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 分类:同人 | 字数:0

79 第七十九章

书名: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4

80【建康六年】

进了腊月,每日都有新鲜的事情要做,大人们忙着,孩子们等着热闹。除了翰林院门口冷清的街,望向西南边的大道,家家户户已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年前采办的各类俏丽的物件都已经装扮了起来,小厮内务们忙着清点年货,一大早就忙起来了。

“魏大人?”赞喜司直郎刘大人家的三儿子正数点着佃户送来的鸭鹅。

“刘公子。”魏池也同他点头问早。

小刘公子看魏池穿得颜色素净,心中暗暗一默料出了个大概,又看他身后跟着不甚眼熟的军官,知道定是要到耿家去:“大人这一年可是辛苦了。”

魏池停了马匹下来:“刘公子言过了,我也多有些日子不来拜访令尊了,年后一定来叨扰。”

“大人可不要食言,”小刘公子暂抛下那一众佃户:“家父若是得知了,定是从今儿起就要欢喜起来呢!”

“客气了,”魏池笑道:“公子忙自己的。”说罢同他行了礼,上马走了。

“呵呵,”小刘公子笑了两声:“这也是吉人天相,柔柔弱弱的魏大人倒也算是平安回来了。”

一旁的佃户忍不住来搭话:“听说魏大人也是瞧着秀秀气气呢,封义城上可是连死人都吃了……”

“呸!”管家唾了一声:“大过年的,说些什么话?”

小刘公子却吃了一惊:“你说的什么?”

那佃农哪还敢再搭话?讪讪的退到了一边。小刘公子觉得自己没听清,再回头看的时候,魏池的影子已经消失在了拐角。

魏池到了耿府正门,通报了门帖,全身素孝的门房将他让进门厅里等着。魏池虽然和耿炳文熟,但是耿家大得很,长辈和小辈们隔着几堵墙,魏池还没进过这边的门。这样大的事情耿炳文自然是在这边府上,魏池来之前也是通报了口音了,所以耿炳文一见门帖就急急的赶了出来。

“少湖!”耿炳文扶了扶头上的白帽。

魏池放下茶站起身:“……唉!”

耿炳文百感交集:“辛苦你了!”

两人自门厅往内走,这一片素白在这个时节显得有些尴尬,哀报是一个月前到的,家中人悲恸之后也不得不把一干事物腾到一旁,先将哀悼之事放到前面。皇上的态度此刻倒是难得的鲜明,赏赐嘉奖之后专程派人送了礼束仪仗过来,深宫中的耿妃也得以省亲一日。除此之外还特地从内库提调了三百两纹银,一百九十两金锭做礼,吩咐了内务府的人送来。

耿家蒙受两代君王恩宠,但是宅院依旧修得朴素无华,魏池今日进了住长辈的正宅也觉得房屋花园不过如此。心中难免想到:几年前王家为了避嫌而不肯搬到新宅,如今看到耿家的光景才知道为何皇上独独对他家没动过疑心。

正厅大院是停棺的地方,魏池看到香炉里好些燃尽的香梗,强笑道:“我倒是来晚了。”说罢,点了香,摇灭了,恭敬地拜了三拜。

等魏池礼毕,耿炳文带他一一敬过了长辈。这些人虽然多不在朝为官,但是魏池的事情自然是听说过的,都说流言止于智者,耿家的许多人还是信他德行没有败坏。否则当年就算耿炳文如何去求,这些长辈也不会同意调魏池入军队。

“魏大人,我家老爷子特地吩咐,如果大人来了,定要让他见见。”老大人耿其临和魏池礼毕之后,朗朗的说。耿家除了耿炳文以外都是武官,且多已经卸职修养了,这位便是耿家老爷子的长子,先皇的前锋将军。

魏池有些惶恐,匆匆的理了理袖角,同炳文暂别,随着这位大人进了内厅。

耿金忠,如今已经封了右柱国,算作是位极人臣了。只是兵家可哀,升官加爵往往不是喜事。

“魏大人?”老头子精神矍铄。

“回父亲的话,是魏大人。”耿其临指引魏池坐,魏池推却。

耿金忠叹道:“但坐无妨。”

等耿其临退出屋去,内厅便只剩下两个人,魏池抬头看了窗外翠绿的松柏,忍不住悲从中来。

耿金忠撩了撩一脸的银须:“桌上的酒,魏大人自取。”

魏池一愣,这才看到桌上是有一坛酒,泥封上老腊黄桑桑的,坛身盖着官印。

“这……”魏池想起了什么。

“他信上没交代别的,想必那时魏大人已经做得稳妥了,只是提到了魏大人嘴馋,让老夫记着这个。他就惦记着这一坛呢,当年刘家酒鬼得了先皇的好处均给他的,他当做宝贝伺候着。”

“我……”魏池险些滴下泪来。

“放心,”耿金忠看魏池推辞:“刘家的当年也留了一坛,前些日子已经送来给解了酒瘾,这一坛大人放心痛快,倘若留了一滴,那就是辜负了茗俨的好意。”

魏池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起身,将那泥封掀了,才掀开便是满室的芳醇。魏池就着坛子饮了一口:“好酒!”

耿金忠哈哈一笑:“果然爽快!”

酒味甘洌清爽,说是坛子其实也不过环臂大小,外加磁壁厚实,内藏也不过半升不到。耿金忠看魏池喝了一口后将坛子封了,叹了一口气:“谢耿将军的好意。”

“魏大人可知道这酒叫什么名字?”

魏池不解其意。

“这酒叫碗来香,又叫晚来香。窖藏耗时最久,味道柔绵不厉。你可知道茗俨一世武将为何对这不烈的酒情有独钟?”耿金忠淡淡一笑:“他少年时候也是狂妄得很,和那刘家的都是不省事的,做长辈的说了多少话也不肯听,只是一味的往艰险的道上行事。后来得了教训……而后是这坛酒,最耗人功夫,伺候的倒不是她,养的却是自家的修养。你……”耿金忠看魏池沉默不言:“自来了朝廷,当日斗文,名冠全场,后来辩驳大学士屈念慈名震翰林,再后来冒天下之大不韪结识皇亲,这次封义也是铤而走险。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能坐上正五品,古今少见。可是,小魏大人,这是好事么?”

魏池感到后背一寒。

“这些进退的道理,耿炳文懂不得的,别看他比你大十岁,他是懂不得的。茗俨这辈子受了多少磕碰,到最后才悟了出来?他信上多提到了你,你这样行事,走不远的。”

“愿听老大人的指教。”魏池诚恳的说。

耿金忠招手让魏池过来,看着这张年轻的脸,耿金忠刚毅严肃的脸慈祥了些:“茗俨一辈七个兄弟,你这般大的时候我都没能在他们跟前,等到我闲下来了,他们也都是老头子了。就连孙子一辈也都是有了家室的大人,重孙们也隔得远,和我亲近不上了。我对他们都是有愧的,许多事情过了才知道,过了就真是过了,再要重头来过只能是是妄想。”

魏池默默地握住那双沧桑的手,触感是那样的坚硬,一种有别于老者神采的苍老。耿金忠摸了摸魏池的头:“本该我教他的,却是先皇给了他那坛酒让他去悟,可见我不是个好父亲。如今这坛酒交付于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魏池想到那日耿祝邱命他随秦王的人离开,气急败坏。

“你是个有悟性的人,走吧。”耿金忠点头示意:“老夫也累了。”

走出偏阁,魏池将抱着的酒坛递给陈虎:“你去敬过香了没有?”

陈虎点点头。

“那我们走吧……”魏池叹了口气。

耿炳文迎了过来,耿其临说:“魏大人就交给你招待了。”

两人没有过多言语,别了诸位长辈一路往西边院子去。拐过了正厅,旁边是花厅,再往后是书房。有别于别的武家,耿家多是儒将。魏池默默在那书房面前站了一会儿,想起封义城中的那间小书房,里面豆大的油灯挑起了自己的希望。

“炳文,我有没有变?”魏池自嘲的笑了笑。

“真没怎么变……”耿炳文当真依言老实的打量了起来:“原本以为你会壮一些,结果……哼。”

书房外,一院的梅花红艳夺目,白雪之下更显得那红色倔强。

“这花……开得真好……”魏池叹道。

“都是叔叔种的,自我小时候这些梅花树就是这样的好了。叔叔种了她们就是用来窖酒的,东一坛西一坛,年年要挖起来,年年要换地方。我哪里知道这些宝贝?也是过年,领着弟弟妹妹们绕着这一处又是打闹又是攀折。后来被捉住了,心中怕得很,只当是这个不好说话的叔叔要赏板子了,谁知他却是不在意……叔叔和婶婶这辈子没有留下子嗣,但我想,也不算遗憾。你最后对他不离不弃,真不算遗憾了。”

魏池看着那繁华一片,心想,我哪一世修来了福分,认识了你呢?

“不说这些了,”耿炳文引着魏池继续往西边走:“自秦王的捷报传过来,你嫂嫂就念叨着你的冬衣呢,说不知道你合身不。今天听说你要来早就备好了。”

“年年都麻烦嫂嫂,真是过意不去。”

“装?”耿炳文笑道:“去年不是还说要改袖口的花么?不觉得贤弟你哪点过意不去了。”

耿府简朴,但是毕竟是大户人家,两人走了些时辰才到了两院交界的地方。耿炳文是耿老爷第二子的儿子,是孙辈中的长孙。拐进他的院子又花了些时辰。

这院子的丫鬟小厮是认得魏池的,当年他和耿炳文结识的时候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科考之后还应邀在这府上住过半个月,一家老少自然不会把他当外人。

魏池先去拜见了二位长辈,这几日全家都办着丧事,今日见到了魏池,两位长辈也是添了些喜气。魏池不比前两年,到了成年男子的年龄了,备给孩子的礼是不能再给了,彼此亲热的问候了几句,老夫人道:“媳妇做了冬衣,儿子带着魏哥儿去吧。”

耿炳文的夫人是大文豪苏潘云的女儿,知书达理之外更有种大家气度在怀。苏老一辈子只得了这一个女儿,少时候也就当做男孩儿来教养,史书典籍无一不通。这个女子却也是奇,博通古今却不喜欢与人争执辩理,和她相处只觉得她温文尔雅,上至长辈,下至家吏没有不佩服的。

当初魏池好奇她的学识,一味的挑衅却是不能得逞。苏氏不与魏池斗嘴,只是拿了棋盘来,魏池何曾怕过这些?谁知到了终局却是惨败六子!这才算领教了这位女子的厉害,老老实实的称了嫂嫂,知道了这才女的名头不是空顶的。苏氏也觉得这小男孩率直可爱,自己并没有弟弟便拿他当做弟弟来疼爱了,每逢节日,除了家中要备下的礼数外总不忘给他一份。

苏氏看两人进来,赶紧吩咐丫鬟将熏好的软垫摆了出来,自己则亲自去内阁取了包裹出来:“魏哥儿试一试。”

魏池问过了好,接过包裹,里面是件小袄,暗枣红的缎面:“嫂嫂做的自然是合身。”除了袄子以外还有件大披肩,薄裘的,春天挡风正好。

“父亲给的,正好两件,这颜色正,配着你们这些年少的,你和小姑子正好一人一个。”

正谈着,屋外响起了步摇的声音。

面容俏丽的小丫头,一身藕色的儒裙,套着及脚的鹅黄毛长外衫,肩上孝布都被雪浸湿了,顾不得鞋上套的木踏子,丫鬟才一掀门帘便急急的走了进来。

“小魏哥哥?”

作者有话要说:耿家小妹妹~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1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