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铸山河

作者:三井不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六章 祸起萧墙

书名:铸山河 作者:三井不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永宏六年八月初四,一则消息传回梁国都城,奉命讨伐西平国的十万大军在飞云涧被阿善弩尽数歼灭,主将曹勃战死!副将凌展被俘!座下三虎一死两伤!其中只有麻云华一人重伤逃脱。

朝野震动!

紫宸殿上针落有声,梁武帝脸色铁青,手背青筋暴起,死死握住龙椅,一言不发。

长久的寂静。

掌印太监唐盖见梁武帝不说话,脚步微动,刚要喊出那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却听身后传来声响,便不动声色,后退一步。

梁武帝面色阴沉,冷声道:“朱旺何在!”

一名高大武将闻言出列,正是如今梁国武将之首朱旺,今日上朝,不知朱旺为何未着官服而披甲,猛的跪倒在地,抱拳道:“末将在。”

梁武帝深吸一口气,说道:“十万对四万,在寡人眼中,无论西平叛军如何骁勇善战,退一万步说,哪怕能以一敌二,曹勃所率十万大军,也能拼掉阿善弩的四万亲军,可为何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连牢南城的城头都不曾见到?西平军战损更是不足三千。朱旺,你告诉朕,这是为何?”

朱旺心下一凉,不知如何作答,大殿上寂静无声。

见梁武帝就这么等着,脸色越来越阴沉,朱旺一咬牙,沉声道:“回禀陛下,曹将军此役大败,非战之罪。飞云涧本就地势凶险,阿善弩占尽天时地利,加上西平军埋伏众多,我梁国大军受制于地利,变化不及,这才吃了这场败仗。”

梁武帝又问道:“若换成是你,率领十万大军南征,结果又当如何?”

朱旺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生怕引火上身,却听梁武帝冷哼一声,说道:“看来朱将军也无必胜把握,给你十万大军,恐怕也会和曹勃一样,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一个小小的西平国,难不成要让青州王重新披甲,亲自南征?我大梁良将何在?”

朱旺将头紧紧抵在地砖上,不敢答话,身旁传来一声江清的嗤笑,更是让朱旺如坐针毡。梁武帝挥了挥手,颓然道:“朕累了,尔等退下吧。”

随着梁武帝率先离开紫宸殿,群臣也纷纷退朝,只有朱旺仍跪在龙椅前,许久未曾起身。叶百野犹豫片刻,不顾旁人眼光,走到前者身边,将朱旺扶起,叹道:“朱将军起来吧,陛下已经走了。”

朱旺看着身边这个曾经势同水火的同僚,凄惨一笑。昔年梁国四将,随着李剑封王青州,曹勃战死飞云涧,如今只剩下两人。对于自己的顺势上位,朱旺如何不知曹、叶二人心中的滔天怨气,可朱旺怎么也没有想到,今时今日,自己在替曹勃背了个大黑锅,成为众矢之的之际,叶百野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甘愿冒着被陛下猜忌的风险拉自己一把,不由心生感激,之前的恩怨也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叶百野目不斜视,低声说道:“朱将军,如今武将势微,没了李将军的制衡,江太师会一直死死压着咱们。你我二人如今就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定得报团取暖,相互扶持才能有出路。”

朱旺点了点头,附和道:“叶将军说的是,曹勃战死是小,陛下丢了颜面是大,如今南征讨伐西平国不利,更折损了我大梁十万军士,只怕楚、燕两国又要蠢蠢欲动了。”

叶百野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心想:难道又要战火四起,民不聊生了么?

————

燕国将军府,百里劲与郭元二人正席地对坐饮茶。

郭元笑道:“传闻西平大将阿善弩日前在飞云涧一举坑杀了梁国十万将士,主将曹勃战死,西平战损不足三千,不知将军有何感想?”

百里劲作为燕国名将,当然也早已得知这个消息,今日郭元造访,本意是要与这位首席谋士痛饮烈酒,可文人自古喜爱附庸风雅,百里劲也不强求,陪着郭元品茗。即使是一杯清茶,在百里劲手中也能喝出痛饮美酒的豪爽,闻言将手中茶一饮而尽,赞道:“飞云涧一战的结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曹勃作为梁国名将,虽谈不上用兵如神,却也不至于如此昏聩。梁国占据中原半壁江山,拥兵百万,可谓占尽天时人和,而西平国则有着飞云涧这道天然屏障,稳占地利优势,两国交战不下百次,每次都是点到为止,互有胜负,但从未出现过如此惨烈的战果,说到底,梁国并未将西平小国视为威胁,一心提防着我大燕和大楚。”

郭元又问道:“假使有一天,咱们大燕的铁骑踏破了中原大门,大王命将军南讨西平,且兵力按照十万对四万的前提下,将军能有几成把握?我大军会在出现多少战损后,集结与牢南城下?”

百里劲沉声道:“先生当知我心中所求,只为问鼎中原。飞云涧作为当今第一险地,本将也曾推演过数次,若由本将亲率十万大军,与阿善弩四万亲军决战飞云涧,恐怕胜算不足五成,并非是阿善弩用兵如神,只是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本将暂时仍未想到好法子能攻破飞云涧。”

对于这个意料之中的答案,郭元笑道:“那在下换个说法,假使给将军十万兵马,能否看到牢南城的城楼?”

百里劲微微一笑,说道:“那是自然,本将不是曹勃,不会盯死飞云涧一处,想要抵达牢南城,在本将心中,下策就如梁军那般,兵分两路,步卒与水路大军相呼应,只不过步卒兵力要多而强,水军则要少而精,战船也要以灵巧为主;中策则是大军放弃水路,既然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干脆将主战场完全放在两岸上,四万人,埋伏再多,也拦不住浩浩荡荡的十万人马;至于上策,则是绕道而行,避开飞云涧,哪怕需途径那布满瘴气的毒沼地,战损也绝对会比飞云涧小得多!”

郭元似笑非笑,说道:“将军的想法,与在下不谋而合,只不过在郭某心中,仍有上上策。”

百里劲半信半疑,说道:“愿闻其详。”

郭元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说道:“这上上策,无非离间二字,西平国武将之中,阿善弩的确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却并非一家独大,只要能策反其余三将,从内部瓦解,西平国便不攻自破了,届时无论阿善弩在哪,都是腹背受敌,咱们与那三人里应外合,他阿善弩就算再用兵如神,毕竟不是撒豆成兵的神仙,分身乏术,西平国便不攻自破了。”

百里劲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谋士,心生敬畏,丝毫不怀疑郭元有如此通天手段,问道:“先生在西平国内也有内应?”

郭元却摇了摇头,继而胸有成竹道:“将军太高看在下了,我大燕与西平素无来往,郭某也并非那算无遗策的神仙,况且西平国内还有个郭某的仇人位居高位,想要从内腐蚀谈何容易。”接着慢饮茶水,继续说道:“不过若真有那么一日,我大燕铁骑踏破了中原大门,梁国十六州共计五十二城,都可成为谈判的筹码,只要有人愿意助我大燕一臂之力,这万里河山分封出去又如何?封候拜将甚至是裂土封王又如何?彼时大势皆在我大燕之手,就算有几个不堪大用,且只有高位并无实权的异姓王在,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

西平国帝都圣云城,怒王洪江照往日一样在皇宫中醉生梦死,身旁几十名美艳女子薄衣轻纱,身姿曼妙。

突然,一名年迈太监跌跌撞撞跑了进来,目不斜视,慌忙道:“大王,尚书令大人求见,还带了位陌生男子。”

洪江被扰了雅兴,正要发怒,皇宫大门却已被人猛的撞开,李密先和身旁的区云溪一同入内。洪江眯起眼睛,死死盯住这位看不透的书院学子,讥笑道:“李大人今日怎么得空前来见朕?莫不是对这酒池肉林也有了兴致,要与寡人同乐乐?”

李密先双手负后,冷眼看着怒王,说道:“今日在下前来,只为取你项上人头!”

怒王闻言,哈哈大笑:“就凭你?就算征东大将军此时不在京中,朕还有三位大将军共计九万大军,凭你一个小小的尚书令,就算有身边那位武道高手相助,又能如何?”

李密先神色如常,问道:“除了忠心耿耿的阿善弩将军外,敢问镇西、平南、巡北三位将军何在?”

怒王心下一凉,见李密先老神在在,心里浮现起一个不详的预感,忽听殿外传来阵阵马蹄声,立感不妙,冷哼一声:“纵使这三人不在又如何?朕还有两万亲卫!”

可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有亲卫前来护驾,李密先笑道:“在下劝你还是别白费功夫了,不妨实话告诉你,除阿善弩将军外,其余三位将军早已被在下策反,至于你那两万亲军,也都临阵倒戈。洪江,你荒淫无道,今日的苦果都是咎由自取,还不快快束手就擒,退位让贤!”

洪江瞬间暴起,抓起身旁婢女,当做兵器,朝着李密先二人砸来。区云溪斜跨一步,将李密先护在身后,一掌便将那名可怜婢女拍飞,低声道:“李先生,此间就交由区某来处理。”

李密先虽不习武,却也知道两位二等境界的高手生死互搏,自己绝对帮不上什么忙,反而需要区云溪分心照拂,便头也不回,转身离开大殿。

洪江见区云溪出手,便知此人同自己一般,是个武道高手,瞥了眼那惨死当场的俏丽女婢,讥讽道:“天底下何时又出了个二等高手?这般不知怜香惜玉,难怪他李密先如此胸有成竹,不知那酸儒给了阁下什么好处,竟敢与我为敌?难道李密先没有告诉你,本王是一位二等立地境武夫么!”

说着从龙椅上一跃而起,直奔区云溪而来,后者足下不丁不八,与洪江互换一拳,威势之大,整个大殿都随之晃动。区云溪倒退三步,洪江仅倒退两步,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洪江冷笑一声:“寡人还以为李密先能有多大的手笔,原来不过只找到个生根境武夫,这般小家子气,也好意思拿得出手!”

区云溪心中大惊,他久居海外,对洪江只是略有耳闻,本以为凭借自身武力,谈不上打遍天下无敌手,对付一个整日醉生梦死的洪江还不是手到擒来,可一招之后,才惊觉自己轻看此人太多,但如今已是骑虎难下,李密先的一手谋划,自己是其中关键一环,绝计不能出任何差池,况且若是今日败于洪江之手,他日称王,如何能服众?一念至此,咬紧牙关,将喉头鲜血咽下,使出毕生所学,招招都是不要命的打法。

二人瞬息交手不下百合,洪江到底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境界犹在,可真气运转却远不如区云溪那般顺畅,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感到吃力。

半个时辰之后,皇宫大门被人从内推开,浑身浴血的区云溪踉跄着跨过门槛,将洪江头颅高高提起。

李密先见状,率先拜倒在地,朗声道:“臣李密先,拜见大王。”

群臣与众甲士见状,也纷纷跟着跪下,齐声道:“拜见大王,吾皇万岁万万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2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