此次登塔准备了多少命价?我和蛊雕可是收割了好几座城池的性命才凑够香主所需的数。听说如舍尊上入魔前乃禅心院的佛子?哈哈,想必您也是彻底舍弃了过去才能够得做出这等——”

“哗啦”一声闷响,鬼蜮话音未落,他颈上那颗狞笑的人头便骨碌碌地滚落在台阶上。

“聒噪。”魔佛如舍双手合十,他起手杀人,眼底却好似泛起了一丝悲天悯人的笑意。纵使只剩一双眼睛,那勾魂摄魄的神采也让直面他笑靥的蛊雕恍惚了一瞬,一时间竟忘记了同伴在自己跟前人头落地。

魔佛如舍习惯性地想要捻弄佛珠,低头却见指尖沾染了些许血迹。

缠绕在左手手掌上的雪禅菩提子被鲜血沾污,这让他抿了抿唇,露出几分不悦的神情。

鬼蜮的头颅滚下了漫长的台阶,没入了被红日染红的炁云里。他魁梧高壮的躯体却还立在原地,脖颈断口处的血肉筋脉呈螺旋状向内收缩,不难看出这具尸骸的头颅是被“拧”下来而非“切”落的。大抵也正是因此,魔佛如舍的手上才会不慎沾染了污血。

还是要少造杀孽啊。如舍淡然地取出巾帕,仔仔细细地将手中的菩提子擦拭干净。他心想,可别再让鲜血弄脏了菩提。

将菩提子与指尖上的血迹擦拭干净,如舍松手,任由已经脏污的巾帕落入血泊,彻底浸润铁腥。他迆迆然地往上走去,与僵硬在原地却神色痴迷的蛊雕擦肩而过,步入朦胧的天光里。大抵这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如他一般,拧人头颅也如拈花一笑般轻松写意。

蛊雕回过神来,仍忘不了方才那一瞬袭来的惊悸。她舔了舔丰盈的唇,分不清顺着脊背攀爬而上的战栗究竟是源自心动还是源于恐惧。

“起来。”蛊雕眼神轻飘飘地斜了一眼那具无头的“尸体”,“只会逞口舌之快的蠢东西,无怪乎你是‘虫’,连‘兽’都算不上。”

蛊雕话音刚落,那具无头的身体便震动了一下,脖颈断口处的肌腱宛如活物般蠕动伸展。那些鲜红的肌腱纠缠拧结在一起形成了一颗肉球,随着喷溅而出的绿色粘液与混合的血沫,断口处竟重新“长”出了一颗宛如剥皮狐狸般没有皮肤与毛发的可怖头颅。

重新拥有头颅的鬼蜮自喉咙口挤出“嗬嗬”的气音,蛊雕却嫌弃地移开了视线:“你可快点长好吧,看着可真是碍眼。真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想的,和白面灵那等邪祟合作也就算了,竟还派你这种蠢货来拖人后腿。”

她语毕便转身,步履轻盈地踏上台阶,每一步都仿佛在刀尖上起舞,曼妙却也危险。

与元黄天所在的白塔不同,位于变神天的黑塔已经完全落入了魔修的掌控,就连天梯的入口处都有人镇守。

“那无面幽灵说此次白塔方必定会有人应战,是真的吗?”蛊雕挑着自己的尾指,语气轻佻道,“在这里待着不过几日就疯了好几个,比起正道那边,这红日分明对我们的伤害更大。可别东西还没到手,人先全部折在这里头。”

“桀桀,不会的,魔佛都与我等一同入地狱了,此事还能有假?”跟在蛊雕后头上来的鬼蜮发出了粗哑的笑声,面容仍为长好,看上去依旧像一只被剥了皮的狐狸,“我们若出不去,他也要折在这里。好歹也是经历过五百年前那场灾劫的修士,可不会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蛊雕看着那张血糊糊的脸便觉得一阵恶心:“你就不能先把脸长好吗?丑归丑,好歹还有个人样。脸都没长好还非要说话,恶心谁呢?”

“没办法,我这一辈子都是毁在口舌之上,改不了了。”鬼蜮不以为意,他知道自己嘴巴招人恨,但那又如何?魔修偏执如狂,随心所欲惯了。就算为此丢了性命,那也是合乎快意。都做尽伤天害理之事了,还说什么节制私欲,岂不是惹人笑话?

“夏国的死魂都在这儿了,还有一部分被骨君收了去。有个叫‘娜日迈’的凡人向骨君祈祷,抢了我们不少灵魂,险些凑不够原定的数。”鬼蜮神色不快,“白面灵那边只要求我们务必杀死此次登上白塔的人,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随意取走‘养分’。女丑也是看在这个的份上才同意合作的,但这些外道邪祟能是什么好货?哼……总而言之,女丑的意思是让我们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蛊雕露出思索的神色,倒也没驳斥鬼蜮的话语,毕竟在“一目国”内,“虫”的情报渠道总归比“兽”多很多,毕竟“虫”的数量最多。

“那他是哪一方的?”蛊雕朝着上方努了努嘴。她实在是个美丽的女人,即便做出这般有些不雅的情态,仍旧有种野性撩人的风情。

“哪一方都不是。”鬼蜮哼笑了一声,“不为正道所容,不与外道同流。修佛法,行魔事,那就是个逆骨天生的怪胎。劝你别打他的主意为好。”

蛊雕只当做没听见:“万一呢?那可是天魔之体。若能将他留下来,女丑想必也会很开心的。”

鬼蜮咋舌道:“你可真敢想,你凭什么留住他?凭你与蛊雕血肉相融后还不算太过扭曲的形体?算了吧,他自个儿照镜子都比你强。”

蛊雕暴怒,她猛然抬头露出一双暴戾的竖瞳,险些没将鬼蜮掀下天梯。

“蛊雕”与“鬼蜮”并非二人本名,而是可以被算作是“代号”一类的称谓,两人皆是魔修,为名为“一目国”的组织效力。

“一目国”的徽记是一只注视着众生的眼睛,组织内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成员既有正道的修士也有魔道的修士,有时甚至还会与妖魔外道同流合污。组织内部除核心成员以外可谓是乱如散沙,多是采用下发悬赏的任务形式来调动成员。其运作模式与其说是“国”,倒不如说是“堂口”与“工会”之类的散修聚集所。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组织不成气候,“一目国”的成员遍布三界,只是在正道那边,他们有另一个代称。

——“无名”。

起始于北州,“留一目以注苍生”,主张除修士以外的所有凡人皆应平等,意图以绝对的武力达成“大同”之治。然而只有真正的成员才知道组织的名字,其麾下诸多散修皆如工蚁,并不被允许知道组织的真名,平日里便只得以“无名”代称。

魔道与外道不同,虽然同样与正道背道而驰、水火不容,但魔修并不信神。甚至可以说,他们比正道更鄙夷“神”的存在。

道理倒是很简单,魔修本来就是天生反骨之辈。天道都不服了,为何还要给自己找另一个主子?

“女丑究竟在想什么?”蛊雕有些烦躁地抚摸自己的脖颈,蜜棕色的皮肤之下有细小的翎羽逐渐长出,越是接近红日,他们便越是难以抑制心头的戾气。对魔修而言这可算不得什么好事,他们平日里便时常在理智崩溃的边缘游走,越接近疯狂便越接近死。

“谁知道呢?”鬼蜮怪笑,几节台阶的间隙里,他血淋淋的脑袋上已经生出了体肤,但仍旧称不上赏心悦目,“说是为了‘天下大同’,但也不见女丑如何体恤平民。或者应该说,在她眼里看来,凡间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理应和平民百姓一同沦为刍狗。这些人都不过是嘴上说得好听,你看这曾经以慈名闻世的佛子,不也对此无动于衷吗?”

“少说两句吧。”蛊雕可不想看着同僚再次在自己眼前被拧下脑袋,尽管动手的那个人哪怕杀人也好看得要命,但这实在太不吉利了。

“一国的命价真的足够吗?黑塔若是倾斜,我们可都要感受一下拥抱太阳的滋味了。”

“足够了,再不成——”鬼蜮睨了一眼那已然走入天光的背影,“再不成不还有魔佛吗?他称得上是杀业滔天了吧?”

与白塔那方中规中矩的“双子塔”不同,在黑塔这一方,那环绕红日而建的高塔有另一个别号——“天之斗兽场”。

所谓“命价”,无论是功德、气运、因果、愿力还是杀业都可成为“命价”。它是一个人存世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将自己明标价码在此厮杀,他们可不就是投入斗兽场内的害兽吗?

身为魔修,鬼蜮与蛊雕等人显然不可能通过行善积德去汇聚愿力,因此他们只能简单粗暴地造下杀业,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命重”。除此之外,灵魂对于魔修而言也是一种珍贵的“灵材”。在与白面灵达成合作之后,大夏便成了他们肆意收割灵魂的屠宰场。

“正道那群修士积存功德极慢,百年积累都不如屠一座城来得快,除非他们有大能来此,否则绝对比不过我们的。”鬼蜮自信满满。

两人说着这般血腥残酷之事却都不觉有错,直到穿过那如喉舌般翻滚蠕动的血色云层,一座海市蜃楼般直立云间的漆黑塔楼才止住了他们的吐息。红日的血芒之下,蝼蚁噤声,无人胆敢御气凌空,只能顺着台阶往上,看着那泛着奇异光泽的血色云海在脚底下翻涌。

知道那些“云海”的本质为何物,即便是见惯尸山血海的魔修,也不由得生出几分不适。魔修杀人放火做尽伤天害理之事,但终究还是与扭曲一切事物的外道有所不同。外道所为已经不仅仅只是“轻亵生命”那么简单了,那是一种令人不愿深究的、更为疯狂也更为扭曲的非人之“恶”。

熔炉般的红日在血色云海的尽头静谧地燃烧,沐浴在红光之下,仿佛错觉般地能听见岩浆翻腾燃烧的声响。然而等回过神来时才会发现,那一切都不过只是人的意识对“鲜红”进行的臆想与幻觉罢了。

红日是冰冷的,寂静的……死的。

意识到这一点的瞬间,鬼蜮有那么一瞬汗流浃背,早已不知“死”为何物的魔修久违地感受到了濒死的恐惧,他脚底空落,如临深渊。

那漆黑的高塔好似尖锥,或是悬于众生之上的一柄利剑。

“嗬……”鬼蜮想要笑几声来缓解那种心脏被无形之手攥紧的惧意,然而当他喉咙中挤出一丝气音,他才发现自己口干舌燥到发不出任何一个艰涩的音。他听见自己沉重的脚步声,“嗒”地一下落在冰冷的地面上,那攥着心脏的紧绷之感也突然一松。

鬼蜮冷汗津津地抬起头来,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步入了黑塔内里。直到红日的光芒被黑塔遮去,他才如同溺水的人般从恐惧的海洋中抽离。回过神来的鬼蜮难掩忌惮地环顾四周,黑塔内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而直到进了内里,鬼蜮才发现黑塔本身似乎是通透的琉璃质地,虽然隔绝得了红日的天光,但内里却依旧能窥见外界的景象。不过构建黑塔的材质并非山石也并非琉璃,砖石内封存着与血色云海相似的冰絮。仔细看去,那“砖石”也不似人间之物,反而像融化到一半的冰。

若是这“冰”塔升起落入红日,内里的人会是什么结局?

鬼蜮先是被自己的猜想骇得额冒冷汗,但随即又难耐兴奋地咧嘴,还未长合的唇角几乎要撕裂到耳根处。

因为在踏入黑塔的瞬间,鬼蜮忽然便能感知到无形的“命价”所在。

“哈,哈哈哈——!”鬼蜮看着自己的手,兴奋得通红了眼睛。

他听见响起无数刺耳的哀嚎与悲鸣,漆黑的斗篷之下升腾起猩红的血雾,质地如泥淖般的血雾中有密密麻麻、看不清面目的人脸在其中挣扎沉沦,却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桎梏。祂们如同树胶一般环绕在鬼蜮身侧,浓稠的业障几乎要与整座黑塔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鬼蜮也听见了那无形的天平朝自己倾斜的声音。

“这都是什么?”迟来一步的蛊雕看着自己身上冒出的鬼雾,厌烦的同时也感到些许的恶心。

“这便是业障,是我等的命重。就算是罪孽,它们也会像钉子一样将我们钉死在这片大地!”鬼蜮兴奋得不能自已,修行诡道的魔修在无数生灵的恸哭与哀嚎中陶醉沉沦,若能借助苦刹将这些死魂化为己用,他将一举跨过业障反噬的孽力,直接登临魔尊之位!

空荡荡的黑塔中回荡着鬼蜮猖狂的笑声,站在他身后的蛊雕却冷眼旁观,神情微悯。男人双目一片赤红,显然已经被红日污浊了心智,即便最终胜过了白塔,他恐怕也只能永远留在这里。可怜,可悲,外道邪神的造物,能是什么好东西?

说起来,魔佛尊者呢?蛊雕心有疑虑,斗篷下一双猫儿似的眼瞳不住扫视四周,却没有看见那一道挺拔清圣的身影。

“别疯了。白塔那边情况如何?”蛊雕眸光向外扫去,黑塔之外便是红日,这里距离红日太近了,若是冒然离开黑塔,只怕会被红日“捕食”。从黑塔这方往红日望去,这颗静谧赤红的球体大得惊人,血色云海不停地朝红日汇聚而去,而黑塔正建立在环绕红日周旁的星环轨道之上。

“白塔在红日的对面,在金光星环的另一边,你看不到的。”鬼蜮停下了猖獗的狂笑,双目却仍旧赤红如血,“就像蝼蚁看不见人一样,人如何看得见世界的背面?黑塔与白塔只能环绕红日进行缓慢的周转,而活在苦刹的蝼蚁甚至感觉不到天地的运行,这便是主宰苍天的伟力——”

“咔”的一声脆响,失控激昂的话语戛然而止。

双眸化作兽类竖瞳的蛊雕神色冰冷,探出的一只手化作了形似苍鹰的利爪,猛然握碎了鬼蜮的喉骨。

“如舍尊者说得对,你实在是太聒噪了。”蛊雕满脸嫌恶地将鬼蜮瘫软下来的身体丢到一边,拢着斗篷伫立的姿态如将要俯冲捕食猎物的鹰隼,“如果你那被红日天光搅成泥浆的识海还能挤榨出哪怕只有一丝的理智,便好好告诉我,白塔在哪里?”

鬼蜮双手抓挠着咽喉发出“嗬嗬”之声,绵软歪斜的颈部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恢复,他面上仍旧挂着迷醉诡谲的笑意,却是抬手指了指上空。

白塔,究竟在哪里?

“双子塔……相对而立,如镜中双影,永不重合……但,双子塔的命运相系……”

何为“命运相系”?

蛊雕猛然抬头,顺着塔楼朝上方望去,她的目光穿过无数封存冰絮的砖石,转过塔楼螺旋向上的石阶,洞破被塔楼稀释柔和的天光,毫无预兆地撞入了一双清澈而又陌生的眼睛。

那双眼睛的主人与蛊雕对视,似乎也有一瞬的诧异。

蛊雕惊疑不定地仰头看着那“倒挂”在穹顶之上的红衣少女,一时间竟有“照镜子时镜子里出现的却不是我”的荒诞与惊惧。

但很快,蛊雕便迅速冷静了下来,她发现少女所伫立的地面是白色的砖石,与她脚底下的黑色砖石恰好相反。恐怕在红衣少女的眼中,她也是以直立在穹顶之上这样古怪的姿态与她对视。她们虽然能看到彼此,但她们并不身处同一处地。

这种说法有些扭曲,但在外道的地盘之上,发生什么都不必感到诧异。

红衣少女似乎也是刚刚迈入塔楼,蛊雕看见她身上逐渐冒出一阵桃花色的轻雾。那让人联想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的花色柔柔地笼罩在少女身侧,无害而又温柔,一看就知道和他们身上的杀业孽力不是同一种东西。

什么命价会是桃色的?蛊雕神色有些莫名。

“咦?”喉骨已经长好的鬼蜮显然和蛊雕一样诧异,他站起身走到蛊雕身旁,啧啧有声道,“这小女娃不得了啊,年纪轻轻怎么会情债缠身啊?还不是烂桃花而是桃花劫,每一朵都是真心的……啧啧,这般深厚的情孽我也就在修合欢道的邪修身上见过啊。”

“少废话。”蛊雕不耐地叱道,“情孽也是命价。这般深厚的情孽可会影响我等的计划?”

“怎么会?”鬼蜮嘎嘎笑道,“虽然情孽汇聚的愿力浓重,但我们可掌有一国死魂的怨恚之力,便是以量衡之,也是我们稳胜。这小女娃情孽再多,也不可能跟一整个城池的人相爱吧?”

说得也是。蛊雕微微颔首,剜了一眼红衣少女那颜如舜华、令人嫉妒的脸蛋,不再将这碍眼的蚂蚁放进眼里……

“等等!”蛊雕觉得有哪里不对,“白面灵说让我们务必杀死前来白塔之人,但他们可没说对方命价几许?”

“桀桀你怕什么?不管白塔那边抵上何等命价,难道还能与数城百姓相比?”鬼蜮满不在乎地说着,在他看来自己这方已经是十拿九稳、胜券在握了,“就算对面来的是一国之君,能被子民认可的也少之又少。民心与愿力哪里是那么好得的?这可不是朝堂文官写几篇溜须拍马无病呻吟的文章便能‘骗’到手的。必须要做出确切的实绩,且与子民的命数相系,唯有真正影响了天下之势,才能——”

“轰隆”一声巨响,蛊雕与鬼蜮脚底忽而震颤不已。白塔那方手持金红旗帜的中年女子昂首阔步迈入塔楼,那面流火般的旗帜如东升的旭日,在女子迈入塔楼的瞬间,原本已经沉沉下坠的黑塔忽而急剧升起。

鬼蜮惨叫一声,手中的镰刀猛然拄入地面,巨大的镰刀竟也幻化为一道漆黑的鬼面旗。鬼面旗溢散出更为浓重的血雾,险险稳住了黑塔倾斜的趋势,让重心依旧停留在黑塔这一方。但即便如此,蛊雕与鬼蜮也已经感觉自己所在的黑塔在上浮后距离红日更近了些许。

透过琉璃色的塔砖,他们甚至能看见红日之上斑驳的黑影。

“……这便是你说的没问题?”蛊雕恨得咬牙切齿,冷汗顺着她的颧骨不停地往下滴。

“该死的,宣白凤竟然还没死……”曾在夏国搅风搅雨的鬼蜮倒是一眼认出了持旗女子的身份,他承认局势有些失控,但这世间总不可能会出现第二个宣白凤,“看来白面灵希望我们解决的便是宣白凤了,你放心,这偌大的人间能有几个宣白凤——”

鬼蜮话音未落,命运的天秤错觉般地发出了“吱嘎”一声响。衣衫落拓的蒙眼青年背着用白布缠绕的“重剑”迈入了白塔,以他落足之地为圆心,无形的气流涤荡出一片无尘之地。同时,本也已经失衡的黑塔飞速上窜了一段距离。此时若有人自外间俯瞰而下,便会发现黑塔与白塔的差距已被追平,双方在高天上形成了一个危险的“对立”。

差之一分,损之一厘,都有可能令其中一方朝着赤红的大日奔去。

“不、不不,这不可能——!”鬼蜮顾不得蛊雕想要杀人的目光,自己也瘫坐在地上大汗淋漓,“该死的,我们被骗了!那些卑劣无耻的外道,他们根本就是想让我们来试探深浅,最好和对方同归于尽——”

“你可快闭嘴吧!”蛊雕腾空而起,避免因为失衡站立不稳以至狼狈倒地,深刻立体的面容上再不见风情万种的媚意,仅剩与那双兽类竖瞳相似的残忍凶煞,“你一开口说话就没好事发生,我非得把你这张嘴撕烂不可!”

鬼蜮情急之下忽而想起了什么,他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大喊道:“等等,我们还有魔——”

“佛”字尚未出口,白塔那一方,身穿云鹤道袍背负琴剑的道修与佩戴着白银额饰、手缠雪禅菩提子的禅修联袂而来,两人一前一后踏入白塔。

就在两人迈入塔楼的瞬间,白塔光芒大绽,恢弘耀眼的气运华光与功德金光交织于一体。其辉芒之盛大,就连红日都难以掩盖其华。

两人的到来就如同临近悬崖边的最后一推,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甚者,那是落在棋盘上将死大龙的决胜一子。

天翻地覆,红日临头之时,蛊雕探手入怀从中取出一物奋力掷出,嘶声大喊道:“如舍尊上!还请援护!”

那物事高高飞起,坠落,还来不及落地,便稳稳当当地落入了一人的掌心。

突然出现在黑塔之中的僧人袈裟染血,他双手合十将那物件拢入袖中,顺势虔拜:

“阿弥陀佛。”

……

上清天九宸山,太初峰。

于茶室内静坐的仙人捧着掌中温热的瓷杯,白衣胜雪,鹄峙鸾停。宛如一道承载千古的画卷,只是坐在那里,都是一道杳霭流玉的风景。

而这仿佛无情无欲的人神此时正低垂着眼帘,看着那被一双磐石之手所持的杯中茶汤轻漾开来的涟漪。

“尊上,我等无能,未能阻止拂雪……”仙人跟前分明空无一人,氤氲茶香的室内却响起青年自责懊悔的低语。

“无妨。”明尘上仙随手挥出一道柔风,将那已经再也无法被世人看见的弟子自地上扶起,“拂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为人先辈,我们应当相信后人的抉择。和光,不必为此而苛责自己。”

“可是……”仿佛虚无之物的青年仍旧忐忑,不为自己可能遭遇的斥责,只为了那奔赴险境的同门的安危。再没有比他这样追随在尊上身旁的人更清楚拂雪对尊上的意义所在,那不仅仅是尊上所行之道的后继者,更是拭去神像身上浮尘的一缕清风。

“拂雪那孩子看似稳沉,实则锐意,她若发现了苦刹之地的隐秘,必定会选择登塔。”明尘上仙摇了摇头,“不必忧心,红日伤不了她。”

——“若天道有知,愿分吾泽佑其正身,助吾徒越千山之难,渡百川之海。无所欺之,晓见天光。”

“是,尊上……”名为“和光”的弟子低声应下,又道,“咸临谢军师已抵达帝京,于天音塔中请出了司命刀。”

“她敢与拂雪做赌,必定是另有筹谋。想必其中不仅是向上清天证明己身这般简单。”

明尘上仙放下了茶盏,起身,目眺远方。

“看来,我需得亲自去一趟。”

“尊上,不可!”和光急忙道,“这些年来,外道始终欲引尊上出山,他们分明是——”

“和光,不必多言。我知你们心有疑虑,但我毕竟不是泥捏的人像。”

明尘上仙淡漠地说道:“祂们既然要引我出山,那便让他们来吧。我藏锋于鞘多年,却并非拔不出剑了。”

和光闻言,只觉得心神一震。他看着眼前之人沐浴在天光下的身影,一如当年那般,伟岸而又挺拔。

是啊,只要有掌门在,便无甚需要畏惧的。他们一直一直都是如此相信的。

“是,尊上!”

明尘上仙迎着天光远去,背对着和光渐行渐远。山上的罡风拂动他的广袖与发,细细柔柔,好似夹杂着山花灿漫的芬芳。

忽而,他觉得掌心好似被人用指甲盖掐了一下,伴随着一阵宛若蚁嗜的痛痒,有什么异物在他的血肉间生根发芽。

明尘上仙容色淡淡地垂眸,看着自己被银色手甲掩盖的手掌。

不知何时,手甲的间隙中挣出了一根藤蔓,在人神的掌心中,开出了一朵琉璃色的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58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