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50 第一百五十章

书名: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4

150【建康九年】

也许是几个月来一直奔波劳累,这个莲儿的小丫头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睡着了。魏池看珠儿为她忙前忙后,自己的心也乱糟糟的。刘妈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个劲儿的数落‘小叫花子’又脏又丑,珠儿平日里一贯听话,但此刻也被吵得有些不耐烦了。

吃过晚饭,魏池一个人坐在书房看书,珠儿过来添灯油:“老爷……”

“嗯?”

“那个小姑娘太可怜了,咱们别赶她走吧?”

魏池合上书:“谁告诉你要赶她走?”

珠儿低下头:“老爷,她的来历……?奴婢虽然年纪轻,但是也是在王府当差长大的,有些事情能猜出几分。”

“能猜出几分的时候就最好不要猜了。”

“奴婢是魏府的奴婢,若是老爷有个事情,奴婢躲得了么?”

“……”魏池一时无言。

“老爷当时救不了奴婢的家人,奴婢怨过老爷……”珠儿擦了擦眼泪:“奴婢的妹妹,若是现在还活着,也和她一般大吧?奴婢只是求求老爷,不要赶她走,给她找一条活路吧?”

“我怕的是,我没有那样大的能耐。”魏池有些愤怒:“有多少事情,想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说说又是另一回事。”

“……”

魏池看到珠儿恭敬的行了一个礼,退了出去。心中忍不住窝火,烦躁,索性把书扔了,随手拿了件衣裳,想出门散散心。

才走到书房门口就想到自己这么晚出门定又要劳心解释一番……也罢……魏池放下拉门环的手,转身往后门走去。

魏家宅子和冯家宅子中间的巷道虽然不宽,但空空荡荡。两家的墙一样高,都盖的官瓦,黑漆漆的,冷冰冰的。魏池擦了擦灰,坐在了自家的门槛上。天上的星星很明亮,闪烁的汇成一条大河,看着这些永恒或瞬间的亮点,魏池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暖园。曾经的辉煌现在已经变成了荒芜的禁地,燕王的消息也不过是他活着或者死去。魏池叹了一口气,想起燕王曾经把珠儿送给自己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女孩子聪明稳重,只要你不亏待她,她一定忠心对你。

魏池自认为没有亏待她,但她终究认为自己亏待了她。也许是太信任自己了,她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去救她的家人只是因为胆怯或者自私,在这怨恨之后,她又无奈的原谅了自己……今天,看了那个女孩子的惨状,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魏池一遍一遍的回想莲儿口中那些令她心惊肉跳的话:圈地,卖人,打杀,官商勾结。

这个女孩的眼睛中闪烁着一些东西,令魏池似曾相识,不是像珠儿,而是像自己。

接近半年的长途跋涉,她体会到了多少世间的辛酸?但是却没有放弃。是不是很像幼年的自己?硬着脖子和无良的村民争执,想要守住师父的财产。

这份仇恨和执着与年龄无关,与身份无关,不知道的人估量不了它蕴藏了多大的力量。

当看到店小二无情的羞辱她时,魏池感到自己久久未有波澜的心抽痛了一下,与其说同情她,不如说同情自己。

魏池的心原本动摇了,但是几乎是同时,余冕这个名字让她感到不知所措。

如果是要自己帮忙,或者找别的人,那还好些,但是偏偏就是余冕!

魏池回想才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听许多学子说起过他,那时候就怀疑,这世上哪有这样憨直可爱的人吶!后来王允义带着自己见他的时候,虽然不过是只言片语,但突然信了这世间真有这样的人物。

至少外人看来,魏池和王允义算得上同派的情谊,兵部的人更知道王允义对魏池的偏爱,那一次就算魏池为护王允义而掉了脑袋,那也是报恩之举,理所当然。但是余冕呢?在言官畏惧王家权势的时候,他敢直言明鉴要求王家军撤番,这仇在老早的时候就结下了,但之后却毫无怨言的帮王允义议和。王允义这老狐狸一辈子狡诈,连自己的儿子也能怀疑,却愿意相信余冕真的是‘为国事谋’,不止不会在议和的时候踩他一脚,反而会全力以赴。

魏池也自认为自己是个‘为国事谋’的人,但绝不敢说自己事事都为国事谋,也绝不敢说自己有勇气活得坦诚。在没有见过余冕之前,她甚至不相信这世间有这样的人物。

在认识了余冕之后,魏池不经意的把他划到一个独立的圈子里来,不愿意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牵扯到他那里去。

魏池想到这里,忍不住非常沮丧——自己现在供职礼部,对这个事情真是一点帮助也没有。最近余冕才调回京城做刑部左侍郎,要的就是平平安安。这可好了,来的这个事情是个御状不说,还牵扯到江南织造,江南总督署,新政,以及皇上。李潘的新政虽然好,但是明眼人其实知道,这些政策到了江南之后,执行起来又是别一番情形。皇上要的不过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他的就算他算出了一两分,也假装不知道。如果这个事情闹大,闹到皇上压不住的情形,他定会像以前对待王允义那样对待李潘。王允义混了多少年才知道进退二字?这个李潘怕是不会明白吧?等皇上又躲到了幕后,那么余冕就要一个人和新政派系,江南,江南织造抗衡。

魏池盘算了一番,然后觉得余冕也许可以做到,真的可以做到。但是……自己知道,皇上对漠南还没有死心,他抄了燕王,然后有大肆敛财,他对漠南真的没有死心。余冕能够对抗那些势力,可是……他能够对抗皇权么?

魏池看着头上的星星,疲惫不堪。

“谁呀!?”

平日里冯府的刘妈妈只查一次门,但是因为今天心中慌乱,所以又来查了第二次,不查也就罢了,竟然当真看到外面蹲了一个人。

魏池被这老太太的尖叫吓了一跳:“怎么了?”

这声音……不就是白天那声音么?刘妈妈的心提到了嗓子,颤抖的拿了灯笼来照。

魏池看清是个人后,倒不怕了:“你是冯家的仆人?我姓魏。”

是个清秀的少年,衣着整洁,说话举止之间隐隐的有一种威严。

“我姓魏,和你家的大人一个衙门的。”魏池看那人被吓呆了,只好又说了一遍。

刘妈妈这才回过味来,赶紧跪在地上:“奴婢失礼了。”

魏池被打断了思路,也没有过多的在意:“无妨。”说完便自己推门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以往曾听说隔壁的大人年纪很小,长得如同个女子一般的清秀,看来是他不假。刘妈妈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灰——难道和夫人说话的是这个小大人?那天确实也只听到说账本的事情……这京城比不得乡下,许多官家的夫人不也单独来拜访过自家老爷么?

想到这里,刘妈妈释怀了,又狠狠的抽了自己个嘴巴,捡起灯,准备回去睡个安稳觉,早上赶紧给老爷解释去。

哪知道刚到半夜,管家突然来敲刘妈妈房门,也不说缘由,刚等刘妈妈穿戴好就带着她往外走。还没等刘妈妈弄明白就糊糊涂涂的上了门外的车。

“要去哪里?怎么了?”刘妈妈大吃一惊。

管家把刘妈妈推进车厢:“老爷说,让您回一趟老家,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戚媛没见刘妈妈进来,还问了问,听说是病了,也没有太在意。但过了几天听说还不见好,管家便让她回了老家,甚至还派人来问调谁过来干这活儿。戚媛这才起疑,等管家的人走了,找梅月过来细细的问了一番,又想起那天刘妈妈奇怪的举动,猜出了个两三分,不由得冷笑起来。

“夫人,这件潮绸的披风不是还没穿么?怎么要收起来了?”梅月好奇的看戚媛亲自叠着那件不久前才找出来的披风。

“又不出门,收着就是了。”

“刘妈妈回老家了,谁进咱们院子呢?”梅月挺关心这个的,因为这个宅子里好说话的人不多。

“管她谁来?”戚媛没好气的说:“我们只管管好自己就是了。”

“隔壁的珠儿刚才给我说,今天她家的大人有公事,先暂时不还账本了。”

“……”戚媛整理披风的手突然停在那片起伏的绣花上,鲜艳的色调就像要从针头线脚中淌出来一样:“你……让珠儿转达魏大人,就说最近我这边事情多,不能再教他了,那些账本本就是以往的旧账,他不用还了,留着……想看的时候,自己看看吧。”

梅月只得自己找空去隔壁院子回话,天气日渐炎热,梅月也觉得自己变得浮躁起来,有时候动不动就想要发火。隔壁的院门叩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开,梅月嘟着嘴:“珠儿姐姐。”

“有何事?进来吧。”珠儿也没有心情理她。

“这是哪个?”梅月好奇的看到她旁边多了个没见过的人,瘦瘦小小的,不是个大家人户的样子。

“这是我们老爷新买的丫鬟。莲儿,这是隔壁冯大人家的,你就叫她梅月姐姐吧。”

莲丫头赶紧行了一个礼。

梅月长这么大还没当过姐姐呢,心中很是高兴:“你是哪里人,自哪里来?”

魏池专门教过莲儿,只说是人贩子买的时候太小了,不记得。莲儿不敢怠慢,就照着魏池说的背了出来。因为南北方言差异太大,梅月顶多听懂了一半。一半就一半吧,本就是个粗心的人,听懂了也不会往心里去。梅月回了话,想到时间还早,就陪着珠儿绣花,也和这个新来的‘妹妹’混混熟。

珠儿一边绣花,一边看梅月连比带划的逗莲儿开心,心中的怨恨似乎释怀了几分。

“魏大人去哪里了呢?”梅月玩够了才关心起魏大人来。

“我这个做奴婢的哪里会知道。”

梅月看珠儿面色不快,冲着莲儿吐了吐舌头,没敢多问。

太阳明艳艳的挂在天空,魏池则在礼部的小弄堂里坐立不安。直到傍晚,所有人都回去了,魏池才收拾东西站起来。

“大人,咱们是要回去么?”益清接过包袱。

“……不回去,先和我去一趟刑部的值房……”魏池艰难的站起来。

余冕的妻子在一年前病故了,因为这个,皇上特例将他调回了京城。从那以后,余大人总是在刑部加班。他的一对儿女都已经成家,女儿嫁到南京,儿子在湘西当官,余大人没有妾侍,也没有续弦的意思,只是在他那原本应该轻松的位置上干得很累。

大齐的皇宫是为数不多不宵禁的地方,这个王朝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前朝的规模远远大于后宫。不知是内阁,六部九卿的高级官员也在这座宫殿的前朝当班。皇帝的书房并不毗邻后宫,而是在内阁值房的后面,这样很好的避免了后妃前来对奏疏指指点点,又能方便朝臣和皇帝会晤。大齐的皇帝之所以会很累,这个格局有很大的功劳。

魏池在门口验过了门牌,喘了一口气,迈进了恢宏的大门。

刑部离宫门不算远,走不多久就到了。其他各部也有加班的人,星星点点的亮着几间屋子,也不算太太冷清,魏池站在门口犹豫不决。魏池左右为难的时候,天渐渐黑了,因为一心想着事情,竟没有注意到对面屋子里出来了一群人。宫里的路都直看,虽然隔得不远,但是只要你愿意,总是能把对方看得清清楚楚。

那一群人很吵,打头的是李潘,似乎还在跟大家辩论着一些事情。魏池不知怎的,竟然怕了起来,不知自己是该躲起来呢?还是假装要去个别的去处。

“魏大人?”余冕吃了晚饭,准备出来活动活动,竟然看到魏池站在门口。

“啊!”魏池顺势往前迈了一步:“拜见余大人,我……这……呵呵。”

“呵?魏大人,您这是要找我?”余冕觉得好笑,毕竟两人不熟,而且要做的差事也不相干。

“是!……啊,不是……”魏池听到那一群人越走越近,心中越来越不安:“是……算是。”

“那请进吧。”余冕对他的书办说:“去给魏大人上茶。”

等坐到刑部的书房后,魏池松了一口气,接过茶喝了一口后,看到余冕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那口松了的气不由得又提了起来。

“一段时日不见,余大人瘦了。”魏池左右为难。

余冕捻了捻自己的胡子尖儿:“我这个人劳碌惯了,到了京城反而瘦了。”

魏池挠了挠头:“年初,江南的新政,余大人可有看过?”

“看过,道理上是不错的,魏大人有何看法?”

“的确道理是好的,但是各部发出去,然后江南各县再去做,恐怕不如想象的好。余大人之前在外做过官,应该比我明白。”

“魏大人是觉得李大人不明白?”

“李大人是江南来的,发家本就靠的这些,他应该比我明白。”

余冕抬起头,对旁边的书办叹道:“你出去吧,把门带上,魏大人,你随我进来吧。”

魏池才说出口就后悔了,但此时此刻也不得不随着他进去。

“你看,”余冕重新点了一盏灯:“去年的大案,还有需要皇上勾红的钦案都在这里。一共三百二十起整,比前年少了三十余起,全都少在江南。只要是个人,在刑部干上三年,不会不明白这期间意味着何意……魏大人今天来找我,为的是这个么?”

“……我,”魏池的内心突然涌起一番酸楚:“其实想过,这些事情在朝廷里绝不会我一个人知道,但是如果说出来,新政就会受阻,如果功亏于溃,不知道这样的争执是不是有意义。也许我的确是知道了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如果为了一个人而坏了全天下的事情,我……”

“魏大人,刑部这样多的官员,竟然需要您这个在礼部当值的人来说这句话,您不觉得奇怪么?”余冕把灯递到魏池手上:“因为太黑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点燃灯后会看到哪些人,哪些事,于是也就没有人敢点这盏灯。但是如果我们最终都不知道这件屋子里到底现在是个怎样的状况,真有老鼠来偷食,以至损坏了栋梁,最终大厦倾塌,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余冕又从魏池手上拿回了那盏灯:“这屋子终究是要亮堂起来,魏大人,您是礼部的人,拿这盏灯的人本就应该是我。今天的事情,你不必担心,和你没有半点干系。”

魏池苦笑:“余大人,多年前我就对你说过,我是个没有家眷的人,我不怕任何事情。若我怕事,我们也不会相识。我担心的是您,您是个刚直憨厚的人,一想到你要管,我心中就发怵。”

“我也几乎是个没有家眷的人了。”

魏池一愣。

“魏大人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匆匆会面时说的那句话么?君子为国而谋。我虽然人在京城,但无时无刻不关心这江南的新政。商人本就无情,官家若不能拿捏这其中的轻重,任由商人来左右时局,这是要出大事情的。之前互市的事情我有全权参与。开通了互市之后,北边的各种大案几乎多了一倍多,小事情就更是几杯增长。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案件,北边才是安定的。”

“也正因为这些案件,本该早一年入京的您却……若不是这样,您的夫人也不至于……”

“是啊,是啊。”余冕叹了一口气:“我对不住她。”

魏池没有见过余冕的夫人,只听说因为当时余冕因为北方的事情没能够按时回京,他夫人含恨去了。之后余冕大病了一场,然后皇上开恩让他回京任职。魏池不想这件事情再次牵扯到他,可这件事不牵扯到他,又能牵扯到谁呢?

“余大人,若是您手上有了这盏灯,您能够清淤流而自保么?”

“李潘很有才华,但是太年轻了,而且皇上给他的任务也太重了,他要赚回超额的钱,必定会做许多不该做的事情。我想皇上虽然大概知道这些情况,但并不会知道这些情况会掀起多大的巨浪。百姓从来不怕吃苦,但是不能吃了苦还要忍受心酸,百姓从来不怕受难,但是绝不能受了难却讨不到公道。若是一两起,那是丢了人心,若是一二十起,那就是丢了许多的人心。哪个朝代经得起丢失许多人心呢?这件事情错不在李潘,也不在皇上,事已至此,必然会有这样一天,若是魏大人不来说给我听,也终有一天会有百姓亲自来说给我听,我自认为我担当得起。臣子若为国谋,终有需要为了百姓违逆皇帝的时候,只是这件事情你做不了,我当了几十年的官员,由我来做。”

“百姓只知道怜惜自己,只知道您清正刚直来找你诉说冤情,可谁想过您的处境呢?余大人,我想知道您能不能自保。”

余冕看到魏池的脸憋得通红,忍不住笑了:“魏池,百姓是懂得怜惜我的,他们从未见过我尚且如此信我,王允义也信我,你怎就这样不信我呢?”

魏池看着案上整整齐齐的案卷,欲言又止。

“我想要做一些事情,为了百姓,也是为了国家,”魏池顿了顿:“若是有需要我的地方,余大人您不要避开我。顶多是掉了脑袋或者各自贬官回家,余大人不在乎,也不要小看了我。”

魏池从怀中掏出了一卷诉状放在案上,皱巴巴的纸张和拙劣的字迹与其他三百二十份宗卷全然不同。

第三百二十一张诉状……将要公诸于世了。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433s