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书名: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4

187【正隆二年】

入秋不久朝廷便出了一件大事情,杨帆继一纸弹劾列举了林孝的十大罪状,对于那场弊案的描述尤其详细,朝野一时议论纷纷,消息传到学子们耳中更显得尤为的刺耳,甚至有学生表示准备临时退考。

林孝地位岌岌可危,但是林大人做了十年的尚书相信自己大风大浪都见过了,这一次还不是的腆着老脸赖着。

表面来看杨大人此举是顾命大臣一方主动发难,谁知到顾命大臣一方才是人人喊冤,杨大人此前并没和任何人商量,事到如今船开到了河心,谁都不知道该怎样办。周阁老心中明白是杨帆继一人之举,但还是借机把矛头指向了顾命大臣。荀大人内心一阵哀鸣,劝又没有用,只好硬着头皮顶上。可谁都没料到情况急变,陈熵没有给大家争吵的机会,直接一纸诏书让林大人回乡养老了,至于接任之人,既不是周阁老的人选也不是荀大人推举的人,小皇帝直接要求林孝的副职上任干活。

小皇帝的魄力让大家吃了一惊,虽然副职不过是林孝之类的奸猾之辈,但细想来却很有些智慧。这位大人姓李,名乾炀,年龄和林孝相当,应该做好了一辈子当副职的准备,这次机遇不由得让他喜出望外,顾不得派系相争了!赶紧好好干活稳固自己的职位才是!

于是,周荀二人暂时消停了,李大人开始认真干活。

局势大好,局外的人却猜测颇多,许多人都联想到了魏池,谁会相信一个小孩子能有这样的魄力?这主意肯定是魏池出的,原因很简单,魏池和林大人有仇啊!呵呵。

魏池冤屈啊,这件事情他真的半句话都没有插,可惜谁信呢?魏池苦笑。

苦笑的魏池还得继续给他的皇帝学生看奏折,陈熵哪里会知道朝臣背后议论魏池?心中还在期望魏师父表扬他呢。魏池感到陈熵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盯着自己,搞得他背上直发毛。

“皇上,这次更换了李大人的举措甚好!如果换个礼部之外的人,难免水土不服,陷入派系之争,如今大考当前,此举英明。”

“魏师父过奖了!”陈熵喜滋滋的点点头,心满意足的继续看奏疏了。

魏池暗暗松了一口气,但才看了没多少,觉得背上仍旧毛毛的,偷偷瞄了一眼,却看到陈公主的眼睛似乎只是不经意的向这边一瞟,过了一会儿,又偷偷瞄了一眼,陈公主的眼睛似乎又只是不经意的从自己头顶扫过,魏池把头埋得更低了,飞速的看着奏疏。魏池全力以赴,很快就把自己面前的一堆文件整理好了,又细细的吩咐给了吕敬,陈玉祥心不在焉,面前还留了一大堆。魏池行了个礼:“皇上,臣下午还要去大理寺看案子,臣先告退了。”

陈熵从奏疏中探出头点了点:“把那包金花饼给魏师父带上,还有辽参。”

啊,金花饼,魏池心向往之:“那臣就告退了。”

提了一包东西,走出大殿,正看到胡杨林在小门外的花园里呆站。

“好东西,一会儿我让人送些到你家去。”魏池举了举手上精美的糕饼盒子。

“我又不吃糕点,你自己吃吧。”

“还有辽参!送给你家长辈正好。”

“魏大人,您可消停些嘞,抱着大包小包的,小心被人看到又说些这个那个的。”

看来这闲言都传到锦衣卫那边去当谈资了,魏池只好撇撇嘴。

“快走吧,一会儿到了点儿人更多了。”胡杨林把魏池轰走了。

站在殿外的陈玉祥看到胡杨林瞧见自己了,但胡杨林似乎正因为瞧见她了才两巴掌把魏池拍走了。这举动令陈玉祥有些尴尬,似乎这个锦衣卫看透了自己那点小心思,一时间脸上真有点挂不住。

陈玉祥故作冷静,没有立刻回殿,做出要透透气的样子,想表明自己的举动和那个魏大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胡杨林隔着老远都瞧见了这姑娘红彤彤的脸,胡杨林暗自叹了一口气,心想:这真是孽缘啊!

“公主殿下。”

“啊,”陈玉祥假装自己被胡杨林吓了一跳:“胡大人,您在这里啊。”

胡杨林思考着自己的措辞。

陈玉祥干咳:“您请平身。”

胡大人慢慢起身,但却没想好要怎样开口,两人相视无言。

“公主殿下,下官告辞了。”

胡杨林走出大殿外,擦了把汗,心想今后都要在这里当差就心酸,还是巴望着秦王早点改换主意,这个大官自己还真是当不了。晚饭的点儿,当了大官的胡大人还在一本一本的看着各地的呈情,胡杨林读的书不是特别多,干这些事情就感到更加费劲。

“再沏杯浓茶来。”胡杨林看了看茶杯。

“大人,您还没用晚饭呢。”

“啊!不看了不看了!”胡杨林觉得头晕眼花:“把这些都拿给书办,那些我明天再看。”

等了片刻,副官却没带来晚饭,带来了一位公公。

胡杨林以为是皇上有事情找他,赶紧换了衣服进宫,这位公公却绕了一个圈把他带到了合德宫。胡陈两人又陷入了尴尬,陈玉祥更是欲言又止:“胡大人,找您过来主要是问问皇上近期瞧了哪些官员的陈情。”

胡杨林赶紧做了汇报,把那些看了的都照本宣科搬了出来,又拉了些没看的来凑数。可惜脑子里存得不多,说了几句就没话可说了,出了一脸的汗。

陈玉祥习惯了沈扬那样的大人物,并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就给这个人带来了这样大的难堪,心中略有些尴尬:“胡大人请起来回话。”

宫婢搬来了个凳子。

“胡大人在锦衣卫当了多久的差了?”陈玉祥只好开始聊家常。

“算来有五年了。”

“胡大人家中有几口人?”

“父母都健在,还有两个弟弟。”

“胡大人哪里的人呢?”

“回公主的话,就是京郊的。”

“哦,听说胡大人是独居,为何不把家妻接到京城?”陈玉祥看这个人老实,以为有人为难他。

“臣,臣还不曾娶妻。”胡杨林脸都绿了。

“啊?”陈玉祥失态的张大了嘴。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这谈话是继续不下去了。

“陪本宫到外面走走。”陈玉祥思索良久,只得开口。

这个季节天黑得晚,此刻西边尚有一丝余辉,暑气退了不少,陈玉祥示意胡杨林陪她到湖边走走。合德宫是京城最美的宫殿,胡杨林第一次得以见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湖边种的并不是寻常的柳树,而是一种卷着叶子的藤蔓,有一部分飘在水中,上面有粉色的花朵,随着波浪,离岸时远时近。这种花的叶子并不茂密,可以看到在花丛中栖息的的天鹅和鸳鸯。

陈玉祥从宫女手上接过饵料递给胡杨林:“胡大人没见过天鹅?”

“不曾这样近,”胡杨林惊奇的看着这些优雅的鸟:“竟然如此的美。”

学着陈玉祥的样子,胡杨林也抛洒了一些饵料到湖面,有几只鸳鸯游了过来,但天鹅们似乎不为所动。

“奴婢让人把天鹅赶过来?”宫婢看天鹅们不动,便过来问。

“不必了。”胡杨林赶紧摆摆手。

陈玉祥被胡杨林手足无措的样子逗笑了:“既然胡大人不愿意就不必了,那里有个小亭,从上面说不定能瞧见,陪本宫过去看看。”

可惜到了这个小亭,却没看到天鹅了,只有些别的水鸟在亭边休憩。胡杨林有些失望,陈玉祥便有些好奇:“胡大人似乎很喜欢天鹅。”

“说不上喜欢,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没想到有如此美丽,以往都看到它们在天边飞过,看不真切。”

“看来胡大人对天鹅一见钟情了。”陈玉祥笑道,这个胡大人似乎和她预想的大不同:“若实在是喜欢,那不必客气,这湖里都是驯养的天鹅,不会飞的,本宫叫人捉一只来胡大人好好看。”

“殿下,真不必了。”胡杨林连连摆手:“如此尊贵优雅的鸟,怎能强迫着捉来?这样远远的看着,挺好,不用勉强。”

这句话似乎是触动了陈玉祥的心事,她的脸色顿时暗沉了许多,胡杨林心中一惊,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失言了。

“胡大人为何还不娶妻呢?”陈玉祥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赌气,突然发问。

“啊。”胡杨林哑口无言。

“是因为胡大人的意中人像天鹅那样不愿靠近?胡大人又不愿意捉了她来?”

“臣的天鹅不喜欢臣。”胡杨林对陈玉祥是有畏惧的,但此刻他突然忘了戒备,坦然的脱口而出。

陈玉祥不由得有点脸红:“胡大人打探过了?”

“打探过了。”

“哦。”

未出阁的公主似乎不应该和一个外臣谈这些话题,宫婢有些紧张的咳了咳。

陈玉祥却懒得理她:“胡大人可不可以告诉本宫,是哪家的姑娘?”

这个胡大人其实长得挺好看的,是哪家的姑娘这样高傲,竟然看不上他?陈玉祥还真是好奇。

胡杨林苦笑:“啊,这个。”

陈玉祥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说出来给本宫听听,若是中听,本宫帮你做了这个媒,算是偿还了你当年救太子的恩情。”

“他,已经,那个婚配了。”

“哦。”

宫婢松了一口气。

“本宫!”

“殿下!”胡杨林打断了陈玉祥的话:“臣不是他的意中人,真的不必了。”

“哦,”陈玉祥看着胡杨林平静的脸,有些不解:“胡大人不觉得遗憾?”

“不觉得,”胡杨林看着亭边的水鸟:“臣认为,能够认识他就足够了。”

太阳收起了余辉,陈玉祥感到了一丝冷意,但这位魏池的好友却引起了她十足的兴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魏池为何会和他成为挚友呢?

“胡大人,咱们算是朋友么?”

“殿下,臣不敢。”

“不,胡大人,咱们可以算得上是朋友了,下次再见。”

走出皇宫,胡杨林把这位公主的每一句话都回味了一遍,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对自己的事情穷根问底,是因为“同病相怜”?

哎!

若你不是公主,那么我一定直言劝你放过且过,不要因为错爱了一个人而荒芜了青春年华,可你却贵为至尊,我怕你真的会把他锁入你的湖中。

我的这一生,我是想通了,明白了,放下了,你能吗?

京城夏季花卉开始绽放了,没有了春季的繁荣,却更加绿意浓厚,在周文元的不懈努力下,几个遭灾的省艰难的度过了春荒,因为战争的拖耗,京城百官的官饷终于是在这个季度补发齐备了。短短半年,大齐竟然不复当年的繁荣,因为陈鍄的离去,江南的各种贷款都没能按期收齐,战事的消耗又令许多商户破产,外患稍平,内忧便至,周文元这半年老了许多。

大考临近,太皇太后竟然又张罗他进宫商议陈玉祥的婚事,周文元真是忙得有点喘不过气了。

太皇太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找个好人家赶紧把她的宝贝公主嫁了,要是再拖,大齐的长公主就要成为全国的笑话了!意思简单,活儿却不好办,周文元得仔细琢磨才能拿出人选的名单。

周文元给出的名单上有文官之后,有武官之后,有世家之后,有皇亲国戚,总算起来有十多个,太皇太后听他一一介绍着长相、品行,觉得个个都十分的满意。便寻思着问问玉祥本人的意思,好赶在皇帝大婚之前定了。

赶到了合德宫,却不见陈玉祥在宫内。

“公主在湖边。”贴身宫婢赶紧回话。

“你怎么不陪着?”太皇太后皱了皱眉,觉得到底不如糖糖贴心得力。

“公主不让陪,太皇太后赎罪。”

太皇太后有事在心里,懒得数落,便差她快找陈玉祥回来。这位叫如意的贴身宫婢赶紧到湖边去找公主,找到公主的时候,她正呆呆的看着湖上的天鹅,满腹心事的样子。

果不其然,陈玉祥似乎对自己的婚事并不关心,草草应付了太皇太后就罢了。太皇太后以为陈玉祥只是没看上,边收拾了名册,想着再让几个老臣找一找。如意送太皇太后出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好孩子,你可有话要说?”

如意磕了一个头:“奴婢想说的话关乎公主名誉,奴婢不敢乱说。”

太皇太后摈退了左右:“你有话且说。”

如意又磕了一个头:“奴婢以为,公主有中意之人,只是不在太皇太后的名册之内。”说罢,又把公主近来的事情都一一说了。

太皇太后看她说话清清楚楚,为人稳重,便对她另眼相看了:“那你以为公主中意的是谁?”

“公主中意的,怕是,怕是皇上的老师。”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4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