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78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状元言论

书名: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6

官宦商贾子弟脸上满是喜悦之色,占据着优势;

普通百姓的考生脸色苍白无力,虽然愤怒,但却更多的是无奈。

经过刘宗周的讲解之后,他们明白八道策论的意义,说实话,在见识上他们的确比不上官商子弟。

投胎是个技术活,人家命好,这是谁都没办法改变的。

你要说不公平,但为什么还有近三成的录取名额是普通百姓子弟的,他们为什么能被录取,同为普通百姓子弟的你为什么没有被录取?

家世的确是有优势,但并不是绝对,他们没法拿这个当成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借口。

但依旧有人不死心,接连有人站了出来。

“刘尚书,如果按照这个说来,以后普通子弟是不是就不用参加考试了?”

“刘尚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普通考生是不是不太公平?”

“刘尚书,长此以往以后可能普通百姓子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因为现在录取的考生以后也是官宦之家,他们的孩子也是官宦子弟,普通百姓子弟无论多努力都比不上他们了。”

……

“安静!”

良久之后,刘宗周低喝了一声:“诸位的想法本官已经了然于心,但本官也告诉诸位,你们想的朝廷自然也想到了,以后都是官宦子弟吗?

那可不一定。

若是不忙,可以在北京城多待几日,你们就知道具体的。”

说完这话之后,刘宗周在旁边军士的搀扶下下了八方桌,缓缓的走出了人群,留下了满场错愕的考生和看热闹的百姓。

“刘尚书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祖时分南场和北场,难道现在来一个官商子弟和平民子弟的区分考试?”

“扯淡,南北场的结果就是南北进士的定数分配,以我看,考题还是一样,搞不好就是录取的官商子弟和平民子弟的人数按比例来。

五五是不可能,官七民三有些低,最大可能官六民四。”

“如果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录取至少是有保证的。”

“胡闹,这样的话岂不是混入一些能力不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学子,而将真正有才能的官商子弟给挤了下去,对普通百姓是有机会了,可对朝廷长久发展不利。”

“话虽如此,可若是公平录取,那官商子弟越来越多,普通子弟基本没有希望,这样的后果就是百姓与朝廷离心,两者你选一个吧!”

“还有,什么是官宦世家?是九品还是七品,又或者更高的五品?

商贾之家又如何定义?家中家产达到千两还是万两?是现银还是总资产,是考前的还是考后的?这些都系很难界定。”

……

刘宗周走后的现场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假设纷纷迭出。

刚刚还想着占据家世优势的官商子弟们这会儿也都开心不起来了,平等录取,他们能占据八成、甚至九成,可若是如学子们讨论一样,那他们最多只能占据六成。

少了三成的机会,直接变成官商子弟的竞争,这才是最大的坑。

一时间,各种疑惑、纠结、犹豫等情绪在众学子脸上掺杂着,

“大来兄,恭喜!”

“陈状元,恭喜高中,一门四进士,不得了呀!”

“冰如兄,恭喜高中榜眼!”

“晋卿兄,一门双进士,父子两探花,这在整个历史上都不得多见,可谓佳话呀!”

“三位状元、榜眼、探花,你们是此次加科的最大受益者,对此事怎么看?”

“对呀,你们既然能中一甲三名,甭管是家世也好,还是学识也罢,肯定都是有能力的,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对,说说想法吧!”

……

三人听闻周边众人的起哄,眉头皱了皱,这种问题简直就是不怀好意。

回答吧,若是回答不好,那很容易落下口舌,以后仕途很可能就会受到阻碍。

若是不回答、保持沉默,又落个恃才傲物的名头。

陈于泰看着两人,轻轻的摇了摇头,示意两人不要出声,而后朝着四周拱了拱手:“本来这事儿我不想回答的,但既然诸位问了,那我就说两句,权当闲聊。”

“首先,我们不是此次加科的受益者,没有拿到试题之前,谁都不知道考什么,录取标准是什么,我们被录取,只能说我们的达到了录取的标准。”

“其次,这次策略考的题包含了几个方面,而恰好我们有所耳闻而已,运气好。”

“第三,这次考了这几个,官宦、书香、商贾子弟占了便宜,那么下一次考试若是问及建筑、军事、技术、农业等等,官宦书香商贾子弟还占优势吗?

那么下一次考完后,你们是不是想着还要进行调整呢?”

“家世只是起点高一些,但不能决定最终,这次加科依旧有三成普通子弟录取了,这充分说明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否则就算是你父亲是六部尚书,你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这次商贾、官宦子弟名落孙山的不在少数吧!”

“所以,我们不该抱怨考题的不公平,而是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没有做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人是完美的,发现不足立刻弥补,这才是最重要的。”

“诸位刚刚的讨论我也是有些耳闻的,但细究之后都是不行的,如果非要有一个公平的方式,或许如唐初的科举一样,

设几十门科目,自己选择报考科目,这总不会有身份之争了吧。”

“这是我的一些不成熟想法,至于朝廷怎么安排那就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等几天就知道了,都散了吧!”

说完这话之后,陈于泰朝着身边几位好友点了点头,用力的朝着人群外挤过去,留下众多学子和看热闹的百姓。

若有所思、不屑、赞许等神色夹杂。

若有所思的是陈于泰所讲的道理,赞许的是他最后提出的建议。

不屑的是‘若是老子中了状元老子也能这么说’,典型的仇富心态。

闹市上的议论大多都被混在人群中的锦衣卫收集了起来,经过分类后送到了东暖阁内。

“这个陈于泰有点意思,脑子挺灵活!”

崇祯看着筛选过的议论轻笑着说了一句,而后合上题本:“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那就让议论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9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