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铸山河

作者:三井不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七章 伏脉千里

书名:铸山河 作者:三井不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因三年前仇爻横插一脚,齐王叛乱算是彻底告破,神女殿更是几乎一日覆灭,仅存下叶灵素携冯谨行以巨大代价逃出生天,又躲进南疆深山之中,苟且偷生。

冯谨行更是一夜白头,原本保养得当不显苍老的脸上也生出道道皱纹。此次起义失利,冯谨行不怪任何人,仇爻的横空出世,打乱了原本部署的一切计划,而在这位几乎天人之下无敌手的武道大宗师面前,任何道理,计谋,都成了笑谈。看向一旁同样意志消沉的叶灵素,冯谨行叹道:“许是梁国作为三百多年来中原正统,高高在上惯了,一直以来无论楚国、燕国,在梁国眼中不过只是北方蛮夷,上不得台面,更造不成威胁,这才导致梁国一直以来重文抑武,武将也好,武夫也罢,一直不被历代帝王放在心上,我身为梁国藩王,自然也不能免俗。”

“哪怕先有文士郭元一步入圣,一人攻打庆阳城,后有剑神曹邛在庆阳城一举入天人境,不仅破了空山圣僧的不败金身,更是在庆阳城降下一场百年不遇的剑雨,我依旧没有如何重视这类武夫,总觉一人而已,即便有通天之能,在数以万计的大军面前,又能斩杀多少人?最终仍是逃不过力竭而亡的下场。”

起兵失利之后,冯谨行万念俱灰,不再以朕自居,“我生于帝王家,对于世间之事,比起寻常百姓,知道的只会更多,哪怕明知当年司空厉和刘怀亮二人联手杀得梁国十万大军溃不成军,仍是心存侥幸,觉得有你神女殿相助,哪怕遇上了天下第一的凌霄云,也能有一战之力。直到真正面对上这类绝顶武夫,方知何为蚍蜉撼大树。”

冯谨行造反失败,受损最大的莫过于野心勃勃的神女殿宗主,也正因这次失利,冯谨行身上气运大减,叶灵素伤势恢复缓慢,整整三年时间,被仇爻刀罡造成的内伤仍是不见好转,更别说最后那一刀,斩散自己三十年修为,几乎硬生生斩断自己的长生路。如今躲藏在南疆深山之内,也只能浑浑噩噩,纵使心中怨气滔天,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空山圣僧与曹邛的缘故,仇爻与冯靖全之间的仇恨可谓不共戴天,但仇爻本就亦正亦邪,是非过错全凭自己心意,前往宜州清河城去寻叶灵素的麻烦也不过是当年这神女殿惹到了自己而已,白白给冯靖全做了一次刀手,也因仇爻的搅局,天下大势随之发生改变,原先兵力占据巨大优势的楚国隔岸观火,本可坐收渔翁之利,却因魏青等叛军良心未泯,为了城中父母妻女,奉旨前往梁国北境与楚军交战,十五万叛军,硬生生拼掉了楚国近二十万精锐,若非百里劲与闻讯赶来的司空厉联手力挽狂澜,只怕楚军伤亡还会更多,宜州叛军悍不畏死,气势惊人,虽最终仍是逃不过战死的下场,却为亲人争取到了一线生机,冯靖全更是信守承诺,不再追究连带责任,仍将宜州百姓视为梁国子民。至于这些叛军家属会否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高坐龙椅之上的冯靖全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民不与官斗,更何况还是手无寸铁的寻常百姓,如何去挑战帝王的权威。

————

楚国都城鄱阳城皇宫内,如今的大楚朝堂可谓人才济济,出去百里劲仍需镇守雍州与李剑大军对峙,司空厉时长闭关修行之外,其余几人每日都会在宫中相聚。

三年已过,楚王陈雄步入中年,身上戾气渐消,却更增帝王威仪,云婉珂于五年前诞下一名龙子之后,在后宫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她虽非出生于楚国名门望族,却也是楚国江湖一流宗门的千金大小姐,不仅云万楼将其视为掌上明珠,陈雄更是对她偏爱有加。而云婉珂也不负众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越显母仪天下之风。

皇宫内,曾经的大楚国师宋进阳在李密先到来之后,越发显得失势,只不过二人同为书院学子,情同手足,宋进阳对此倒也不以为意,他本就是老好人的性格,如今李密先在楚国朝堂大放异彩,身为仅剩的同窗,宋进阳更是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楚王陈雄与冯靖全不同,除去早朝之外,没有太多规矩,那张龙椅也是能不坐便不坐,君臣几人就在大殿中央摆上一张硕大的沙盘,由李密先为众人剖析当下局势。

“自当年由军神和百里将军亲自领兵南下攻梁,又被李剑一招围魏救赵被迫撤军,之后宜州叛军不知为何出现在雍凉战场,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之后三年,虽双方边境仍不断爆发小型战士,可总体而言,双方兵力差距并不算大,大致持平。”

陈雄笑道:“李先生有话不妨直说,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就不必再过多赘言。”

李密先拱手道:“陛下教训的是。在下与国师曾私下探讨过,自那次我大楚奇袭梁国北境之后,李剑有了防备,自然会加倍小心,我大楚想要再偷袭得手,难如登天,如今梁国境内虽人才凋零,但李剑犹在,我大楚若想在李剑的防御下夺取梁国乃至整个天下,需有新生力量破局才是。”

陈雄挑了挑眉,示意李密先继续。

后者润了润嗓子,开始侃侃而谈:“梁楚相争,原本只是国力、兵力的比拼,至于那些虚无缥缈的气运,暂且不谈,可如今两国兵力、国力大致相当,故而谁也奈何不了谁,而我大楚作为偏安一隅的矣谒一方,并非天下正统,如今不过是得势才能顺应而起,需在大势耗尽之前夺取中原大地,一旦这股气势耗尽,不过数十年国祚的大楚将无法与梁国抗衡。”

“攻城本就难于守城,我大楚如今想要破局,除去奢盼梁国境内再起内乱之外,只有两个法子。其一,军神作为当之无愧的沙场第一人,如今号称天人之下无敌手,若军神修为能够更进一步,真修成那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天人境高手,梁国就在城墙再坚固,将士再勇猛,李剑再用兵如神,也绝对拦不下一个天人境的司空厉,哪怕退一万步说,只要军神入了天人境,天下何处去不得,如今梁国武道宗师凋零,军神就算单枪匹马杀进庆阳城,摘下冯靖全的脑袋,只怕也没人拦得住!”

陈雄叹道:“此计确为一道良策,只不过武道修行本就不易,尤其是到了司空这等境界之后,寡人虽不习武,亦知其中艰辛,李先生想要司空修为更进一步,谈何容易。”

李密先沉声道:“在下也知其中艰辛,故而还有第二策。如今我大楚需全力对付梁国,以致西北不少部落偷偷拥兵自立,虽说如今规模尚小,可这些游牧部落战力却不容小觑,若是放任不管,迟早成为一大祸端,不如趁早收服,化为己用,若能联合西北诸多部落的力量,加以操练,未尝不能打造出一支战力不俗且悍不畏死的奇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7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