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流匪

作者:脚踝骨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两千八百零九章 各方实力的平静

书名:大明流匪 作者:脚踝骨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2

大金派大军来朝鲜并非是帮朝鲜对付虎字旗,这件事迟早会被朝鲜知道。

干脆不再有顾忌。

大金的大军开始在朝鲜各道四处出击掠夺,并把抢到手的东西和丁口通过镇江送回大金。

朝鲜一方也不是傻子,很快发现了大金在朝鲜的行为完全是为了劫掠,而不是帮朝鲜。

朝鲜王李倧先是派人去和济尔哈朗好言商量,希望济尔哈朗能够对付驻扎在江华岛上的虎字旗兵马,为此朝鲜愿意先给济尔哈朗送来一批钱粮。

济尔哈朗收下了钱粮,却不派一兵一卒去江华岛,反而加大了在朝鲜抢掠的力度。

除了几座朝鲜大城,其它的地方一个也没有放过,能带走的全都送回了大金。

朝鲜王李倧见商量没用,自己受到了欺骗,便派人到济尔哈朗的大营去斥责,并用朝鲜倒向明国来威胁。

可惜朝鲜一方到现在都不知道大明已经失去了北方,完全龟缩到了南边的南都。

这种威胁对大金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相隔这么远,明国拿什么去管朝鲜。

所以济尔哈朗丝毫没有给朝鲜王李倧面子,被李倧派来斥责大金的使臣,除了一个完好无损的放了回去,其他的人都是用车拉回去的。

而且济尔哈朗贴心的派了一队兵马,直接把人送到了朝鲜王京的城外。

收到一具具尸体的朝鲜王李倧,当天便在他的王宫里摔碎了平时最喜欢的玉盏。

他彻底熄了让大金去对付江华岛上的虎字旗驻军的念头。

而每日里骂得最多的就是大金的人,其次便是占领过一次朝鲜王京的虎字旗,而出主意去请大金对付虎字旗的议政府领议政也被去职,赶出了朝堂,由原来的右议政接替了领议政的位置。

除此之外,朝堂上还有几位朝鲜重臣去驱逐出了朝堂,其中就有礼曹的朴判书和与虎字旗签订租借江华岛条约的原司宪府大司宪。

朝鲜朝堂上很是换了一批人。

不过,换上来的人仍然是两班贵族出身,只不过由一批人换成了另一批人,权力仍然掌握在两班贵族的手中。

对于朝鲜王京外面的事情,朝鲜王李倧彻底放弃了,任由大金的兵马在朝鲜境内四处掠夺而毫无作为。

唯一做的就是紧守王京的城门,不给大金攻入王京机会。

或许也是因为朝鲜王京遭受过虎字旗的一次洗礼,济尔哈朗并没有派兵去打朝鲜王京的主意,甚至连泥河的东面都没有去,只在泥河西面的朝鲜境内劫掠。

转眼近两个月过去。

大金在朝鲜多个地方制造了无人区域后,终于抢够了足够的东西,开始退向镇江,返回大金的治下。

朝鲜虽然穷了点,但还是让济尔哈朗和这一次去往朝鲜的大金大军满载而归。

济尔哈朗这一趟来的光明正大,走的同样正大光明。

大金大军离开朝鲜的消息传到朝鲜王宫,朝鲜王李倧在自己的王宫里又砸又摔,发泄着心中的怒火,同时还带有一丝丝的庆幸。

已经回到济州岛坐镇的郑潮,同样收到了济尔哈朗率大军退出朝鲜的消息。

“把朝鲜发生的事情详细整理出来,送去京城。”郑潮让手下的参谋去整理朝鲜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

虽然朝鲜不是虎字旗目前的目标,但作为驻扎在济州岛的水师统领,他需要把发生在朝鲜的事情第一时间传回去。

从海上传递消息,自然没有陆路快。

济州岛的消息需要先送往旅顺,通过旅顺去往登莱的船只到山东,再由陆路一路送往京城。

还有一条海路是去往大沽口,但旅顺的船只很少会去大沽口,一般都是去登莱,走大沽口的船只商船居多。

大金从朝鲜掠夺归来后,便再也没有动静,就连辽东半岛上与虎字旗之间也处于和平,不去做主动挑起战争的事情。

至于大明,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动静,只是在一些读书人口中经常说一些北上之类的言语,大明在南都的朝廷却没有调动一兵一卒北上的意思。

原本南都的一些明臣还想着和大金联手,南北夹击处于中间的虎字旗,可随着派去的使臣没了消息,大金也在没有派人来联络,便再没有人提议出兵北上。

而虎字旗作为占了最大好处的虎字旗,也没有继续对明国的南都出兵,只是在山东的枣庄与河南的汝宁府各布置一支兵马,用来防备南边的明国朝廷。

济州岛送来的密函通过水路和陆路最终送到了京城。

刘恒来到京城后,便把乾清宫作为办公和与虎字旗官员见面议事的地点。

乾清宫拥有不少房间,不仅足够刘恒使用,就连侍从队搬到这里办公也用不完这么多的房间。

“主公,从济州岛送来的密函。”曾远巡抱着一个木匣来到了刘恒这里,并把木匣放在了刘恒身前的桌子上。

木匣上面有纸封,代表着下面送来的密奏,只有刘恒才有资格打开。

刘恒伸手揭开上面的纸封,扭头对一旁的曾远巡说道:“去把开木匣的钥匙拿过来。”

屋中放有一些不同的钥匙。

这些钥匙开的锁也不一样,不同的地方送过来装有密函的木匣,需要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

当然,如果经手人想要打开木匣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到,但很少会有人这么做。

曾远巡从一旁的书架上找来一把钥匙,打开了木匣外面的锁,抽出上面的盖子,露出里面的密函。

刘恒从木匣里面拿出了密函,打开后翻看了起来。

对于这份来自济州岛的密函,刘恒细细的读完。

“去把李副司长找来。”刘恒对曾远巡吩咐了一句,同时把手里的密函重新叠好放在桌子上。

李树衡作为虎字旗副司长,办公地点同样在宫中,距离乾清宫并不远,没一会儿便来到了乾清宫这里。

“主公。”

进到殿中,李树衡率先开口打招呼。

刘恒拿起桌上从济州岛送来的密函,嘴里说道:“先看看这个,这是从济州岛送来的,有关于朝鲜和大金的一些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99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