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铸山河

作者:三井不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九章 佛陀弟子只修佛

书名:铸山河 作者:三井不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自从上次因练剑一事师徒“决裂”后,曹邛与卢怀远已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没有说过一句话。卢怀远仍是按部就班,淬炼体魄,开始有意识的负重前行,已自己的方式提升自己,同时变相做出让步。梅舒雁瞧在眼里,急在心中,可这师徒二人都是极其执拗的性子,也不知道如何劝说。

卢怀远终究少年心性,这么些日子过去了,早就认清了自己的错误,可又不愿主动向曹邛服软,只能私下找到梅舒雁,想让她从中斡旋。

梅舒雁见到卢怀远,便气不打一处来,嗔怒道:“你这臭小子,可知道犯下大错啦!”

卢怀远吐了吐舌头,顺势将脑袋搁在梅舒雁腿上,撒娇似的说道:“不就是不练剑嘛,以远儿的天赋,不管练什么兵器一定都能练出个名堂来!”

对于卢怀远的无赖行径,梅舒雁亦是无可奈何,屈指弹向后者脑门,说道:“你不愿练剑,本没有错,可不愿曹邛教你练剑,便是天大的不是了。”

卢怀远不知其意,问道:“婆婆,此话怎讲?”

梅舒雁用手指狠狠戳向卢怀远脑门,叹道:“当今世上,有多少用剑之人,希冀着能得到曹邛一句指点,你倒好,曹邛要教你你却不愿学,一份天大的机缘就这么被你白白错过了!”

卢怀远爬起身来,讶道:“婆婆可是当真?我师父真这般厉害?”

梅舒雁哭笑不得:“岂止是厉害,天下剑士千千万,曹邛无论剑术剑道,俱是当世巅峰,无人能出其右者,便是再往前推五百年,也能稳居前三甲。如今入了天人境界,也仅是尚未与天下第一的空山圣僧交过手而已,孰强孰弱,犹未可知。卢小子,现在知道后悔了没?”

卢怀远暗暗咋舌,原以为曹邛不过是个郁郁不得志的老迈剑客,不然早就离开剑神山出去扬名立万了,哪还会留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没曾想,自己这位师父却是当世用剑第一人。可他性子执拗,纵然如此,仍是不愿低头服软,笑道:“也不算多后悔,就算不练剑,远儿亦能练出个天下第一来。”

梅舒雁冷哼一声:“一个老犟驴,一个小犟驴,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

梁国云音寺内,如今几年过去了,原本就年迈的空山圣僧越发苍老,而柳公仰也从稚童成长为一名少年。

却说这柳公仰聪颖过人,入寺时不过刚满六岁,仅用一年时间,就将云音寺藏经阁中佛经尽数参阅,之后空山圣僧欲传授其武艺,柳公仰没有任何迟疑,选择了佛门武学中最难修行的达摩。

相传当年达摩祖师曾面壁九年,炼虚合道,以修炼上乘佛法,后世释门中亦有不少弟子想要效仿达摩祖师,通过“壁观”来磨炼心智,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全因此功法除需要修炼者有莫大毅力外,更要有参透其中真意的悟性,所谓“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才能“道冥符,寂然无为”,从而达到佛教中所言的“涅”境界。

当初对于柳公仰的决定,寺中僧人大多持反对意见,毕竟达摩极难修炼,稍有不慎,还有走火入魔的风险,几乎全寺僧人都不看好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坚持下来,毕竟世间传言,此功法近五百年来仅有空山圣僧一人修炼成。

最终由空山圣僧的一句“万事随心”,打消了众僧顾虑。如今七年已过,柳公仰仍在石壁前静坐,并未出现走火入魔的迹象,也无人知晓他到底参悟了多少。

云音寺人丁稀少,寺中最长一辈只剩下如今年过百岁的空山圣僧一人而已,第二辈除柳公仰外,有四位静字辈得道高僧主持大局。

这一日,静字辈大师兄静心来到寺院后山空山圣僧住处,轻叩门扉,后者正在堂前打坐参禅。静心推开门,双手合十沉声道:“见过师伯。”

空山圣僧缓缓睁开眼睛,很难想象,这位天下第一眼神浑浊,不见一丝精气,闻言笑道:“静心来了啊,你那位小师弟如今修炼的如何了?”

静心作为云音寺第二代大师兄,一身修为深不可测,在云音寺内,仅次于空山一人而已,只因是方外之人,故而声名不显,其真才实学,稳居梁国前五,空山更是笑言,静心可与李显平分秋色!自柳公仰修习达摩以来,静心每日都会在一旁暗中观察,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柳公仰走火入魔能及时出手制止,另一方面也是得到师伯授意,打探柳公仰修炼进度,每办旬便要想空山圣僧汇报一次。静心修为极高,眼力自然不俗,听得师伯发问,恭敬答道:“回师伯,小师弟终日在石前观壁,其心志已被打磨的极佳,无论佛性,修为境界也都在稳步攀升,相信九年之期一到,定可神功大成,届时我云音寺又会出现一位得道高僧。”

饶是空山见多识广,且对柳公仰极为看重,对此也是颇为惊讶:“老衲原以为此子性格刚毅,可达摩功法并非常人可练,顶多坚持个五六年光景便会吃不住苦放弃,没曾想这次倒是看走眼了。”

静心笑道:“恭喜师伯后继有人,咱们云音寺以后定可以在小师弟手中发扬光大。”

空山圣僧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定论为时尚早,但愿此子能一心向善,切莫走入歧途。”

————

云音寺内一座石壁前,一位满头青丝的少年正在面壁打坐。当初之所以选择修行最为艰苦的达摩,只因少年有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天赋,那便是过目不忘。短短一年时间,柳公仰已将藏经阁中佛经阅遍,可对其中真意却只是一知半解,他又是天生孤僻的性子,看似与人和善,实则对谁都怀有戒心,在家门遭遇劫难后,更是如此,甚至对空山圣僧这个名义上的师父,也亦是如此,柳公仰始终未将他视作可以依赖的至亲,小小年纪的他,早已将自己同这个世界孤立开来,不信天,不信地,不信他人,唯信自己。所以想要参透佛经真意,早日习得上乘武功,只能靠自行参悟。

达摩功法需面壁九年,对柳公仰来说,便是最好的独处机会。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家中惨遭变故,原本衣食无忧,从小锦衣玉食的柳公仰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孤儿,少年心中满是恨意!只不过柳公仰隐藏的极深,就连阅人无数的空山圣僧都不曾察觉出端倪。达摩功法最能练人心性,可以压制少年心中那股滔天恨意,不至于走火入魔,堕入魔道。

“真好看呐!”

石壁前的柳公仰缓缓张开双臂,如同展开一幅壮丽画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