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53章 坐山观虎斗,撤军试探

书名: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6

“一是将葡萄牙等国水师全军覆没以及大明清理中南半岛无暇顾及马六甲海峡的消息传递到马六甲沿岸诸多小国,

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多少荷兰等国的精锐了,柔佛等小国会反抗与荷兰等国留守的军士打起来,等到两败俱伤之后我们再进入接手。

第二条则是直接进攻,前期我们封锁了海域,他们不知道荷兰等国水师覆灭的消息,我们若是直接进攻,留守的荷兰等国军士会驱动柔佛等国军士进行抵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摧枯拉朽的将他们的精锐全部干掉,你们说说选择哪一条路。”

“陛下,臣以为选择第一条,如果大军直接进入,那么无论是荷兰等海外三国还是柔佛等诸多小国都能猜到九大势力联军已经出现了状况,

到时候荷兰等国留守的就会逃走,而柔佛等国直接向我们投降,到时候我们就陷入占据和不占据的进退两难之中,更不利于我们的后期的管理。

若是第一条,让他们先乱起来,虽然荷兰等国留守的少,但占据火器的优势,很大可能就是两败俱伤,到时候随便找个名义就能进驻。

退一步讲,他们不火拼那咱们就帮着他们火拼,不打不行的那种。”

“陛下,臣同意侯尚书的想法,即便是我们能摧枯拉朽的横推,但依旧会造成伤亡,不如坐山观虎斗,我们渔翁得利。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可以让东征大军回撤,一方面是让他们放松警惕,误以为我们真的无暇顾及。

二来东征大军接连经历东征扶桑和南伐中南半岛的大战,功勋卓著,也需要兑现军功和赏赐了,刚好趁着这个机会调回来。

自陛下登基之后,每年都有大战,很多禁军中很多军士可能两三年都没有回家团聚了。

三是调换一批大军南下,大明经过兵政整顿之后,每府都有一个卫所的驻军,加上九边和禁军等等,足足一百六十七万大军,

别说是内陆州府的卫所军了,连九边都有很多军士没有经历战争的厮杀和血水的洗礼,东征大军回撤后,让禁军其余诸卫南下趁机练兵。

四是趁机再次试探一下中南半岛诸国那些残留的勋贵富商士绅以及隐匿的居心叵测的人,看看他们会不会搞事情,若是有我们再清洗一次。”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内阁六部群臣皆是赞同侯恂和袁可立的想法,一举多得的事情。

也刚好正中崇祯的下怀,东征大军出征一年多的时间,接连覆灭扶桑和中南五国,再继续打下去,真的是封无可封了。

调换一批,军功平分,也算是一种制衡之道了。

“既然诸位爱卿都赞同,这事就这么定了,是时候让将士们回去团聚团聚了。”

崇祯点了点头,看向侯恂:“侯爱卿,给洪承畴去一道密信,让他留五六千人陈兵在柔佛半岛与中南半岛交界的春蓬府的位置,封锁柔佛诸国通过陆路进入中南半岛打探情况。

南海水师游弋在暹罗湾截断柔佛诸国从海上进入中南半岛的路线。

水师陆战军、南海水师回原住地,其余兵马通过战船沿安南海岸线北上金门,然后陆地回京。

另外给驻守中南半岛的陈谦一道密信,让他通告整个中南半岛,胆敢藏匿、包庇逃亡的勋贵等等,一律杀无赦,敢对我大明官员胥吏动手者,杀一人,朕杀他们百人。

老老实实则罢了,大明百姓有的他们都有,甚至还会有些许政令上的倾斜,但若是不想好好过、非要对着干,朕也不惯着,背着千古骂名朕也血洗了那里。”

“臣遵旨!”

“另外,既然中南半岛的大军调回了,那镇守扶桑的也一并调回,参加庆功宴。

从福建调两个卫所,由南海水师战船运送,沿着琉球群岛进入九州岛;

从山东调两个卫所的横渡到朝鲜的翁津,然后沿着朝鲜南下横渡朝鲜海峡进入九州岛,由登莱水师运送。

禁军中的济州卫从天津出发,由山海关和原皮岛水师组建的辽东水师护送抵达九州岛。

三路人马由镇守扶桑的卢象升负责调配,接替原来留守在扶桑的东征大军。

卢象升回京率镇守的东征大军回撤后,由济州卫指挥使赵全泽负责扶桑军务,方正化继续行使监军之责。

原来留守的也不要全部撤走,每个地方要留一个两个熟悉的副千户、百户等等作为过渡期间的向导。

现在才八月底,离着过年还有四个月的,用蒸汽机战船牵引普通战船,年前就能完成调换。

此事动作要快、要注意调防期间的军务,不要出现漏洞和可趁之机。”

“臣明白!”

“明年龙抬头要开海贸,这个事儿事关大明未来海洋霸权和经济繁荣、税收等等,最终关系到崇祯盛世,朕要亲自去主持,从北京城到月港至少也需要、需要……”

见皇帝沉顿了,李若涟立刻会意:“回陛下,北京城到月港陆路是四千余里,乘坐战船得绕过山东半岛,估摸着有五千五百里左右。

以蒸汽机战船的速度至少也得十天到十二天的时间,加上预留突发状况,半个月都算是紧的。”

“半个月嘛!”

崇祯若有所思了几息,看向侯恂:“朕记得北讨的庆功宴就是元宵节,既然这样,那东征和征南的庆功宴也放在元宵节当天。

给将士们庆功的同时,也是祭奠往年战死的先辈和将士们,他们的仇咱们报了。

正月十六早上咱们就立刻出发,二月初一到金门,给南海水师和水师陆战军举办庆功宴,然后去月港巡视一圈,看看商人们准备的情况,听听他们的想法,初二主持开海仪式。

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战功统计和晋升等等没问题吧!”

“回陛下,东征的战功早就拟定好了!中南半岛的也没有问题,在大军进入中南半岛时,臣就给洪承畴去了一封信,让他每战之后立刻统计,

一是防止时间长了忘记和记忆上的混乱,二是立刻统计出来宣布提升将士们士气,三是加急送回,兵部备案,拟定战功等等,

臣会再给洪承畴一封信,请他在回程的路上再核对一遍,然后加急送回来。”

“如此甚好!”

崇祯点了点头,忽然问道:“晋升呢,不能只是赏银什么的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55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