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流匪

作者:脚踝骨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千零九十九章 传旨

书名:大明流匪 作者:脚踝骨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2

「可以放弃。」

张洪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直接给了孙传庭想要的答案。

军堡可以依靠城高墙坚坚守御敌,但军堡外的工坊在大军面前却没有多少抵御的能力。

「张帅放心,下官誓死守好这个地方。」孙传庭再次向张洪保证。

军堡这里是虎字旗的一处根基,不管是铁场还是炮场,又或者火器兵甲坊,每一样都十分重要。

孙传庭心中十分清楚,或许草原上其它地方都可以丢,唯独这里决不能落入异族之手。

张洪目光看着孙传庭的脸,道:「希望孙县长说到做到,守住这里的一切。」

「一定。」孙传庭同语气肯定的说。

张洪笑了笑,目光在孙传庭脸上看了几次,嘴里道:「漠北方向的蒙古兵和清兵很快会来犯,本帅还要去安排其它军务,这里就交给你了。」

「军堡内的工匠只要稍加训练便可用以守城,其实不一定需要留下一个战兵营的兵马来守城。」孙传庭对张洪说道。

阴山山脉这里终究在后方,张洪和第三战区的大部分兵马才是出现在战场第一线的人。

听到这话的张洪微微一摇头,道:「草原上决定最后的胜负靠的是骑兵,步卒再强,也只能保持守势,想要打赢这一仗,给敌人造成重创,始终要靠骑兵。」

第三战区和另外两个战区不同,在第三战区,一直以来都是以骑兵为主,战兵师为辅,哪怕龙骑兵师这样的混合军队,都要比战兵师更适合草原上的战斗。

张洪交代完并没有过多停留。

大战将起,他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要忙。

若非军堡这里的重要性,他根本不会亲自过来这一趟。

而他来这一趟也不是为了敲打孙传庭,而是希望孙传庭能够在接下来与蒙古人和清军的战斗中尽心尽力。

孙传庭来草原任职这么久,张洪早就发现这是个有本事的人。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全心全意为虎字旗做事,对虎字旗来说是一件好事。

张洪带着亲卫队伍走了。

站在军堡城墙上的孙传庭看着张洪带着人骑马远去。

「通知下去,马上把军堡外各个工坊的人都撤回到军堡中,工坊内所有能够带走的东西也都带回来,带不回来的东西就地掩埋。」作为军堡这里的最高长官的孙传庭下了第一道命令。

他作为文官,在支援军堡的战兵营未到之前,他就是军堡内级别最高的官员。

上一次清军来犯,他级别还低,不需要考虑这里的事情,而且当时来犯的清军数量有限,想要跨过虎字旗大军在前方的方向几乎不可能。

这一次不同。

皇太极和他的清国已经被虎字旗压制的快要撑不下去,这一回肯定要拼命,又有厄鲁特部和漠北的部分势力加入。

清军这一次还不能压制住虎字旗,那么以后皇太极和他的清国只能留在辽东,很难再有机会南下,未来将会被锁死在辽东。

虎字旗在草原上开始了大规模调动兵马布防。

草原太大,人烟稀少,但每一条通往青城的方向,都有骑兵每日在附近巡逻,有敌来袭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山海关和蓟镇的重要性,这里的守军自然不会去支援草原。

能够对第三战区直接进行帮助的只有第二战区,不过,第二战区主要是步卒和水师为主,能够调动的骑兵已经分一半派往草原。

虽然第二战区派过去的骑兵数量不算太多,多少还是能够起到一些用处,算是一支后备力量。

面对厄鲁特部与清国的联军,最终还是要靠第三战区自己的

力量。

辽东盛京。

这座曾经大明朝的沈阳中卫,彻底改了一个叫盛京的名字,成为了清国的国都,未来甚至还有可能成为陪都。

盛京之主的皇太极是一位辛勤的帝王。

或许也有大部分帝王好女色的毛病,但这并不能说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帝王。

评价一个帝王是否优秀,只看他在权术上的操弄。

至今为止,他是大清权术上的第一人。

因为他是大清的皇帝,压制住了下面那些有异心或是想弄权的臣子。

皇太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不敢像大明的万历帝那样,几十年不上朝,大清也不会有这个条件让他几十年不上朝。

哪怕他半年不出现在朝堂上,那些被他压制住的山头,便会在大清内部再次林立出来。

「万岁爷,罗刹人答应的第一批火器已经送到了。」御前侍卫鳌拜来向皇太极禀报。

皇太极处理好手中的奏折,放下笔,揉了揉自己发酸的手腕,嘴里说道:「罗刹人和火器的事情就交给礼亲王去做吧。」

「嗻!」

鳌拜应了一声,躬身从殿内退了出去。

代善回盛京以后,并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哪怕皇太极面上对他表现的再是尊敬,也不会再给代善更多插手权利的机会。

俩红旗已经落入代善手中,而这一次的俩红旗和岳托还在时不同。

岳托虽然是代善的儿子,但因为有了后母就有后爹的关系,岳托和硕托两兄弟与代善关系并不怎么好。

岳托反倒与皇太极更为亲近。

看似代善父子掌握俩红旗,实际上代善手中只有一个正红旗,镶红旗旗主岳托却是皇太极的人。

如今的镶红旗旗主是瓦克达(萨哈廉死了,前面写错了),他和岳托不同,与代善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矛盾。

可以说俩红旗真正落到了代善的手中。

皇太极自然要防备代善做大。

把代善从辽东半岛召回盛京,除了虎字旗不再进兵的原因外,也是因为皇太极不希望代善继续留在外面掌兵权立下太多功劳。

除了自己外,皇太极不信任任何一个人。

「主子,宫中派人来传旨了。」

亲王府的一个奴才一路小跑的来到代善跟前禀报。

「走吧,随本王去接旨。」代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等他从屋中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换上了亲王的朝服。

来宣旨的人是鳌拜。

只是一道口谕,所以没有那么麻烦。

鳌拜直接把口谕告知给了代善,便带着人返回了宫中。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79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