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流匪

作者:脚踝骨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两千八百四十六章

书名:大明流匪 作者:脚踝骨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2

“属下这就让人给辽东的暗谍传信,让他们盯紧大清的动作,就算没有出兵也让他们盯紧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杨远说道。

刘恒摇了摇头,道:“不用专门给咱们在辽东的人送信,这个时候他们动作越大越容易暴露,你们外情局安插到辽东这点人不容易,要用在关键时候。”

“可皇太极真的多青城出兵怎么办?咱们在青城的兵力只有不到万人,可要驻守的地方却很大,兵力也很分散,一旦大清的大军突然来袭,咱们的人未必能第一时间守住。”杨远担心的说。

除非像上一次那样,虎字旗提前就知道了皇太极率大军来袭,提前在半路上聚兵,不然虎字旗根本不会有专门的一支大军守在大清兵马的必经之路上。

刘恒道:“皇太极若真要出兵走草原,就算一时瞒住消息,也瞒不了多久,一旦踏入草原上,消息必然会被泄露出去,说实话,我现在怀疑皇太极已经出兵了,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该收到消息了。”

“这,不能把,皇太极刚登基才几个月,他能这么快就出兵?也没时间准备呀!”杨远说道。

闻言的刘恒笑了笑,说道:“不要小看了皇太极,他完全可以借助登基的事情,吸引住大部分人的目光,暗中却在做着大军出征的准备,几个月的时间缓缓积攒,足够让他暗中凑齐一支几万人大军的后勤粮草。”

“要不然属下多派一些人去草原各部盯着,皇太极能瞒得过咱们在辽东的眼线,但大军一动,肯定瞒不过途经的蒙古各部。”杨远说道。

刘恒点点头,道:“这件事就由外情局去办,想办法多在蒙古各部买通一些眼线,让他们充当咱们的眼睛,盯着大清。”

“是。”杨远应道。

就在这时,刘恒手底下的一名侍从参谋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主公,刚收到一份从辽东送来的密信,是急报。”侍从参谋端着一个木匣来到了殿内的桌案旁边站住。

急报是虎字旗传达紧急消息的一种。

每当有急报传来,都代表着有重要的消息传来。

刘恒看了一眼对方手里的木箱,旋即对杨远说道:“消息是从辽东传来的,看来皇太极已经出兵了。”

说着,他走回到了桌案旁边。

侍从参谋把木匣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后退了一步。

刘恒掏出一把钥匙,打来了木箱上面的锁,打开木匣拿出里面的一封信函。

信函上面的字数不多,而且全部是用暗语写成,不知道暗语的人就算是看也看不明白上面说的是什么。

刘恒拿出一本书,根据暗语从书中找到了相对的意思。

“皇太极果然出兵了,出兵的方向正是草原。”刘恒看完了信函上的内容,合上了手里的书。

“皇太极真的从草原绕道出兵了!”杨远眼睛睁得老大。

一切都被自家主公猜到了。

刘恒道:“消息是通过外情局在辽东的暗探传回来了,中间已经耽误了一些日子,大清的这支兵马怕是已经深入草原了,你现在回去,安排人尽快探得这支大清兵马的消息,要弄清楚他们具体位置和行军路线,想办法弄到他们的目的地。”

他对杨远说道。

“是,属下这就回去安排。”杨远不敢耽搁,快步离开回去准备。

刘恒转而对侍从参谋说道:“侍从队立刻做一份有关清军的作战计划,要快,弄完之后立刻送过来。”

“是。”侍从参谋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刘恒又对自己的护卫曾远巡说道:“立刻准备一个草原作战的沙盘,在去通知李副司长他们。”

“是。”曾远巡转身跑了出去。

没有无线电的时代,刘恒能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派人去给第三战区送去清军来袭的消息,至于战斗怎么打,全看第三战区自己的安排。

孙传庭自打从京城离开前往草原,半路上回了一趟代县的老家,在家中住了几日后,这才启程来到草原上。

见了虎字旗在草原上主事的官员,便被安排到了板升地。

自打俺答汗开始,板升地这里便开垦了一片熟田,种植了粮食和蔬菜,而这里也曾是草原上最富足的地方。

但随着青城的商贸被开启,青城的繁华见见越过了板升地。

可板升地离青城并不远,便也被青城商贸辐射到,成为紧靠青城的另一处商贸集散之地。

但在板升地,依然开垦了大量的田地。

虎字旗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在勉强保证陕西的粮食供给,就是因为虎字旗在草原上开垦出了大量的田亩,从一开始的粗粮,慢慢成了熟地,开始种植一些稻麦等粮食。

其中番薯和土豆种了不少,只因为这些东西产量大,能够保证人有口吃的东西,不会饿死。

孙传庭自己做过知县,有自己的地方执政经验,而板升地这里的情况虽然和内地的情况有些不同,但也并不算特别大,他很容易便能上手。

虎字旗在草原上保持了两套班子,治理地方采用的文官,与第三战区虽有交接却并不深,不像在大明的时候,巡抚可以直接调动全省的兵马,还有单独的抚标营,要是总督,权力就更大了。

虽然草原上的主官朱指挥不了第三战区,但可以间接指挥城中的驻军,除非城内驻军有第三战区的单独命令,否则当地官府也有权对城中驻军进行指导。

清军从辽东出发,通过草原快速进军。

为了保证后勤充足,皇太极专门从科尔沁部要来了一批牛羊作为粮草。

而且,这次作战皇太极也让科尔沁部和投靠大金的喀尔喀五部中的几个部落协助出兵。

草原上有蒙古人作为向导,不用担心会在草原上迷路。

这一次皇太极出兵三万,其中八旗兵八千,汉八旗五千,剩下的便是宁远伯祖大寿和他的关宁军。

而蒙古人单独成一军,人数有六千,总兵力不到四万。

这也是皇太极目前能抽调出的最大兵力,当然,再抽调一两万兵马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想要隐瞒住出兵的行迹就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37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